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幾場戰鬥,義軍的傷亡極重。

韃子雖已日薄西山,但其軍事實力還是十分強大的。

除了當年藉以橫行天下的回回炮外,韃子還製造出了銅火銃,這是一種早期的火炮。

義軍與韃子對戰,尚未短兵相接,便已死傷大量兵士。

尤其是攻城時,那幾乎就是拿人命去填。

在攻下寧國府後,李飛下令暫且休養生息,好好消化已經打下的地盤,高築牆、廣積糧。

他在戰後慶功時,當著眾兵士的面宣佈了此項命令。

並告訴眾兵士,為了減少將士們的傷亡,他打算返回光明頂,匯合五行旗,一起研製出比韃子更厲害的戰爭利器。

聽了李飛此話,眾兵士充分感受到了教主對他們的關懷,心下感動不已,對其更加忠心。

朱元璋等人也為李飛的仁義折服,這個命令從戰略上講,也是無比正確,自然奉行不怠。

雖然如今義軍軍勢漸隆,但東面和南面是韃子軍在虎視眈眈,東南面有張士誠掣肘,可謂四方皆敵。

張士誠是江浙一帶的大豪紳,以販鹽起家,錢糧充足,人馬眾多,屬於一方割據勢力。

此時若肆意擴張,步子邁太大,分散了兵力,便很容易翻船。

張士誠雖與明教同為起義軍,但他跟明教沒關係,反而與明教互相敵視。

雙方皆視對方為自己逐鹿天下的頭號勁敵。

李飛用幾個月時間,徹底將明教東部義軍的軍心收攏到自己手中,甚至包括朱元璋等人。

如今他們也只是李飛麾下的一群將領而已。

……

辭別朱元璋與徐達常遇春等人後,李飛率眾西返。

如今距離離開光明頂,已過去大半年,想必總壇早已重建完成。

是時候回去做最後的準備,與韃子決一死戰了。

這日,李飛一行剛剛離開應天不到三十裡,忽聽得路旁樹叢中傳來“叮叮”兩下異響。

下一刻,從林中呼啦啦湧出三四十人。

這些人皆身穿寬大白袍,白袍角上赫然都繡著一個火焰之形,竟是明教中人的標誌。

只是看那些人,個個身形高大,面容輪廓較中土人深,卻是一群番邦人士。

為首的是兩男一女,兩個男子身形較高,最高那人虯髯碧眼,另一個黃鬚鷹鼻。

那女子一頭黑髮,和中土人無異,但眸子極淡,幾乎無色,瓜子臉型,約莫三十歲上下,雖然瞧來詭異,相貌卻是極美。

三人走出樹叢後,雙手高高舉起,每只手中各拿著一條兩尺來長的黑牌。

只聽中間那身材最高之人朗聲道:“明教聖火令到,中土分教教主、光明右使、護教獅王、蝠王,還不下跪迎接,更待何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說話的話聲語調不準,顯得極是生硬。

韋一笑跟範遙對視一眼,滿臉莫名其妙,李飛卻是瞬間知道了來人的身份。

李飛似笑非笑的看著三人,道:“波斯明教的流雲使、妙風使、輝月使,你們想必已經等我們多時了吧?”

原劇情中,三使早知靈蛇島所在,直奔靈蛇島而去。

那時黛綺絲從武烈口中得知了冰火島的位置,為騙得屠龍刀,將謝遜從冰火島接到靈蛇島,結果正好撞上三使。

可如今那些劇情都沒有發生,三使在靈蛇島上盤桓一些時日,始終沒有等到黛綺絲歸來,只好先回中土。

他們回到中土時,正好打探到中土明教教主在應天府率大軍攻城拔地,便直接到應天府堵李飛來了。

為首的流雲使高興的道:“你竟然知道我們的身份,難道我們的威名已經傳到中土來了麼?”

“既然你認識我們,為何還不跪迎?”

李飛好笑的道:“流雲使,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麼?我才是中土明教教主,你們為我尋回聖火令,我十分感謝,但是讓我跪迎,你是不是太託大了些?”

流雲使認真的道:“沒有託大,我們是總教使者,你是分教教主,在身份上,我們要高於你。”

“況且明教規矩,見聖火令如見教主,你沒有聖火令,這個教主便名不符實。”

流雲使話音一落,那黃鬚的妙風使介面道:“我總教教主接獲訊息,得知中土分教教主失蹤,群弟子自相殘殺,本教大趨式微。”

“是以教主命風雲月三使前來整頓教務,闔教上下,齊奉號令,不得有誤。”

李飛身旁的謝遜主動開口道:“中土明教雖源出波斯,但數百年來獨立成派,自來不受波斯總教管轄,總教也從未插手我教事務。”

“如今三使突然前來中土,便要接管教務,卻又是何來由?”

流雲使將手中兩塊黑乎乎的聖火令相互一擊,錚的一聲響,聲音非金非玉,十分古怪。

敲了一記後,流雲使這才道:“這是中土明教的聖火令,前任姓石的教主不肖,失落在外,今由我等取回。”

“自來見聖火令如見教主,爾等還不聽令?”

石教主本是陽頂天的前任,按理他應該說“前前任教主”。

他此時只說“前任”,顯然是並未認可李飛的教主之位。

李飛哂笑一聲,道:“既然聖火令在誰手中,誰就代表教主,那麼若這聖火令在我手中,我這個教主也算是名符其實了吧?”

說完這句話,他“鏘”的一聲拔出半截倚天劍,唰唰唰便是接連揮動,激出一連串劍氣斬向三人。

三人臉色大變,各自縱身躍開,閃避劍氣的侵襲。

李飛要的就是這效果。

原著中寫得很清楚,風雲月三使的武功,若是單挑每一個都打不過黛綺絲。

但三人精擅合擊之術,聯合起來時,戰力連翻數倍。

不瞭解他們武功路數,與他們初次交手的張無忌都戰之不勝。

然而如今的李飛,不單武功比原劇情中的張無忌高,還瞭解他們的武功特點。

倚天劍雖然只剩半截,但因其本身就比普通長劍要長,此時半截斷劍依舊還有近兩尺長,差不多相當於一把沒有尖的短劍。

武功、兵器皆不弱於對方,甚至更強,還知道對方武功的特點,這場戰鬥的結局幾乎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便在三人為閃避劍氣而不得不分散開時,李飛展開身法,飛掠向前,斷劍對著流雲使右肩刺去。

流雲使死死盯著李飛斷劍來勢,準備招架或閃避。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在斷劍距離流雲使尚有尺餘距離時,從斷劍的斷截面上竟突然冒出一截赤芒。

那截赤芒瞬間向前延伸一尺半,將流雲使右肩刺穿。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