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集團總部大樓。

劉建昆回到了總經理辦公室,馬上給自己泡了杯茶,隨後坐在椅子上用力揉了揉頭,腦子裡還是忍不住思考起,戰鷹一型發動機的研發測試等後續問題。

戰鷹一型發動機上機試飛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

之後趙奕談起了後續的研發測試問題,他說專案可以提交稽核的意思,是希望直接進入長期測試階段。

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發動機執行測試成功、上機試飛測試成功,但並不表示一定是完善的,還需要長期的執行,才能檢測出更多的問題。

比如,發動機各部件壽命問題。

像是增壓葉片、渦輪葉片等部件,長期承受高熱高壓,是非常容易損壞的,必須透過長期的執行,才能夠對使用壽命做一個判斷。

這種長期的執行最好是上機進行,畢竟實驗室模擬的環境,和飛機在天空上飛行存在不小的差異。

如果在長期執行中發現什麼問題,後續就能夠進行改進,等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以後,才能夠論證發動機需求,進入到大批量生產、服役階段。

趙奕說起了軍方的裝備需求,實際意思是希望能多生產幾臺,都裝配到軍方服役戰機上,進行長期的測試,他還希望能裝配到好一些的戰機上,而不是J-8這種,無法完全發揮出發動機效能的戰機。

如果能裝配到軍方巡邏飛行或者訓練用的戰機,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大量的飛行能夠實現最直接的檢測。

這就是一邊使用、一邊測試。

大批量生產暫時是不可能的,因為有需求才會有生產,戰鷹-1還在設計圖紙上,戰鷹一型發動機瞄定戰機沒有生產出來,肯定不可能實現大批量的裝配,只能以更高階一些的戰機,裝配發動機來做檢測。

“問題,倒是沒有!”

“但是,也太快了吧?”劉建昆苦惱的皺起了沒有,航空集團這邊可以說沒有任何準備。

實際上,趙奕說的沒有問題,只不過跳過了一個步驟--上機試飛後的繼續完善。

崑崙發動機連續幾年都處在這個過程中。

上機試飛、發現問題、繼續完善;上機試飛、發現問題、繼續完善……連續三、四個迴圈下來,幾年時間差不多就過去了。

劉建昆下意識覺得,戰鷹一型發動機也會有這個步驟,大概速度會比崑崙發動機快,但直接跳過步驟,是完全沒有想到的。

戰鷹一型的完善速度太快,快到了讓人反應不過來。

航空集團對此沒有準備。

首先就是測試戰機的問題,戰鷹一型的效能肯定要裝配到頂級戰機上,但現在來說,國內最先進的、技術成熟的、在役的,最多就是三代半戰機,用戰鷹一型頂替三代半戰機的進口發動機,想想有些不太現實。

軍方大機率不會同意吧?

誰也不願意手裡最先進的戰鬥機,被用來做發動機的測試機吧?

另外,就是成本問題。

劉建昆就在看著戰鷹一型發動機的費用消耗,他粗略的計算了一下,第一臺組裝起來的戰鷹一型發動機,材料和製造成本已經超過了一億五千萬人民幣。

這還是因為研發速度快,沒有消耗太多的零部件,比預計的要低了不少。

如果生產上幾臺,最少要準備七億以上的資金,因為沒有進入批量生產的階段,成本只能壓下去一部分,平均每臺也要達到一億人民幣。

一億人民幣造價的發動機,裝配最頂級的戰鬥機,還是可以接受的,但裝配普通的三代戰機,發動機的價格也許比整機還要高,就顯得非常不划算了,另外,普通的三代機依舊無法完全發揮發動機的效能,檢測的資料就不會太準確。

所以,問題又回來了。

什麼樣的戰鬥機,適合承載戰鷹一型發動機呢?

劉建昆馬上就想到了一個型號,都忍不住咧開了嘴,“J-20?如果是J-20的話,正適合,J-20也正在研發完善,受限最大的就是發動機。”

“如果能製造幾臺戰鷹一型,直接裝配到J-20上……”

“一起做測試也還不錯?”

J-20是目前最高端的國產戰機,但技術還不夠穩定,一直都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最受到限制的就是發動機效能,因為崑崙發動機完善進度慢,理論效能也跟不上,之前論證過好幾個方案,其中還包括花大價錢從E國進口頂級的發動機。

後來戰鷹系列發動機出來後,一個方案得到了認可,就是讓戰鷹二型適配J-20戰機。

戰鷹二型發動機的理論效能,剛好可以支援J-20的性能需求。

現在戰鷹一型發動機研發速度更快,適配到J-20做測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J-20是非常先進的戰鬥機,基本上可以說接近五代機的效能。

“如果先適配戰鷹一型發動機,是不是可以繼續往上調整引數,讓J-20真正的成為五代機?”

“那樣的J-20,可能會追平F-35吧?”

“只是,就算適配J-20,戰鷹一型發動機效能依舊有溢位……”

“太先進了也不好啊!”

劉建昆苦笑的想著,他掃了一眼測試部門對戰鷹一型上機試飛的評估報告,裡面幾乎全部都是讚歎,連一個問題都沒有找出來,“趙院士說的還真對,戰鷹一型,確實不用繼續完善,可以進入下一階段了。”

……

當劉建昆檢視著J-20戰機的研發問題時,助理報告說張剛川來訪,他馬上放下手上的資料,帶著疑惑去小會議室接待了張剛川。

張剛川見到劉建昆馬上笑道,“劉總,你真是大忙人啊,我聽說你回來,馬上就過來了。”

“有什麼事嗎?”劉建昆直白問道。

張剛川道,“是這樣的。我先報告個好消息。戰鷹二型發動機,已經成功完成了啟動測試。”

“現在我們已經能夠成功啟動,讓發動機進行正常運轉,在運轉十分鐘以後,能夠正常熄火。”

“嗯、嗯。”劉建昆聽著點了點頭。

如果沒見到戰鷹一型的成功,他一定會多問上幾句,因為短時間裡能成功運轉就已經很了不起。

但是……

劉建昆看向了張剛川,眼神裡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你繼續說,我聽著呢。”

張剛川有點奇怪劉建昆的態度,就繼續說道,“按照這個速度來說,我們能在十個月之內,就讓戰鷹二型發動機,達到上機試飛標準。”

“這可是真靠了崑崙的經驗了,記得幾年以前,崑崙設計定型到申請試飛,花費了差點兩年……”

他開始回憶過去。

等發現自己說了一大堆,劉建昆什麼也沒說的時候,張剛川也有那麼點尷尬,他轉過話題繼續道,“這次我來,是這樣的,第一就是報告成果。”

“第二呢,也反應個問題。我們崑崙組人手嚴重不足啊,尤其是專業的技術人員。”

“劉總,你也知道,戰鷹系列是趙院士率領團隊研發的,其中有很多設計的原理,我們都沒有具體搞明白,碰到問題想修正、解決不容易。”

“所以啊,我們就在想,是不是能讓戰鷹組,也都過來我們這邊。當然了,趙院士,不強求,能給一些指點就行了,其他人員都參與過戰鷹系列發動機的設計,過來肯定對我們的幫助很大。”

劉建昆聽罷就要說什麼。

張剛川趕忙繼續道,“你聽我把話說完。是這樣啊,戰鷹一型發動機太高階,說白了就是,有點脫離實際,研發完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很多問題。”

“我們兩個組一起,做二型的研發速度會快很快。如果有了二型的經驗打底,再研發完善設計更高階的一型,我認為肯定會幫助非常大……”

“所以啊,我覺得可以暫停戰鷹一型發動機專案,先集中精力主攻一型。”

張剛川說完十分認真的看向劉建昆,他對於說辭拿捏過好幾次,相信劉建昆不說直接同意,也肯定會考慮一下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平心而論……

如果劉建昆不知道戰鷹一型的研發完善進度,還真會覺得張剛川說的很有道理,二型的設計檔次低一些,沒有太大的技術障礙,讓一型團隊和崑崙組合並主攻一型,有了經驗以後,再一起去研發技術更高階的二型,也等於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做研發了。

但是,沒有如果。

劉建昆像是看傻子一樣的看過去,隨後長嘆一口氣轉過了身,親手給張剛川衝了一杯茶,示意他喝喝茶冷靜一下,然後才說道,“是這樣啊,我也有個訊息告訴你,和戰鷹一型有關。”

“什麼訊息?”張剛川滿臉一些。

“你知道前幾天,我去幹什麼了嗎?”劉建昆來了個反問,還沒等張剛川說什麼,就繼續道,“我去參加戰鷹一型的上機試飛了。”

“啊?”

張剛川猛然張大了嘴。

“是啊,我都很驚訝,和你現在的表情一樣。然後,戰鷹一型的試飛非常成功,測試部門的報告,總結就是,成功、非常成功、驚人的成功,反正他們什麼問題都找不出來。”

“趙院士希望戰鷹一型能跳過繼續完善,直接進入下一階段,我正為了用什麼戰機給戰鷹一型發動機做測試機頭疼呢。”

“剛才我正好想到,J-20很適合,正巧有兩臺J-20下了生產線,裝上戰鷹一型發動機試試,以後也許J-20還能繼續改進……”

劉建昆都開始自說自話,邊思考邊說出了打算。

張剛川愣在原地好半天,他實在無法相信剛才所聽到的訊息。

戰鷹一型完成了試飛?

還非常成功?

這不就是說,可以進入上戰機長期測試的階段了?

崑崙發動機都沒到這個階段!

另外,用J-20來做測試,如果J-20能適配,研發戰鷹二型發動機還有什麼意義?

張剛川腦子一片混沌,都知道自己是怎麼離開的。

劉建昆則帶著輕鬆的心態,坐在躺椅上輕抿著茶水,他想著把事情說給張剛川,還真是‘轉移情緒’的好辦法。

剛才,是他震驚、苦笑。

現在他可以淡定的喝茶水,彷彿一切都不在意,震驚、苦笑的變成了張剛川。

“這真是個好辦法!”

劉建昆的心情輕鬆下來,腦子也變得靈活了許多,他忽然想到了戰鷹二型發動機,頓時有了個好主意,“戰鷹一型技術高階、性能優越,但就是成本還是有些太高了。”

“戰鷹二型的優勢也很大,理論效能可以支援五代機,實際製造出來,估計會差那麼一點?”

“但是支援四代半戰機,肯定是完全夠了。”

“另外,戰鷹二型主要是設計,要說高階技術也沒什麼,或許可以這樣,讓戰鷹二型適配大批量生產的三代半戰機,也等於是讓主力戰機更靈活,同時,也可以用作國際銷售啊!”

“國內還沒有過出口航空發動機的先例,以戰鷹二型的理論效能和造價,放在國際市場上,肯定會非常有競爭力,到時候,就可以依靠售賣戰鷹二型發動機盈利。”

“戰鷹一型則是未來裝配在役高階戰機使用。”

“戰鷹一型自用,戰鷹二型出口,以後,還是要應該多給崑崙組支援,讓張剛川的團隊好好幹啊!

……

戰鷹一型發動機試飛結束,因為全程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也讓戰鷹發動機組工作輕鬆很多。

好多人回到工廠裡,都不知道具體該做什麼,就只是記錄一下測試數據,整理一下研發資料。

等等。

好有些人乾脆投入到清潔工作中,讓工廠操作間顯得整齊了很多,他們現在也只能等著訊息,或者送來新的部件組裝第二臺樣機。

當然了。

組裡還是有大忙人的,就是主要負責人袁海濤,他還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比如讓工廠定製發動機模型,用於放置在幾個月後的國際航展上。

這不是對外公開技術,就只是提供一個‘半真半假’的訊息,告訴其他國家‘我們正在研發頂級的發動機’,具體什麼情況就不會公佈了。

一般來說,太高階的模型展覽,會被當成是‘未來科技’。

比如,Y國曾經展覽過六代機的模型。

六代機?

正常人一聽就知道,就只是對未來的暢想而已。

袁海濤還有很多其他工作,比如和集團公司討論後續問題,比如,組織安排工廠內技術人員、工人的工作,再比如,和製造廠聯絡,看看什麼時候主配件運過來,來組裝第二臺樣機。

等等。

相對來說,趙奕就比較清閒了,他把工作都交給了袁海濤以及團隊其他人,自己則是優哉遊哉的回了燕華大學,好久沒有回到學校外的房子,他想著過去住幾天也休息一下。

等用鑰匙開啟房門的時候,趙奕頓時吃了一驚,他看到一個女人站在面前,手裡還拿著擀麵杖?

“趙姨,這是……包餃子?”趙奕後怕的差點往回退出了房門。

趙虹娟尷尬的放下擀麵杖,用力朝著一側瞪了眼,才說道,“趙奕,你回來了啊!我們都來了好幾天了,曉晴讓我們住這邊。”

趙奕朝裡面看了眼,才發現林旭東也在,頓時非常的驚奇,“林叔,你也來了?放年假了?”

“哪有什麼年假!”

林旭東挺著胸嚴肅走過來,說道,“我們這不是為了你來的。”

“為了我?”

“對啊。”林旭東正要說什麼的時候,趙虹娟揮了下擀麵杖,他趕緊停住話頭不說了。

趙虹娟看向趙奕,開口道,“是這樣的啊,我們這次來啊,是想問一下,你和曉晴,應該是……”

“準備結婚了吧?”

“啊?”

趙奕頓時張大了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