趙奕說的‘空間穿梭’實驗內容,給所有人帶來了很大的震撼。

有的人是第一次知道Z波壓縮空間,能讓太空飛船實現空間穿梭,他們感覺就像是參加了一場未來科技討論會,更甚至只是未來科技的暢想會議,但會議上明顯說的就是事實,是馬上就要準備進行的實驗。

等離開會議室以後,他們還感覺有些恍惚。

在此之前,他們知道Z波,但只是知道Z波可以當做武器,就製造出來Z波衛星。

後來他們又知道,Z波可以用於製造新型材料。

現在聽到Z波的最大作用,是讓太空飛船進行宇宙穿梭,就感覺非常的不可思議。

科技發展已經到這個程度了嗎?

人類馬上要征服宇宙了?

好多人都感覺有些恍惚,彷彿剛才會議上聽到的都是夢境。

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則是,聽說過趙奕的Z波空間穿梭作用,但也只是當做對於未來發展的規劃。

比如,當電腦在普及之前,就有人喊口號說,每家每戶都能用上電腦。

如果倒退三十年時間,根本就不會有人相信這種事情,那時候大多數普通家庭,連電視都買不起,條件好一些的,也根本用不上電腦,只是會電腦打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當時喊出口號的時候,聽到也只是覺得,是對於未來發展的暢想。

所以他們聽了也不是很在意,反倒是注重Z波作為武器的效能,以及Z波能夠製造新型材料。

現在趙奕談到說在空間站上留下介面,用於後來安裝Z發生器,來輔助進行空間穿梭實驗,就感覺非常不可思議了。

因為空間站是馬上就要發射的,最遲也不會超過三個月,那麼算算時間,這波發生器安裝,最多推遲半年,再到進行空間穿梭實驗,一年內就差不多可以進行了。

如果中途沒有發生重大問題,他們在一年之內就能看到,幾乎只能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空間穿梭時間。

這件事光是想想就心情複雜,給人的感覺就是科技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人類還沒有征服整個地球,就開始征服宇宙了。

同時,好多人也想到了另一個重大問題--

太空飛船專案。

最近高層科技會議不斷談及太空飛船專案,因為是趙奕提出來的,並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援,太空飛船專案只是在討論階段,卻引起了好多人的議論。

這個專案說起來就是很難透過的,因為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保守估計初期投入也超過一千億,後續更不知道要投入多少。

同時,專案研發方式,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因為涉及到大量的資金和高科技,有些人就提議,聯合其他有能力的機構一起進行。

這個想法得到了不少支援,因為聯合其他機構一起進行,有很多的好處,比如,增加世界的科技影響力,比如,可以大大減少資金投入。

另外,征服宇宙似乎是‘地球’的事情,應該聯合整個地球人類,一起去做相關的專案。

當然,不管專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首先,必須讓專案能夠透過,才能夠論證研發方式。

之前他們能肯定,專案肯定會拖上好幾年,才能確定是否投入研發,現在他們發現,或許專案馬上就能夠透過。

只要空間穿梭實驗能夠取得成功,再加上逐漸成熟的反重力技術以及在研的核聚變裝置,可以說,技術上就沒有難題了。

一個大型的研發專案,最重要的就是兩點--

一個是技術,一個是材料。

核心技術有了,Z波還能製造出適應宇宙環境的高強度壓縮材料,等於核心難關都被攻克了。

其他輔助的技術,似乎就沒有任何難度了。

等會議結束以後,好多人還在小聲的談論。

他們非常的期待。

但是現在的工作是,視察大型反重力推進器的建造工作。

因為已經有了幾次小型反重力推進器,運送衛星上太空的成功經驗,大型反重力推進器,並沒有直接的技術難關,只是相對複雜一些。

在航天局的負責人帶領下,一群人參觀了大型反重力推進器。

大型反重力推進器,大概有四層樓高,看起來非常的巨大,從底下能發現是個倒錐形,四周都被架子架起來。

等進入其中以後,就從各個留出的空隙檢視及內部裝置。

內部大部分都是由光束管道和預留的高能光束裝置介面,高能光束裝置並沒有安裝上,負責人則介紹起材料、效能等引數指標,還談起,“我們已經準備給這臺推進器,加裝高壓縮鋁鎂合金塗層。”

“高壓縮鋁鎂合金塗層,是Z波實驗組研發的材料,能有效對抗輻射、電子射線,會大大降低推進器受到太空的影響,返回地面再簡單維護,就能夠重複使用。”

“最有難度的還等還是動力,因為推進器要返回地面,就需要保留一部分能源。”

“空間站圍繞地球運轉的速度達到每小時兩萬八千公里,推進器返回地球也需要一天時間,計劃圍繞地球轉7次,才能夠減速貼近地面。”

“因為空氣的組裡,對於推進器外皮材料強度,是個很大的挑戰。”

“之前我們是打算推進其完成任務後,保留核心更換外部裝置,現在我們正考慮使用一種,高強度的新型壓縮材料來製作外皮。”

負責人介紹了很多唯一沒有介紹的就是高能光束排列的原理,事實上他也根本搞不清楚。

內部高能光束的排列是,反重力實驗組、理論組派人設計的,原理就連航天局的專家都搞不懂。

當被問及的時候,負責人苦笑的看向了趙奕。

趙奕問起了高能光束的功率、能耗,隨後直接指出了幾個地方,高能光束裝置安裝的位置和角度,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整個裝置倒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更改了幾處高能光束的位置和角度後,能夠有效的減少能耗。

“這樣更改以後,發生功率可以降低百分之十左右。具體資料,你們做一次實驗就可以知道了。”

航天局內負責反重力推進器的小組人員頓時感激不已。

雖然只是更改了幾處高能光束的位置和角度,卻直接減少了百分之十的能耗,有點相當了不起的。

反重力推進器,最大的問題就是能耗。

事實上,帶來空間站的反重力推進器,根本就不用做的這麼大,空間站整體只佔據上方的一半,其他部分的下方都是燃料艙。

反重力推進器進行一次任務,最大的時候就是燃料,所消耗的燃料甚至比火箭推進器還要高。

當然,好處在於反重力推進器能承載的重量,遠遠高於普通的火箭推進器,另外,普通火箭推進器是不能回收的,執行一次任務,最低耗費也是千萬級別的。

反重力推進器只是耗費燃料,成本相對就要低太多了。

如果能夠降低能耗,不僅執行任務成本會降低很多,更重要的是,推進器就能造的更小一些,等於是技術上的重大提升。谷

——

等回到首都以後,趙奕連續參加了幾次會議,其中也包括一次航天局的會議。

航天局定下了空間站發射的時間,是在三個月後的年底,會議上也確定了,空間站留下Z波發生器的連線口,預計半年之內,就會把Z波發生器安裝在空間站上。

與此同時。

國際輿論仍在討論空間罩,空間罩已經成了長期性最熱門的話題,有關的研發訊息,也一個個被披露出來。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訊息是,有個世界最頂級的富豪,想花個十億美元,讓力學研究所把最新的空間罩裝置,安裝在別墅莊園的地下,他當時準備在上方修建別墅。

“如果有一天發生了核-戰-爭,並有核-武-器落在了我所在的城市,我就會能第一時間開啟空間罩,也許就能保護我和我的家人以及朋友,不會受到直接性的衝擊。”

“這是很重要的!”

“空間罩能夠有效地隔絕能量,我相信它會是最好的防護武器,雖然時間相對短暫,但也足夠了。”

力學研究所有關空間罩的研究,確實是非常的先進,他們已經能製造,持續長達十五分鍾的空間罩,開啟時間大概需要半個小時。

整個過程中,會耗費很多的能源,但對於頂級富豪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了。

但這位頂級富豪,想象力有些豐富了。

空間罩的研究被認為是最前沿的,暫時也不可能普及到民用,另外,好多人還在反對空間罩的研究,更不用說在周邊見到一個空間罩裝置了。

不管是從法律角度,還是從其他角度來說,哪怕力學研究所想賺這筆錢,也根本不可能真的去安裝。

當然了。

這件事也不排除是一種炒作。

但毫無疑問的是,力學研究所對於空間罩的研究,已經被認為是世界第二了。

這時,趙奕的一片論文,再次引爆了輿論--

《空間罩和黑洞解析》。

趙奕在《燕華大學校報》發表了中文論文,差不多等於是‘日常披露研發進展’。

他是做理論研究的,不會談及技術問題。

《空間罩和黑洞解析》,談到的是空間罩的形態、性質,可以作為研究黑洞的參照。

這是一篇暢想論文。

“我認為,空間罩和黑洞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把空間罩看做是沒有能量的黑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它沒有強大的引力,但卻可以隔絕能量、吸收光線,光線逃脫不了空間罩。”

“空間罩的形態和性質,和黑洞是十分相像的。”

“如果把空間罩看作是沒有能量的黑洞,我們就可以從空間罩的外在表現,去研究探討黑洞。”

趙奕的論文大部分內容都只是暢想,因為沒有談到數學理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科幻暢想’文章。

如果是其他人發表類似的內容,肯定會被嗤之以鼻。

趙奕不同。

因為論文的署名是趙奕,頓時引起了世界關注。

媒體的報道乾脆直接說,“趙奕確定空間罩就是黑洞!”

“空間罩都是沒有能量的黑洞,已經被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家確認!”

“現在我們能確定黑洞是存在的,並且我們擁有了製造黑洞的技術。”

“霍金肯定會希望和趙奕當面交流,他提出了黑洞理論,現在趙奕確定了黑洞存在,並且認為黑洞和空間罩是一樣的。”

輿論上有各種說法。

因為趙奕的論文認為,空間罩就是黑洞,源於對趙奕無比的信心,連世界媒體都認為,黑洞被確定是真實存在的,並且空間罩就是黑洞的外在表現。

然後,更多的人相信空間罩的研究,是極為危險的實驗。

第二天力學研究所門口,再次出現了大片的抗議民眾,他們舉著牌子喊著口號,憤怒的表達起不滿。

“哪怕是沒有能量的黑洞,也是非常危險的。”

“或許沒有能量的黑洞無法毀滅地球,但卻能毀滅我們的城市。”

“如果力學研究所要研究黑洞,就離開我們的城市,不要在這裡做這樣危險的實驗。”

“我們會擔心睡覺的時候,就被黑洞吸收了!”

不僅僅是力學研究所,好多研究空間罩的機構,都受到了重大影響。

趙奕也受到了影響。

比如,一些人在微博下評論,想問問空間罩研究,是否存在危險。

因為有大量的評論,國內也不斷地討論,趙奕乾脆發了個微博澄清,“請大家放心,空間罩的研究不會存在危險,因為能量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科技水平,達到能夠讓恆星湮滅,就能直接製造出黑洞了。

但是,科技水平達到那個程度,我們也不會再懼怕黑洞!”

趙奕還是非常有權威的。

他的一條微博,不僅平息了國內輿論,還影響了全世界的輿論。

好多國外的民眾都對趙奕非常信任,也就不再去糾結黑洞問題,但還是有一部分民眾,非常相信自己的判斷,他們認為空間罩就是黑洞,就繼續聚集,抵制空間罩研究。

當然,那沒有什麼意義。

這些趙奕就不在意了,他的工作非常忙碌,好不容易有時間休息一下,就被劉建昆找到,說起了成立製造小型航天飛行器公司的事務。

現在不是兩人一起研究,而是到了準備階段。

航空集團內部已經透過了,甚至人員都已經準備好,航天局、反重力實驗組,也會分出一部分技術人員,加入到新成立的公司中,然後等待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

因為是成立正常運轉的公司,先期就需要投入最少二十個億,後續的投入會更多,保守估計未來三年內,就需要投入兩百億進行研發。

這個錢,怎麼拿是個問題。

劉建昆就和趙奕一起商議解決了,他們給公司的定位就是正常市場化,公司是以未來實現盈利為目標,就準備召開個拉贊助的展示會,吸引外部的正常投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