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幹以西一千一百公里,薩馬拉,一幢稜角分明、牆壁厚實的磚砌大樓內,俄軍伏爾加方面軍——原土耳其斯坦方面軍——司令官納卡西澤上將,正漫不經心地把玩著一件半履帶裝甲車模型,面前的辦公桌上則擺滿了猶如百鬼夜行的各種裝甲車輛模型。

作為俄軍裝甲兵的締造者,擺弄這些玩意自然不會令人驚奇,不過眼下,納卡西澤顯然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辦公桌前的兩排椅子上正端坐著他的十幾位部下,期待與疑惑的目光交織在納卡西澤的上將肩章與滿桌的玩具之間。

“坦克,坦克是關鍵。”

納卡西澤冷不防冒出的這句話,令眾將面面相覷,似懂非懂。

“配備重炮的步兵從正面壓迫和牽制,以坦克為核心的機械化部隊在優勢航空兵支援下從側翼迂迴,這是開戰以來對方突破我軍主要防線的一貫戰法,我們因此吃盡了苦頭——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幾次決定性戰役中,雖然明知敵人還會這麼幹,卻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他們。”

講到這裡,眾將紛紛點頭稱是,第騎兵軍軍長謝苗諾夫中將抬高嗓門叫道:“步兵師編制中的機槍和野戰炮根本無法阻擋坦克叢集衝擊,緊急改造的專用反坦克炮數量太少,作用有限,騎兵的馬刀對上坦克更是笑話——不,是悲劇。”

“敵人的裝甲部隊中編制有各種各樣先進的專用工兵裝備:對付反坦克壕溝有裝甲架橋車,對付反坦克雷場有裝甲掃雷車,對付鹿砦和反坦克土堤有裝甲爆破車和推土機,我們費盡心力設定的反坦克障礙線總是被敵人輕易穿越,基本上沒什麼作用。”第5集團軍司令官潘廖採夫中將不無憤懣地抱怨道。

“我們那些奇形怪狀的坦克和裝甲車既不能突破敵人的陣地,也擋不住敵人的坦克,反過來還要給運輸部門製造無數的麻煩……”

“我手下的士兵們堅信,我軍的航空兵只存在於大本營的想象之中……”

“我的軍有一半士兵入伍還不到三個月,我敢打賭,如果有一大群坦克向他們正面衝來,這些牲口的第一反應必定是丟掉手裡的任何東西,跟他們家裡受驚的牛馬一樣四處亂竄……”

“咳——咳咳。”

納卡西澤清了清嗓子,制止了七嘴八舌的討論。

“所以,結論顯而易見——這次我們也必敗無疑?”

將軍們不約而同地眨巴起眼睛,搞不懂他們的長官到底是伏特加灌多了還是腦袋被熊拍了。

“格林斯基將軍,你來說說,對付坦克最有效的武器是什麼?”

從會議一開始就縮在角落裡一言不發的那個新面孔緩緩抬起頭,毫不猶豫地吐出一個詞:“坦克。”

人群裡頓時一片竊竊私語。

“那個神氣的傢伙是誰啊?”

“我沒見過,你呢?”

“我也是第一次見……”

“從來沒見過這種制服……那個臂章上畫的是坦克?”

“好像是裝甲兵總部的人,長官的老部下?”

納卡西澤微微一笑,舉手止住議論,起身介紹道:“剛剛納入我方面軍編制內的第1坦克軍,軍長就是這位格林斯基中將。去年年中,大本營派他前往英國和法國學習坦克技術和戰術,今年年初學成歸來,跟他一起回來的,還有近百部英法援助的各式坦克,以及數以百計的英法教官和技術人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利用這些裝備和人員,我軍開設了坦克速成學校,由格林斯基負責,專門訓練操作英法制式坦克的坦克手,短短三個月內就訓練了數百個車組。”

“海峽戰役以來,我國與盟國之間的交通形勢逐漸改善,在不斷增長的盟**火援助中,坦克、飛機、無線電等技術兵器被置於優先地位,但還是遠遠不足以抵消敵軍在這方面的巨大優勢。”

“這些有限的援助如果平均分配給各條戰線、甚至是各集團軍,那麼它們所起的作用必然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大本營決定,先集中大部分資源,組建一支高度合成的精銳部隊,作為決定性的後備力量投入到最危急的戰線上。”

說到這裡,納卡西澤苦笑著指了指自己:“很顯然,最危急的戰線,就在我這裡。”

“就是說,我們也有坦克了?數量還不少?”潘廖採夫興奮起來——在俄軍稱為“巴拉賓草原會戰”而華軍稱為“河間會戰”的那場大決戰中,潘廖採夫麾下的兩個實驗性裝甲旅曾給他帶來了短暫的滿足感,以及……銘刻心底的破滅感。

格林斯基起身向大家點頭致意,順帶回應潘廖採夫的疑問:“我的軍有兩個坦克旅,一個裝甲車旅,另有一個獨立重坦克營和一個獨立機動反坦克營直屬於方面軍。”

“就三個旅?”潘廖採夫有點失望,去年他率5集團軍反攻塞米巴拉金斯克的時候,配屬的坦克旅和裝甲車旅,總共也就裝備了70部可以開博覽會的雜牌坦克和10部國產薄皮裝甲車,幾天之內就消耗殆盡,如今再加一個坦克旅,又能好到哪裡去?

察覺到潘廖採夫的情緒,格林斯基繼續道:“第1坦克旅下轄1個重坦克營和1個輕坦克營,裝備5部重型坦克和6部輕型坦克,以及0部裝甲車。”

“第坦克旅下轄個輕坦克營,裝備94部輕型坦克和0部裝甲車。”

“第11裝甲車旅下轄1個輕坦克營和1個裝甲車營,裝備49部輕型坦克和97部裝甲車。”

“全軍共裝備5部重型坦克和06部輕型坦克,合計1部,裝甲車157部。此外,每個旅還裝備16門野戰炮、16門反坦克炮、8門高射炮和1挺聯裝高射機槍。”

“軍直屬部隊包括1個特種坦克連,1個裝甲車營,個獨立重炮營和個獨立反坦克炮營,裝備14部坦克、9部裝甲車、54門重炮和7門反坦克炮。”

“加上方面軍直屬隊中的坦克裝甲車輛,方面軍共裝備84部坦克、8部裝甲車。其中坦克以法制雷諾型與英制賽犬型為主,裝甲車有半數為普提洛夫工廠的半履帶型,與巴拉賓草原戰役時東拼西湊的坦克裝甲旅相比簡直是天堂與地獄之別。”

“當面的敵軍坦克數量應該不下1000部,單憑這一個裝甲軍,我們就能有勝算?”潘廖採夫還是不買賬。

早已坐回位子的納卡西澤拈起一件製作粗糙、彷彿藥盒上插了根筷子的國產門捷列夫坦克模型,一邊把玩,一邊搖頭笑道:“那就要看勝利的定義是什麼了。”

……v!~!(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