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匯率。

歷史資料:

188年1英鎊=485美圓=66兩白銀

1894年1英鎊=68兩白銀

19年1英鎊=45美圓=64兩白銀=15盧布=5法郎=9日圓

196年1英鎊=5美圓=75兩白銀

原設定:

1896年1英鎊=85帝國銀圓=61兩白銀

19年1英鎊=5華元=69兩白銀

假定19年到19年主要國家貨幣匯率基本穩定

可以推算出,在19年,1華元=19英鎊=596盧布=865美元=488法郎=171日圓

二、工業

歷史資料:

根據蘇聯1975年版《第一次世界大戰史》列強主要工業品的生產比較如下(單位:百萬噸)

1、煤

時間:187年/19年/191年

美國:/45/517

英國:11/9/9

德國:4/15/77

法國:1//41

俄國:1/16/6

、生鐵

時間:187年/19年/191年

美國:17/14/15

英國:61/91/14

德國:1/75/168

法國:1/7/5

俄國:4/9/46

、鋼

時間:187年/19年/191年

美國:4/1/18

英國:/6/9

德國:1/64/157

法國:1/16/47

俄國://49

原設定:

第4章中寫到,1895年,帝國煤產量為76萬噸,生鐵產量141萬噸,鋼產量91萬噸。

第74章中寫到:

19年,中國煤產量上升到17萬噸,生鐵產量上升到7萬噸,鋼產量上升到1萬噸。

同期俄國的煤、生鐵、鋼的產量分別為16萬噸、9萬噸和萬噸。

美國則為45萬噸、14萬噸和1萬噸。

英國為9萬噸、91萬噸和6萬噸。

德國為15萬噸、75萬噸和64萬噸。

法國為萬噸、7萬噸和16萬噸。

19年,中國煤產量達5萬噸,生鐵產量達6萬噸,鋼產量達9萬噸。

在1895年,帝國工業總產值約五億三千萬帝國銀元,合一億三千三百六十六萬英鎊,佔國民收入的比重在百分之十**左右。相較之下,美國在1889年其工業產值已超過農業產值約兩倍。

相關描述如下

第4章(時為1896年):

裹了一層又一層衣服的韓浪此時身形不下於牛金,他一邊搓手一邊:\"去年的基本工業產品產量都超過了原計劃,煤產量七百六十三萬噸,超出原計劃百分之十六,生鐵產量一百四十一萬噸,超出原計劃百分之二十,鋼產量九十一萬噸,超出原計劃百分之十五。全國工業總產值估計為五億到五億三千萬帝國銀元,佔國民收入的百分之十六六到百分之十**。城市工商業發展迅速,全國工商業注冊資本已經達到一億六千七百四十五萬帝國銀元,其中百分之九十集中在沿海或省城市……\"

交通大臣陳寶緘接著彙報道:\"除去年完成了京師到天津的鐵路外,還開工了京師到奉天、京師到大同、奉天到旅順、上海到南京的鐵路,京師到漢陽以及奉天到寧古塔的鐵路也正在籌劃中。公路方面完成了直隸各縣城之間的標準二級公路建設,京師和天津之間有一級公路相連,其他各省也正在公開招標建設本省的公路網,鐵路和公路運營公司運作正常,交通警察制度正在實驗中……\"

農林大臣田正宏也彙報了農業方面的情況:\"因為農業監控體系尚未完善,只能估計全國糧食產量,由於新品種麥、水稻的推廣,去年糧食總產量達到一億三千萬到一億四千萬噸,基本滿足大約四億人口所需。森林覆蓋率估計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二,其中已經有百分之三十的原始森林地帶被劃為保護區……\"

科技大臣馬豐簡要介紹了科技推廣情況:\"由於基礎工業薄弱,無法以較低的成本將尖端先進技術實用化,所以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基礎技術的推廣和管技術的高上,採煤和鋼鐵冶煉的效費比都達到了當代最高水平,產品質量更是大大高於現時的外國產品,現在日本和俄國都已經大量進口我國的鋼鐵製品,出現不應求的局面……去年北洋重工完成了內燃機工廠的建設,預計今年可生產5馬力到5馬力的內燃機五百部以上,明年更可翻一番,類似的工廠還將在五年內建設三到五個,由此不但可以為艦艇型輔助動力、發電機驅動機,更可以為本土汽車工業和航空工業的發展基本支援……軍民兩用飛艇的實用化正在研究中,飛機的製造也沒有什麼阻礙,但是出於技術封鎖的考慮,決定先大力發展氦氣飛艇,飛機的發展則在軍方的監控下進行……\"

\"那麼,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情況,\"易手裡的鉛筆著桌面,\"既然明白了我們的基礎,就應該推測得出可能達到的最大目標,但是,又決不能以最大目標作為工作的出發,因為我們無法看到未來的具體變化,各種不可知因素影響到計劃的進行。所以,用折中的辦法定下基本目標,應該比較穩妥。\"

牛金插道:\"只要軍方不再增加要求,財政方面不出現問題,後年使用紙幣以後,把信用維持好,穩步推動通貨膨脹,再用國債支撐赤字,我們身上的壓力就輕一了。\"

韓浪接道:\"現在的重工業產值基本是由官辦企業產生,工商業總產值中官辦企業也佔大頭,估計土地改革進行下去以後,將有大批資金投入工商業,再加上證券市場的開動,非機密性的官辦企業將逐步私有化,相信私人資本將迅速推動全國工商業的迅速發展。勞動力方面的來源也不成問題,劃為國家農場的部分土地上因為實行高效率的連片專業化生產,所需勞力很少,多餘的勞力發給遣散費後又給予職業介紹所的支援,他們除了來城市謀生別無出路。另外,將來某些付不起國家貸款本息的自耕農也將不得不經過職業介紹所來到城市,估計城市人口在十年之內增加一倍以上……\"

易頭:\"隨著全面改制的進行,國家將逐步走向現代化,但是總要有個明確的目標指導我們工作的進行,這個目標的時限暫定為十年,以便和軍方的擴軍計劃相銜接,我就一下本人的看法。十年之內,國民收入比現在翻一番,達到六十億帝國銀元的規模。財政收入也翻一番,達到五億到六億帝國銀元的規模。工業總產值應該達到二十五億帝國銀元的規模,大約是現在的五倍。糧食總產量應穩步發展,在繼續高糧食畝產量的同時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的生產,使農業總產值從現在的二十三到二十五億帝國銀元增加到三十五億帝國銀元。交通方面應在195年之前完成初步的鐵路幹線建設,包括京師到漢口,京師到大同、太原,京師到浦口,京師到奉天,奉天到旅順、大連,奉天到寧古塔、滿洲里,江寧到上海、杭州,武昌經南昌到廣州,武昌到長沙,南昌到福州,鄭州到西安,以及基隆到高雄的鐵路線。科技方面的目標是在194年之前完成國內汽車工業和航空工業的起步和發展,飛艇公開發展,軍民兩用,飛機秘密發展,在19年前後開始轉入部隊使用,194年左右開始普及推廣。其他先進技術的解密則按實用性原則,在基礎工業達到條件後酌情進行。基本上,就是如此了,大家還有什麼意見?\"

第74章:

重工業方面,在19年,全國可查的煤產量達到一千七百萬噸,生鐵產量達到二百七十萬噸,鋼產量達到二百一十萬噸(同年俄國生產了一千六百萬噸煤、二百九十萬噸生鐵和二百二十萬噸鋼),兩年後,即19年,煤產量即高到二千五百萬噸,生鐵產量達到三百六十萬噸,鋼產量達到二百九十萬噸,超過了同年俄國方面的產量,並且在鋼鐵成品的質量上要遠遠勝過俄國,遠銷歐美,中國鋼鐵幾乎成為\"最優質鋼鐵\"的代名詞。

採用標準化體系建造的各型商船造價低、效能穩定、裝載容積大、生產周期短,不但完全滿足了國內航運業的需求,還出口到世界各地——誰都要便宜又好用的船。中國輪船的總噸位,1896年時僅為19萬噸,19年時即躍升到8萬噸,增長了四倍。

輕工業方面,也引入了一些關鍵性的技術,電能、光、通訊、航空技術得到重發展。大量的無線通訊器材優先給到軍隊,到19年,中隊的無線電臺已經能發配到旅級(國防軍)甚至團級(禁衛軍),而遲至19年初,俄國陸軍總共只擁有1部無線電臺。另外,還有一些花費低廉、收效較快的技術被運用於傳統輕工產品的生產,在不需壓減工人工資的前下,降低了成本,高了質量。到19年,國產(由本國控股企業生產)的紡織品已經佔到了全國紡織品銷量的百分之八十三,五金為百分之八十六,麵粉為百分之九十八。從前中國人連鐵釘都要買\"洋釘\"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相反,中國生產的一些價格便宜、質量上乘的輕工產品則源源不斷地向歐美傾銷,某些歐美大國不得不建立關稅壁壘來阻止中國那些便宜得讓人發瘋的印花布、絲絨、彩色玻璃等商品向本國市場氾濫。

農業方面,引進推廣了成本低、產量高的糧食品種,推廣可自行調製的新型農家肥,在某些大中型農場使用化肥和實施半機械化生產,鼓勵某些地區集中力量種植新品種經濟作物。從189年到19年,糧食產量增長了百分之八十七,棉花產量增長了百分之一百一十六,其他經濟作物產量也有較大增長,不但滿足了本國工業化需求,還可大量出口換匯,以從國外購買基礎性的大型工業機械。

三、財政

歷史資料:

真實歷史上,1894年清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約為4億兩白銀合77億英鎊。

1899-19財政年度日本財政收入為1887894日圓支出為1659494日圓其中陸海軍軍費支出為11686161日圓佔總支出一半以上。

19年,日本稅收為756萬日圓佔該年度經常財政收入的一半,比189年日本全年預算還多5萬日圓。

1898年日本平均國民收入為英鎊(7日圓)美國是44英鎊英國是6英鎊。

日本19年人口總數為45萬推算19年日本人均負擔稅收168日圓(合187英鎊),約佔人均國民收入的6%同時算得日本國民收入總額為115萬日圓合計15萬英鎊。當時的財政收入大約是18874萬日圓(971萬英鎊)佔國民總收入的155%陸海軍軍費支出大約是11686萬日圓(1984萬英鎊),佔國民總收入的96%。

1898年美國國庫收入為8966萬英鎊英國為15億英鎊。若達到日本的課稅程度,其國庫收入應分別為876億英鎊和14億英鎊。也就是日本的課稅比美國重倍比英國重倍美國的人均負擔稅收應佔美國人均國民收入的%即88英鎊英國的人均負擔稅收應佔英國人均國民收入的%即115英鎊。

根據其他資料兩國的人口總數在19年分別為86萬人和55萬人(英國方面僅計算聯合王國本土人口)。

同期美國的工業生產增長率為54%到59%,英國的工業生產增長率為%到%。設定同期美國國民收入增長率為55%,英國為5%。

可推算出兩國1898年的國民總收入分別在784萬英鎊和198萬英鎊左右,19年的國民總收入則分別為459948萬英鎊和18555萬英鎊。

設定:

第4章中寫到,1895年帝國國民收入約為億帝國銀元,按照1896年的比價,摺合白銀48億兩,摺合779億英鎊。

1895年,國家財政收入為576萬帝國銀元,按1896年比價,摺合白銀4616萬兩,摺合6591萬英鎊,佔同期國民總收入的846%,是真實歷史上清帝國財政收入的5倍,這主要應歸功於財稅制度的改革,對比歷史資料中19年日本財政收入佔國民總收入的比重(155%),帝國的財政收入顯然還有擴充套件的空間。

1895年,帝國財政總支出為5191萬帝國銀元,其中軍費支出7795萬元,佔總支出的9%;日常行政費支出856萬元,佔總支出的4%;基本建設費支出64萬元,佔總支出5%。

設定帝國經濟1896年後保持平均百分之1的增長率,8年後,即19年,帝國國民收入應達到64億帝國銀元,摺合19億兩白銀,由於19年後實行銀本位制,再考慮到銀價下跌的因素,19年國民收入應為77億華元,摺合1487億英鎊。

已推算19年美國國民總收入為459948億英鎊,英國國民總收入為18555億英鎊(注:英國的資料不包含英帝國殖民地和自治領,僅限於聯合王國本土。)

所以19年中國國民總收入為美國的%,為聯合王國的68%。

當年中國人口總數約為417萬,算得人均國民收入為1854華元,摺合56英鎊,超過了真實歷史上日本1898年的人均國民收入(英鎊),為1898年美國人均國民收入(44英鎊)的81%,為英國(6英鎊)的99%。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設定同期國家財政收入佔國民收入的1%左右,則19年帝國財政收入為77億華元,摺合1487億英鎊,財政支出為757億華元,摺合1456億英鎊。

帝國在194年之前的財經政策主要有三:第一是大力發展公共基礎設施,如鐵路、公路、水利、城鎮改造、郵政電報和國民教育事業;第二是以國家大規模投資帶動重工業發展,特別是煤炭、電力、鋼鐵、機械、石油、造船、汽車、航空等基礎性工業;第三是建設強大軍事力量以應付列強侵略。

在以上財經政策的指導下,1896年-19年,軍費支出通常佔財政總支出的%左右,而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的支出通常超過了財政收入的5%。

19年,帝費支出為5億華元,摺合4519萬英鎊,佔當年財政總收入的1%,佔當年國民總收入的%。

同期英國陸海軍開支佔國民總收入的比重為44%法國為8%德國為79%美國為9%俄國為771%。

19年,陸軍軍費支出171億華元(89萬英鎊),海軍軍費支出64萬華元(1萬英鎊)。

19年海軍軍費支出中,人維持費(即軍餉)和訓練演習費為7萬華元,武器裝備維護和基地建設維護費為1947萬華元,武器裝備研發採購費為18萬華元(4198萬英鎊)。

四、物價和工資

歷史資料:

世紀4年代後期1美圓相當於1世紀初的1-16美圓。

估算:19世紀末世紀初1美圓相當於1世紀初的-4美圓,由此可推算當時1華元大約相當於1世紀初的6-4美圓,按照當下87的官方匯率,也就是15-8元人民幣。

北洋水師定遠級鐵甲艦1879年的訂購單價大約是4萬英鎊(含航渡費和彈藥零件費)。

歷史上日本1897年購買自英國的三笠號戰列艦(4門5毫米主炮,14門15毫米副炮,18節航速,標排1514噸)價格為19萬英鎊(含航渡費)。

一戰初期,一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8門81毫米巨炮16門15毫米副炮4節航速重裝甲標排75噸)的建造費為4萬英鎊。

一戰中期一艘齊伯林大型作戰飛艇的造價大約為萬英鎊

日俄戰爭中一發德制76毫米克虜伯榴霰彈對俄國的售價為175盧布(1英鎊)。

物價和工資設定:

1、軍事物資價格:

瑞字號戰列艦(6門5毫米主炮1門15毫米副炮17節航速標排148噸)的全造價為15萬英鎊(546萬華元)。

蘇州級裝甲巡洋艦(4門5毫米主炮1門15毫米副炮節航速標排118噸)的全造價為75萬英鎊(9萬華元)。

赤雲巨型飛艇的首制艇為4萬英鎊訂購6艘以上單價可降低到5萬英鎊(1萬華元)。

國產9毫米榴霰彈每發造價4英鎊(148華元或4盧布)。

、物價和工資

京師地區一公斤下等大米的售價大約為1元(一分)相當於1世紀初的1到8元人民幣。

京師地區一公斤豬肉售價大約為6元(六分)相當於1世紀初的16到168元人民幣。

京師地區產業工人的月平均工資為元左右相當於1世紀初的4-56元人民幣。

禁衛軍士兵的平均月津貼為6元,國防軍陸軍士兵的平均月津貼為元,均超過了京師地區產業工人的平均月薪,這不但高了軍人的經濟地位,還增強了軍人榮譽感和自尊心,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國民參軍的積極性。

陸軍少尉的月薪為1元,陸軍少校的月薪為元,陸軍少將的月薪為1元,陸軍上將的月薪為元。

以上數字換算成1世紀初的人民幣分別為1-8元、4-56元、1元-8元、4-56元。

按服役年限的長短,還在年終另外對軍人發放服役津貼。自19年起,士兵每服役滿年,每年增發1元服役津貼;准將以下軍官每服役滿年,每年增發元服役津貼,准將及准將以上軍官每服役滿年,每年增發1元服役津貼。

海軍除月薪和服役津貼外另有出海津貼和代假津貼。

五、國力比較

(一)歷史資料:19年的世界人口和土地

注:1英里=169公里,1平方英裡=589平方公里

類別:國土和殖民地總面積/白人/有色人種/總人口

美國:75萬平方英裡/66萬人/萬人/86萬人

不列顛:11894萬平方英裡/55萬人/萬人/88萬人

計:15648萬平方英裡/11萬人/5萬人/474萬人

俄國:7547萬平方英裡/11人/1萬人/1萬人

中國:45萬平方英裡/略/417萬人/417萬人(此處系設定)

法國:845萬平方英裡/9萬人/46萬人/85萬人

德國:18萬平方英裡/55萬人/15萬人/7萬人

拉丁美洲:815858萬平方英裡/15萬人/6萬人/75萬人

其他國家:19萬平方英裡/14萬人/19萬人/6萬人

(二)東亞聯盟實力

設定19年匯率:1英鎊=5華元=1日元=15朝元

19年東亞聯盟主要三國實力:

中國417萬人,人均國民收入56英鎊(1854華元),國民總收入1487億英鎊(77億華元),財政收入1487萬英鎊。商船總噸位8萬噸。常備陸軍8萬人。常備海軍9萬人(其中海軍陸戰隊54萬人),軍艦總噸位454噸(19年)。

日本45萬人,人均國民收入8英鎊(8日元),國民總收入16億英鎊(16億日元),財政收入11萬英鎊。商船總噸位7萬噸。常備陸軍155萬人。常備海軍(含海軍陸戰隊)1人,軍艦總噸位186噸(19年)。

朝鮮6萬人,人均國民收入18英鎊(7朝元),國民總收入468萬英鎊(7億朝元),財政收入44萬英鎊。商船總噸位8萬噸。常備陸軍75萬人。常備海軍(含海軍陸戰隊)4人,軍艦總噸位6噸(19年)。

東亞聯盟主要三國實力合計:

總面積:11+7+=1189(萬平方公裡)

人口:417萬+45+6=488(萬人)

國民總收入:1487+16+468=16598(億英鎊)

財政總收入:1487+11+44=166(萬英鎊)

商船總噸位:8+7+8=115(萬噸)

常備陸軍總數:8+155+75=1萬人

海軍總噸位:6516噸(19年)

(三)19年不列顛帝國、美國、中國和東亞聯盟國力指數對比(歷史資料加設定):

1、面積

聯合王國:11萬平方英裡(1萬平方公裡,含愛爾蘭)

殖民地:1177萬平方英裡(48萬平方公裡)

合計:11894萬平方英裡(79萬平方公裡)

美國:7萬平方英裡(約958萬平方公裡)

中國:45萬平方英裡(約11萬平方公裡)

東亞聯盟:約4595萬平方英裡(1189萬平方公裡)

、人口

聯合王國:55萬人

殖民地:萬人

合計:88萬人

美國:86萬人

中國:417萬人

東亞聯盟:488萬人

、財政收入:

聯合王國:1萬英鎊

殖民地:11萬英鎊

合計:萬英鎊

美國:19萬英鎊

中國:1487萬英鎊

東亞聯盟:166萬英鎊

4、鐵路

聯合王國:1659英里(4849公里)

殖民地:54英里(86886公里)

合計:75659英里(1175公里)

美國:18478英里(約965公里)

中國:6英里(4184公里)

(注:同期法國鐵路里程數為5814英里,真實歷史上,日本在191年鐵路里程才達到8公里)

東亞聯盟:45英里(約49公里),其中日本5公里,朝鮮1公里

5、船隊

聯合王國:9164萬噸

殖民地:98萬噸

合計:88萬噸

美國:4864萬噸

中國:8萬噸

東亞聯盟:115萬噸

6、貿易額(輸入和輸出總額)

聯合王國:815萬英鎊

殖民地:1萬英鎊

合計:116萬英鎊

美國:8萬英鎊

中國:156萬英鎊

東亞聯盟:187萬英鎊,其中日本5萬英鎊,朝鮮6萬英鎊

(四)列強其他資料比照:

國債總額:

法國為十二億九千九百萬英鎊

俄國為七億一千一百萬英鎊

英國為七億零六百萬英鎊

德國為六億五千一百萬英鎊

奧匈為五億六千九百萬英鎊

義大利為五億一千八百萬英鎊

美國為二億二千一百萬英鎊

居民中參加過軍隊的人數百分比:

俄國為百分之三十二九

法國為百分之十七九

德國為百分之十七五

奧匈為百分之十九

義大利為百分之九八

英國為百分之八

美國為百分之三

和平時期陸軍人數的最高絕對數(包括預備隊):

俄國為三百五十萬人

美國為十九萬三千人

每一百法郎收入中用於陸海軍的:

英國為二四四法郎

法國為三八二法郎

德國為二七九法郎

義大利為四一三法郎

美國為零九二法郎

俄國為七七一法郎

資料來源:

《戰爭史研究》

《中國近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史》(蘇版)

《日俄戰爭外交史綱》(蘇版)

部分資料來源網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