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所羅門跳棋

7時第二攻擊波的7架飛機——1架艦上戰鬥機和15架攜帶魚雷的艦上攻擊機——引擎轟鳴,甲板前部的防風柵已經放下,桅杆上的起飛旗獵獵飄揚。

機群最前端的一架“海雲電”戰鬥機鬆開了機輪剎車,驟然加速,瞬時碾過橫跨甲板的紅色起飛線,眨眼間滑出二三十公尺,在距離甲板前端還有一兩個機身時,機頭猛地一抬,便如小鳥般輕盈升空,隨即開始環繞母艦低速盤旋。

在這之後,差不多每三十秒便有一架飛機越過起飛線,不到一刻鍾,偌大的飛行甲板上再度空空如也,而整個機動部隊上空,已經彙集了一支總數達54架的空襲編隊,其中艦戰4架(金鵬號、獵隼號各1架),艦攻0架(金鵬號、獵隼號各15架)。

編隊以齊整的陣勢浩浩蕩蕩地朝東南方的雲海爬升,目標——基拉基拉以東0海里外的美軍航母特混艦隊。

守在金鵬號艦橋上的潘國臣目送編隊漸漸消失在海天之上,揉揉發酸的脖子,低頭掃了一眼飛行甲板,架腹下空空的艦攻剛剛從機庫裡提升上來,馬上就擺開了起飛的架勢。

潘國臣知道,這是機動部隊預定於第二批偵察機,除了金鵬號的這架,獵隼號還將撥出架艦攻,另從戰巡閃雷號、榛名號和輕巡禮華號、承華號各彈射1架水機,共10架偵察機,偵察範圍是艦隊東南軸向10度,偵察半徑10到150海里。

第二批防空值衛隊6架艦戰和反潛值巡隊架艦攻,進一步強化對空和對潛警戒。

看起來一切正穩步有序地進行,沒有出現特別意外的狀況。

即便是在7時5分發現被一架四引擎重轟炸機尾隨,值衛艦戰攔擊未果,並截聽到該機發出了足夠長度的電文;抑或是第二攻擊波還在進行起飛作業的7時55分,值衛艦戰成功擊落了一架偷偷接近的浮筒式水上飛機——皆屬意料之內的不確定**件。

可是為什麼,心裡還是七上八下的,總覺得事情不會那麼簡單?

在沒有更多的情報可供參考與證明之前,潘國臣那種直覺性的憂慮只能埋在肚子裡,淹沒在早餐時過量飲用的咖啡溶液之下。

7時5分收到的偵察報告起初讓潘國臣嚇了一跳:基拉基拉以東發現的那支特混艦隊,規模遠大於之前情報中的推測,僅從其基幹兵力——八艘戰列艦與兩艘航空母艦——的數量上看,並不亞於我所羅門攻略艦隊。

隨後接到的補充報告顯示,八艘戰列艦中至少有六艘是美國海軍裝備56毫米主炮的超無畏型戰列艦,另外兩艘未能識別的“新型戰列艦”估計系美軍“新墨西哥”級的改進型,裝備56毫米以上口徑主炮的可能性很小,而編隊中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數量之多,更進一步印證了基幹兵力數目的真實性。

面對實力遠超預想的敵軍,東方高中將毫無怯意,相反,簡直是雀躍不已,不但決然下令早已準備就緒的第二攻擊波起飛攻敵,隨即又向主力部隊司令官山屋他人中將發電,請求主力部隊全速南下,以備炮戰。

“預想是以強凌弱、一邊倒地虐殺敵軍,換到現實,也不過是勢均力敵、堂堂正正地一戰,有何可俱?”

東方高此言並非沒有道理,且不說機動部隊航空戰力之優勢,就已知情報來看,雖然機動部隊和主力部隊的主力艦總數不過六艘,主炮也全部是50毫米口徑,卻在機動性上遠超美國海軍那票拼死也只能跑到1節的重甲“鐵烏龜”:四艘揚波級高速戰列艦航速可達5節,兩艘迅雷級戰列巡洋艦更是能飆到8節。

大洋之上,主力艦對決,若是雙方火力與防護相當,決定勝敗的,便是機動性。

航速較快的一方,把握有交戰的主動權,進可搶佔有利陣位,退則敵艦追之莫及。

況且如果能在兩波空襲內解決掉對方的航母,機動部隊就還有足夠的時間單方面虐殺失去空中掩護的美軍鐵烏龜,這樣一來勢必大大削弱敵軍主力艦數量上的優勢——如此推演下來,彷彿就是去年是孟加拉灣大海戰的袖珍翻版。

只不過……上述推演成立的前提,其一是成功壓制基拉基拉的岸基航空兵,其二則是戰區內敵軍的實力僅止於此。

如果在某個尚未搜尋到的地方,敵軍另外一支航母特混艦隊正伺機以動呢?

不,不可能,就算英國人能在孟加拉灣海戰後的6個月內完成艘以上新航母,也不可能將它們全部投入太平洋戰場,而根據駐土耳其聯合航空隊的報告,上個月還在愛琴海發現了1艘英國皇家海軍的“光輝”級艦隊航母。

等等——第二份偵察報告中,在辨認出那支艦隊中大部分主力艦具體型號的同時,卻沒能辨認出兩艘航母的型號,雖然無法排除這兩艘航母真的是英國人的新型號,另一個可能卻同樣無法忽視:它們與那八艘戰列艦一樣,來自美國海軍。

如果後一個可能才是真相,那麼更可怕的假設也就有可能成立:剛剛第二攻擊波出發前往空襲的,其實是敵方故意暴露的誘餌,而另一支來自英國皇家海軍的航母特混艦隊正躲在不知道哪個角落裡,企圖對我軍發動出其不意的襲擊。

可是開戰才一年半,美國海軍哪裡來的航母?

難道是商船或郵輪緊急改裝的輔助航母——所以才可以毫不憐惜地拿來做誘餌?

對啊,就算是戰術技術效能十分有限的輔助航母,如果是以執行空防任務為主,可以搭載的戰鬥機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如果加上基地航空兵就近輪派值班的戰鬥機隊,足以構成一面連續不斷的空防之盾。

而根據孟加拉灣海戰的經驗,航母特混艦隊在充足的戰鬥機,以及充分配置了防空火力的大中型艦隻護衛下,能夠大大降低敵方空襲的部隊作戰效率,並給對方帶來難以持續承受的損失。

這樣就說得通了,不值錢的輔助航母,有大量空間安裝各種防空火炮的數量眾多的戰列艦、巡洋艦——雖然是誘餌,卻長滿了毒刺,其故意暴露的目的不僅僅是轉移我軍的注意力,更要藉機消耗我方的航空兵力

不行,就算沒有切實的情報可以證明這一推論,至少也得給東方司令官提個醒,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種時候,也顧不上別人會怎麼想了,“監軍”的帽子戴定了又怎樣?老子就是監軍,不服氣找我們家女皇陛下哭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下定決心,潘國臣三步兩步鑽進艦橋,正要跟東方高搭話,頭頂小喇叭裡突然跳出一節淒厲而短暫的警報聲,一個淡定的男低音隨之報告:“8時10分,8點鐘方向,我值衛機擊落敵機一架,疑似單引擎水偵……”

……

8時0分,聖克裡斯託瓦爾島東岸,遭到當日第一波空襲後的基拉基拉航空基地,周圍的叢林青煙嫋嫋,條跑道上的68架飛機卻已經整裝待發,它們的目標是90海里外的東亞軍航母特混艦隊。

俯瞰1號跑道的簡易塔臺上,“巨嘴鳥”聯合航空隊司令官威斯特蘭少將親手拉動繩索,升起了起飛信號旗。

響徹雲天的引擎聲中,一架接一架滿載汽油與彈藥的戰機滑行、離地、爬高、編隊、遠去,不到一刻鍾,跑道上已是空空如也。

兩個中隊的1架皇家飛機工廠5型戰鬥機,四個中隊的0架索普威思t.1“杜鵑”型魚雷轟炸機,三個中隊的17架漢德利佩季式或馬丁式雙引擎中型轟炸機,第一攻擊波的實力較原計劃有所縮水,這都要拜50分鐘前華軍艦載機那次不算很成功的空襲所賜。

中國人再次投下了大量集束炸彈——新加坡航空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的一種空爆燃燒霰彈,然而新加坡的悲劇並沒有重演,早已清空的跑道和停機坪上並沒有敵人想要消滅的目標,華軍飛行員只得將炸彈看似盲目地投向跑道周圍的叢林中。

茂密的熱帶雨林與偽裝良好的掩體抵消了霰彈的大部分威力——即便如此,還是有架四引擎重型轟炸機、5架雙引擎中型轟炸機、7架單引擎魚雷轟炸機、4架戰鬥機共18架作戰飛機被當場炸燬或因傷當日無法出動。

在此前後的慘烈空戰中,基地的48架戰鬥機中有14架被敵機當空擊落,著陸時又有1架墜毀,安全歸航的戰機中有架報廢、架當日無法出動

損失不可謂不大,對應的戰果雖然暫時還無法確認,但就地面的損失來看,戰鬥機部隊攔擊的效果遠不能算理想。

倒是地面上的高射炮兵單位報來了不少誇張的擊落數字——把這些數字加在一起,足以將整個空襲隊擊落兩遍。

“劍已出鞘,現在就看51特混艦隊的了。”

名義上司米切爾少將貌似豪邁的發話打斷了威斯特蘭的思緒,威斯特蘭側臉瞥了他一眼,淡然下令:“第二攻擊波進場,還有,給我來杯咖啡,不加糖。”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