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山是我們單位的酒仙,特別的能喝,不過那是在我還沒來這個單位之前,我來了以後他就只能被稱作酒桶了,把酒仙這個稱號讓給了我。

原因是在一次單位的聚餐上,別人喝的都是啤酒,他偏要喝白酒,要的還是內蒙的“寧城老窖”,那可是烈酒。這正好也對了我的脾氣,所以我就陪他喝。

他喝得很快,很豪爽,兩瓶白酒很快就被我倆喝下去了,就又拿了兩瓶,繼續喝。

這兩瓶之後,又要了兩瓶,然後他醉了,我沒醉。之後他問我怎麼那麼能喝,我說其實我是蒙古人。

他說:“你別鬧了,你的身份證上顯示的不是漢族人嗎,怎麼就蒙古了?”

我說:“那是我父親參軍的時候隨便填的,他認為漢族好就那樣填了,結果我就成漢族了。不信,我給你講一講我們蒙古人的故事,那些你不曾瞭解的事情,不是瞎掰,歷史書上都能找到,只是你也許找不到那些隱秘的歷史,我現在就講給你聽——”

蒙古人的遠古祖先是蒼狼和白鹿,所以那兇殘而又機警、喜歡群居並紀律性很強、懂得用各種戰術來有效捕獵的蒼狼,和性格溫順而善於奔跑、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神秘靈魂的白鹿,就成了我們遠古蒙古人的圖騰。

在蒙古人發展的早期,一個部落的首領孛兒帖赤那(蒼狼),領著他美麗的妻子豁埃馬闌勒(白鹿),率領本部落的人來到了鄂嫩河源頭的不兒罕山附近,在那裡開始了繁衍生息。這就是本故事的最初發生之地,從東向西、由南到北依次排列著克魯倫河、鄂嫩河、鄂爾渾河、色楞格河這一塊水草豐美的廣大草原地區。

這個位置處於我的家鄉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的西北方,越過了內蒙古就到了,我現在真的不知道當初如果沒有俄羅斯人的故意阻撓,沒有了內、外蒙古之分,父親會不會隨便在參軍的時候把自己的民族改成了漢族,那樣我就可以很方便和理直氣壯地到烏蘭巴托探望親戚了。

這裡位於俄羅斯和蒙古國交界的位置,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託市,和我國當初的某位主要國家領導人飛機出事的地點,溫都爾汗市就在這個區域之內。

這裡是擁有最大版圖的大蒙古帝國的發祥地,是成吉思汗的“帳房”。

那是1179年的一個夏天,後來成為我們蒙古族大汗的人,正在距離現在蒙古國的烏蘭巴託市郊外僅僅幾十公裡的,從布林罕山東麓流出的一條河流,鄂嫩河不遠處的山谷裡打獵。

他叫鐵木真,這個名字原來是被他父親也速該活捉的一個塔塔兒首領的名字,這一年鐵木真才剛剛十七歲。

雖然才十七歲,但是他已經拉得開用三根牛筋製成的弓箭了,弟弟合撒兒只有十五歲也能拉得開,合撒兒天生就是個大力士。

小時候吃母親訶額侖的奶就是這樣,鐵木真和其他兩個弟弟合赤溫、帖木格得需要兩個人才能吸淨母親的一個乳房,合撒兒一個人就能吸光額吉的兩個乳房,吃得多果然就有勁,這傢伙才十五歲就比哥哥鐵木真還要粗壯了,果然身大力不虧。

跟弟弟合撒兒相比,帖木人就顯得瘦弱了許多,不是個頭,而是身上的肉少了許多,這讓他看起來顯得更加的高挑。可是鐵木真人雖然長得瘦了一點,但卻有滿身的乾巴勁,只是跟天生神力的弟弟合撒兒就沒法比了。

蒙古族的弓箭按拉力分有四種,是按製作弓弦的牛筋數量來區分的,一根弦的是兒童用來練習的弓,兩根筋的常常是兒童長大一些或者婦女使用的弓,等男子長大成人後就開始使用三根牛筋做成的弓了,這才是男子漢應該使用的弓。

四根筋做成的弓只有大力士才拉得開,不過合撒兒才剛剛十五歲,就已經能輕鬆的拉開用三根牛筋做成的弓了,等他成年以後,肯定能拉得開用四根牛筋做成的弓。

阿布(爸爸)也速該被塔塔兒人害死後,叔叔塔裡忽臺率領所有的族人離開了鐵木真一家人,把他們獨自一家扔在了原來的宿營地裡,連他們一家人的牲畜都搶走了,只留下了訶額侖母親和父親別妻一家人的兩座氈包,和可憐的幾隻綿羊,另外還留下了幾匹馬,那是被母親訶額倫還有叔叔蒙克力費盡全力才搶回來的,要不然當年的那個冬天,一家人就得餓死在雪地裡。

(為了讀者們閱讀的通順性,以後遇到這樣的稱呼問題,我第一次標註之後,就不再另行標註了。)

蒙力克叔叔是被阿布臨終前託付要照顧好鐵木真全家的,可是後來他也走了。那一年,鐵木真才剛剛九歲,那是1171的一天,災難就降臨到了這一家人的頭上。

阿布也速該一生都沒能當上蒙古人的大汗,但他其實就是那個年代蒙古人的大汗,他在世的時候蒙古各部落還算團結的,因為阿布的勇猛無敵,蒙古各部落願意跟隨在他的身邊。

之所以沒有被推舉為大汗,正是因為塔裡忽臺的阻撓,因為塔裡忽臺也很想做蒙古人的汗。可是阿布也速該現在已經走了,去了騰格里,塔裡忽臺又能怎麼樣呢?他除了報復性的搶走了也速該的部眾和鐵木真家的家產後就什麼都沒有做成,只能眼看著蒙古各部落漸漸地分崩離析了。

以至於蒙古族世代的仇敵塔塔爾人後來都把蒙古各部落忽視了,懶得再行攻打,因為也速該死後的蒙古已經成了一盤散沙,對塔塔爾人形不成半點威脅了。

他就不是能當大汗的那塊料。

阿布也速該·把阿禿(勇士)走了,蒙古人的領袖去了騰格里(長生天),部眾和財產都被叔叔塔裡忽臺搶走了,家裡失去了頂樑柱,訶額侖母親就領著父親的別妻,帶著鐵木真、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妹妹帖木侖,以及父親別妻所生的兩個兒子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總共七個孩子頑強的開始了艱難的求生。

那個時候最大的鐵木真才剛剛九歲、合撒兒七歲、合赤溫五歲、帖木格三歲,妹妹帖木侖就更小,只能在母親的懷裡抱著,而阿布也速該別妻所生的兩個孩子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年齡都比鐵木真小,所有的擔子就都壓在了兩個女人的身上,尤其是拖拉著五個孩子的訶額倫母親。

幸虧一家人依靠著父親一樣偉大的布林罕山和母親一樣明媚的鄂嫩河,春夏兩季可以採到野菜,秋季可以挖掘一些植物的根莖和採摘野果子吃勉強度命。可是到了嚴酷的冬季,一家人的生活就更加的艱難了,只能靠秋天裡曬的一些少得可憐的幹野菜,和從雪地裡挖掘來的一些植物的根莖苟延殘喘了。

八年的時間過去了,孩子們慢慢的長大了,鐵木真、合撒兒、別克帖兒、別勒古臺可以出來打獵了,一家人終於能夠吃得上肉了。要知道蒙古人本來是不吃糧食和野菜的,就好比馬兒不吃肉食一樣,他們就是以牛羊肉和乳製品為主食的,不過前面的幾年,他們只能主要依靠野菜度命。

甚至,為了爭奪一條魚,兄弟間竟然骨肉相殘,鐵木真射殺了父親別妻的兒子別克帖。

訶額倫母親本來是翁吉剌部一位首領的女兒,從小沒吃過什麼苦,長大後就嫁給了蔑兒乞部首領脫黑脫阿的弟弟赤烈都為妻,是被阿布也速該搶來後成為鐵木真母親的。為了帶大五個孩子,訶額倫母親十分白皙的手粗糙了,曾經非常美麗的臉也被曬黑了,身上的細肉明顯的消瘦了下去。

為了能吃上肉,也為了給訶額倫母親增加點營養,鐵木真和合撒兒用母親縫衣服的針做了個釣鉤,時常到鄂嫩河邊釣魚,釣來的魚給全家人改善伙食。

這一天他和弟弟合撒兒釣到了一條金色的、活蹦亂跳的大魚,正想拿回去給訶額倫母親看,好讓母親高興一下,可是這時候別克帖和別勒古臺衝了出來,非要搶奪那條金色的大魚。

自己釣上來的魚為什麼要被別人搶去呢?所以鐵木真和合撒兒奮起反抗,可是鐵木真小的時候長得很瘦弱,弟弟合撒兒年齡又小,反倒是小鐵木真幾個月的別克帖力氣更大,鐵木真沒有鬥過別克帖,那條金色的大魚最終還是被別克帖搶走,回到阿布別妻的氈包裡偷偷地吃掉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件事情鐵木真不能忍受,所以他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訶額侖母親,讓她來做個評判。

可是訶額侖母親知道自己家的內部不能再起爭端了,就勸告鐵木真說:“我們的家產都被塔裡忽臺奪去了,我們現在除了影子就再沒有別的朋友,除了牲畜身上的尾巴之外連根鞭子都沒有,等你們長大後我們還得從塔裡忽臺的手中把屬於我們的東西奪回來,你們兄弟幾個再不能起紛爭了。不就一條魚嗎,你們可以再釣,這一次就忍了吧。”

領著都(弟弟)合撒兒從自己家的氈包裡出來,鐵木真氣得肚皮鼓鼓的,他大聲地對合撒兒說:“我忍不下這口氣!”

合撒兒說:“我也忍不下。

鐵木真問:“那你說該咋辦?”

合撒兒:“聽阿哈(哥哥)的,阿哈說咋辦就咋辦。”

就這樣,一次謀殺行動就要開始了。

【作者***】:我會保證讀者們會讀到真實的故事,能瞭解清楚蒙古人曾經踏遍半個世界的版圖,能重新認識蒙古人,重新審視原有的中原文人記述的歷史。(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