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難以抉擇的事情在拖雷這裡卻沒有任何的猶豫,他義無反顧的就做出了奪取金兵馬匹的決定,因為猶豫只能浪費時間,而想扭轉戰局就必須奪取金國人的馬匹,必要的東西就是拖雷最終的決定。

遇事當機立斷是一個人應當具備的優秀品質,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為自己、為他人贏得時間和做出很多的事情,這是一個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

反觀當今社會,某些人當官不為民做事,為了使自己的那一官半職當得平穩而不辦實事,只是一味的鑽營奉承、左右逢源,把心思都用在了怎樣與領導、與相關人員搞好關系上,這樣的人在其位不謀其政,佔著茅坑不拉屎,他的官當得毫無價值,不僅沒有什麼積極的作用,反而起反作用,延誤了事情的程序。

悲哀的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

就以南宋為例,當初的韓侂胄、現在的史彌遠,又哪一個不是為了自己的那一點利益而奮鬥的呢,他們的為相可曾給南宋的人民帶來過半點好處?

反而國家被他們禍害得衰弱無力、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了吧?

奪取金國人馬匹的決定作出得很果決,但是拖雷並沒有帶著這出來的兩千人馬立刻行動,所謂“在戰略上要輕視敵人,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他這裡倒是執行得一絲不苟。

為了爭取能在戰鬥發生後半個小時內結束,拖雷經過和也孫、巴歹兩人商量了一下後,決定當天夜裡悄悄地靠近敵營,並用最隱秘的方式發起進攻,儘量的讓受襲擊的金兵死得不明不白,也就是在他們還不知道戰鬥已經發生之前就解決掉很大一部分金兵。

夜,再次來臨。

今夜依舊月高風黑,有陰冷的風在原野裡吹過。

經過了幾天的攻城,金兵疲乏不堪,因為之前沒遇到過敢於出城襲擊的宋兵,所以兩千名金國的騎兵開始放心大膽的在夜色中開始放縱。

在攻城只餘,不知道金兵從哪裡搶來了很多的牲畜,藉著夜裡露營的火光,他們把肉烤熟了,對著酒,開始大吃大喝。

沒想到,金兵還有閒心喝酒,看來實在是宋兵沒有給他們造成什麼壓力。

不僅有酒,還有女人,顯然是從宋朝老百姓那裡搶來的,因為不僅有金兵暢快的哼哼聲,更有被蹂躪女人痛苦的呻吟和哭泣聲,夜色裡的金兵一點都沒有察覺,死神已經慢慢地來到了他們的身邊。

隱秘的殺戮是從金兵的外圍開始的,很多躲在野地、樹林裡搶來民女快活的金兵在亢奮中不知不覺地就見了閻王,因為他們之前的混亂,這些人的死去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義勇軍的兩千人依舊便慢慢的靠近、深入邊奪取著金兵的生命。

這種殺戮方式雖然不暢快但是很有效,並且,這樣的殺人方式還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地進行著。

直到——

“宋軍攻上來了!”終於有金兵發現了被偷襲,一聲驚叫打破了夜的岑寂,真正的廝殺才驟然展開。

行動被發現了,拖雷乾脆一躍而起,大呼了一聲:“殺,狠狠的殺,一個都不留,把金兵的馬匹奪過來。”

在華凌霄養病期間,他一直在跟隨也孫練刀和跟隨楊妙可修習內功,如今的刀法已經大有長進,夜色又太黑,使用弓箭不方便,所以他舍弓箭不用,而是揮舞著彎刀猛地衝了上去。

也孫、巴歹二人緊跟在拖雷的後面也是暴起發難,義勇軍的戰士們各個奮勇,本來就已經被解決掉了五百人左右的金國騎兵猝不及防之下想進行有效的抵擋已經不可能了,僅僅幾分鐘的時間就又被砍死了五百多人,剩下一千來人雖然終於有了些準備,可是人數上已經處於劣勢,又氣勢全無,被如狼似虎的義勇軍砍瓜切菜一樣只用了十幾分鍾的時間就殺得幾乎一個不剩。

“上馬,我們衝出去。”拖雷及時的下達了第二道命令。雖然比預想的時間還早就解決了戰鬥,但是剛剛的短兵相接幾乎是在金兵還沒有組織起來之下就進行的,簡直是一面倒的屠殺。之後的金兵再趕到這裡情況就會不一樣了,畢竟這些義勇軍之前很少騎馬戰鬥過,更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怎麼會騎馬。現在馬上脫離這個是非之地,把這些人拉到金兵難以攻擊到的的地方先簡單訓練一下才是當務之急,雖然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但總比目前這種狀態要強得多。

拖雷的估算沒有錯,這之後場面上很混亂,剩下的一千五百多名義勇軍戰士果然有很多人不會騎馬,結果造成了人馬“爭鋒”的現象——馬不服人,人要騎馬,場面就熱鬧了。

好不容易在其他人的幫助下所有人都騎上了馬,這個時候金兵的支援部隊也快趕到了,拖雷看到自己帶出來敢死隊的情況,不想馬上與金兵交戰,就命令全體撤退。結果,有好幾十名義勇軍的戰士從馬上摔了下來,他只好指揮敢死隊員與金兵進行了短促的交戰,救下了一些敢死隊員,但當金兵大量湧過來的時候,他只好指揮著手下的義勇軍戰士們趕緊撤退了,再糾纏下去,就都得死在這裡,他只好棄車保帥了。

一千五百多人不能說是駿馬奮蹄,但是跟金國的步兵比起來還是快得多了,所以他們沒怎麼作戰就擺脫了金兵的圍捕脫離了開去,隱入了夜色之中,金兵只聞馬蹄聲聲而去。

遠離了金兵,派出了外圍的巡視、偵查人員,當天夜裡拖雷命令全體人員儘早的休息了,為明天的訓練積攢體力。

第二天、天還沒亮,拖雷就把大家組織在了一起,訓練馬術。

其實不用他號召,這幫義勇軍的戰士早已經等不及了,如今得到了馬匹,急於上陣殺敵的他們,當然希望能儘早的運用好這些馬匹。昨天撤退時候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義勇軍的戰士們認識到了自己在馬術方面的缺陷,恨不得能早一點縱馬馳騁疆場,他們知道樊城裡面有那麼多的同胞和戰士在等待著自己的救援。

雖然敢死隊的成員搶奪金兵馬匹的行動能干擾一些金兵攻城的進度,但是時間長了金兵就會穩定下來,必然會加緊進攻樊城。城裡剩下的那些守軍戰鬥力實在太薄弱了,根本無法同如狼似虎的金兵相抗,只有這一千五百多名敢死隊員儘快的投入戰鬥,儘快的牽制、瓦解金兵的力量,樊城才有希望保住。

按照蒙古人的方法,拖雷把這些人每十人為一小隊組成十人隊、每十個小隊組成百人隊、每十個百人隊為認命了一個千夫長,總共認命了兩名千夫長,雖然只有一千五百多人。

三天之後,雖然戰士們的馬術還很生疏,但是沒有時間了,拖雷只好指揮著這樣的騎兵再次加入了戰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金兵組織人搶奪宋朝老百姓糧食的行動始終沒有停止過,只是因為拖雷的這一千五百多名義勇軍戰士搶奪了他們的馬匹、並且遊離在外牽制了他們的攻城行動,所以目前樊城依舊在宋軍的手裡,沒有被金兵攻破。

可是從第三天開始,金兵的統領似乎回過味來了,指揮金兵加緊了對樊城的進攻,樊城的守城形勢驟然嚴峻起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