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平谷”進攻1號與號高地樹林的兩路突擊部隊首先遭到挫敗。

成群結隊暴lu在“平谷”開闊地帶上的我軍戰車與步兵,立即成為樹林中俄軍大炮的醒目靶子。

俄軍步兵師裝備的76毫米野戰炮以接近步槍的射速朝我軍頭頂瘋狂傾瀉榴霰彈,雨點般濺射的彈片,成片地撂倒了伴隨在戰車周圍的步兵與下馬騎兵。

俄軍方面軍與集團軍獨立重炮營裝備的107毫米野戰加農炮、15毫米重榴彈炮,以及軍屬榴彈炮營裝備的1毫米榴彈炮,緩慢而有力地將二十到四十公斤重的高爆榴彈投射到戰鬥隊形中間,巨大的爆炸威力足以掀翻爆點近旁的戰車,震死震傷戰車中的乘員——更不用說戰車之外的血肉之軀。

後來查明,僅在1號“馴鹿”樹林與號“野豬”樹林方向上,俄軍就展開了五個方面軍屬摩托化重炮營、兩個集團軍屬重炮營,裝備107毫米重型野戰加農炮四十八門、15毫米重型榴彈炮六十四門,合計一百一十二門;另有兩個軍屬榴彈炮營,裝備1毫米榴彈炮三十二門。根據戰鬥中虜獲的俄軍軍官交代,為這些重炮儲備的彈藥比往常充足得多,足以應付五日以上的ji戰。

相較之下,當日我軍部署在南岸的重炮僅有五十四門,包括兩個裝甲軍配屬的兩營三十六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以及突擊叢集配屬的一個營十八門105毫米重型野戰加農炮。

就是這數量不多的重炮,隨炮運載的炮彈也十分有限,到當天中午就已消耗殆盡,後方的補充又遠不能滿足戰鬥需要,偵測出的俄軍炮兵陣地還大多位於高地反斜面上,因此在突擊部隊最需要支援的時候,俄軍炮兵幾乎沒有遭到有力的壓制,得以如此肆虐。

在敵人猛烈炮火的威脅下,我軍戰車紛紛拋下伴隨步兵,開足馬力發起衝擊,以期迅速脫離暴lu的開闊地,一舉衝破敵步兵防線,進而摧毀敵炮兵陣地。

“平谷”的寬度不過兩三公裡,對公路時速可達三十五公裡、越野時速均超過二十公裡的“捷狐”和“飛狼”而言,不過是六七分鐘的車程。

事實上,兩路突擊部隊的絕大部分戰車都完好無損地衝到了樹林邊緣,當即以風捲殘雲的氣勢碾過俄軍的前沿觀察哨,迎著幾百到幾十公尺距離上直射而來的致命火力擁向樹林深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很快,裝甲第5軍前進支隊的戰車群迎面撞上了俄軍第1戰車旅與第1機動反戰車營構成的火網——之後還查明,此次參戰的四個俄軍步兵師,每師都加強有一個反戰車炮連,裝備十六門47毫米反戰車炮;此外,各師下屬的個炮兵營中,還專門調出一個營(十六門炮)作為反戰車預備隊,以76毫米野戰炮近距離平射的方式遂行反戰車作戰;最後,各師下轄的16個步兵營,每營都配屬有1個步兵炮排,裝備三門m1915型7毫米平射步兵炮,該炮的反裝甲能力比較有限,但在極近距離上仍足以擊穿“捷狐”與“飛狼”較薄弱的兩側與後方裝甲。

由於脫離了步兵的支援,裝5軍前進支隊的戰車群不僅要對付與己方數量相當的敵軍戰車,更要獨力面對隱蔽在樹叢中的上百門各式反戰車炮——其中由磅海軍炮安裝在76毫米山地榴彈炮炮架上構成的47毫米牽引式反戰車炮,以及由6磅海軍炮安裝在半履帶裝甲車底盤上組成的57毫米自行反戰車炮,在500公尺距離內幾乎可以從各個角度輕鬆貫穿“捷狐”與“飛狼”的正面裝甲;而原本作為俄軍師屬炮兵主力的m190型76毫米野戰加農炮,以常用的高爆榴彈直接命中一兩發即足以導致我軍戰車全毀。

即便是與俄軍第1坦克旅裝備的英制“女王”重型戰車以及“狼犬”、“賽犬”輕型戰車展開混戰,我軍的“捷狐”和“飛狼”在難以發揮其機動ing優勢的林地中也佔不到任何便宜。

“女王”配備的6磅主炮和“狼犬”安裝的磅主炮,ing能分別與前述的57毫米和47毫米反戰車炮相同,即便是“賽犬”安裝的1磅(7毫米)長身管主炮,當角度合適時,仍有可能在500公尺距離上擊穿“捷狐”與“飛狼”的正面裝甲。

相反,“捷狐”炮塔中的兩毫米機槍,就算是使用特製的一號鎢合金穿甲彈,也要接近到100公尺內才有可能穿透“賽犬”10毫米厚的正面裝甲;而“飛狼”裝備的0倍徑7毫米主炮,雖然可以保證在500公尺內擊穿“賽犬”的正面,但面對加厚了裝甲的“狼犬”時,卻要接近到00公尺以內才有機會擊穿其正面。至於裝甲更厚的“女王”,“飛狼”即便接近到100公尺以內也不能保證穿透其正面。

少數配屬到連部和營部的“飛狼改”裝備有45倍徑的長身管7毫米主炮,可保證在500公尺內的任意角度上,擊穿包括“女王”在內的已知各種英制戰車正面。

與原來的“飛狼”相比,“飛狼改”還在主炮前方加裝了一塊11毫米厚的弧形炮盾,大大強化了炮塔正面的防禦:炮盾與炮塔重疊的區域,足以抵擋“賽犬”主炮在00公尺距離上的直擊,甚至可以頂住“狼犬”主炮在500公尺以外的射擊,但全車其他部位的薄弱防禦並未得到改善,有限的數量更不足以左右戰局。

彈道無痕,火星飛濺,鋼鐵撕裂的怪響在熾密的槍炮聲中隱約閃跳……等到穿越了開闊地火網的伴隨步兵終於稀稀拉拉跟上來的時候,裝5軍前進支隊至少三分之一的戰車已經變成了冒煙***的廢鐵,剩下的戰車大多開著倒檔徐徐後退,邊打邊撤,少數猴急的已經調轉屁股,順著坡勢加速往回逃。

好在對方也並未追出樹林,只是遠遠以炮火“歡送”,從最初的打擊中恢復過來的我軍戰車兵開始以默契的配合與嫻熟的隊形變換,交替掩護步兵後撤,緩緩向後穿過縱貫“平谷”的馬車路,沿著路堤轉入防禦,至此,整個裝5軍前進支隊已經損失了將近半數戰車。

裝6軍前進支隊的遭遇大同小異,只不過盤踞在號“野豬”樹林的俄軍第戰車旅與獨立第1重型戰車營,主要裝備的是法制雷諾ft輕型戰車與fcm“聖沙méng”重型戰車。

這兩種法制戰車的機動ing能甚至遠遜於1號樹林中的英制戰車,但在林地防禦戰中卻算不上致命。

法軍裝備的雷諾ft-14戰車分為機槍型和火炮型,分別安裝1ting8毫米機槍和1門sa15型7毫米火炮,然而作為俄軍第坦克旅主力裝備的ft-14卻全部是火炮型,只有第戰車旅與第1重型戰車營少量裝備的雷諾ft-16型在同一個炮塔上既裝有機槍又裝有火炮。

sa15火炮身管較短,管長只有口徑的1倍(即所謂1倍徑),炮彈初速低於每秒400公尺,雷諾ft戰車只有逼近到00公尺內才有可能擊穿“捷狐”與“飛狼”的正面裝甲。

然而,與此相對的是,“捷狐毫米穿甲子彈在100公尺外對雷諾ft戰車16到毫米的正面裝甲幾乎毫無作用;“飛狼”的7毫米0倍徑短管炮雖然有可能在500公尺距離上擊穿雷諾ft-14型的正面,卻幾乎無法在00公尺外擊穿ft-16型的正面;只有“飛狼改”的7毫米45倍徑長管炮,可以確保在500公尺內從任意角度擊穿所有雷諾ft戰車的正面。

最讓我軍意外的是俄軍第1重型戰車營裝備的“聖沙méng”改進型戰車,與先前獲取的情報不同,這種經過大幅度改進的無炮塔重型戰車,正面裝甲顯然比原型加厚了不止一倍,並且加大了傾斜度,即便是“飛狼改”接近到100公尺距離上開火,以極高初速出膛的炮彈往往還是會應聲跳開。

至於“聖沙méng”車體前部安裝的法制施耐德m1897型75毫米野戰加農炮,在直射距離上的任意一擊,對我軍戰車來說都可能是致命的。

“野豬”樹林的俄軍將他們的聖沙méng戰車置於戰線中央,兩側由密集的雷諾ft戰車和反戰車炮加以掩護,我軍戰車很難迂迴打擊其側面。

對“聖沙méng”無計可施的裝6軍前進支隊戰車群,不等步兵趕到便紛紛掉頭飛奔,雖然保住了大部分戰車,卻讓衝擊到半失去掩護的步兵méng受了慘重損失。

沿河岸樹林向西清掃號“野雞”樹林的裝6軍本隊,運氣也好不到哪裡去:樹林中散佈著星星點點的沼澤和水坑,其間的通道上構築了難以計數的壕溝、樁砦、陷阱,在這之後是呈棋盤狀隱蔽部署的反戰車炮和機槍陣地,俄軍第11裝甲車旅的英制“賽犬”戰車與裝備火炮的裝甲汽車遊弋其間,顯然還可以隨時召喚高地樹林方面的重炮火力。

正面是令人頭痛的障礙與致命的直射火力,側面又不斷遭到重炮襲擾,在損失了十多部戰車,死傷數百名步兵和工兵後,裝6軍軍長夏凡少將果斷下令本隊停止進攻。

沿著河岸樹林向東進攻薩克馬拉村的裝5軍本隊運氣稍差:靠近村莊的樹林中遍佈沼澤,俄軍將反戰車炮和機槍陣地設定在沼澤之間的環形支撐點中,在穿過沼澤的狹長通道上設定了我軍所能想象到的各種反戰車障礙,一旦我軍受阻於通道,便會立即遭到好幾個方向上的交叉射擊。

裝5軍軍長蕭斌中將急於求勝,命令戰車部隊衝出樹林,從“平谷”的開闊地上發起衝擊,這樣一來反而招致了俄軍的三面夾擊:炮火從正面嚴密設防的薩克馬拉村、北側未遭攻擊的1號“馴鹿”樹林東緣、南側沼澤遍佈的河岸樹林中交錯射來,覆蓋了整個戰鬥隊形。

打頭陣的裝1旅戰車第1營不顧損失強行突擊,卻在薩克馬拉村前方一片草木遮擋、難以分辨的泥炭沼中陷入了困境,沿著馬車路直衝的幾部戰車遭到兩側玉公尺地中的俄軍集火射擊,還沒靠近村口就已全部被打癱。

陷入沼澤的裝1旅戰車第1營不但遭到了俄軍反戰車炮的逐一“點名”,還“有幸”見識了把守在村口的俄軍新型戰車。

據目擊者描述,這種正面輪廓為方形的無炮塔戰車,與當年下發的《敵國陸軍兵器手冊》中極為顯眼的“門捷列夫”超重型戰車極為相似,但體積似乎要小得多,其射來的炮彈威力,則與俄軍標準的76毫米野戰炮相當。

在好幾部該型不知名戰車與數十門大小火炮的打擊下,不到一刻鍾內裡,裝1旅戰車1營幾乎全軍覆沒。

眼見戰況不利,蕭斌這才下令後撤,卻已白白損失四十餘部戰車。

突擊叢集初戰不利,登陸場依然處於俄軍重炮的威脅之下,為避免更大的損失,司令官陸凱平上將下令,已經過河的大部分支援車輛連同騎兵第5軍主力,先行撤回南岸疏散休整。

天黑之前,突擊叢集總共在俄軍陣地前丟下了一百五十七部戰車和其他裝甲車輛(其中戰車一百二十六部),另有三十餘部戰車和裝甲車受傷待修,創造了帝國裝甲兵單日損失的新記錄——上一次的記錄被重新整理還是在個月前的朱薩雷戰役中,不過那一次我軍最終突破了敵陣,回收了絕大部分受損的戰車。

至於這一次……

當夜,我右翼叢集的先遣支隊抵達奧倫河南岸,基幹兵力為禁衛第師下屬禁衛第9、第11團,以及禁衛第4師下屬的禁衛第15團。隨行的還有兩師所屬炮兵旅各一部,共三個炮兵營,計75毫米野戰炮三十六門、105毫米榴彈炮十八門。

根據方面軍指令,右翼叢集先遣支隊臨時加入突擊叢集,其中的三個禁衛步兵團連夜渡河,替下北岸的全部六個機動步兵營。

此外,兩天前曾在右翼叢集突破烏拉爾河防線時提供過直接支援的獨立第戰車營,當夜也以二十五部“鐵豹”中型戰車的陣容趕到了奧倫河畔,在南岸加油後,分批搭乘機動浮筏擺渡到北岸,劃歸突擊叢集直屬。

5日一早,突擊叢集的三百門大炮和自行火炮首先進行了0分鐘的炮火準備,緊接著,由昨日戰鬥中損失較大的裝甲第5軍,協同禁衛第15團,率先佯攻登陸場東側的薩克馬拉村和東北方的1號“馴鹿”樹林。

隨後,由儲存了大部分實力的裝甲第6軍,加強獨立第戰車營,協同禁衛第9、第11團,主攻登陸場西側的號“野雞”樹林,以期經由該地迂迴到俄軍重炮陣地所在的1號、號高地樹林後方,一舉解除俄軍重炮對登陸場的威脅,進而分割殲滅這兩片樹林中的俄軍精銳部隊。

然而即便是兩個精銳的禁衛步兵團,在包括“鐵豹”在內的一百多部戰車支援下,經過一上午的ji戰,還是無法突破號樹林中錯綜複雜的防禦體系,反而屢次被高地樹林方面側射過來的重炮火力打亂進攻部署,遭致較大損失。

當日午後,在裝6軍軍長夏凡少將強烈抵制下,陸凱平司令官以親自駕駛戰車衝擊敵陣為要挾,迫使方面軍司令部同意暫緩進攻,以待後援。

按計劃,到6日凌晨6時之前,北岸還將得到禁衛第、第4師各兩個團,步兵第9師一個團的增援,南岸的炮兵也將得到三個師屬炮兵營和兩個軍屬重炮營的加強——計75毫米野戰炮三十六門、105毫米榴彈炮十八門、150毫米重榴彈炮三十六門。

與此相應,在禁衛第、第4師各自下屬的工兵團支援下,突擊叢集的工兵部隊必須在6日凌晨1時之前,完成兩座0噸級浮橋的架設,以便增援部隊和作戰物資連夜過河。

“……裝騎支隊明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同裝甲第6軍和禁衛第師,越過‘平谷’肅清號高地樹林,進而向東迂迴至1號樹林和薩克馬拉村的後方,與正面推進的裝甲第5軍和禁衛第4師主力前後夾擊,一舉圍殲守敵!”

臺下的鍾易越聽越不是味,心中唸叨:“一舉……又是一舉,這一舉來一舉去的,都快不舉了……”

臺下牢sāo藏肚,臺上自信滿滿,這回輪到支隊主任參謀介紹明天的戰鬥編組。

“……支隊將加強獨立第戰車營的一個滿編“鐵豹”中戰車連,以及裝甲第6軍的1個暫編“飛狼改”輕戰車連,與支隊下轄的兩個混成戰車營組成主力突擊群,由南向北發起正面衝擊。突擊群兩翼各展開裝6軍的兩個戰車營,作為左、右翼掩護群……。““支隊還將加強兩個搭乘‘駱駝’裝甲運兵車的機動步兵營,與支隊下轄的混成裝甲步兵營組成機動步兵群。另加強三個‘火狼’自行步兵炮連,與支隊下轄的混成裝甲炮兵營、混成特種炮兵營組成機動炮兵群……”

“機動步兵群應乘車出擊,伴隨突擊群的戰車快速穿越平谷,直到抵達樹林邊緣。之後,步兵應迅速下車,繼續伴隨戰車衝擊,裝甲運兵車應跟隨在步兵後方,保持一百到二百公尺距離,以車載機槍和其他火器不斷支援步兵……”

“機動炮兵群中的‘火狼’自行步兵炮應緊隨在步兵之後,隨時以直射火力壓制敵軍機槍和反戰車炮陣地。‘羊駝’自行榴彈炮則應在‘平谷’中央的路堤後方建立前進陣地,隨時準備接受前方炮兵觀察車的召喚,集中火力打擊敵堅固據點和中遠端炮兵陣地……

“混成特種炮兵營在乘車跟隨機動步兵群越過‘平谷’後,應迅速在樹林邊緣卸下反戰車炮,改由人力推行,在步兵的掩護下隨時準備迎擊敵軍戰車的反撲……”

“禁衛第師的三個步兵團,將在我突擊群和機動步兵群攻佔敵主陣地後,再行發動衝擊,鞏固戰果並肅清殘軍,為應付敵軍大規模的反擊做好防禦準備……”

……

“這次全靠了你……”

奧倫堡,勃魯西洛夫藏身的地下室內,納卡西澤笑逐顏開地捧著一根上好的哈瓦那雪茄,供奉神明般地呈到了那具臉上裹滿繃帶的**木乃伊面前。

“司令官閣下,你未免高興得太早了。”

木乃伊接過雪茄,隨手甩進身旁的抽屜裡——裡邊橫七豎八堆滿了各種牌子的捲菸。

“這才是第二天,你忘了,在朱薩雷,這幫傢伙是如何從開局的挫敗中迅速恢復過來的。”

納卡西澤雞啄米般地連連點頭:“沒錯,他們恢復得很快,更重要的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禁衛步兵正一批接一批趕到戰場,依靠這些精銳步兵,他們可以慢慢跟我們耗下去,直到我軍失血過多、士氣耗盡,再以經過休整的的裝甲部隊施加最後一擊。”

木乃伊雙手叉在iong前,目光如炬。

“惟一的問題是,他們還有時間嗎?”

納卡西澤捻著嘴邊翹起的小鬍子,咂嘴道:“要不要sāo擾一下他們的交通線?第騎兵軍閒在那裡好像有點浪費……”

木乃伊眨眨眼:“讓第1軍繼續從兩側施加壓力就可以了,你不是說,他們至少牽制住了中國人三個步兵師和兩個騎兵旅?”

納卡西澤貌似心痛地摩擦起肥厚的手掌:“話是這麼說,可是這三天來,第1軍承受的打擊最重,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敵人很快也會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你更不能動第騎兵軍,相反,你還得想辦法抽出至少一個師,加強到薩克馬拉方面。”

聽到勃魯西洛夫這麼說,納卡西澤反倒惱火起來,以拳擊掌道:“該死的康特拉琴柯,每次都跟我耍滑頭,說好了給一個裝甲車旅,他卻只調出一個營,要一個騎兵師,他就丟給我一個騎兵團,我跟他要一整個軍,他只肯給一個師……等我有機會回到彼得格勒,一定要讓他知道,跟我作對有什麼下場!”

“就算他今天給你一個軍,最快也要三天後才能送到,而薩克馬拉前線明天就需要一個師。還有,那群從天而降的屠村惡魔,馬林諾夫還沒抓到他們?”

勃魯西洛夫顯然更關心後者。

納卡西澤轉而興奮起來:“據說已經設好了一個圈套,就等著他們來鑽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