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進攻興慶府,原來帶來的四萬人可就不夠用了,因為目前西夏還有幾十萬大軍,單單賀蘭山這裡就還剩下十來萬的精銳之師吶,光靠這目前剩下不足四萬人的軍隊就去圍攻西夏的首府,看起來有點作死。所以鐵木真命令留守在蒙古的木華黎趕緊又組織了四萬大軍,一路緊急的趕了過來。

鐵木真有點羨慕西夏,如果當初他的手裡有五十多萬大軍,他立刻就敢攻進金國的國內了,不必要這樣小心翼翼的。不過西夏目前還有三十萬大軍也不是個小數目,幸虧他們要分兵防守在各個點上,把兵力分散了,要不然他還是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

木華黎新增援來的四萬名士兵並沒有參加攻城,而是分成了兩股,一股去對付興慶府南面、東南面的祥慶軍、嘉寧軍,另一股去對付東面和東北面的祥佑軍、黑山威福軍司那裡有可能增援過來的西夏兵力。

這兩路軍不再去進攻西夏的任何一個軍事城堡,而是擺在曠野上,派出很多的偵查隊伍,密切的監視著西夏各個城堡內的軍事動向。一旦對方離開了城堡增援過來了,蒙古兵就發揮出速度的優勢,把對方的增援部隊消滅在城堡之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這樣,當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之後,西夏方面又有十來萬的軍隊被殲滅在了曠野之中,這使得對方各個城堡內的守軍再也不敢離開那個烏龜殼了。

到這時鐵木真就把木華黎那四萬大軍中的兩萬抽掉了回來,還是沒有參加攻擊興慶府,他們連同之前的三萬多人在興慶府周圍農村、牧場上一頓禍害,驅趕著、恐嚇著西夏的大批農民、牧人潮水一樣的湧進了興慶府。

有讀者朋友就會問了,把大批的西夏農民、牧民驅趕進了興慶府,那興慶府中的抵抗力量不就增強了嗎?非也,將近兩個月沒有攻下興慶府,鐵木真急眼了,知道興慶府中就那些存糧,周圍各個城堡中的西夏軍隊再也不敢出來了,興慶府中就得不到補給。把大批的西夏老百姓驅趕進了興慶府內,他們就會很快的消耗掉城內的存糧。

那不會不把軍糧分配給老百姓嗎?

不分,老百姓不會造反嗎?餓死也是個死,造反還有點活路。於是又一個月之後,興慶府內被餓死的餓死,造反被殺死的殺死,屍體堆滿了街道,漸漸地臭不可聞,就引發了瘟疫。

於是鐵木真派人到城內勸降,只要李安全投降了,投靠蒙古反對金國,就給他們一條生路。可是李安全這個時候也上來了倔勁,就是不降。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在此處得說一下。那就是當鐵木真帶兵包圍興慶府之前,先派人通知了遵頊,告訴他,自己的兒媳婦芙柔已經被西夏的太子承禎帶回興慶府來了,希望他能把芙柔姑娘解救回來。

聽說原來是這麼回事,遵頊明白了鐵木真為什麼會帶兵圍困了興慶府,就趕緊進宮面見了皇帝李安全,說自己的女兒被太子承禎強行帶進宮裡來了,要求太子歸還芙柔。

聽到發生了這樣的事,李安全在目前這種狀態下不敢得罪遵頊,因為全國的兵可都在遵頊的手裡管轄著呢,雖然他是皇帝,但是現在這個非常時期他必須依仗遵頊這個大都統,所以就讓太子承禎把芙柔姑娘放了出來。

但是李安全卻沒有讓芙柔立刻回到遵頊的身邊,他告訴遵頊,讓他想辦法把蒙古大軍擊退了,才能夠放芙柔回去。

李安全這是把芙柔姑娘當成質子了,看來他對遵頊已經有所懷疑。

雖然自己的姑娘還是沒能夠回來,好在不在太子的身邊了,將來他對拖雷也好有個交代,遵頊也就忍了。至於擊退蒙古大軍,十幾天之後他就知道自己無能為力了,西夏的兵被蒙古人打得龜縮在了城堡裡,根部就不敢出去,出去了就會被團滅。

咱們先不說城裡的遵頊,還是先說城外的鐵木真。他見李安全不肯投降,蒙古大軍想攻又根本攻不進去,雖然把大批的西夏老百姓趕進了城中,可是要想城內的糧食全部被吃光,還得幾個月的時間,這時候冬季快到了,蒙古大軍這一次沒有帶氈包來,留在西夏過不了冬。

目前的情況下,他已經騎虎難下了,不真正的把西夏打服,就有可能打蛇不死反被咬,西夏過後就會全心全意的歸附金國,成為金國對付蒙古的排頭兵,所以他必須想辦法把興慶府拿下來。

有什麼好辦法呢?萬般無奈之下,他想到了黃河,用黃河水來灌城。

興慶府緊挨著黃河,就在黃河西面邊上的一個低窪處。黃河因為泥沙量大的緣故,河床總是越積越高,河堤也就越磊越高,黃河的水面已經遠遠高於興慶府了。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鐵木真就下令把黃河掘開了一個口子,把黃河水引了下來。

其實蒙古軍並不用把黃河掘開多大的口子,大家可能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只需要掘開一個小口子,黃河水浩浩湯湯,不久後就把幾百米的一段堤防沖毀了,無情的洪水洶湧而出,淹沒了黃河以西面積廣大的一個區域,西夏老百姓的屍體隨波漂流。

當然,位置低窪的興慶府沒能躲過這一劫,城中河水四溢,房屋、城牆慢慢的被洪水泡塌了。

有人會問,鐵木真這也太殘忍了,你怎麼能這樣寫呢?歷史記載如此,筆者不敢篡改。但某些歷史書上有對成吉思汗不實的描述,筆者也會依據史實給鐵木真平反。筆者在這裡再次向您保證,您讀到的會是目前為止,最全面的,也是最準確的對成吉思汗以及其子孫們的演繹故事。

時值九月,天降大雨,河水暴漲。成吉思汗派人挖掘渠道,引黃河水灌城。中興府被圍困一月之久,城內河水四溢,城牆瀕臨倒塌,居民被淹死無數。

到了此時,成吉思汗再次派人到城中招降,李安全此刻已經無計可施了,到現在他都快吃不上飯了,只好獻出女兒請求議和,表示願意向蒙古納貢稱臣。

這一獻,他就送出了兩個美女,一個是他把自己的女兒獻給鐵木真;另一個就是芙柔,還給了拖雷。

看西夏皇帝終於服軟了,已經向蒙古納貢稱臣,鐵木真也不再逼人太甚,就答應了李安全讓他退軍的請求。但是在真正的退軍之前,他還得做一件事,那就是像他當初驗證忽蘭一樣,要檢驗一下西夏的公主還有芙柔到底還是不是黃花大姑娘了,別讓西夏人佔了便宜。於是,當天晚上拖雷就與芙柔姑娘單獨在了一起。

照理說,兩個彼此相愛的人分手一年多了,又經過了一番風雨,終於見面後應該甜甜蜜蜜、卿卿我我才對,可是芙柔之前見到了城裡那麼多的苦難和災害,心裡面不痛快、高興不起來,就好半天都沒跟拖雷說話。

拖雷想對芙柔表現一下自己是如何練箭和攻破克夷門的,但想到芙柔畢竟是西夏人,如今西夏已經算是亡國了,此刻自己實在不好在表現什麼,也就不知道話該從何說起。兩個人就彼此別愣了半天,誰都不開口說話。

天慢慢的黑了,兩個人面對面的坐在帳篷裡,心裡面都有很多的話要跟對方講,可又不知道該怎樣講起,漸漸地睏乏了,拖雷就照顧芙柔先睡下了,然後自己才脫了衣服躺下。他並沒有依照鐵木真的吩咐去驗證芙柔到底還是不是原裝貨,因為無論怎樣他都喜歡芙柔,太子承禎具體動沒動她,拖雷不在乎。

兩個人並沒有睡在一起,芙柔睡在東面,拖雷睡在西面,中間隔著一丈多的距離。有芙柔跟他睡在一個帳篷裡,拖雷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聽見芙柔不久後就發出了微微的鼾聲,他抓心撓肝的就更睡不著了。

看來這一段時間以來,芙柔身處被大水浸泡的城中肯定沒休息好,所以入夜不久就沉沉的睡去了,留下拖雷在一邊輾轉反側。

大約到了半夜的時候,拖雷實在困了,眼皮沉重正要沉睡過去的時候,芙柔那裡卻突然間發出了一聲驚叫,之後不顧一切的就跑到拖雷的鋪位上來。原來她剛剛做了個噩夢,女孩子家不敢再單獨躺在黑暗中,就來到了拖雷的身邊。外衣都沒來得及穿,穿著自己貼身的褻衣就跑過來了,天氣冷,還鑽進了拖雷的被窩裡。

本來拖雷這裡已經壓抑了半夜的火,這一下子被芙柔給徹底的點燃了,再控制不住自己,一雙男子有力的大手就扶上了芙柔的軟山,感覺著她那渾身的綿軟,身體不自覺就起了變化,猛然一下就把芙柔摟緊了。不久之後,帳篷裡就傳出了一陣陣令人旖想的聲音,但卻被女子壓抑著,不肯大聲地叫出來。

兩個人郎有情、妾有意的,本來就心心相印的,也沒什麼隔閡,這一下捅破了窗戶紙,再不凝澀,恩恩愛愛了幾乎整個下半宿,這才相擁著睡去。

第二天早晨起來,望見兩人雪白褥子上的一片殷紅,進來侍候兩人起床的老僕婦會心的一笑,之後就向鐵木真報告去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