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合敢不沒問鐵木真為什麼只是幫助他把董合部召集在身邊,而沒有說會幫助他打敗額爾克使他當上克烈部的大汗。

他知道鐵木真現在很有難處,自己的汗位不是很穩固,這跟他當初沒有選擇逃到鐵木真那裡去不無關系,所以他也就繞開了讓鐵木真幫自己當上克烈部大汗這回事,這樣回答道——

“我回到克烈部後接手的就是董合部,我跟董合部各位首領的關係保持得非常的好,他們一直都很擁護我,這也是我的哥哥脫斡鄰幾次想害我都沒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不然我可能就活不到現在了。

額爾克帶領乃蠻人進攻我們克烈部的時候,董合部的各位首領曾極力的支援我抗擊乃蠻人,反抗額爾克。是我不想董合部白白的犧牲才沒有帶領他們那麼幹的,因為以董合部之力是無法同乃蠻部和整個克烈部相抗衡的,那樣我們整個董合部終將會戰敗而成為克烈部或者是乃蠻人的奴隸。

所以當額爾克帶著乃蠻人和被戰勝了的克烈部開始向我們董合部進攻的時候,我就安排董合部放棄了抵抗,向額爾克投降了,我自己則帶著一千名願意跟隨我的忠實戰士逃往了唐兀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戰鬥開始後,我和我的哥哥脫斡鄰並沒有在同一個部落,他在他的克烈部,所以我也不知道脫斡鄰是否還活著,現在哪裡。

現在乃蠻人回去了,如果你能利用你們的蒙古大軍牽制住額爾克的軍隊一個月時間的話,我就有信心能把董合部重新統合起來,並組建一隻大軍同額爾克分庭抗禮。”

這是鐵木真最願意看到的情況,這樣子克烈部也就分成兩個部分了,互相牽制,就再無力進攻蒙古人了。

看來札合敢不體會出了鐵木真的意思,現在他自身難保,也只能承認這樣的結果了。在現在他無處投奔、無家可歸的情況下,如果歸順額爾克的結果很可能是自己最終會被他殺死,幾位兄弟的結果他很清楚,他知道他們兄弟之間對汗權的爭奪已經到了有己無他的地步。

瞭解清楚了這樣的情況後,鐵木真就帶著札合敢不回到了蒙古部,打算調集大軍進攻額爾克,牽制他的兵力來給札合敢不整合董合部爭取時間和發展的空間。

可是他這個時候遇到了問題,因為這次戰鬥的目的是牽制額爾克的兵力和注意力,而不是去攻打任何一個部落,這在戰鬥中不可能大肆的實施搶劫,不能得到任何的現實利益,所以幾乎沒有任何一個部落原意前去執行這個任務。

鐵木真雖然是一個大汗,但是實際的權力還是掌握在各個部落首領的手裡,各部落首領有著很高的自制力。再說部落中的屬民在戰爭中也是要有回報的,像這種擾敵的行動只會耗費自己的資財而不會得到任何的好處,一旦發生了傷亡還得部落首領自掏腰包進行撫卹,這樣的戰鬥自然沒人願意參加。

正像札合敢不想的一樣,鐵木真此時的地位還很不穩固,雖然自從十三翼之戰後已經有很多部落團結在了他的身邊,但當時蒙古部落中阿勒壇、忽察兒、答裡臺等人所掌握的實力依舊比較強大,如果不是因為撒察別乞和泰出背離了他而讓他得到了主兒勤部,其實直接隸屬於鐵木真的人很少。

實在沒有辦法的鐵木真只好首先從自己的主兒勤人中組織起了八千人;又親自找到了剛剛歸附自己不久的由主兒扯歹帶領的兀魯兀部和由忽亦勒答兒率領的忙忽氏部眾,從他們那裡和剛離開扎木合時跟從他出來的不是他親屬的部落中徵集了八千人。

之後他找到了敞失兀,又讓他給自己出了四千人,這樣才組成了兩萬人的軍隊,由主兒扯歹、別勒古臺、博爾術、木華黎率領著前往克烈部挑戰額爾克。

那是1194年的一天,那一年鐵木真8歲了,合撒兒也已經6歲了,大家在記住這個時間的同時也應該記住鐵木真這次派人出征的隊伍組成,因為這是他在成為成吉思汗之前的最主要班底。

這一次幫助札合敢不對抗額爾克,鐵木真沒有親自出發,前面已經說過,他到目前為止的汗位還不是很穩固,這一次出去的時間註定會超過一個月,部落裡有很多的事他得趕緊親自處理一下了,不能再交給別人去做了。

比如蒙古各部的人數慢慢地多了起來,原來的草場就有些不夠用,在尋找新草場的過程中難免存在分配不公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阿勒壇、忽察兒、答裡臺等人會把最好最大的草場佔為己有,這就會引起其他部落的不滿。

這些問題鐵木真得趕緊處理一下,不然長此以往難免會引起蒙古各部落內部的矛盾,所以他這一次就沒有親自指揮作戰。

不過在軍隊出發之前他也把一切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兩萬大軍分作兩路進攻額爾克,其中一路由主兒扯歹獨自率領首先發起佯攻,等額爾克帥人出擊後就迅速的撤退。然後再由博爾術、木華黎帥軍帶著札合敢不和他的人攻進已經變得空虛了的克烈部,讓札合敢不和擁護他的人進入董合部。

之後博爾術、木華黎迅速撤出克烈部,從後面攻擊額爾克的大軍,也是一擊就走,與主兒扯歹的大軍從兩方面牽制額爾克,讓他無力兼顧董合部內部發生的事。

同時分出一千人給別勒古臺,讓他帶領一支主要由奴隸組成的後勤保障隊伍遠遠地跟在隊伍的後面,負責軍隊的後勤補給。

這樣做與原來那樣做的好處就在於,這樣做就使這支軍隊不再像以往那樣的攜家帶口了,作起戰來能夠靈活機動,很適合這一次主要是以騷擾、牽制為目的的軍事行動。

經過多年流亡在外的流亡生活,額爾克剛剛從脫斡鄰的手裡搶得了汗位,雖然他目前還沒有很好的安排好克烈部內部的事物,但是慶祝一番總還是免不了的,特別是接到弟弟札合敢不想要歸順他的降書後就更高興了。

在作出具體的答覆之前,他把克烈部內的各位首領召喚到自己的賬下大肆慶祝了一番,同時宣佈札合敢不已經向自己投降了,問各位首領他應該怎麼辦?

他這樣做無非就是向各位首領炫耀一下子自己的成功,其實他的頭腦中已經想好了該怎樣對待札合敢不。殘酷的鬥爭告訴他,自己的兄弟們一個都不可留,從自己的經歷中他能夠看得出來,留下一個就會給將來埋下隱患。

所以他想殺死札合敢不,不過又不能明著殺,哥哥脫斡鄰之前與自己合謀殺死了兩個兄弟已經引起了天怒人怨,他不想那樣做。他會先顯示得很大度的把自己的弟弟札合敢不迎接回來,並很親切的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

之後,作為大汗的他,找什麼理由還處不死札合敢不呢?

在這次聚會之中,他就會表現得很大度的同意札合敢不的迴歸,然後就會派人把自己的親弟弟迎接回來,然後再羅織罪名把札合敢不處死。

他的算盤打得噼啪亂響。

當他說出了札合敢不將要歸降的時候,有一部分人反對,也有一部分人歡迎。當然了,都是各自有各自的心思,贊成的沒一定就是反對札合敢不的,歡迎的也並不一定就喜歡札合敢不,也許跟額爾克有著一個心思說不定。

董合部的首領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他知道額爾克是什麼樣的人,如果自己反對札合敢不回來,那就會讓一些人誤認為他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如果他贊成迎接札合敢不回來,他又知道那是死路一條,他絕對不能表達自己歡迎札合敢不回來的態度,所以就沒有說話。

沒商量出什麼結果可一點都沒有影響額爾克的心情,因為札合敢不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喪家之犬了,對他構不成任何的威脅,所以酒宴照舊,在自己的統治下讓各位首領感覺到快樂是必須的。

可是這個時候突然傳來了蒙古人前來攻打的訊息,他的心中就是一凜,想到也速該當初幫助脫斡鄰奪回過汗權的事,現在他的兒子鐵木真難道也學他父親也速該的樣子,來給自己的哥哥脫斡鄰撐腰了?

想到這裡,他趕緊組織起了自己的人馬前往抗擊。

聽說對方出動了兩萬人馬,他這次本想組織起四萬人的,但是董合部的人馬遲遲沒到,他暫時又沒時間搞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也沒精力興師問罪,所以就組織了三萬人馬出戰。

他不想讓戰鬥發生在自己的地盤上,那樣克烈部屬民的財產難免會受到損失,所以他就率領自己的人馬遠遠地迎擊了出來,那個時候交戰雙方一般都是這個樣子的,沒人願意在自己的老窩裡發生戰鬥。

一天之後他的人馬就跟主兒扯歹率領的那一萬人馬遭遇了,由於人數上的優勢,交戰沒多久對方就逃跑了。由於怕中了對方的埋伏,他就沒有怎麼追趕,打算回去先看看董合部為什麼沒有及時的發兵。可是這個時候博爾術、木華黎兩人率領的那一萬人從後面又攻上來了,經過雙方的前鋒交戰之後,對方失敗又跑了。

這一次對方位於自己的大軍和克烈部之間,他不想讓對方輕易的逃脫,就緊緊地咬了上去,可是這時候後面的主兒扯歹又回來了,他只好又分兵抗擊。

這個時候他發現不妙了,自己的隊伍被蒙古人兩面夾擊了,攻擊哪一頭後面都會遭到對方另一支隊伍的夾擊。

為了改變這種被前後夾擊的狀況,他只好把自己的軍隊停在了幾座矮山之間,等待著鐵木真的人前來決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