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篇為第二部亞俄戰爭東亞聯軍作戰序列變更設定,加入部分自用設定後修訂整理以供參考,請與之前的“190年9月華軍戰前部署”一篇對應閱讀。非小說正文,不喜勿入。

第一部分:190年10月10日大本營釋出第一次作戰序列變動:

a、陸軍方面,東北方面軍作戰序列變更如下:

一、原東北方面軍所屬預備軍改為第四軍,與第一軍合編為第一集團軍,專責赤塔方面作戰。

第一集團軍司令官劉百良上將,參謀長王直上將。

直轄:預備獨立第一零四步兵旅

下轄:

1、第一軍:司令官趙飛雪中將,參謀長秦飛葉少將;

第一步兵師、

第三步兵師、

第一騎兵旅、

第二騎兵旅、

獨立第一炮兵旅、

預備第二十五步兵師、

預備第二十七步兵師;

、第四軍:司令官李雪冬少將,參謀長蘇三嶺少將。

步兵第二師、

預備第二十六步兵師、

預備第三十三步兵師、

預備第十騎兵旅(原隸屬該軍的預備禁衛第四師10月1日起轉隸禁衛軍);

集團軍共轄個常備步兵師、4個預備步兵師、個騎兵旅和一個炮兵旅,從10月10日起,各預備師配齊了炮兵部隊,連同軍屬、集團軍屬勤務部隊,共二十八萬七千人(含民夫,下同)。

二、原東北方面軍第三軍與調整後的朝鮮第一軍、新設日本暫編第一軍合編為海參崴集團軍,由原裝備處處長馬成武(8歲,穿越團電子專家,後精神錯亂,叛逃)上將任司令官,原第三軍參謀長趙民河中將(5歲,新嫡系六虎將之一)任參謀長,袁世凱中將任顧問聯絡官。

下轄:

1、第三軍,司令官陳星雲中將(8歲,新嫡系六虎將之一,後叛逃)、參謀長鄭虹少將。

第十一步兵師、代師長賀勝精準將

第十三步兵師、師長彭同豐少將

第五騎兵旅、

獨立第四炮兵旅、

預備第三十四步兵師;

、朝鮮第一軍,司令官金永寧大將,參謀長盧勝保中將。

朝鮮禁衛師、

朝鮮第一步兵師、

朝鮮第二步兵師、

朝鮮第一騎兵旅、

朝鮮第一混成炮兵旅、

朝鮮預備第六步兵師;

、日本暫編第一軍:司令官黑木為楨中將,參謀長清田從江中將;

日本第二師團、

日本第十預備師團、

日本第二混成炮兵旅;

——集團軍共轄5個常備步兵師,個預備步兵師,個炮兵旅和1個騎兵旅,連同軍屬、集團軍屬勤務部隊,共三十萬六千人。

三、禁衛野戰軍加隸禁衛第四師。

此時禁衛野戰軍下轄:

禁衛第一師、師長羅坤少將

禁衛第二師、師長蕭斌少將

禁衛膘騎旅、

禁衛第一炮兵旅、

預備禁衛第三師、

預備禁衛第四師;

各預備師旅至此配齊火炮民夫,連同軍屬勤務部隊,共十六萬四千人。

四、新建方面軍總預備隊:

第1預備軍,轄預備步兵0、、4師;

第預備軍,轄預備步兵19、8、9師。

其他部隊作戰序列及任務不變。

b、海軍方面,聯軍海軍上力量統編為聯合艦隊和第二機動艦隊。

一、聯合艦隊:司令官林泰曾中將,參謀長薩鎮冰少將。

1、主力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親領。

戰列艦第1、、戰隊,戰列艦6艘;

裝甲巡洋艦1、、、4戰隊,日本裝甲巡洋艦第1戰隊,裝甲巡洋艦10艘;

輕巡洋艦1、、4戰隊,日本輕巡洋艦第1戰隊,輕巡洋艦16艘;

驅逐艦第1、、4、5戰隊,驅逐艦艘。

、第一支援支隊:司令官林履中少將,參謀長金風林少將(朝鮮)

輕巡洋艦第8戰隊,朝鮮輕巡洋艦第1、戰隊,輕巡洋艦8艘;

朝鮮驅逐艦第1、戰隊,驅逐艦1艘;

魚雷艇第、4、5、6、7戰隊,朝鮮魚雷艇第1、戰隊,魚雷艇7艘,魚雷艇母艦4艘。

、第二支援支隊:司令官嚴復中將,參謀長東鄉平八郎中將;

戰列艦第11、1預備戰隊,舊式戰列艦4艘;

日本裝甲巡洋艦第戰隊,裝甲巡洋艦第11預備戰隊(轉入第二機動艦隊),裝甲巡洋艦4艘;

輕巡洋艦第、5戰隊(第戰隊轉入主力支隊),日本輕巡洋艦第、戰隊,輕巡洋艦14艘;

驅逐艦第戰隊(轉入主力支隊),日本驅逐艦第1、、戰隊,驅逐艦艘;

日本魚雷艇第1、、戰隊,魚雷艇艘,魚雷艇母艦艘。

部署海域——日本海

主要作戰任務——擔負海參崴封鎖、攻略任務

二、第二機動艦隊:司令官劉冠雄少將,參謀長程壁光少將;

輕巡洋艦第6、7戰隊,輕巡洋艦8艘;

驅逐艦第6戰隊,驅逐艦8艘;

魚雷艇第1、戰隊,魚雷艇4艘,魚雷艇母艦艘。

部署海域——東海和南海;

主要作戰任務——擔負帝國本土東部和南部的警戒和巡邏。

————————————————————

第二部分:截至1904年月8日聯軍作戰序列:

190年11月1日大本營釋出第二次作戰序列變更,主要內容為朝鮮集團軍調往赤塔,撤消東北方面軍和海參崴集團軍,編成東部西部兩方面軍。

1904年月8日第三次作戰序列變更,主要內容為第軍調入西部方面軍,並重整蒙古和西北方面軍作戰序列。

作戰序列變更

a、陸軍方面:

一、東部方面軍

司令官劉百良上將,參謀長王直上將。

下轄:

1、第二軍:司令官肖烈日中將,參謀長胡驚怖少將,該軍1904年月後轉入西部方面軍第二集團軍。

第七步兵師、師長楚卿少將

第十步兵師、師長陸凱平少將

第三騎兵旅、旅長邢曉強准將

獨立第二炮兵旅、

預備第三十步兵師。

、第三軍:司令官陳星雲中將(04年月以後由劉百良上將兼任)

第十一步兵師、師長鄭虹少將

第十三步兵師、師長彭同豐少將

第五騎兵旅、

獨立第四炮兵旅、

預備第三十四步兵師;

、日本第一集團軍:司令官黑木為楨大將,參謀長清田從江中將。

下轄:

(1)第一軍:司令官野津道貫中將

第一步兵師團、

預備第十步兵師團、

獨立第二炮兵旅團。

()第二軍:司令官奧保鞏中將

近衛師團、

預備第十一步兵師團、

預備第十二步兵師團、

第一混成騎兵旅團、

獨立第三炮兵旅團。

方面軍合計三十九萬六千人。

二、西部方面軍:司令官鍾夏火上將,參謀長鄧簡上將。

直轄:

獨立第八十六步兵旅、

預備第一零三步兵旅。

下轄:

1、第一集團軍:司令官趙飛雪中將,參謀長秦飛葉少將。

(1)第一軍:司令官趙飛雪兼。

第一步兵師、

第三步兵師、

預備第二十五步兵師、

預備第二十七步兵師、

第一騎兵旅、

第二騎兵旅、

獨立第一炮兵旅。

注:1904年1月後加隸蒙古方面軍的第九十五步兵旅、預備第一零七騎步兵旅和預備第一零八騎步兵旅。

()第四軍:司令官李雪冬中將,參謀長蘇三嶺少將;

第二步兵師、

預備第二十六步兵師、

預備第三十三步兵師、

獨立第六炮兵旅、

預備第十騎兵旅。

、第二集團軍:司令官梁天河上將,參謀長張一葉中將。

下轄:

(1)禁衛軍,司令官梁天河兼:

禁衛第一師、師長羅坤少將

禁衛第二師、師長蕭斌少將

預備禁衛第三師、

預備禁衛第四師、

禁衛膘騎旅、

禁衛第一炮兵旅。

()第五軍:司令官趙民河中將,參謀長冷泉葉少將。

預備第二十步兵師、

預備第二十二步兵師、

預備第二十四步兵師、

第六騎兵旅、

暫編第十炮兵群(團級規模)。

、朝鮮集團軍:司令官金永寧大將,參謀長盧勝保中將;

下轄:

(1)第一軍:

禁衛師、

第二步兵師、

預備第七步兵師

第一騎兵旅、

第一混成炮兵旅;

()第二軍:

第一步兵師、

預備第六步兵師、

預備第八步兵師、

第二混成炮兵旅;

方面軍合計六十三萬七千人。

三、蒙古方面軍:司令官向藍少將,參謀長海嘯天少將

至三月二十八日,方面軍戰鬥序列如下:

第一騎兵軍(外蒙東北):下轄第一、二、四、六蒙古騎兵旅,獨立第三騎炮兵群。按編制共二萬八千五百人。

第二騎兵軍(外蒙北部):下轄第三、五、七蒙古騎兵旅,獨立第二騎炮兵群,按編制共二萬二千人。

庫侖警戒區守備隊:獨立第九十三、九十六步兵旅。按編制共一萬八千人。

烏里雅蘇臺警戒區守備隊:外蒙第二、第三邊防團,若干民團支隊,共一萬餘人。

科布多警戒區守備隊:外蒙第一邊防團,若干民團支隊,共七千餘人。

四、西北方面軍:司令官張遙前上將、參謀長嚴滄龍少將;

至三月二十八日,方面軍的作戰序列如下:

1、第一軍團(伊犁方面):

第八步兵師、

第七騎兵旅、

預備獨立第一一零步兵旅、

預備獨立第一一二步兵旅、

暫編第二十炮兵群。

共六萬一千人

、第二軍團(喀什方面)

預備第一*師、

預備第十*騎步兵旅、

預備第四*旅、

獨立第九十一步兵旅、

暫編第二十一炮兵群。

共五萬九千六百人。

、預備軍團(駐紮迪化)

預備第三十二步兵師、

預備第九騎兵旅、

暫編第二十二炮兵群。

共四萬二千七百人。

4、其他:

迪化警戒區守備隊:獨立第八十八步兵旅。共九千人。

阿勒泰警戒區守備隊:獨立第一守備群。共四千八百人。

塔城警戒區守備隊:獨立第二守備群。共五千六百人。

北疆特務隊(駐紮奎屯):獨立第九十九步兵旅。共九千人。

南疆特務隊(駐紮阿克蘇):第八騎兵旅。共六千五百人。

-------------

五、大本營直轄:

1、第六軍(原第1預備軍):

預備二十一步兵師、

預備二十三步兵師、

預備第三十五步兵師(1904年5月5日起轉隸東部方面軍)、

暫編第十一炮兵群。

、第七軍(原第預備軍):——1904年5月後該軍解散,所屬各部除第19師外分別撤回內地駐防。

預備第十九步兵師(月起轉為伯力軍管區駐屯部隊)、

預備第二十八步兵師

預備第二十九步兵師

暫編第十二炮兵群

b、海軍方面:

一、聯合艦隊:

1、主力隊:聯合艦隊司令官林泰曾中將親領,參謀長薩鎮冰少將。

下轄

戰列艦5艘,裝甲巡洋艦9艘,輕巡洋艦18艘,驅逐艦6艘。

作戰區域:日本海,主要執行封鎖海參崴軍港之任務。

、第一支援支隊:司令官林履中少將,參謀長金風林少將(朝)。

下轄

輕巡洋艦8艘,驅逐艦1艘,魚雷艇7艘及魚雷艇母艦4艘。

作戰區域:日本海和黃海之間,主要任務是支援主力隊、警戒黃海海域和對馬海峽。

、第二支援支隊司令官嚴復少將,參謀長東鄉平八郎少將(日)。

下轄

老式裝甲艦4艘,裝甲巡洋艦艘,輕巡洋艦10艘,驅逐艦4艘,魚雷艇艘及魚雷艇母艦艘。

作戰區域:在日本海到日本列島以北、以東一帶,主要任務是支援主力支隊,警戒日本列島和宗谷、津輕各海峽以及對各種登陸作戰實施支援。

二、原第二機動艦隊改編為本土防衛艦隊,司令官劉冠雄少將,參謀長程壁光少將。

下轄

裝甲巡洋艦艘,輕巡洋艦8艘,驅逐艦8艘,魚雷艇4艘及魚雷艇母艦艘。作戰區域在東海和南海,主要任務是警戒東海和南海海域。

c、陸軍航空浮空部隊方面:

統編為三個叢集。

一、大本營直轄航空浮空叢集:

第一浮空集團

第五航空偵察轟炸大隊

個獨立中隊(第98航空偵察校射中隊,第100特別航空中隊,第1浮空偵察校射中隊),

若干支援部隊,

按編制應有46架飛機和40艘飛艇。

叢集司令官為梁萬天准將,參謀長為方永楊上校。

第1浮空集團含第1、、攻擊大隊。第1攻擊大隊配備1艘“強雲”大型攻擊飛艇,第、攻擊大隊各配備1艘“紫雲”中型攻擊飛艇。

第5航空偵察轟炸大隊配備10架“滄風”單座偵察機和0架“晴風”輕型轟炸機。

第98航空偵察校射中隊配備4架“火風”雙座偵察機和4架“晴風j”校射機。

第100特別航空中隊配備5架“大風gl”雙座聯絡機和5架“晴風l”三座聯絡機。

第1浮空偵察校射中隊配備艘“平雲”偵察飛艇和艘“平雲j”校射飛艇。

二、西部航空浮空叢集

第一航空集團,

第二浮空集團,

第二航空偵察大隊,

第三航空偵察大隊,

第10浮空偵察校射大隊,

5個獨立航空浮空偵察校射中隊,

以及若干支援部隊,

按編制應有158架飛機和6艘飛艇。

擬指派原東北方面軍航空浮空叢集主任參謀兼代理司令官郭志飛少將任司令官,遊緩上校任參謀長。

第1航空集團含第1航空偵察大隊,第航空轟炸大隊和第88、89航空偵察中隊。第1航空偵察大隊編制0架“滄風”單座偵察機,第航空轟炸大隊配備0架“晴風”輕型轟炸機,第88航空偵察中隊配備10架“火風”雙座偵察機,第89航空偵察中隊配備10架“大風”偵察聯絡機。待命基地在吉林。

第浮空集團含第4攻擊大隊和第1、偵察校射大隊。第4攻擊大隊配備8艘“青雲”輕型攻擊飛艇,待命基地在吉林。第1偵察校射大隊配備“升雲”偵察飛艇和“升雲j”炮兵校射飛艇各4艘,待命基地在滿洲里。第偵察校射大隊配備“平雲”偵察飛艇和“平雲j”炮兵校射飛艇各4艘,待命基地在牡丹江。

第偵察轟炸大隊配備10架“滄風”單座偵察機,10架“火風”雙座偵察機和10架“晴風”輕型轟炸機。待命基地在璦琿。

第航空偵察大隊配備10架“旋風”單座偵察機和10架“火風”雙座偵察機。

第10浮空偵察校射大隊編制“升雲”偵察飛艇和“升雲j”炮兵校射飛艇各4艘。待命基地在嫩江。

第86航空偵察中隊配備10架“大風”偵察聯絡機。待命基地在嫩江。

獨立第9航空校射中隊配備10架“晴風j”炮兵校射機。待命基地在璦琿。

獨立第91航空校射中隊配備10架“晴風j”炮兵校射機。待命基地在牡丹江。

第5浮空偵察校射中隊配備“升雲”偵察飛艇和“升雲j”校射機各艘。

獨立第9航空校射中隊配備“火風j”和“晴風j”炮兵校射機各4架。

三、東部航空浮空叢集:

第四航空偵察大隊

5個獨立偵察校射中隊(第11浮空偵察校射大隊,第浮空偵察校射中隊,第87航空偵察中隊,第96航空偵察校射中隊,第97航空偵察校射中隊,),

若干支援部隊,

按編制應有56架飛機和1艘飛艇。

擬指派原第一航空集團司令官王昇平准將任司令官,馬恆明上校任參謀長。

第4航空偵察大隊配備10架“旋風”單座偵察機,10架“滄風”單座偵察機和10架“火風”雙座偵察機。

第87航空偵察中隊配備10架“旋風”單座偵察機,待命基地在富錦。

第96航空校射中隊配備4架“滄風”單座偵察機和4架“火風j”炮兵校射機。待命基地在饒河。

第浮空偵察校射中隊配備艘“飛雲”偵察飛艇和艘“升雲j”校射飛艇。待命基地在富錦。

第11浮空偵察校射大隊配備艘“飛雲”偵察飛艇,艘“升雲”偵察飛艇,艘“升雲j”炮兵校射飛艇和艘“平雲j”校射飛艇。待命基地在琿春。

第97航空偵察校射中隊配備4架“大風”偵察聯絡機和4架“晴風j”炮兵校射機。待命基地在琿春。

——————————————————

第三部分:1904年6月5日大本營釋出第四次作戰序列變更,主要內容為編成肖烈日第三集團軍和西北方面軍第三軍團。

截止1904年9月1日停戰時聯軍陸軍作戰序列:

a、前線部隊

一、東部方面軍:司令官劉百良上將,參謀長王直上將。

下轄:

1、第軍:司令官鄭虹少將

第11步兵師(1、、旅)

第1步兵師(師長彭同豐少將,轄7、8、9旅)

預備第4步兵師(預備100、101、10旅)

預備第5步兵師(5月5日起自西線第6軍調入,轄預備104、0、1旅)

第5騎兵旅

獨立第4炮兵旅

——共十四萬二千人

、日本第1集團軍:司令官黑木為楨大將,參謀長清田從江中將。

下轄:

(1)第1軍:司令官野津道貫中將

第1步兵師團(1、、旅團)

第步兵師團(1904年6月1日起自國內調入,轄4、5、6旅團)

預備第10步兵師團(預備8、9、0旅團)

獨立第炮兵旅團

——共十萬三千人

()第軍:司令官奧保鞏中將

近衛師團

預備第11步兵師團(預備1、、旅團)

預備第1步兵師團(預備4、5、6旅團)

第1混成騎兵旅團

獨立第炮兵旅團

——共十萬六千人。

後方警戒隊:預備第19師(55、56、57旅)

——共三萬二千人。

方面軍截止9月1日共有三十萬五千人。

二、西部方面軍:司令官鍾夏火大將,參謀長鄧簡上將

直轄:

方面軍司令部機關

方面軍後方地域各勤務部隊

預備第10步兵旅

預備第10步兵旅

——共四萬六千人

下轄:

1、第1集團軍:司令官趙飛雪上將,參謀長秦飛葉中將(兼理第一軍)

*第1軍:

第1步兵師(1、、旅)

第步兵師(7、8、9旅)

預備第5步兵師(預備7、74、75旅)

預備第7步兵師(預備79、80、81旅)

第1騎兵旅

第騎兵旅

獨立第1炮兵旅

——共十四萬八千人。

*第4軍:司令官李雪冬中將,參謀長蘇三嶺少將;

第步兵師(4、5、6旅)

第1步兵師(6月5日自國內調入,轄4、5、6旅)

預備第6步兵師(預備76、77、78旅)

預備第步兵師(預備97、98、0旅)

預備第10騎兵旅

獨立第6炮兵旅

——共十四萬二千人。

——連同集團軍附屬隊第1集團軍按編制應有三十萬六千人。

、第集團軍:司令官梁天河上將,參謀長張一葉上將;

*禁衛軍:司令官羅坤中將,參謀長蕭斌中將

禁衛第1師(師長錢梓辰少將,轄禁衛1、、旅)

禁衛第師(師長許魂少將,轄禁衛4、5、6旅)

預備禁衛第師(預備禁衛7、8、9旅)

預備禁衛第4師(預備禁衛10、11、1旅)

預備禁衛第5師(預備禁衛1、14、15旅)

禁衛膘騎旅

禁衛第1炮兵旅

——共十九萬三千人。

*第5軍:司令官趙民河中將,參謀長冷泉葉少將

預備第0步兵師(預備58、59、60旅)

預備第步兵師(預備*、65、66旅)

預備第4步兵師(預備70、71、7旅)

第6騎兵旅

獨立第10炮兵旅(6月1日起由原暫編第10炮兵群升級);

——共十萬六千人。

——連同集團軍附屬隊,第集團軍按編制應有三十一萬五千人。

、第集團軍:6月5日組建,司令官肖烈日上將,參謀長胡驚怖中將

*第軍:司令官楚卿中將

第7步兵師(19、0、1旅)

第10步兵師(8、9、0旅)

預備第0步兵師(89、90、10旅)

禁衛教導旅

第騎兵旅(旅長邢曉強准將)

獨立第炮兵旅

——共十二萬三千人。

*第6軍:司令官陸凱平中將

預備第1步兵師(6月5日起自國內調入,轄預備9、0、1旅)

預備第1步兵師(預備61、6、6旅)

預備第步兵師(預備67、68、69旅)

第4騎兵旅

獨立第11炮兵旅(6月0日由原暫編第11炮兵群升級)

——共十一萬人。

——連同集團軍附屬部隊,第集團軍按編制應有二十三萬三千人。

4、朝鮮集團軍:司令官金永寧大將,參謀長盧勝保中將;

下轄:

第1軍:

朝鮮禁衛師(禁衛1、、旅)

第步兵師(4、5、6旅)

預備第7步兵師(預備19、0、1旅)

第1騎兵旅

第1混成炮兵旅

——共十一萬人。

第軍:

第1步兵師(1、、旅)

預備第6步兵師(預備16、17、18旅)

預備第8步兵師(預備、、4旅)

第混成炮兵旅

——共十萬一千人。

——連同集團軍附屬部隊,朝鮮集團軍按編制應有二十二萬三千人。

5、方面軍預備軍:司令官沈星一上將,參謀長李瑋中將。

預備第14步兵師(預備40、41、4旅)

預備第16步兵師(預備46、47、48旅)

預備第6步兵師(預備106、107、108旅)

預備第11騎兵旅

預備第1騎兵旅

獨立第炮兵旅

——共十一萬三千人。

——西部方面軍按編制應有一百二十四萬五千人,截止9月1日,實有一百一十四萬八千人(含民夫,下同),其中方面軍預備軍部署在國內(東北三省),朝鮮集團軍由於士氣低落而主要被用於收復地治安鎮壓、後方警戒和道路修築維護。

三、蒙古方面軍:司令官向藍中將,參謀長海嘯天中將。

1、第1騎兵軍:轄第1、、4、6蒙古騎兵旅,獨立第騎炮兵群。按編制共二萬八千五百人。

、第騎兵軍:轄第、5、7蒙古騎兵旅,獨立第騎炮兵群,按編制共二萬二千人。

、方面軍預備隊:轄第95步兵旅、預備第107、108(騎)步兵旅、獨立第1騎炮兵群,按編制共二萬四千人。

4、其他:

庫侖警戒區守備隊:獨立第9、96步兵旅。按編制共一萬八千人。

烏里雅蘇臺警戒區守備隊:外蒙第、第邊防團,第1、、6蒙古民團支隊,共一萬餘人。

科布多警戒區守備隊:外蒙第1邊防團,第、4、5蒙古民團支隊,共七千餘人。

——連同方面軍附屬部隊,蒙古方面軍按編制共十一萬六千人,截止9月1日實有十萬一千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四、西北方面軍:司令官張遙前大將、參謀長嚴滄龍中將;

1、第一軍團:(伊犁方面,司令官嚴猛中將)

第8步兵師(、、4旅)

第7騎兵旅

預備獨立第110步兵旅、

預備獨立第11步兵旅、

暫編第0炮兵群。

——共六萬一千人

、第二軍團:(喀什方面,司令官錢嵐中將)

預備第步兵師(預備94、01、0旅)

預備第1*師(*1、、旅)

預備第4*旅

獨立第91步兵旅

預備第10*(騎)步兵旅

暫編第1炮兵群

——共九萬一千人

、第三軍團:(伊犁方面,司令官張遙前兼)

陸軍步兵教導師(教導1、、旅)

第9步兵師(5、6、7旅)

預備第9騎兵旅

暫編第炮兵群

——共七萬七千人

4、其他:

迪化警戒區守備隊:獨立第88步兵旅。共九千人。

阿勒泰警戒區守備隊:獨立第1守備群。共四千八百人。

塔城警戒區守備隊:獨立第守備群。共五千六百人。

北疆特務隊(駐紮奎屯):獨立第99步兵旅。共九千人。

南疆特務隊(駐紮阿克蘇):第8騎兵旅。共六千五百人。

——共三萬五千人

——加上方面軍附屬部隊,西北方面軍按編制合計二十六萬八千人,截止9月1日實有二十四萬五千人

五、庫頁島鎮壓部隊:第1、第海軍陸戰旅

六、堪察加及千島群島鎮壓部隊:第5海軍陸戰旅14團、日本海軍陸戰第1團

b、中國國內守備隊及機動隊

一、直隸軍區(對戰時空特遣隊之主力):

第4步兵師(10、11、1旅)

預備第8步兵師(預備8、8、84旅)

禁衛帝都衛戍旅

預備第115、116、117步兵旅

海軍陸戰第、第4旅

海軍陸戰第5旅第1、15團

預備騎兵第1旅

預備獨立第1炮兵旅(6月15日起由原暫編第1炮兵群升級)

——連同軍區和中央軍事機關人員共十五萬九千人

二、華東軍區(對戰時空特遣隊時所屬部隊緊急調往直隸):

預備第9步兵師(預備85、87、01旅)

預備第15步兵師(預備4、44、45旅)

——連同軍區人員共六萬八千人

三、華南軍區:

第5步兵師(1、14、15旅)

預備第17步兵師(預備49、50、51旅)

——連同軍區人員共七萬人

四、西南軍區:

第6步兵師(16、17、18旅)

預備第18步兵師(預備5、5、54旅)

——連同軍區人員共六萬九千人

五、西藏特別軍區:

第800特設守備團

第801特設步兵團

預備第100騎兵團

藏民第1、、、4代本(團)

——連同軍區人員共一萬七千人。

——國內非戰區守備部隊及機關人員合計三十五萬三千人。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