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學林早就預料到,趙奕想找合作研究的人時,會遇到冷場的情況,就像是他讓趙奕擔任研究員,目的是買個‘未來’,而不是‘現在’。

其中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趙奕是數學、計算機天才,心肌炎病理的猜想論文,證明了他在醫學研究上的天賦,但目前來說他還只是個菜鳥,甚至連‘菜鳥’都稱不上,缺乏的基礎知識太多了。

其他人也持有同樣的看法,他們知道趙奕的基礎很薄弱,連本科都沒有讀過,怎麼去設計實驗、研究專案呢?

同時也有不少人覺得,趙奕的心肌炎病理猜想,很有些碰運氣的成分,他只是看了簡單的實驗過程,隨後在腦子裡臆想一下過程,就直接發表出來了。

雖然已經證明多數正確,但運氣成分很高。

像是數學、物理等科目,靈感往往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醫學研究就不同了,多數還是要不斷地實驗、實驗,依靠資料來總結分析,基礎水平比靈感就顯得更加重要。

還有一點,體制。

生物醫學研究所是體制內的醫學研究結構,副研究員就有了‘鐵飯碗’,體制內做研究工作,大部分人拿的是死工資,他們最重要的追求就是‘往上爬’。

副研究員想上升到研究員,助理研究員想拿到副研究員的鐵飯碗,博士生、研究生更不用說,他們只能跟著導師做專案。

當前各個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都有固定帶隊的研究員,不是非常不滿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離開,去和趙奕合作研發專案。

當然,還是有助理研究員,也就是‘實習期的博士後’,想跟趙奕一起合作,就是那種‘完全不可能留下的’。

第二天趙奕就見到了一個--

劉成傑。

在生物醫學研究所中,劉成傑就是最底層的那一個,他甚至比不上跟導師一起做專案的博士生。

之前劉成傑是在李洪衫實驗室,他的運氣非常不好,李洪衫剛做完了手頭上的專案,取得了一些成績,就被派到歐洲做學術交流,一去就是近一年時間。

李洪衫實驗室的其他人,也不可能好心到,把自己的專案分給一個‘留下希望不大’的博士後,因為類似的人太多了。

在各個研究機構中,博士後是流動性最大的,超過三分之二都是幹兩年,就直接離開去找工作了,留下來真的很靠運氣。

這主要是因為規則問題,前來的博士後需要短時間做出成績,才能被提升到副研究員,否則就只能離開。

大部分博士畢業生,想要在一家研究所,短時間做出成績都不容易,醫學研究領域更是如此,往往需要研究員帶著做。

所以劉成傑的運氣很不好,他和研究所的合同還有半年,沒辦法做出成績,就肯定要離開找工作了。

現在的劉成傑就是破罐子破摔,他知道趙奕在招人以後,乾脆就來碰碰運氣。

雖然其他人都覺得,趙奕很難再做出成績,和他合作幾乎等於自己做事。

可是……萬一呢?

劉成傑是有一點希望都比沒有強,他還堅定的點頭道,“趙……趙哥,我來和你一起做,我也懂很多。”

他有些不自信。

雖然在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半,但因為是個外來人,還長期沒人帶的原因,劉成傑真是所裡水平最差的之一。

“別叫哥,我可沒那麼老,叫我的名字就行。”趙奕感到很欣慰,他本來以為就只有一個張薇,沒想到還能多出一個。

“加油幹!”

“放心吧,跟我合作,保證有成果!”

趙奕最欣慰的是實驗室人員有了規模,他這個‘研究員待遇的實習生’,加上張薇這個副研究員,在加上一個‘助理研究員’,上、中、下三層都有了。

很好。

這天趙奕就和張薇、劉成傑一起,收拾起了實驗室,把不必要的東西都清理出去,再到倉庫搬來簡單的實驗用具。

隨後。

趙奕就去了所長辦公室去,去找找適合的專案,閻學林乾脆給他發了個清單,上面詳細寫著所裡沉積的專案、簡單介紹,以及剩餘的研發資金。

“如果你能完成某一個專案,剩餘的專案資金都是你的。”閻學林面色帶笑的說道。

研究所裡沉積的專案,就是過去申請了經費,卻沒有能完成的,有些是因為難度太高,有些是因為意外事故,等等。

這種專案的經費被花掉了一部分,直接上報結算則對研究所有影響,就乾脆拖著不結算,就變成了沉積的專案。

其實和警察破案是一樣的,有些案子就是破不了,就只能壓下來放著。

有其他人能用剩餘的資金,就把專案直接完成,不止是對研究所有利,上面也巴不得看到這種情況,因為他們就不用在同一個專案上重複撥款,後續資金走向也就不用上報。

當然了。

如果做沉積的專案,卻遲遲沒有進展,還花費了一大筆經費,就只能研究所來填坑了,實際上,問題也並不大,最多就是上報資金用途,剩餘資金再度減少。

一般的研究員都不願意接手沉積的專案,主要是經費被花掉一部分,研究中途不一定夠用,二則研究不出東西,也對個人履歷有損害。

某個研究員‘太監過’好幾個專案,就像是有作者太監過好幾本書一樣。

人品,沒了!

當再申請專案的時候,劃撥經費的難度都會變高。

趙奕倒是不在乎這些,他讓張薇挑選個專案,當成是自己的練手,隨後就繼續佈置實驗室,專案的工作先交給張薇。

現在趙奕也沒時間去做研究,因為馬上要去西班牙,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回來以後還要去鄭陽,再返回差不多要開學了。

這段時間就讓張薇熟悉專案,最少知道一下往哪個方向思考,等他回來看看簡單實驗,再用《聯絡律》完成就好了。

當然了。

前提是‘趙奕實驗室’不能垮掉,也就是張薇、劉成傑一定要穩住。

在去西班牙的前一天,趙奕特別去了一趟研究所,對劉成傑鼓勵道,“劉哥,加油幹,佈置好實驗室,輔助張姐做好工作,等我回來,放心吧,一定會有成果,到時候,讓你多發表幾篇論文。”

“好。”

劉成傑似乎不怎麼相信,還是點頭應了聲,他覺得趙奕不太靠譜,張薇是真正的副研究員,還剛完成了個專案,有張薇帶著做專案,比原來要好上一些。

接下來趙奕去穩住張薇,他特別打了感情牌,“張姐,等我走了以後,這裡就要靠你了!”

“唉~”

趙奕看著張薇滿眼認真,“其實啊,我最開始想跟你合作,但又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因為怕影響你、耽誤你,真沒想到你會同意過來幫我。”

張薇聽著趙奕的話,心都跟著用力跳了幾下。

最開始就想找我?不好意思開口?還……怕耽誤我?

什麼意思?

“我要離開十天左右的,最多半個月,一切就靠你了!”趙奕滿是認真的說道。

“放心吧!”

張薇是屬於那種淑女範的,平時對每個人說話都很溫柔,同時有什麼想法,也很少會表現出來,心情不好的時候,和人說話都帶著笑。

趙奕也不知道張薇是怎麼想的,說了這麼多也差不多,他就邁步離開了。

到樓道裡忽然想到一首歌,就大聲的哼了幾句,“嗯嗯嗯,你可知道我有多愛你,我要帶你飛到天上……”

【撩妹,目標:張薇,學習幣+3。】

暴擊?

趙奕頓時笑了出來,穩住人的同時,還能有學習幣進賬,真是一舉兩得啊!

……

國際數學家大會就要開始了。

作為數學界最頂級的學術會議,肯定會有很多人參加,燕華大學數學系的周立教授,就是參加者之一,他會和首都大學的教授們一起去。

趙奕和周立不熟悉,更不認識首都大學的教授,只是問了下賀教授。

賀教授已經上了年紀,自知數學領域無法再有突破,也乾脆就不去參加了。

趙奕最後決定和劉賀敏教授一起去,他和劉教授很熟悉了,和劉教授一起,等於是和科學院的團隊一起。

這也不錯。

某種程度上來講,國家科學院就代表了國內最頂尖的科研、學術水平。

趙奕在機場等到了劉教授一行人,科學院的團隊比較龐大,參加者有二十人左右,多是計算機、物理、數學相關的研究者,好多人對趙奕也很感興趣,他們都說著‘趙奕可能會出風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事實。

趙奕解決了角谷猜想,是近兩年來,國內數學研究領域最大的突破,放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也能算是頂尖的成就之一。

另外,趙奕還收到了會議的特別邀請,要在會議上做超過四十五分鍾的學術報告,就說明他的成果被會議舉辦方認可。

科學院一行人也有人受到邀請,是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陳明,他也是除了趙奕以外,國內唯一受到邀請的數學家。

面對一眾的誇讚、恭維,趙奕只是笑著應對,表現的很低調也讓人有好感。

劉賀敏關心起學術報告,“你準備好了嗎?”

“還差一點。”

趙奕的回答出乎意料。

劉賀敏抿了抿嘴,提醒道,“也不一定要做新研究的報告,你只要做三維震顫波形圖相關的報告就可以了。”

“嗯。”

趙奕點了點頭,他準備了兩份報告,一份是有關懷爾斯費馬猜想證明,一份就是三維震顫波形圖,他沒想好具體做哪份報告。

最開始他開始揭露懷爾斯費馬猜想證明的問題,但想想又有些小家子氣,公開做學術報告專門證明別人的錯誤……

似乎是不太好?

所以論文還是投稿到雜誌更好一些。

三維震顫波形圖的內容就只是對函式的分析,似乎也沒什麼新穎的東西。

當然了。

三維震顫波形圖的內容,要足以‘混過’學術報告,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一路,勞頓。

首都沒有直飛馬德里的航班,還要在義大利米蘭進行轉機。

等飛機到了西班牙馬德里,每個人都感覺非常疲憊,來到異地他鄉的興奮都沒有,只想趕緊辦完手續,到酒店裡好好睡上一覺。

第二天趙奕才恢復了精神,就和劉賀敏一行人,一起去了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早就有很多人了,看外面的情況就知道,熱鬧肯定持續了好幾天。

在進了大門的道路兩側,就出現不少‘擺攤’的人,他們多數都是來上一張海報,寫了個震撼的標題,過來人就發表下自己對數學的研究。

“他們為什麼不到會議上去說,或者乾脆發表到雜誌上。”趙奕有些奇怪的問道。

旁邊陳明直接回答,“沒資格。”

“沒資格?”趙奕繼續問道,“也可以到雜誌上啊?”

“稽核不過關,有的地方是錯的,或者寫的什麼,雜誌編輯也搞不懂。”

“原來如此!”

趙奕有點明白過來,和其他人一起到攤位看看,好多人都在這麼做。

雖說都是‘擺小攤’展示數學成果的,但也許明珠就會出現在小攤上,只是沒有被人發現而已,有些對數學確實有研究的人,研究出的東西太複雜,投稿到大雜誌需要很長時間的稽核,甚至會發生因為內容看不懂,稽核不透過的情況。

其實這也很正常,高深的數學太複雜了,就像是壞爾斯對費馬猜想的證明,都是先去牛頓研究所做報告,而不是直接撰寫論文發表,沒有做報告讓人知道的前提,他的論文很難被看懂,就不會審稿編輯透過並發表出來。

趙奕和陳明說過幾句話,又同樣要做學術報告,也算是熟悉瞭解了,就乾脆一起到旁邊轉著看。

突然一個標題映入眼簾--《黎曼猜想的證明》。

“??”

趙奕驚訝地張大了嘴,他利用各種系統能力,對黎曼猜想仔細的進行研究,都沒有摸到證明的頭緒。

這裡就有人證明出來了?

趙奕停在了攤位前。

陳明發現他停下來,也跟著停下朝攤位看了眼,嘟囔一句,“肯定是假的,不用看的。”

旁邊傳來個憤怒的喊聲,“你可別亂下定論!”

開口的正是攤主。

攤主是個黑人小夥,長的瘦瘦弱弱的,似乎是有點難民的架勢,他正滿臉憤怒的看向陳明,“你怎麼亂說話!我的證明過程,你連看都沒看過,怎麼就肯定是錯的!?”

旁邊人發現有熱鬧可看,也馬上圍了過來。

陳明頓時有些尷尬,他還是回道,“你看看你寫的什麼,黎曼猜想啊!如果你證明了黎曼猜想,就是世界最厲害的數學家,也不會在這裡……”

“是因為其他人不想看,這些天生高傲的白人,不想承認一個黑人,在數學上超過他們!”

這地圖炮……

厲害啊!

趙奕心裡感慨了一句,乾脆說道,“那你是怎麼證明的,有手稿過程嗎?”

黑人小夥兒發現趙奕很年輕,似乎有些不在意,陳明馬上解釋道,“這是趙奕,他破解了角谷猜想!”

“呼啦~~”

旁邊的人頓時議論起來。

“原來他就是趙奕!”

“這麼年輕?”

“雖然我看不好東亞人的年紀,但他最多二十出頭!”

“趙奕十八歲啊,你真是無知!”

“十八?”

“十八歲能懂幹什麼?角谷猜想,他大概是運氣不錯?”面對比自己成功的人,總會有人說酸溜溜的話。

黑人小夥兒聽到陳明的介紹,再聽到人群的議論,也知道眼前的年輕亞洲人,是有一定成就的,他有些興奮的走到一邊,從破舊的書包裡,掏出了一大疊東西,上面像是鬼畫符一樣,都是手寫的數學內容。

“這就是我的原稿,你可以看,但千萬不要破壞了……”

“好吧。”

趙奕把稿子拿在手裡,仔細的一張張翻閱,他翻閱的速度非常快,十幾張稿子用了一分鐘就翻完了。

這是在幹什麼?

“你不看就不看,為什麼要這樣!”黑人小夥兒顯得很生氣,他想把稿件搶過來,又有些怕爭搶導致稿件損壞。

趙奕把稿子遞過去笑道,“第三頁,倒數第二行,計算有錯誤,你多寫了個零。”

“還有,第六頁,你的證明邏輯有問題,在之前,大部分都是正確的,但因為邏輯問題,導致……”

趙奕仔細說著的時候,黑人小夥兒帶著狐疑,仔細看起了稿子內容。

發現第三頁的倒數第二行,果然有一個計算錯誤。

第六頁的證明邏輯根本不用看,他當然知道是有問題的,只不過一直都覺得,肯定有辦法能證明,只是自己暫時沒有想到,就直接寫了出來。

黑人小夥兒最驚訝的是,自己的稿子只用了一分鐘,就被趙奕全都看完,還指出了錯誤的地方?

這……

他對趙奕的能力徹底的認可,馬上緊張的追問道,“第六頁的證明,確定是錯誤的嗎?就沒辦法……”

“沒辦法!”

趙奕很確定的說道,“那是個錯誤的推論,而不只是你的證明條件不充分。”

“所以,很抱歉,你的證明是錯誤的。”

雖然知道說出來對對方的打擊很大,但數學就是基於嚴謹的學科,他還是說了出來。

“怎麼會這樣……”

黑人小夥兒很痛苦的抱著頭,一遍遍的審視起證明過程,隨後對趙奕深深鞠了一躬,“謝謝你!”

他說完拿著書包就快步離開了。

此時。

周圍一片驚訝,每個人都在討論剛才的事情--

“他花了一分鐘就看完了十幾頁的內容?”

“還找出了錯誤?”

“太假了吧!”

“這是演的一齣戲吧?真有意思,我覺得他能拿到奧斯卡,那個黑人小夥兒更厲害,也許會是影帝……”

人群中傳出個很大的調侃聲。

趙奕循聲看過去,發現對方有些臉熟,似乎是在哪裡見過?是……

“懷爾斯先生!”

不用想了。

現場已經有人獻上了感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