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研發基地。

崑崙發動機組所屬的最西側,是用於擺放樣機部件、除錯部件效能的大型操作間。

近一段時間以來,操作間都在忙個不停,各種部件被運送過來,讓這裡彷彿變成了大型的機械加工廠,人員來來往往的串動著,顯出了一派活躍的景象。

張剛川的團隊非常忙碌,比去年同期忙了好幾倍之多,因為他們增加了新的工作--

除錯WZ-A2樣機!

崑崙發動機組的工作是除錯崑崙發動機,因為後續的完善用不到太多人手,有一部分人就分出去,或者去了王屋發動機組,或者回到了原本的單位做研發,等等。

在集團公司針對WZ系列發動機的會議上,崑崙發動機組分到了WZ-A2樣機除錯工作,張剛川乃至整個團隊都非常的興奮和期待,但同時也面臨一個尷尬問題,他們團隊的人手明顯不足,崑崙發動機的完善工作已經進入到後期階段,團隊好多技術人員都中途離開了。

發動機組重新招人太難,想報告給集團讓高層幫忙也不可能,因為同時進行的還有WZ-A1樣機除錯,戰鷹組幾乎沒什麼人手可言。

這種情況下,張剛川乾脆決定把分散的崑崙發動機樣機團隊都調過來。

崑崙發動機相關的工作暫緩,讓所有人都投入到WZ-A1樣機的組裝、除錯工作中,先一起把前期的工作做完,等新型發動機效能穩定一些,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參與,再重新回到各自的崗位,繼續原本的崑崙發動機專案。

這不是張剛川一個人做出的決定,而是和團隊幾個核心一起商量的結果。

崑崙發動機組也報告給了集團公司。

航空集團高層對此完全沒有意見,甚至還對崑崙發動機組的‘果斷’很讚賞,看過了WZ系列發動機的報告,高層對崑崙發動機已經看不上了。

崑崙發動機?

一臺總是出各種問題、效能還跟不上的發動機,有什麼繼續除錯的意義嗎?

WZ系列發動機,就只是低配版的WZ-A2,設計和效能也高出一大截,完全能夠趕上國際先進水平,就算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甚至是時間,只要把發動機造出來,一切就都值得了。

有了航空集團高層的支援,崑崙發動機組也就專心的做WZ-A2的組裝、除錯工作。

他們的進度比WZ-A1那邊快,因為WZ-A2是低配版,有些部分材料用的也普通,製造過程中基本沒遇到大問題,再加上直接瞄定了J-20戰機,部件製造的時間早一些,他們已經完成了WZ-A2樣機組裝。

在WZ-A2的第一臺樣機組裝後,崑崙發動機組馬上進行了執行測試。

結果,失敗!

發動機根本沒有執行起來!

現在崑崙發動機組正在為第一次執行發生的問題做修正,他們很容易找出了好幾個大問題。

比如,輸油管道有些窄。

比如,控制系統出現了一個小問題,沒有及時反饋輸油量的多少。

比如,有個增壓葉片沒有執行。

等等。

這些是用了兩個多星期反覆測試得出的結論。

現在他們正忙碌的修正問題,並重新對出現問題的部件進行測試。

張剛川倒是難得清閒了一下,他站在二樓過道上俯視整個操作間,他的臉上帶著笑容,感嘆道,“現在比崑崙是快多了。兩個星期,就解決了好幾個大問題。”

旁邊是動力部門的組長周愷。

“是啊!”

周愷把手搭在欄杆上,回想著說道,“那時候沒經驗。我記得用了很久,大概有兩、三個月以上吧,現在才半個多月,要全部解決也用不了一個月。”

第一次測試運行失敗,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

發動機才剛剛組裝好,第一次進行除錯肯定會失敗,哪怕只是安裝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因為操作不當出現問題,更不用說零部件的問題了。

比如,有個增壓葉片沒有運轉,也許是安裝出現了問題,也許是本身重量問題。

兩者都有可能。

這不是他們能完完控制的。

張剛川也對工作進度很滿意,他忽然說道,“我聽說趙院士那邊也開始了。真挺快的,沒想到啊!”說著還帶著感嘆搖搖頭。

那是真的感嘆!

在分配到WZ-A2的除錯工作時,張剛川覺得是航空集團照顧自己的團隊,畢竟他們是集團的‘老團隊’,也擁有豐富的經驗。

趙奕團隊原本的設計,WZ-A1,則可以說是頂配版,瞄定的也是最頂級的J-31,但是J-31的設計圖紙都沒有完成,發動機樣機製造、除錯工作,也等於是被延後了。

張剛川認為是集團高層的考量。

WZ系列發動機的設計非常高階,但太高階不一定是好事情,比如,製造、除錯會遇到更多的問題,低配版的WZ-A2能除錯成功,再去製造WZ-A1樣機做除錯,工作安排更合理一些,進展也肯定會更快一些。

當然了。

這些是不能直白說出來的。

反正張剛川就是這麼理解的,但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趙奕竟然能攔下飛機設計的工作,還拿出了一個打動集團高層、軍-方的驚豔設計。

他沒有參加那次會議,不知道戰鷹-1具體有多先進,但看集團高層後續對WZ-A1的支援,也知道是完全改變了想法。

但是,張剛川依舊認為,WZ-A2樣機除錯更重要,也是最為核心的工作。

哪怕是再驚豔的戰鬥機設計,也就只是設計而已,想造出來不知道花費多久時間,甚至說,大部分高階的設計最後因為各種原因,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WZ-A1發動機也太過於高階,好多設計、需求實在太高,即便是面前‘拼湊’出了部件,整體黏合在一起組裝成發動機,除錯也會出現大量的問題,甚至出現一些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

WZ-A2發動機就不同了。

因為對好多需求高階的設計進行了修改,WZ-A2和WZ-A1差別是很大的,其中沒有遠高出製造能力的設計,自然就不會出現‘無法製造’等大問題。

WZ-A2發動機除錯完成,就可以裝配到J-20戰機上,即便是再次一級裝配到J-15上,也足以支援集團公司繼續投入,讓WZ-A2發動機爭取實現批量生產。

WZ-A2發動機,前景廣闊!

而WZ-A1……

“你說,他們多久能實現第一次試飛?”張剛川思考著問向周愷。

周愷嗤笑一聲道,“我覺得?三年、四年?也許完成不了。還很遠吧,我們的崑崙用了兩年,‘1號’那麼高階……”,他忽然想著不能把話說死,轉而道,“不過,趙院士能力是真的強,也許有些難關就能攻克。”

“所以吧,三年?如果三年能到那一步,就真的很厲害了,那個設計,真是想都不敢想!”

“不過也能快一點,比如,我們第一階段除錯完成,拍個小組過去……”

張剛川聽著點點頭,繼續問道,“我們呢?”

“一年就夠了吧!”

周愷很有信心的說道,“我們有經驗,只是技術人員有些不足,畢竟WZ系列不是我們設計的。”

張剛川點頭說道,“不是我們的設計,但說除錯發動機,我們是最專業的。一年……我覺得能做到更短,也許十個月就能完成了?”

“希望吧,反正,盡力!”

“盡力!”

……

當崑崙發動機組投入到WZ-A1樣機除錯工作中,戰鷹發動機組的WZ-A1也組裝完成了。

WZ-A1的組裝完成時間比預估慢了些。

原因在於趙奕。

趙奕的計劃是樣機組裝完成以後,再過來工廠這邊參與到除錯工作,後來因為被《福布斯》爆料了財產,總是被熟悉的人調侃,一大堆麻煩事找上來,他乾脆就提前來到了工廠這邊。

等來了以後,他發現來的早挺正確的。

在樣機的組裝過程中,趙奕就發現了不少的問題,比如送來的一號燃燒室,輸油管製造的窄小了些,差別不是那麼大,肉眼很難看的出來,但做了個輸油測試,一段時間後差距立刻出來了。

這不是大問題。

趙奕發現的最大問題,是兩個渦輪葉片崩裂的問題,因為對於製造要求比較好,渦輪葉片是一整塊直接成型,葉片中密集的孔道,很容易讓葉片出現質量問題,工廠的檢驗也不可能那麼精細,好在送來的部件多出一部分,換兩個渦輪葉片還是容易的。

雖然發現的大多都是小問題,但小問題集中在一起,也足以讓組裝好的樣機,最開始測試就直接停止運轉。

等把各部件的問題都排除以後,再組裝起來的發動機,依舊存在著很多問題,最主要就是各部件的協調性,因為製造出的部件和原設計存在效能上有差距,各部件的差距各不相同,也就導致了協調性問題。。

當樣機都已經組裝好,正要開始測試的時候,趙奕圍著發動機轉了一圈,忽然開口說道,“把壓氣機拆下來。”

“啊?”

周圍幾個工程師都愣住了。

趙奕繼續道,“我讓你們拆就拆。”

其他人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工程師們還是感覺把壓氣機拆下來,拆完以後都到了下午時間,計劃中當天上午的除錯肯定完不成了。

等壓氣機拆卸下來後,趙奕讓人拆下一個增壓葉片,並用熔鍊好的原金屬材料,堵住葉片內部的孔道,再仔細打磨了一遍,才重新安裝到發動機上。

這一番操作讓人看不懂。

趙奕解釋道,“我仔細想了想,壓氣機的效能指數還是太高了,也許會對放氣孔道形成壓力。如果是在功率的高點,就有可能出現爆噴的風險。”

“爆噴,這麼嚴重?”

爆噴也就是裡面壓力太大,直接頂開了放氣閥門,讓高壓、高熱的空氣,大量衝到放氣孔道中,會直接造成孔道的損壞。

如果再嚴重一些,高壓、高熱的衝力反衝回發動機前端,就會造成整個發動機的損壞。

這個事情太嚴重了。

趙奕必須要提前指出來,否則肯定會影響除錯進度,更甚至有可能發生人員傷亡。

壓氣機更換葉片用了一天多時間,再重新安裝上已經到了第三天上午。

所有人員都圍在遠處。

等執行測試即將開始的時候,趙奕再次走到發動機旁,圍著發動機轉了好幾圈,也讓好多人都提心吊膽著,唯恐又聽到什麼問題,再把發動機拆開……

好在趙奕沒有那樣做。

他朝著遠處的眾人揮揮手,也馬上走了過來,原地只留下工程人員,並開口道,“開始吧!”

“呼!”

在場所有人都輕呼一口氣。

“測試開始!”

“準備!”

“點火!”

發動機的執行測試沒有那麼複雜的號令,只是大部分人員遠離以後,工程人員控制著把發動機放在適合的問題,並利用高壓風扇模擬空中快速飛行的風力,隨後也到遠處控制著正式點火。

“轟!轟!轟!”

航空發動機的噪音是避免不了的,巨大的噪音頓時充斥所有空間。

周圍人聽到‘轟、轟’響,反倒是變得更加激動了,因為連續的轟響也就代表,發動機處在正常運轉中,而沒有發生什麼問題。

在發動機正式啟動以後,就只能看到後面噴出的火焰,響聲則是一直持續不斷,但聲音的分貝有了明顯的降低,說明發動機預熱結束,進入到正常運轉的過程。

有些人都鼓起了掌。

很快所有人都鼓起了掌,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激動,因為眼前的一幕已經值得驕傲了。

這可是第一次測試!

絕大部分發動機第一次測試,能啟動就已經很了不起,WZ-A1是很高階的發動機,以前就只存在於想象中,真正製造出來第一次測試,就能啟動並且正常運轉,說出去都讓人很難相信,都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他們對於完成除錯更期待了。

發動機計劃運轉半個小時左右,並且有一次會爭取衝到最高功率。

這是個難關。

在衝到最高功率的時候,發動機很可能出現故障。

這方面,袁海濤團隊的人很有發言權,他們中好多參與過崑崙發動機的測試,不要說是一號機第一次測試,二號機搬到動力工程實驗室前,都還沒有解決最高功率出現問題的情況,二號機測試的時候,就乾脆不做最高功率測試,以防發生什麼嚴重事故。

當發動機運轉一段時間後,所有人都看向了站在中間的趙奕。

趙奕很淡然的揮手指揮道,“啟動最高功率!”

所有人的心都跟著提了起來。

“轟!”

隨著工程人員調整風速和輸油控制,發動機頓時發出了巨大的轟響聲,轟響聲持續了有一分多鍾。

趙奕這才指揮道,“可以了。”

工程人員馬上把引數降下來,發動機的轟響聲也跟著慢慢降下來。

下一步是‘高減速’測試。

‘高減速’測試是模擬戰鬥機快速減速的情況,WZ-A1的設計是幾乎停止了輸油,把壓氣機內的高壓氣體透過孔道,釋放到噴氣口形成一定的動力,同時保證飛機各部件的正常運轉。

這個方式的好處在於‘節省燃料’,另外,主噴氣口不工作才能最大的實現減速,也能提升戰鬥機減速時的靈活性。

‘高減速’測試,就不怕出現什麼大問題了,主要就是在測試過程中,得到發動機執行的各項引數。

剩下幾個專案都是如此。

讓發動機模擬空中各種情況執行,過程中測試發動機提供的推力、各部件的溫度等,同時記錄輸油速度、風速等資料。

這些資料就是測試想要得到的。

發動機完成的過程就是讓各項資料,爭取達到一個最完善的平衡點,也就需要調整各部件的效能,爭取讓它們執行的更加協調。

當然了。

這是發動機沒有大問題的情況。

如果某一個測試環節,發動機出現了熄火,或者提供的推力異常降低、升高等情況,就不僅僅是協調部件效能,還需要把問題解決掉。

崑崙發動機之所以完善速度慢,就是因為總是出現各種大問題,每一個大問題的出來,光是找出問題去論證,都需要很長時間。

半個小時很快過去了。

等最後一項測試結束,趙奕也果斷的指揮宣佈,“就到這裡吧!”

負責控制的工程人員馬上停止輸油,發動機運轉了一段時間後,轟響聲漸漸停了下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奕左右看了看,帶著微笑鼓起了掌。

“呼啦~~”

所有人馬上都跟著鼓起了掌,同時也興奮的議論起來,“這是第一次測試啊,太完美了!”

“沒看到任何問題!”

“到最高功率的時候,我的心都感覺要蹦出來了,都害怕忽然炸掉……”

“晦氣!別說這種話!”

“反正很成功呀!”

“我以前在崑崙組待過,參與過好幾次測試,每一次都能找到問題。我感覺,咱們剛組裝好的這臺樣機,已經比崑崙三號機還完善了。”

“真是不敢想象啊!”

“第一次測試就這麼成功,我們的工作也很快了吧?你們估計多長時間能到試飛完?”

“三個月?”

“不用!兩個月足夠了!”

“我都說了崑崙發動機三號機,都沒這個完善,崑崙造三號機的時候,已經試飛結束了……”

“所以我覺得,現在就可以申請上測試機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