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

在安德烈-貝爾公佈奈望林納獎獲獎人的瞬間,會場內頓時爆發了驚人的呼聲。

緊隨其後的就是雷鳴般的掌聲。

震耳欲聾!

好多人同時都在驚訝的討論著--

“趙奕竟然真的獲獎了。”

“雖然他的成就來看,獲得奈望林納是很正常的,但我敢說這是今年最大的新聞。”

“他還不到19歲啊!”

最後一條才是會場氣氛被點燃的關鍵。趙奕實在是太年輕了,年輕到其他人都不敢相信的地步。

趙奕的生日是11月11日,光棍節出生的男人,唯一的好處就是,不擔心沒人為自己慶祝生日。

好多人都會在這一天購買大量的物品,買、買、買的一天,也當時給自己的慶祝了。

當然了。

最重要的是趙奕的年紀。

準確的說,他的年紀是十八歲零九個月,還不到十九歲,就能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獎,重新整理了奈望林納獎獲獎者的最低年齡記錄,同時也重新整理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獎人的年齡記錄。

這個記錄以後是否會打破不清楚,但絕對是前無古人的,也讓會場裡好多人感到羞臊,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的奈望林納獎、菲爾茲獎,規定的獲獎人年齡界限是四十歲,有好多接近四十歲的數學家,都希望能在這一屆大會上拿到個獎,錯過了這一屆就沒有下一屆了。

現在他們的作用只是親眼見證,國際數學家大會擁有了最年輕的獲獎者。

雖然震驚,但很正常。

安德烈貝爾還在臺上宣讀著手裡的稿件,“他對於計算機方法的理解與運用,有著極高的造詣,並創造出了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一種肯定會被用在多領域,並成為核心的頂尖演算法。”

“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法,就是從實用開始的。它解決了困擾數學界幾十年的魔方演算法問題,魔方演算法實現巨大的簡化,有意思的是,其中還包含了證明角谷猜想的內容。”

“憑藉意義重大的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法,他足以躋身世界最頂級的演算法大師行列,對數學、計算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

“我相信這其中不僅僅是獨屬於天才的靈感,更包含著無數的汗水和艱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當趙奕被喊到名字的時候,就被周圍人推著站在了過道裡,靜靜的聽著安德烈貝爾的介紹。

這個大鼻子英國人,說話還是很好聽的。

“這不僅是獨屬於天才的靈感,更包含著無數的汗水和艱辛……”

說的多好呀!

這就是對自己的完美詮釋!

趙奕臉上帶著淡笑,靜靜的聽著,靜靜的等待著。

終於,安德烈-貝爾說出了最後一句,“讓我們恭喜奈望林納獎得主、數學家大會最年輕的獲獎者——”

“趙奕!”

趙奕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上臺,和安德烈-貝爾握手擁抱,貝爾還在他耳邊說道,“我剛才就說過,你獲獎了!”

“當然。”趙奕回道,“你一說我就相信了,你的臉上就寫著‘誠實’兩個字。”

“啊?”

比爾顯然沒有明白什麼意思,他適應了臺上臺下的氣氛,動作不那麼僵硬了,但臉上的笑還是有些怪異的感覺,他和趙奕擁抱了一下就走下了臺,下臺的時候明顯長呼了一口氣。

對於安德烈貝爾來說,到數學家大會的舞臺上,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做一次特邀嘉賓宣佈獎項得主,也是個很不容易的艱辛挑戰。

好在,他完成了。

等趙奕完成了領獎以後,就被安排坐在一側獲獎者的位置,和顫顫悠悠的伊藤青坐在一起。

伊藤青是個日本老教授,年紀已經超過了90歲。

如此高齡的老教授,到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拿到了第一個高斯獎,大概也會是最沒有爭議的獲獎者。

誰會和一個九十歲的老人爭獎盃呢?

高斯獎頒發給伊藤青,也是對他畢生在數學領域的研究做出肯定。

趙奕和伊藤青也沒什麼好交流的,他朝著老頭兒尊敬的點了一下頭,就坐下來繼續看著頒獎儀式。

接下來公佈的是數學家大會最重量級的獎項--

菲爾茲!

菲爾茲獎是數學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之一,因為諾貝爾獎未設定數學獎,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國際數學聯盟主席親自上臺,宣讀起菲爾茲的獲獎名單。

菲爾茲的獲獎人數不確定,有的年份只會頒發給兩、三個人,有的年份會頒發給四、五個人。

今年的獲獎者有四個,分別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安德烈-歐克恩科夫、俄羅斯數學家格里高利-佩雷爾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華人數學家陶哲軒以及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數學家溫德林-沃納。

一口氣宣佈了四個獲獎人,再對他們進行介紹、宣讀他們的獲獎原因,時間一個不注意,二十分鍾過去了。

趙奕主要注意的是陶哲軒。

陶哲軒是個華人數學家,名氣比其他三個獲獎者加在一起還要大。

陶哲軒是真正的天才,十三歲就獲得了國際奧林匹克競賽數學金牌,十六歲獲得弗林德斯大學學士學位,十七歲在同一所大學讀完了碩士,二十一歲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二十四歲起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教授。

今年是陶哲軒收穫獎項的一年,他先後獲得了那馬努金獎和麥克阿瑟天才獎,又到了眼前數學家大會舞臺上,憑藉對數論、調和分析和組合分析的研究成果,拿到了數學界最頂級的獎項菲爾茲。

這個履歷實在是太驚人了。

其實陶哲軒的天才在他的妻子身上就能看到,他的妻子勞拉在美國航天總署擔任工程師,而原本她就是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生。

這是典型的師生戀,而兩人的年紀只相差三歲。

哪怕是到了菲爾茲的舞臺上,陶哲軒都是最閃亮的那一個,相比之下,其他的獲獎者都好像是陪襯。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陶哲軒身上。

陶哲軒並不在意被眾人關注的場面,對拿到菲爾茲似乎也早有心理準備,他很淡然的領取了獎勵,面色平靜地走過來坐在了趙奕的旁邊。

“趙奕,你好。”

陶哲軒出生於澳大利亞,是個澳大利亞籍華人,他並沒有來過中國,大概因為父母是香港人,他的漢語帶一些廣東腔調,但又不是純正的廣東話,聽起來有些怪怪的感覺。

“你好。”

趙奕和陶哲軒禮貌的握手,“恭喜你獲得了菲爾茲!”

陶哲軒看了眼手裡的獎章,輕笑一下,不在意的揣進了兜兒裡,“下一次也許就是你了。你的演講我聽說了,三維震顫波形圖,擴充套件了黎曼猜想,真了不起。”

“我一直在研究孿生素數的問題,但到現在都沒有什麼進展。”

趙奕才剛想說什麼,就聽陶哲軒繼續道,“我有個研究想請你幫忙。”

“什麼?”

趙奕一愣。

“是研究相關的問題。你對數字信息壓縮感興趣嗎?”

趙奕猶豫了一下,點頭道,“有過瞭解。”

陶哲軒笑笑,“其實是我的研究碰到了一個難題,需要一個演算法大師幫忙,就是和數字信息壓縮技術有關。”

“我和我的同事一直在研究一種新型的數字信息壓縮技術,理論已經完成了,你可以去看我的wordpress,但實際應用上,還缺少最為核心的演算法。”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就像是在醫療裝置成像領域,採集到影象都是經過傅立葉變換來的……”

“如果是普通的照相,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照相機採集影象需要經過壓縮,而利用設備播放則是解壓縮。”

“壓縮是解壓縮計算量的很多倍……”

“可截然相反的是,往往複雜採集的裝置會很差,而複雜解壓縮的裝置,會有很高的硬體水平,這大大浪費了硬件資源的使用效率,是一種反硬體的演算法模式……”

“所以我們需要找到一種……”

陶哲軒不斷的說著,他的講解倒是很直白清晰,絕大部分趙奕都是聽得懂的,但有關比較專業的東西,比如什麼傅立葉變換,他就似乎只見到過名字。

“……所以我決定結束偏微分方程的課程,開設一門傅立葉變換的課。”

“也許學生們能給我靈感。”

趙奕聽完了陶哲軒的話,心裡都感覺怪怪的,他發現天才真是很奇怪的物種。

現在可是菲爾茲頒獎的舞臺,不是應該激動的慶祝嗎?

不是因為興奮的痛哭流涕嗎?

陶哲軒拿了菲爾茲以後,就好像是發了工資,很平淡的把錢揣進褲兜裡,就很認真的過來和他討論研究?

另外,天才也很任性。

因為正在研究一種新的數字信息壓縮技術,就決定把開設的偏微分方程課程,變成和資訊轉換有關的傅立葉變換?

好吧。

趙奕忽然對得獎一點都不興奮了,他也變得很淡定的,和陶哲軒談起了演算法問題。

雖然陶哲軒有時候談到的東西很深奧,但在演算法領域上,趙奕還是能說的上話的,兩人就在領獎臺上,針對演算法問題認真聊了起來,講臺上發生的事情,似乎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哪怕是主持人認真對陶哲軒做介紹,還讓臺下對獲獎的所有人鼓掌……

兩人依舊沒有抬頭。

格里高利-佩雷爾曼就坐在陶哲軒的旁邊,他對兩人說的話聽的清清楚楚,他湊到了另一名獲獎者,安德烈-歐克恩科夫的耳邊,指著陶哲軒的方向,語調怪異的說道,“中國人都是這樣嗎?現在是菲爾茲頒獎啊,我都激動的渾身發抖,他們竟然在討論傅立葉變換……”

“哈哈哈。”

安德烈-歐克恩科夫是普林斯頓的數學家,同樣是在美國的數學家,他和陶哲軒有過接觸,“我對趙奕不瞭解,但特里(陶哲軒的英文暱稱),一直是這樣,習慣就好了。”

“研究狂。”

佩雷爾曼撇撇嘴,隨即想到自己的得獎,興奮道,“今天晚上,我一定要多喝兩杯,喝到腦子混混沌沌,睡過去再醒來,迎接拿到菲爾茲後的第一天……”

“真是太完美了!”

歐克恩科夫趕緊離他遠了一點,他發現還是自己比較正常。

……

頒獎典禮結束了。

典禮結束並不意味著結束。

國際數學家大會確定的舉辦日期,就是從頒獎典禮開始計算的,頒獎典禮才是真正的開幕式,只不過每一次舉辦,都會比計劃多持續很多天,最熱烈的學術討論,反倒換作了開幕式以前。

之後還會繼續持續幾天,一直到規定的閉幕時間結束。

許多人都在討論著獲獎者,有不少人為趙奕感到可惜,菲爾茲鼓勵創造性的研究,而趙奕的‘三維震顫波形圖’,就是具有創造性的,在擴充套件了素數解組後,完全取代黎曼猜想,就只是個時間問題。

‘三維震顫波形圖’的影響力,肯定會越來越大,憑藉塑造的‘三維震顫波形圖’,就希望去角逐菲爾茲。

可惜趙奕是在數學家大會上擴充套件的第二組素數解,否則他很希望拿到菲爾茲。

當然了。

即便是沒有拿到菲爾茲,拿了個奈望林納獎也不差了。

趙奕還不足十九歲,四年以後也不到二十三歲,他在期間再有數學類的研究貢獻,拿到菲爾茲的機率更大。

菲爾茲的年齡上限是四十歲,他還有很多機會。

在很多人的眼裡,趙奕已經是‘未來菲爾茲得主’了,很多人想想都很可怕。

菲爾茲歷史最年輕的獲獎者,是查裡斯-費弗曼,當時他的年紀是二十九歲。

趙奕距離二十九歲還有十年,而十年裡他有兩次拿到菲爾茲的機會,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他肯定會成為最年輕人的菲爾茲得主。

當然了。

那只是展望未來。

現在所有人關注的還是趙奕拿到了奈望林納獎,趙奕走出了會場就碰到了國內前來採訪的記者。

記者帶著職業化的溫和笑容,把話筒遞到趙奕的嘴邊,發問道,“你好,趙……先生。”

“叫我的名字就行。”趙奕總是碰到類似的問題,陌生人對他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會場裡大部分人都頂著個‘教授頭銜’,就算沒有教授頭銜,最低也有個博士學位,就能稱呼‘某教授’、‘某博士’。

趙奕只剛高中畢業,只能被稱呼為先生,但先生聽起來怪怪的,而直呼名字似乎是有些不尊重人。

趙奕倒是不在乎,稱呼名字反倒顯得年紀小。

年紀小,多好啊!

如果可能的話,他真希望永遠十八歲。

記者點頭道,“好吧,趙奕,恭喜你獲得奈望林納獎,你成為了國內唯一獲得該獎項的學者,請問,你此刻的心情如何?”

“還行吧。”

趙奕的回答很平淡,和陶哲軒聊了一下演算法,再加上好多人都說,他有希望角逐下一屆的菲爾茲,他發現一點都激動不起來,彷彿拿到奈望林納獎理所當然,真和過來領個工資一樣。

話說奈望林納獎也有一萬多歐元呢!

錢不多,但比沒有強!

記者聽到趙奕說‘還行’,一時間都有些語塞,他可是拿到了國內第一個奈望林納獎,也是國內第一個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領獎的人。

結果就是……還行?

記者深吸幾口氣,平靜了一下心情,馬上換了個問題,“幾天前,你的學術報告大放異彩,拓展了波形圖函式的素數解,同時證明了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對費馬猜想證明的邏輯錯誤,你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嗎?”

“懷爾斯先生是個數學天才,我尊敬他。”

趙奕說道,“我的研究目的是拓展波形圖的素數解,還是懷爾斯的報告給我帶來了靈光。”

“我很感謝他!”

“但數學,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個對數學認真的人,無法把錯誤當成是正確,我只是做了該做的、必須做的事情。”

“數學、科學,就是在不斷地創新、不斷的糾正錯誤中發展起來的。”

“但我想,這大概對他會是個打擊。”

“我希望他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希望他能重新振作起來,希望他能重新調整好心態,投入到對數學、科學的研究中。”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