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討論和平還為時過早。.)”

柏林,scholssplatz皇宮,新任德軍參謀總長興登堡元帥語氣強硬地發話。

隔著厚橡木的會議桌,德意志帝國首相霍爾韋格陰著臉反問:“什麼時候才不算早?”

“至少要等到俄國退出戰爭。”

興登堡表情堅毅,魁梧的身軀不動如山,一眼看去宛如雕塑。

“什麼時候?”

霍爾韋格追問。

興登堡只是一眨眼:“快了。”

霍爾韋格眯眼道:“據我所知,波羅的海與白俄羅斯方面的攻勢都已經停了下來;烏克蘭方面的形勢更是不容樂觀——羅馬尼亞人在比薩拉比亞的可恥失敗,正在把我軍的右翼暴露給敵人。”

興登堡倒是一臉無可置疑的自信:“這都是暫時的困難,只要我們不再從東線抽調兵力,中國人又能夠忠實地兌現他們的承諾,最遲到明年開春前,我們有把握制服俄國人。”

“不從東線調兵,西線守得住嗎?聽說你把協防義大利和巴爾幹戰線的德軍分遣隊,全部調到西線去了?”

霍爾韋格卻是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樣子。

興登堡顯然早有準備,張口就來:“意大利人剛剛在特蘭蒂諾付出了足夠的代價,奧軍只要老老實實守住伊宗佐河跟阿爾卑斯山的幾個山口,年底之前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至於巴爾幹方面,協約國雖然制服了土耳其人,但中國人還在透過波斯灣和亞丁灣,不斷朝小亞細亞和埃及方面進軍,協約**必然要分兵應付,不會再有餘力投入其他方向。”

霍爾韋格顯然並未被說服:“駐維也納和索非亞的大使可是傳回了訊息,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都已就此提出秘密抗議,駐布加勒斯特的情報人員也提交了報告,發現羅馬尼亞有動搖的跡象……”

興登堡毫不客氣地打斷了首相的話:“羅馬尼亞參戰帶給我們的麻煩。遠大於它對我們的幫助。要我說,與其花費寶貴的軍火和黃金跟這種狡猾懦弱的小丑做交易,不如直接佔領它的國土,無償掠奪它的資源。”

“但你沒有足夠的兵力。從義大利和巴爾幹前線抽調的分遣隊,也只夠填補阿拉斯的缺口,西線還是沒有預備隊。”

霍爾韋格顯得憂心忡忡。

“很快就會有了,我已下令將西線每個師下轄的步兵營數量由1個減少為9個,即取消步兵旅建制,師直轄三個步兵團。此外,每個野戰炮兵連所轄的大炮數由6門減為4門。每師的大炮總數由7門減少為48門。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一兩個月內新建0到40個師……”

“但是總兵力沒有增加,你這是自欺欺人。”

興登堡一臉鄙視:“如今的西線戰場上,步兵和野戰大炮的數量早已不是決定性因素,防禦作戰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兵力和大炮,而是更完善的地下工事系統,以及更多的機槍和迫擊炮。新的三團制師在配備足夠的自動火器和步兵火炮之後,理論上來說,在防禦作戰中完全可以發揮之前四團制師的作用。作為預備隊使用時也更容易運輸和指揮。”

霍爾韋格擰起了眉頭:“理論上?我無意與元帥閣下探討這種技術性的理論,我只想提醒閣下,最近的阿拉斯戰役中。美國人已經開始以軍為單位參與到大規模進攻行動中,這表明西線的美軍數量和質量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另據可靠情報,美軍正以每月0到5萬人,或5到7個大編制師的速度開抵法國,到今年年底,西線的美軍兵力有可能達到10到150萬人或0到40個大型師的規模,相當於70到100個當前的德國師。”

“屆時西線的兵力對比有可能從當前的三比五,進一步擴大到二比五,甚至是一比三!如果在此之前我們還是無法令俄國屈服,西線還有可能支撐下去嗎?”

面對首相言之灼灼的質疑。興登堡不屑一顧:“美國人不是財迷就是酒鬼,粗魯蠢笨,空有蠻勇,怎能與我嚴謹自制而才智發達的德意志軍人相提並論?”

“嚴謹自制而才智發達的德意志軍人正在加速犧牲,這樣下去軍隊遲早會被社會主義者跟無政府主義分子吞沒。”

霍爾韋格倒不是危言聳聽,他有充分的情報支援。他也相信興登堡不會對此視而不見。

“在此之前我們要得到德意志帝國**生存所必須的一切——也許我們無法長久佔據法國和比利時的工廠、鐵礦,但我們一定要得到波羅的海沿岸的港口與工廠、烏克蘭的糧食與煤炭、高加索的石油與有色金屬,外加成百上千萬的廉價勞工。”

元帥的話雖然鏗鏘有力,卻還不足以打動帝國首相,霍爾韋格面無表情地朝御座上已經安靜傾聽許久的帝國皇帝低了低頭:“陛下,請您務必慎重決斷,俄國沙皇的遭遇可就在眼前啊。”

“我的首相大人,你是在威脅朕嗎?”

皇帝威廉二世的目光很是不快。

“陛下,是這場戰爭在威脅您,威脅您的皇位,威脅帝國的存亡,威脅數千萬帝國子民的生命與未來。”

“夠了,朕和朕的軍隊不需要一位和平主義者來指手劃腳,你確認你不是社會主義者?”

“我永遠是陛下忠實的臣僕。”

“很好,那就請你為朕推薦一位能夠替代你的忠實臣僕吧。”

霍爾韋格的眼中頓時失去了神彩,喉嚨裡咕嚕了幾下,久久說不出話來。

無暇照顧霍爾韋格的感受,威廉二世板著臉轉向興登堡:“我的元帥,正如這位前任首相所說,縮小師的編制並不能增加兵力,眼下美國人正在加速增兵,西線的兵力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你最好還有別的辦法能夠穩住西線。”

興登堡瞥了一眼不知所措的霍爾韋格。心滿意足地點點頭:“陛下,我懇求您同意參謀總部實施以下措施:未來個月內,撤出阿拉斯到努瓦永之間的索姆河突出部,守軍最遠將後退80公里。進入一條拉直的新防線上,這樣可以縮短50公里的戰線,釋放出1個師的兵力作為新的預備隊。”

皇帝猶豫了:“撤退?這會不會影響士氣?這片土地可是我軍上百萬官兵流血犧牲換來的……”

“我們將把敵人留在佈滿彈坑的索姆河戰場上,同時還將在我們所撤出的土地上進行最徹底的破壞。”

興登堡的聲音低沉、冷酷,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氣勢。

“這樣一來,敵人在抵達我們的新防線、構築進新的進攻陣地之前,將不得不穿越一大片人造荒漠。他們必須重新修築所有的道路和橋樑,運送從炮彈到手紙的數百萬噸物資,還要設法安置幾百萬無家可歸的難民。”

“而我們不但有了預備隊,還將得到好幾個月的時間來安心解決俄國問題——等我們解決了俄國,才有足夠的籌碼來換取有尊嚴的和平。”

聽到這裡,威廉皇帝連連點頭:“是的,尊嚴,朕比任何人都期盼和平的到來。但如果這和平要以德意志帝國的尊嚴為代價,那朕寧願與朕的軍隊一起,戰鬥到底!”

“您的俄國表弟在被迫退位之前。恐怕也是這麼想的……”

霍爾韋格一邊碎碎呢喃,一邊起身準備告退——這裡顯然已經不需要也不歡迎他。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從外面推開,在披著綬帶的侍從武官引導下,一位褲縫鑲著紅線的參謀軍官捧著資料夾匆匆而入,將一份字數不多的電文呈給了興登堡元帥。

興登堡迅速掃了一眼,臉色頓時一暗,又從頭細看一遍,這才緩緩起身呈給威廉二世。

皇帝看了電文的第一行便脫口而出:“奧軍第1集團軍正在敗退?這是怎麼回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興登堡低頭回稟道:“俄軍兩個集團軍突然從比薩拉比亞出擊,向北進攻我南方集團軍群側翼。位於集團軍群最右端的奧軍第1集團軍防備不足,加上軍中的捷克民族主義分子趁機破壞,多處關鍵陣地接連失守。為避免遭到包圍,集團軍所屬各師正朝利沃夫方向分散撤退——看來該死的羅馬尼亞人連牽制當面的俄軍都做不到。”

威廉二世陰起了臉:“朕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我軍正在敵人趕出烏克蘭?”

“陛下,恰恰相反,在我看來。敵人給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

突然間,興登堡的臉上居然開始放晴。

“機會?”

皇帝一時迷惑不解。

“陛下,這一年來,整條戰線上的俄軍節節敗退,根本無力反擊,而眼下比薩拉比亞的這支俄軍,居然有能力發起集團軍規模的反攻,可見這是俄軍最精銳——恐怕也是最後的野戰機動兵團。

興登堡的目光中透出了獵人苦苦搜尋之後終於發現獵物的興奮。

“這麼說,只要摧毀這股敵軍,我們在烏克蘭以至整個俄國境內,就再也沒有像樣的對手了?”

面對終於也興奮起來的皇帝,興登堡微笑點頭。

威廉二世的興奮沒能持續多久,他很快就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這股敵軍正在向整個集團軍群的後方突進,我軍的交通線隨時有可能被切斷,這個時候你有什麼把握可以摧毀敵軍?”

興登堡起身來到會議桌前的巨幅地圖邊,大手朝下一揮:“他們北進,我們就南進,反過來包圍他們。”

“靠什麼?步兵的雙腿?在他們抵達敵軍交通線之前,我軍的後方早就被掃蕩一空了。”

皇帝憑藉自己僅有的一點軍事常識發出了質疑。

興登堡胸有成竹:“靠中國人的禮物——裝甲兵!”

……未完待續……)

s(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