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宋兵這樣的戰鬥意志,拖雷等急紅了眼,恨不得反手相向砍殺幾個縮在後面不敢向前的宋兵。拖雷、也孫、巴歹可是十分的清楚,戰場上這要是蒙古戰士,此刻一定殺紅了眼,不要命也會往上衝,殺一個是一個,殺兩個就夠本,如果能夠殺得更多就笑傲疆場——蒙古族戰士在戰場上沒有畏縮不前的主,只有拼死殺敵的真勇士。

這一戰把蒙古、金國、宋朝戰士的戰鬥力優劣顯現無疑,戰士們的戰鬥力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下降,文明的進步卻代表著戰鬥力的倒退。

野蠻難免粗陋,但是野蠻也能夠保家衛國,到底什麼是文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些宋將戰鬥到後來甚至心裡開始埋怨拖雷等人——真是自不量力,這簡直是以卵擊石自己找死,怎麼能衝出城來與敵人作戰呢?

他們只是因為拖雷等人之前的強勢不得不聽命於拖雷等人,其實還處於觀望狀態,時刻為自己的生命考慮著,沒有想到自己是一個將軍,需要隨時的為保衛國家付出生命。

當日上三竿的時候,宋軍終於堅持不住了,人人眼裡露出了絕望之色,手中的兵器已經握不穩,抵抗意志下降,就要引頸待戮了。

“殺啊,殺韃子了!”就在這個時候,一陣潮水似的喊殺聲從後面響起,伴隨著一陣馬蹄聲響,那五千名騎兵終於衝過來了。

終於盼來了援兵,已經戰鬥意志崩潰的宋兵眼睛裡重新有了光彩,臂膀上也恢復了一點力氣,又重新與金兵拼殺在了一起,再不是任人宰割的模樣了。

戰鬥意志,就是戰鬥力。很多時候,並不是沒有戰鬥力失去了一場比賽,而是沒有戰鬥意志使然。(拷問中國足球!)

好消息還不僅僅只有這些,半個小時之後,隨著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吶喊,幾萬名宋軍的援兵趕到了。

哪裡來的這麼多援兵呢?

原來,當城南的戰鬥展開以後,那五千名騎兵悄悄地前往了漢江邊,突襲了金兵的沿江守衛兵力,逐漸展開把金兵沿江上下一百裡地的船隻悉數奪在了手裡,這個時候襄陽城這裡所有的金兵正在全力的對付衝出城來的宋兵呢。

宋兵衝出城來並不是想逃跑,而是給騎兵奪船打掩護。

還有——

在船過漢江之前,樊城內的守軍全體出動,在華凌霄的率領下傾巢而出直奔北門殺了出來。楊妙可這時候已經把拖雷的戰術意圖傳達給了華凌霄。

六萬宋軍同時出動,包圍南門的金兵猝不及防,兵力又不夠,被華凌霄帶領的宋兵奮不顧身的衝開了一個缺口,洶湧著而去了。等金兵醒過神來從四面趕到南門的時候,宋兵已經趕到漢江邊,與那五千名騎兵匯合了。

到了江邊宋兵魚貫的上了船,大船乘風破浪直向對岸駛去。等金兵追到江邊的時候,他們只能看見江水滔滔不絕,江中船影綽綽,想要追趕卻是望塵莫及了。想渡江,漢江上下一百來裡的船隻進入宋軍之手,春季的江水洶湧、湍急,又哪裡渡得過去?

就這樣,江水那面的金兵“望洋興嘆”,渡過江來的宋兵以騎兵為先鋒鋪天蓋地的增援了過來。這一下增援過來的宋兵足有六萬之眾,金兵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疲乏了,哪裡架得住宋兵六萬生力軍的進攻,只是稍稍支撐了一會就潰敗了,四散逃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時候那五千騎兵終於發揮出了大作用,他們痛打落水狗,追著金兵的屁股狠命衝殺,殺得金兵鬼哭狼嚎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只顧逃生忘記了抵抗。

你不抵抗我就殺得痛快,收割生命。蒙古戰士當初在野狐嶺的那種情景似乎在這裡重演了,宋兵之前怎麼都沒想到殺金兵也可以殺得這樣的痛快。

拖雷指揮著宋軍主動放棄了樊城,集中所有的兵力一舉殲滅了圍攻襄陽的七萬五千金兵,由於樊城方面的金兵無法渡江,襄陽兵解。就這樣宋軍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很好的消耗了金國的力量,一時間宋軍士氣大漲,襄陽大捷的訊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傳到了臨安,震動了寧宗皇帝。

這一回朝廷終於有所動作了,保衛襄陽的時候不派兵增援,如今襄陽大捷了朝廷終於派出了犒軍人員前來犒賞,同時帶來了朝廷對取得本次襄陽大捷人員的嘉獎。只不過在欽差大人出發之前,南宋朝廷內部曾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爭吵,主要就是圍繞華凌霄的。

由於拖雷、也孫、巴歹等始終隱在幕後很少拋頭露面,站在前面的人是華凌霄和田佔奎、張庭等人,特別是華凌霄還是統領全軍的人物,所以宋庭只知有華凌霄、田佔奎、張庭,不知有拖雷、也孫、巴歹。但在對華凌霄如何加獎的問題上卻出現了很大的分歧。

很多大臣都認為應當好好的嘉獎一番花凌霄,畢竟他是華嶽的兒子並且率領宋軍取得了如此大勝,不僅要給予物質上的嘉獎,還應當正式的授予他官職。一些人就建議直接把襄陽太守的職務授予華凌霄,畢竟現在正當用人之秋,能出現這樣一個領兵打勝仗的帥才實在難得。

可是史彌遠第一個就站出來反對,說華凌霄擅殺朝廷命官當有造反之罪,這樣的人不能鼓勵反而應當降罪。樊南山是他的學生,他終於跳出來為自己的弟子說話了。

其實按當時官場的規矩,他還必須得這樣說,如果老師都不給自己的弟子說話那誰還愛當他的弟子?有權有勢的人往往弟子很多,

其實大多數並不是真正的師徒關系,阿諛奉承、拉幫結派而已。如果他此時不站出來為自己的弟子說話,他的勢力必然會削弱。

他為自己的弟子撐腰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終如何安排華凌霄是寧宗皇帝的事,可是這個無所作為、唯史彌遠馬首是瞻的糊塗皇帝卻完全的聽從了史彌遠的話,決定不僅不獎賞、正式的任命華凌霄,還要把華凌霄綁來治罪。

幸虧朝中有一些明白事理的大臣,在他們的極力保奏下,寧宗皇帝最終撤銷了要治華凌霄罪的決定,但是對他也是一點獎賞都沒有,並且派出了一個官員前來出任襄陽太守。

襄陽大捷大約一個月後,朝廷派來犒賞三軍的欽差大臣就到了,宋軍上下一派喜氣洋洋,喝酒吃肉的慶祝朝廷給予的犒賞,但是卻沒有華凌霄、拖雷、也孫、巴歹的事,連楊妙可都有封賞,獨獨就是沒有這幾個功勞最大人的事。

並且新的襄陽太守上任以後就開始極力的擠兌華凌霄,雖然沒有治他得罪,可是華凌霄卻淡出了軍隊的指揮人員之外,同時拖雷等人也徹底的靠邊站了,新的太守來了嘛。

等朝廷派來的欽差犒軍、封賞完畢,拖雷等人看已經無事可做,只好決定離開襄陽,連之前計劃好的怎樣去奪回樊城都做不了了,只能留給新的太守去做。至於他能否奪回樊城,就只有天知道了。不過這之後因為金國實力日弱、金兵也再無往時的驍勇,宋金形成了均勢,誰都奈何不了誰,金國北丟南補的計劃就沒能實現。

再說新來的太守怎麼都跟華凌霄、拖雷等別著勁,他們也只能儘快的離開這是非之地,若不然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大禍臨頭,死得不明不白。

繼續留在襄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拖雷、華凌霄就來同田佔奎、張庭等人辭行,要接著前往臨安執行出發時候的任務。可是田佔奎告訴了拖雷一件事,使他改變了原來的計劃。

田佔奎這個時候已經被封了將軍,見拖雷等人要走,田佔奎極力的挽留,他很知道朝廷對他們特別是華凌霄不公,最終見他們去意已決,就只好遠遠地把他們送出了襄陽城,並且要求拖雷等人有機會幫自己師傅程青雲一個忙。

他請求拖雷道:“看得出公子一行人是有大志向的,並且各個功夫極高,我想求公子一件事情,不知道公子能否答應?”

拖雷知道田佔奎一定是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要不然他也不會這樣正式的求自己,就說道:“到底是什麼事情,如果可能,我會極力的幫你做到。”

田佔奎就告訴他:“為了組織民間的力量來抗擊金國的入侵,我們大宋的武林人士一個月後會在武當山舉行一次武林大會,目的是選出一位武林盟主來領導民間的抵抗力量。我的師傅程青雲有志向帶領民間武裝來抗擊金國的入侵,所以他肯定是會參加這次武林大會的。

我本來答應過到時候會幫助師傅取得武林盟主之位的,這一下我做了朝廷的將軍,負有堅守襄陽之責,看來是去不了了,所以請公子儘可能的幫我師傅一個忙,讓他能帶領民間的力量來抵抗金國的入侵。”

原來是這麼回事,拖雷等人就是同金國作戰的領導人物,從田佔奎的身上能看出他師父肯定也是一個堅定的抗金之士,想到宋朝民間的抗金力量應當掌握在這樣的人手裡,所以拖雷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就不打算先去臨安了,而是決定先到武當山去走一走,如果能幫助程青雲奪得武林盟主之位那再好不過了。

離開了襄陽,拖雷等一行沒有向著臨安的方向走,而是折而向西向著武當山的方向行進,計劃去參加武林大會。(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