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小湯山,國防總部甲等裝備研究所,潘國臣望著五十公尺外的那排靶子發呆。.)

槍聲震耳,五公尺外,一條擺滿了各式槍械的長桌後,劉千樺一系黑色獵裝配米色馬褲,平時瀑布般披下的長髮紮成了一股馬尾,手上的金陵十年式一下接一下地顫動,胸前的桌面上堆起了打空的十二發彈匣,身後則排滿了制服筆挺、勳綬閃耀的軍政大員。

“發什麼呆呢?”

一公尺外,與女皇陛下同樣打扮的葉鏡瑩拽了拽潘國臣的袖子。

潘國臣拉低帽簷,憂心忡忡道:“這樣好嗎?醒過來才兩天,暈倒的原因還沒查出來,就到這種地方來視察,還帶著這麼多元老重臣,一旦有個意外……”

“閉上你的烏鴉嘴。”

潘國臣咬了咬牙,眼看著劉千樺放下,托起一支金陵十二年式衝鋒槍,開啟折起的全鋼槍托,左手攥緊前握把,右手拇指熟練地推下快慢機柄,隨著槍口噴吐起一串淺紅的火舌,彈殼爭先恐後地彈跳而出。

眨眼間,槍身下方黑長直的鋼製彈匣中,三十二發的九毫米口徑乘十九倍徑彈一掃而空,槍膛發出清脆的金屬撞擊聲。

旁邊的侍從正欲上前幫忙,被劉千樺張手阻止。

只見她麻利地按下彈匣扣,抽出空彈匣甩掉,順勢抄起桌上的實彈匣,插入,扣緊,上膛,這一切也不過在眨眼之間。

火舌成串噴吐,彈殼排隊跳躍,半支煙的功夫,被蕾絲領結點綴的、緊繃而高聳的胸前,又堆起了一疊空彈匣。

這堆空彈匣邊上躺著另一支衝鋒槍,外形與金陵十二年式稍有出入:彈匣前方沒有前握把。快慢機沒有單發模式,槍托是固定的,做工也粗糙得多——事實上這支名為金陵十五年式的“新型”衝鋒槍正是十二年式的簡化量產型,與專供精銳特戰部隊“高富帥”們使用的十二年式相比。簡化後的十五年式更適合設備簡陋的中小型工廠生產,成本也大大降低,這樣就有足夠的數量配備到普通步兵部隊的“吊絲”們手中。

不過劉千樺顯然完全忽略了十五年式的存在,眼看她放下了手中的十二年式,就要去取十五年式左邊的一支長槍,身後的科技大臣何新忍不住上前提醒道:“皇上,這槍的後坐力比剛才那個大多了。小心您的肩膀……”

“這是什麼槍?”

話音未落,槍已抵肩。

何新恭敬解釋道:“承憲四年試製型半自動步槍,簡稱承四試步槍——試驗的試,使用標準的七點九二毫米口徑乘五十七倍徑步機槍彈,配備十發裝的可拆式彈匣,現主要裝備裝甲部隊中的機動步兵單位,其他部隊中的步騎兵單位仍以九七式手動步槍、騎槍為單兵基本裝備。”

“為什麼不大量生產,全面換裝?”

“一是成本較高。一支承四試半自動步槍的造價大概是一支九七式手動步槍的兩倍;二是維護複雜,文化程度較低的新兵短時間內不易掌握;三是改換生產線代價太高,把原來九七式的生產線全面改換為承四試的。至少需要兩三年,而改換過程中的停工勢必造成前方步槍供應的短缺……”

劉千樺點點頭,拇指推動保險,食指扣下扳機,槍聲響起,肩頭果然被槍托重重一撞,卻也沒有何新說得那麼可怕,倒像是被親朋好友開玩笑地打了一拳。

緊接著連扣九下,與金陵十年式相同,每扣一下扳機就打出一發子彈。打空彈匣內全部十發子彈後,劉千樺右手豎槍,左手按下彈匣扣,換彈匣的程式則與剛才的金陵十二年式衝鋒槍大同小異。

“原來的不停工,新建一批生產線不行嗎?”

說話間,劉千樺手中的承四試步槍已經換上了新的實彈匣。迅即抵緊肩頭又是一輪急速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何新以眼角的餘光掃了一眼近旁的同僚們,低下頭耐心解釋道:“生產各種軍械所需的資源,每年年初都由戰時經濟委員會預先計劃,定量配給。大規模新建步槍生產線的話,就得從其他方面挪用資源,但陸軍並不願意為了獲得更多的新式步槍而縮減其他軍械的供應——比起新式步槍,陸軍更希望增加新式機槍和新式擲彈筒的供應……”

聽完何新的解釋,劉千樺已經打光了整整五個彈匣,揉了揉又痛又麻的肩頭,“啪啦”一聲,有點賭氣地把手中的步槍重重甩到了桌上,歪頭瞥了一眼左邊那挺撐著兩腳架的氣冷機槍。

“新式機槍……就是這個吧,怎麼看起來這麼像某時空的捷克式啊?”

所謂捷克式,乃是某時空中國對捷克斯洛伐克zb6式輕機槍的通稱,該槍於那個時空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布爾諾國營兵工廠研製,口徑七點九二毫米,發射七點九二毫米口徑乘五十七倍徑子彈——與本時空帝國的標準步機槍彈完全相同,採用彈匣供彈,容彈量為二十發,彈匣位於機匣的上方,從下方拋殼。

其主要特點是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射擊精確、使用維護方便,而最大的優勢更在於能夠迅速更換槍管,熟練的射手在副射手的幫助下,更換槍管整個步驟只需要不到十秒鐘的時間,作為班排輕機槍具有較強的持續射擊能力。

不過其0發的彈匣容量相對較小,彈匣安裝在槍身上方也影響了射手的視線,但在那個時代,相對zb6的優勢,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代價。

zb6除了裝備捷克軍隊外,還大量外銷,直到一九三八年德國佔領捷克,布爾諾國營兵工廠共向十多個國家出口了多達十二萬挺各型zb輕機槍,而中國是使用zb6輕機槍數量最多的國家,其購買和仿造的總數超過十萬挺,成為抗日戰爭前後從中央軍到各派軍閥部隊中步兵班排的絕對火力支柱。英國則透過購買生產許可證將其改進為七點七毫米口徑的“布倫”式輕機槍,作為英聯邦軍隊的制式輕機槍大量生產列裝

不過劉千樺眼前這挺機槍,雖然乍一看頗似那個時空的捷克式。但仔細端詳,供彈方式卻大相徑庭:機匣上方沒有了那標誌性的二十發直彈匣,改為以金屬彈鏈自左向右供彈,彈鏈裝在鼓形金屬彈盒中。彈盒則安裝在槍身下方。

機槍邊上還擺著幾個方形彈箱,體積不小,顯然不能裝在槍身上。彈箱旁架著一座模樣敦實的三腳架,看這意思,應該可以把這挺“改捷克式”架在上邊當重機槍用。

“皇上英明,這挺十四年式通用機槍,的確參照了那個時空的捷克式。除了儘可能保留捷克式的各種優異效能之外,主要區別是將上方彈匣供彈改為了側面彈鏈供彈,作為輕機槍使用時,配備五十發下掛式彈鏈盒,解決了捷克式的火力持續性與射手視線的問題,相應地,該槍的戰鬥全重也稍大於捷克式,射手很難持槍射擊……”

作為這挺機槍的設計指導者。何新雖然難免有些王婆賣瓜的味道,不過在女皇陛下面前,適當的誠實也是必要的。

“安裝在三腳架上作為重機槍使用時。該槍可配備光學瞄準鏡,搭配兩百五十發的大容量彈鏈箱,可在中遠距離上實施持續性的精準壓制,而且還可以隨時轉換為輕機槍狀態。”

“這樣一來,只需生產一種機槍,就可以同時取代步兵排的九九式氣冷輕機槍與步兵營的九六式水冷重機槍,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簡化人員培訓、減輕後勤負擔。而在效能方面,作為輕機槍,參照捷克式機槍的十四年式,無論是可靠性、操作性。還是精確性、攜帶性,都全面勝過參照那麥德森式機槍的九九式,前者配備的下掛式彈鏈盒也遠比後者的側裝式壓簧彈鼓更為簡單可靠。”

“作為重機槍,氣冷的十四年式雖然在總體的火力持續性上不如水冷的九六式,但在攜帶性方面優勢明顯——連同三腳架在內,十四年式的戰鬥攜行全重只有九六式的五分之三。使得機槍組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而且無需考慮戰鬥中冷卻水的補充問題,減輕後勤負擔的同時也提高了戰術靈活性……”

突突突的機槍射擊聲頓時打斷了何新的介紹,成群結隊的子彈接連洞穿對面無辜的槍靶,打空的彈鏈從槍身另一側帶著殘影彈吐而出,一口煙的功夫就吐到了頭。

“皇上真是努力啊。”

潘國臣原地發呆的當頭,一臉邪笑的武海松不知何時挪動到了他身後。

“你什麼意思?”

潘國臣不解。

武海松歪頭嘆了口氣:“真不明白,皇上為什麼會如此看重你這種人,單純得近乎愚昧……”

“想打架?別忘了你留在那個時空的兩顆牙。”潘國臣眼中燃起了莫名的鬥志。

武海松尷尬地撓撓頭:“那是我一時失手……算了,不提這個,你真的不明白皇上為什麼要這麼做?”

“很簡單,透過這種極端的表演,把不安分的種子消滅在萌芽狀態。”

面無表情的葉鏡瑩幽靈般地擠到了兩人中間。

武海松冷笑道:“不愧是女官長大人,犀利,不過據我所知,皇上近來時常鳳體欠安,太醫院卻查無所因,恐怕是別有隱情吧……”

“禍從口出,還請武大人謹言慎行。”

葉鏡瑩說罷,正要轉身離去,卻被武海松一臉痞氣地擋住去路。

“小潘恐怕還不知道吧,女官長大人馬上就要離京去辦一件要緊的事,一年半載的怕是回不來啊,這麼看來,婚期又得推遲了吧。”

潘國臣楞了一下,轉頭盯住葉鏡瑩:“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

“為什麼……”

“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原本打算找個合適的場合告訴你,既然武大人這麼說了,我也省了這功夫,我只能對你說聲抱歉,這是皇上的命令,我沒有選擇。”

潘國臣怒了:“到了這時候你還是這種態度,你到底還有多少事情瞞著我……”

“對不起,我首先是女皇陛下的女官長,就算是你,我也必須有所保留。”

葉鏡瑩的解釋絲毫不能化解潘國臣積壓已久的不滿,只見他咬咬牙,一跺腳,壓低聲音一字一句道:“你就不能告訴我,你要去哪裡嗎?”

“不能。”

斬釘截鐵。

這回輪到武海松擠到了兩人中間。

“冷靜,都冷靜點,我不是想挑撥你們的關係,我只是想提醒葉女官長,我們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住口!”

異口同聲。

即便槍聲不斷,這邊的喧囂還是引起了女皇陛下身後勳貴重臣們的注意,即刻意識到這一情況的葉鏡瑩瞪了一眼潘國臣,又瞥了一眼武海松,深吸一口氣,端正好姿態走到劉千樺近旁。

“皇上,可以讓我試試嗎?”

劉千樺轉頭一笑:“當然可以,你就來試試這個吧——何大人,這個就是你剛才說的新式擲彈筒吧?”

“正是,全稱江南十五年式擲彈筒,口徑四十五毫米,發射帶金屬藥筒的四十五毫米低速榴彈,單發裝填,有效射程四百公尺——就由老臣來教葉女官長如何使用吧。”

劉千樺遞給葉鏡瑩的那件兵器,有著步槍的木託與短粗的筒管,只見何新拾起桌上一枚塗著藍漆的短粗榴彈,扣下連線筒管與槍身的鉸接鈕,把筒管往下一扳,往筒管後方的彈膛中塞入榴彈,再把筒管往上扳回到位,扣回鉸接鈕,拉起折伏在筒管上的照門,調整好照門距離,隨便瞄準一個尚顯完好的靶子,扣下扳機——

只聽靶子後方一聲爆響,土堤上頓時濺起一圈塵浪,再看前面的靶子,早已成了鏤空的蜂窩。

“這不就是某時空美帝打越戰的時候用的m79榴彈發射器嘛,過分點了吧,不是說最多只能超前十年的嗎?”

看戲狀態的武海松聳肩評論道,冷不防被身後的潘國臣勒住了脖子。

“你他媽還有心管這個,今天你必須得給我說清楚,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未完待續……)

s(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