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配件都是精貴的電子產品,用第三方快遞物流不能保證安全。

羅智金乾脆找了專門的司機,從燕華大學的實驗室裝車,一路高速開了過千公裡拉到了鄭陽。

專車專送的速度確實快。

趙奕還在教室上課的時候,就收到了配件到了的訊息。

他也不上晚自習了。

下午放學以後,和林曉晴招呼一聲,說有事就騎車回去了。

孫亮也跟著過去了。

等到家的時候,配件都放在客廳裡,再加上包裝堆了一大堆,好幾個小箱子不說,還有個大箱子裝的是顯示屏。

顯示屏是實驗室訂做的,比機器人肚子上的還小一號,比照著按上顯得更精巧一些。

趙奕看著一地的配件,心裡感覺美滋滋的。

這有點像得到了一大堆的玩具,馬上要動手組裝上玩具模型,意思其實是差不多的,區別只是安裝的是機器人。

機器人和臺式電腦不一樣。

臺式電腦就只有一種安裝方法,每一個配件都要安在固定的位置,機器人則是可以自由組合,內部配件都沒有固定位置,還需要一些工具,來把配件固定住。

主機板也很粗獷,只是基礎的功能,一些線路藉口,都延伸到了外面,並不像電腦主板那樣‘精密’,也就是可以隨意的安裝,只不過樣子就不好看了。

羅智金髮來的配件很多,光是電池就有三個型號,每個型號都有一塊備用,其他還包括風扇、攝像頭、音效卡等小件,甚至還有一塊國外最新的高階CPU。

趙奕拿著配件比劃了半天,發現全都用最高端的,空間就成了大問題,機器人‘肚子裡’放不下,有些位置就只能選擇差一些的。

他和許超一起不斷商議著,怎麼去把配件安裝上去。

孫亮在旁邊看著,也跟著動手幫忙,他能幫到的並不多,工作都是‘拆包裝’、上網查一下型號,或者是幫忙擰個螺絲之類。

他也樂在其中。

中途趙奕和許超也談起了接下來的工作。

程序包、演算法包已經做得差不多,配件安裝好以後,他們要對程式碼進行修繕,隨後許超就帶著機器人,以及加密後的程序包、演算法包,去燕華大學繼續工作。

這次他是以‘合作方’的身份,重新去實驗室‘指導’工作。

羅智金會派出專門的人員幫忙完善程式碼,完善工作結束以後,就準備對機器人正式進行測試。

後續的工作都會有智慧與自動化實驗室參與。

許超談到了一個重點問題,“我們的公司要不要做個專門的網站?”

“網站?”

“對啊? 後續的宣傳工作,都讓實驗室幫忙不好吧?其他人會以為? 全都是實驗室的成果,我們應該自己開設網站,在網站上獨自宣傳,羅教授那邊的宣傳? 客戶想看情況,也要開啟我們自己公司的網站……”

許超解釋著。

他的意思就是表達‘獨立性’? 即便所有人都知道? 技術歸屬是星億科技? 也就是趙奕本人? 但宣傳方面都是實驗室來做? 給人的感覺好像是? 技術是依託智慧與自動化實驗室完成的。

如果能做一個公司專門的網站? 感興趣的人可以開啟網站檢視,‘星億科技’就等於亮相了? 讓人知道機器人是星億科技的產品,實驗室就只是合作方。

‘星億科技’確實只是皮包公司? 連個固定工作的地點都沒有,但最少能讓人把技術和實驗室分開? 保持獨立性是很關鍵的。

有個固定的網站,以後再做出什麼技術? 宣傳也變得容易很多。

反正他們面對的不是普通客戶,網站不需要太高的流量,只要幾個潛在客戶公司知道就行了。

“有道理啊!”

趙奕讚賞的看了眼許超,發現許超真是好員工,方方面面都為公司著想。

覺悟高!

他拍著許超的肩膀道,“那網站的事,你就先做著,不用做的太好,先有個框架,後續慢慢在完善……”

許超聽的連都黑了。

他發現自己的工作量真是太高了,但還真是沒什麼辦法。

現在‘公司’就只有兩個人,趙奕每天還要上學,有時候還要做研究,賣苦力的工作肯定不幹。

要麼……

許超看向了一邊勤勤懇懇擰螺絲的孫亮。

發展發展?

雖然孫亮似乎是什麼也不會,但潛力還是很不錯的,做網站之類的工作,手把手的教教再自學一下,上手的速度也很快,年輕人的學習能力強,過個兩、三個月,也許就能幫上忙了。

許超對孫亮頓時熱情了很多,就開始給孫亮灌輸‘計算機專業有多麼好’、‘上大學一定要學軟件開發’、‘當程式設計師才錢途廣大’之類的思想。

孫亮聽的眼睛發亮。

許超還給孫亮展示了下自己的工作成功。

看著翻都翻不過來的程式碼,孫亮感覺腦袋也有點暈,他滿是驚訝的問道,“超……超哥,這些都是你打出來的?”

“對啊?很厲害吧。”

“厲害是厲害,就是……你一天工作多長時間啊?”

許超思考了一下,“一般早上七點多,到晚上十點左右吧,有時候到十一點,沒辦法,工作忙、任務重。”他說著還掃了眼客廳,似乎是希望趙奕聽到,體諒一下員工的辛苦,不求多發點獎金之類,擴招個人手才是關鍵。

孫亮深吸一口氣,心裡默默計算著,早七晚十一,一天十六個小時,他學習最認真的時候,都沒有這麼拼命過。

“就算賺到錢也沒時間花吧?”

他都感覺心裡涼颼颼的,“計算機是挺熱門的專業,對著電腦打字辦公也挺好。但是……”

“我該不會被這兩人……坑了吧?”

……

機器人配件安裝好,最少也要兩、三天時間,再加上裝上新配件後的除錯工作,大概要一週時間才能好。

一週以後,其他工作也差不多了。

許超就可以帶著機器人,直接去燕華大學。

趙奕倒是變輕鬆了。

現在他可以一心的準備高考,不必為機器人的事情分心,高考對他來說難度並不高,但前提是和所有人預想的那樣--

高考題難!

如果高考題目比較簡單,前面分數的競爭就會很激烈,衝擊高考狀元也有點運氣成分。

題難就不一樣了。

數學、理綜兩個科目,趙奕都能拿到接近滿分的程度,英語有作文很難拿滿分,但過145也問題不大,扣分的科目就只有語文。

如果題目比較難,總分在720左右,拿到狀元基本是穩了。

反之,就可能有危險。

趙奕對高考非常的重視,到學校裡就不斷的看語文,他主攻的就是語文,偶爾也看看其他科目的小知識點,防止有什麼疏漏的地方導致被扣分。

與此同時。

他還是要考慮其他事情,機器人的事情錯開不談,他還接到了學術會議的邀請。

一個是在津城舉辦的計算機數學學術會議,主要是針對人工智慧的演算法領域,會議的舉辦方邀請他做相關的發言。

本來趙奕是第一時間拒絕的,但會議和人工智慧有關,會到場領域內的頂尖人物。

劉教授邀請他一起參加,賀教授也和他說起會參加,‘計算機技術交流群’也有人在討論,比如,‘造人夢想高繼憲’,就說會去參加會議,還特別問起了趙奕。

趙奕考慮了一下時間是在高考後,乾脆就同意了,他肯定是要去首都,到臨近的津城轉一圈,就當是放鬆旅遊了。

另外,還有個邀請就比較重大了,是來自國際數學聯盟主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這是國際數學界規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會議,每隔四年舉辦一次,舉辦時間是八月份,1920年第一屆後,除了世界大戰期間外從未間斷過。

趙奕收到國際數學聯盟發來的邀請也很驚訝,更加驚訝的是邀請函的資訊,明確的表示說他是相關獎項的候選人。

獎項候選人?

趙奕檢視了一下國際數學家大會頒發的獎項,發現有菲爾茨獎、高斯獎、奈望林納獎。

他馬上問向了許超,“在菲爾茨獎、高斯獎以及奈望林納獎中,我有希望獲得哪個獎項?”

許超思考了一下,“難道是奈望林納獎?”

“也許吧。”

實際上,有選擇的問題對趙奕都不是問題,用《因果律》能輕易得到結果,他不止是一個獎項的候選人,而是兩個--

菲爾茨獎和奈望林納獎。

確切的來說,獎項候選人並不是一個身份,只是國際數學聯盟對邀請人的評估,告訴邀請人‘你有可能獲得獎項’,不少邀請人都能收到類似的訊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了。

能收到類似訊息的候選人還是少數,畢竟參加數學家大會的人數太多了。

趙奕考慮了下時間也同意了。

不管是否能拿到獎項,但作為‘兩個獎項候選人’身份,參加最頂級的數學大會,似乎也是很不錯的,絕大部分人連參與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成為獎項候選人了。

國際數學家大會是八月份舉行,時間還比較早倒是不著急,六月份舉行的計算機數學學術會議,倒是要仔細的考慮一下,是要做一份什麼樣的演講。

人工智慧領域實在太大了,光是演算法領域就有很多分支。

趙奕思考一下還是決定,拿出做機器人購物系統過程中的東西,公開做一份模糊演算法和篩選法想結合的主題演講。

這不是發表研究成果,只是做演算法方面的演講。

篩選法是公佈出來的研究成果,模糊數學的應用並不廣泛,是賀教授的看家本領,趙奕透過賀教授的筆記、推薦的相關專業書籍,對模糊數學也有一定的心得。

當然了。

他最多只是剛入門而已。

但就像是數學領域一樣,他並不需要研究的有多深入,只需要知道基礎知識,就能夠加以運用,只不過不是太熟練。

模糊數學和篩選法想結合,放在人工智慧領域,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這樣一篇演講,可以說含金量十足,也算是很有創新了。

一切都考慮好以後,趙奕就不太擔心了,他覺得安心準備高考就好了,只剩下三個星期時間,上學、下學似乎是一晃就過去了,可沒有想到的是,還是有事情找上門。

五月進入了下旬。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也公佈了對‘三維震顫波形圖’的驗證結果,他們使用超級計算機,驗證了‘三維震顫波形圖’前十億個解,全部都確定是素數。

普林斯頓大學就是不一樣。

之前燕華大學的團隊也公開了驗證結果,驗證了前一億的解,但放在世界影響力並不大,很多人只是驚訝燕華大學團隊的驗證速度,卻繼續等待普林斯頓大學團隊的驗證結果。

這就是對中國團隊的不信任。

事實上。

西方國家就是這樣,對中國的報道、數學各種不信任,就連學術界也都存在偏見,有些國外媒體甚至報道說,燕華大學的團隊很可能沒有驗證,就直接公佈了結果,目的是為了對趙奕表示支援。

當然支援肯定是有的。

比如,不少國內媒體覺得‘三維震顫波形圖’太複雜,直接就改名變成了‘趙氏函式’、‘趙奕函式’,有的甚至把黎曼猜想都改成了‘趙氏猜想’。

這種做法有些超前,其實也是很正常的。

其他國家也同樣如此。

當有本國的科學家完成某個成就時,媒體就喜歡把成就定性,直接打上本國的烙印。

現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了前十億個解的驗證,支援超前不超前也就不重要了,因為國際上的影響力也來了。

有科學研究所就把‘證明無規律三維震顫波形圖’定義為‘趙-黎曼猜想’。

趙奕的姓氏加在前面,也就表明波形圖和他的關係,而‘黎曼’是必須加上的,因為‘三維震顫波形圖’就是對黎曼猜想的擴充套件。

除了對函式、猜想的命名以外,其他的討論也開始了。

‘三維震顫波形圖’比黎曼猜想看起來更容易理解,覆蓋的素數量更廣,但因為多了一個未知數,用計算機破解起來更加複雜。

這個函式可以在多領域替代黎曼猜想,就比如運用在密碼學上,會讓安全性得到更高得保障。

不少學者都在討論、驗證,也有機構開始了相關研究。

同時。

國際上也出現了一些陰謀論的聲音,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國數學家懷爾斯。

懷爾斯的觀點偏見到有些好笑,“我們一定要注意,‘三維震顫波形圖’是一個中國人製作的東西。”

“這個東西我們沒有研究透徹,不知道裡面具體包含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去破解,甚至就連正確性都無法得到保證。”

“如果我們把它廣泛的運用在多領域,萬一,我說的是‘萬一’,是中國人的陷阱呢?”

“比如,他們知道破解方法,等卻裝作不知道,等我們運用在多領域後,他們就能很輕鬆的破解我們的密碼。”

“這可能是個陰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