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麼多的物資,若不是新冶早就完成了現代化升級,帶動了新冶領域大換代,還在沿線周邊援建了一些小鋼鐵廠、小水泥廠,種花是完全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拿出來的!

這可並不是後世,種花的產能過剩需要轉移出去,換外匯儲備。

如果是去年,這一座橋耗費的物資,能抵得上全國的幾十分之一的年產能,極為可怕!

水泥問題也是如此,當然,現在已經不再是問題了,缺少就造什麼,種花不缺人,更加不缺資源,在一雙雙勤勞的雙手之中,不管是什麼樣困難,都能克服、戰勝!

隨著驚九工程的開工日期越來越近,各方都在加緊準備,不單單是準備物資和人力,還在準備開工儀式。

一條貫穿南北的工程,自然不可能只有一個地區舉辦開工儀式,按照計劃,胡公等人會在四九城舉辦一個簡單的開工儀式,然後,其他地方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進行,盛大與否,影響高低,全看地方的把控!

工程開始之前,何苦將巴蜀派來的人才隊伍分配了下去,基本上每個小工程,都分到的幾個知識分子,九江大橋甚至分過去整整一個班級。

雖然不少都是大學還沒有畢業的學生,但好歹受過高等教育,讀書識字,看的懂施工圖紙,讀的懂施工材料,還是能發揮很大作用的。

九月一日,開工儀式正式開始,清晨,胡公等人在驚西站舉辦了一場規模極小的開工儀式,引起了各界的極大轟動。

儀式雖小,但參與的人員卻都是頂級的,每一個人的名字都如雷貫耳,他們在一起,如群星一般閃耀。

這個儀式結束之後,各地也先後開始了儀式,拋開九江大橋等有多省主持、規模比較大的重點項目的開工儀式比較隆重之外,其餘位置,也是簡單而莊重,且在儀式結束後的五分鐘內,便正式開工建設。

其中,屬九江大橋的施工場面最為宏大。

類似這樣的造橋工程,一般情況下是兩頭開工,然後在中央位置完成合龍,但這種方法用在九江大橋顯然並不合適。

並不是說技術不達標,而是即便兩頭施工,也無法在一個月內修造一條長達八千米的鐵路橋,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因此,鐵路橋部分被分成三十二段施工,每段的施工距離不超過250米,公路橋也被分成了150多米的一個個小段,如此一來,各段合龍的速度大有提升。

同時,為了方便在海上運輸物資,何苦還特地設計了一款懸浮橋。

這橋是依託水力,懸浮在河流表面的,足矣讓目前的最大的載重汽車同時透過多輛,還能長時間停留。

而且,這種級別的懸浮橋在橋樑施工的兩側都有部署,總共兩條,再加上海運等途徑,物料運輸問題迎刃而解。

只需要汽車和船隻將物料運輸至施工段下方,再由依託於橋樑橋柱的起重機起吊即可。

沒成想,這樣的安排居然被一些人拿來詬病。

不少在施工現場的記者當即便寫下洋洋灑灑幾千個大字,來抨擊九江大橋的工程建設。

而且這樣的記者還不是一個,幾乎五分之一的記者全部對這起了心思。

原因就是,兩座懸浮橋在他們眼裡已經能起到溝通兩地的作用了,為何還要耗費巨資修建九江大橋?

甚至還有一些看似激靈的,寫完之後當場就交給了在場的三省幹部。

西江的幹部只是看了一半便劈頭蓋臉的訓了記者一頓,“什麼叫貪大求最?啊?你告訴我!”

“長江天險並非不可戰勝,這橋必須這麼修!懸浮橋雖然方便,但汽車開上去都軟piapia的,火車怎麼過?開出軌了你負責嗎?”

“是是是...”

“大人說的對...”

“不要再寫類似的文章了,也不要去釋出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九江大橋,必須建!”說完,西江的幹部楞了一下,似乎想到什麼,馬上轉身對自己的秘書道:“劉秘書,你溝通一下,這懸浮橋能不能施工結束之後給我們西江留下,我們好多位置,需要這種東西啊!把這玩意一拆,十幾個小橋不就出來了嗎?”

“額,我馬上寫個申請材料交上去...”

在其他二省的幹部身邊,也有類似的記者,他們也覺得修造九江大橋太過浮誇了!

整整八千米,十六裡地,簡直勞民傷財。

“報告,九江大橋只修鐵路橋就好了,為什麼要修公路橋?這就是典型的勞民傷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啊,按照我們現在的需求,雙車道已經足夠使用了,即便是為未來考慮,修一個四車道也就妥妥的了,可現在居然要搞什麼八車道!”

此刻,兩省的幹部湊在一起,想象著九江大橋建成之後,真正成為種花第一大橋、世界第一大橋、世界跨度最大之橋且實至名歸的那一天,卻聽到幾個記者在身邊嘰嘰喳喳,嚷嚷著讓這座橋減配,氣就不打一處來!

“滾滾滾!保衛科,保衛科!把他們給我趕出去!身為記者,不去報道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反而在這裡滿嘴噴糞,宣發部的幹部呢?你們怎麼搞的?怎麼什麼人都喊過來?”

“別為他們壞了心情,這橋咱們三省都用,咱還是商量下修好之後該交給誰管理吧!”

“先不談這個,老張,從今天開始,我要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全待在這裡,我要看著種花第一大橋,世界第一大橋橫空出世!!”

“還有那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責任牌,也要刻上我名字,我要肩負起這項重任!”

“好傢伙,我也留下!這傢伙是責任也是榮耀啊!”

.....

此刻,一隻飛鳥自高空而過,只見長江之上,兩條橫跨長江的懸浮橋早已佈滿了車輛,不少施工器械正在預設位置,建造橋柱。

別小看這一個環節,最少使用了三百多項新技術,其中以‘雙壁鋼圍堰大直徑鑽孔樁基礎’技術最為先進,也是修造橋柱的重要工序。

除此之外,還加入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測量裝置,比如泥漿三件套,可以精確測量泥漿是否符合施工標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