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不再猶豫,手裡的箭連珠一樣的發射了,挾著風雷之聲,雨點一樣的撒向了那名敢於反對的將領和死忠於他的兵卒。

此刻,天上果真下起雨來,那黑沉沉的烏雲再也堅持不住,把淒冷的苦雨落向了人間。

只一眨眼的功夫,那名將領和他身邊的十幾人就躺倒在了地上,拖雷的一些箭支還餘勢不減,穿過了兵卒的身體後遠遠地飛了出去,插在太守府的院牆和建築上依舊在嗡嗡作響。

頃刻間連發十幾箭並且箭箭奪命,這樣的功夫驚呆了所有的人,那名敢於反對的將領也被拖雷射死了,所以一時間太守府的院子裡安靜下來,人們只能聽見“啪嗒、啪嗒”的雨點聲落在地上,連大氣都不敢出了。

這一段時間以來拖雷跟從楊妙真修習內功,功力見長,他的箭法也就更加的精進了。他剛剛並沒有使用內力,只是用從前的箭法就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見自己的箭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拖雷又舌綻春雷大喝了一聲:“還有誰敢站出來反對誅殺太守樊南山?”

雨悄悄地在下,院子裡沒有任何其他的迴音。

“殺了你這個不抵抗的軟骨頭。”之前那名響應華凌霄號召的將軍拔出刀來,一刀結果了萎頓在地的樊南山的性命。

這一場疾風驟雨來的痛快走得也急,不一會雲收雨散,又漏出清朗朗的天來,該到了推舉一位新統領的時候了。

因為剛剛這名將軍的表現,拖雷想改變原來的想法,畢竟宋軍原有的將領來統帥襄陽的軍隊對接起來會更順暢一些。但是這位將軍卻並不想統領襄陽城裡的大軍,原來的太守是大家譁變殺死了,沒有經過皇帝的任命他不想取而代之,這樣很可能會引來皇帝的震怒和宰相史彌遠的記恨,這將會帶來他官途的不穩。

他不幹別人更不想幹,推來推去最終還是得由華凌霄來出任襄陽城新的統帥。就這樣,華凌霄臨危受命,出任了襄陽城臨時的太守。

為了穩妥起見,之後眾人又起草了一份奏章,把華凌霄、田佔奎、張庭之前取得了樊城大捷和樊南山瞞報實情的事情奏報給了寧宗皇帝,又把華凌霄臨危受命統領襄陽城中抗金軍隊的事情啟奏給了大宋的寧宗。派人送出去後,就開始整頓軍隊,等待著宋朝朝廷的反應。

宋庭具體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他們目前還搞不清楚,但樊南山是史彌遠的弟子,在這裡被大家殺死了估計史彌遠不會善罷甘休,但是金兵的那十五萬大軍終於開過來了,拖雷等人就不得不把宋庭到底會如何反應的事情放到一邊,專心致志的整編軍隊。

原有的官軍因為都已經養成了貪生怕死習慣的原因,早已經將嬌兵惰難以形成很強的戰鬥力了,拖雷又主張開始大力的組建民間的義勇軍來共同抵禦金兵的進犯。

襄陽城那裡原來已經為了抗金招募了兩萬的義勇軍,雖然宋朝的老百姓抗金的熱情很高,但短時期內是不可能聚集來大量的義勇軍的,所以用了幾天的時間又湊集了兩萬的義勇軍後,在華凌霄的主持下,新一輪的軍事訓練就展開了。

原有的官兵大家也沒有放棄,而是依照他們守城強、野戰弱的特點加緊了守城訓練和製造守城器械和武器,並且加緊了調防,補足了樊城五萬的守城兵馬,畢竟那裡才是抗金的最前線。

在上一次的樊城保衛戰當中那兩千名騎兵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一次在拖雷的建議下,就又從民間和襄陽的官軍中調集了三千匹戰馬,抽集了三千名騎術過得去的士兵又組建了三千名的騎兵隊伍,與原來樊城的兩千名騎兵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團,被放在了城外機動,尋找機會打擊金國的力量。

拖雷有信心如果能給他更多的時間的話,他完全能依靠這十萬人的宋軍擊敗金國派過來的十五萬大軍,要知道當初他的阿布鐵木真可是依靠僅僅七萬名蒙古軍就在野狐嶺擊敗了準備充分的金國三十五萬大軍。如今雙方的力量對比並不懸殊,宋朝位於襄陽的軍隊加上義勇軍目前有十萬人,這要是蒙古戰士,完全就能夠摧枯拉朽的擊敗金國人了。

可是金兵並不能給他更多練兵、準備的時間,時間僅僅過去了七天,樊城告急,金國的軍隊這一次一窩蜂似的到達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什麼金國的主力大軍直到此時才遲遲而至呢?

原來鐵木真接受了金國的求和之後帶領衛紹王的女兒祁國公主就回到了漠北,聽說金主放棄中都南逃了他很生氣,認為金國既然已經同蒙古講和了就不應當南逃,那明明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所以他就派木華黎揮軍北向,圍攻金國的北京(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北大明城)。

金的北京留守是奧屯襄,蒙古兵一攻打北京,奧屯襄就被宣差提控完顏習烈給殺了,完顏習烈自稱監軍。二月,完顏習烈又為變兵所殺。金國的北京城中這個熱鬧。

之後,變兵公推烏古倫·寅答虎為元帥,投降了木華黎。

鐵木真在六月間下旨,叫撤木合帶一萬蒙古騎兵,假道西夏,打關中(陝西);叫脫欒·扯兒必帶若干蒙古、契丹、漢軍,向真定及其以南發展;史天倪這個時候已經做了蒙古漢軍的“右副元帥”,鐵木真讓他佩戴“佩金虎符”,率領漢軍若干人,向平州進攻。

撒木合那邊一時之間沒有什麼訊息,脫欒與史天倪在八月間卻完成任務。脫欒還打下大名府,打到了山東東平的附近。

七月間,鐵木真派當初勸過金國求和的阿刺淺到再到汴梁,勸金宣宗投降;要金宣宗獻出河北、山東尚未易手的各城,去帝號,改稱“河南王”。

宣宗自然不肯,可是也被嚇壞了,把幾乎所有的軍隊都留在了身邊保護自己,所以原計劃派往襄陽方面的那十五萬主力大軍就沒有及時出動,這讓拖雷等痛痛快快的在樊城消滅了金國的五萬前鋒部隊。

大家可能都還記得當初主動放棄了中都,逃回汴梁的那個抹然盡忠吧?宣宗並沒有治他得罪,而是任命他為“平章政事”。那個時候金國的丞相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掌握實權的恰恰是平章政事。

當時的金國還有一個平章政事,這個人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更應當深刻了,就是戰敗後怕被降罪而殺死胡沙虎的術虎高琪。

這兩個人都是蒙古軍隊的手下敗將,都做了金國宣宗年代的平章政事,這一下又熱鬧了。兩個平章政事為了自己的權利打起來了,抹然盡忠沒幹過老謀深算的術虎高琪,逃回到汴梁任平章政事僅僅三個月,被術虎高琪羅織了一個罪名就給殺了,這一下他到地獄去向閻王解釋他主動撤離中都的罪過去了。

術虎高琪幹掉了抹然盡忠這個對手後,金宣宗就更倚重他了,他極力的主張宣宗侵略宋朝的領土,意圖是把北面被蒙古奪去的領土從南面宋朝這裡再補償回來。

還有一個訊息是,自從金國的中都失守後,鐵木真得到了契丹人耶律楚材作為自己的智囊。耶律楚材為了讓鐵木真少殺人,就建議他改變以前殺人搶劫的征服金國方式,而是佔領並統治得到的金國土地了。

這樣一來金國的土地就越來越少,所以才逼得金國想要從宋朝這裡補充回來。再加上術虎高琪的推波助瀾,最終金主宣宗終於下定決心向襄陽方面派出了這十五萬人的主力大軍。只不過,這個時候汴梁方面還不知道之前派過來的那五萬前鋒軍,已經被拖雷等吃掉了。

宋朝有奸臣誤國,金國這裡也沒好到哪裡去。宣宗這個糊塗皇帝屢次的賞罰不明,對那些戰敗或者逃回來的大臣不做懲罰,反而任以高官,這在實際上慫恿了金國臨戰時刻時常有殺死主將的事情發生外,更使得宣宗的身邊聚集了一些避戰的大臣,金朝的朝政就愈加的衰落下去了。

蒙古人最後的勝利,又如何不是金國的皇帝自作自受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