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巴黎僅僅15天。

高凡遇到了6個陰雨天。

收到了152件遺物。

創作了13城市靈魂主題畫。

成功數量為0。

倒是‘扭曲’、‘世界’和‘專注’技巧各提升了1到3點不等。

高凡估計之所以畫未畫成,技巧也會提升,其原因是高凡在消耗‘惡魔染料’製成‘櫻白’和‘巴黎藍’。

到目前為止第二顆靈魂藤壺已經消耗得七七八八。

而第一永恆虎牙也消耗了四成。

虎牙雖然比藤壺要小,但體積並不代表其中蘊藏‘特質’的多與寡,一顆永恆虎牙中的神秘數量,是遠多過一顆靈魂藤壺的。。

另外,高凡認定自己繪畫二段技巧的高低,也決定著城市靈魂畫是否成功。

技巧更高,或者被描繪的靈魂更穩定更堅固,都會大大提升成功率。

不過,提高二段技巧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目標。

所以關鍵還是模特的靈魂穩固度。

他以為士兵們經歷戰場與生死,會讓他們的靈魂更加堅毅,但沒想到恰恰相反,與惡魔之戰的殘酷讓所有士兵的靈魂都佈滿裂紋,所以,在整個法國,最堅定的死者會是誰呢?被燒死的羅伯斯庇爾?被砍頭的路易十六?喊著自由之名攻佔巴士底獄的革命者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應該都不是。

高凡覺得自己要為巴黎豎立的靈魂座標人物,應該是一個跨越過生死的冒險家。

對,他需要一個冒險家。

但去哪找呢?

“休息一下吧。”高凡對安娜說。

這半個月裡,高凡和安娜休息的時間都是極少的。

每天也就幾個小時。

安娜對這兩種新的‘顏色’充滿了興趣,所以興致勃勃,毫不疲倦,但高凡卻因為屢次嘗試無果而開始產生厭煩情緒了。

安娜聽話得放下畫筆休息。

高凡則開始跟她抱怨:“難道沒人能知道自己死了之後還保持冷靜麼?有這麼難麼?”

安娜眨著眼睛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沒死過,似乎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這時勞倫斯走了進來。

瞧著整個畫室中或掛或堆的十數幅畫,他第無數次感慨:“如果能能這些畫辦個畫展就好了……”

“去辦吧。”高凡揮著手說。

“我知道這些都是未完成品,所以你不願意……哎?你願意了?”勞倫斯訝然。

“對,經紀人先生,去辦個畫展吧,告訴巴黎人民我們在幹什麼,然後找一些更珍貴的遺物過來, 這些都沒用,都是……”高凡煩躁指著那些遺物和日記等資料說, 但想到這些遺物背後都是一個又一個真實的人類靈魂, 他就閉了嘴。

“那太好了!”勞倫斯喜出往外。

……

隔天。

被畫家隨便命名為‘巴黎之魂’, 但藝術史上更願意稱之為‘藍與白’的畫展首次開幕。

畫展雖然開始得倉促,但選擇的地址絕不倉促。

實際上, 在整個巴黎,能夠裝得下高凡的名氣的博物館只有一個,那就是盧浮宮。

如果高凡選擇其他博物館開設個展, 那麼無論是對畫家本人,又或者是對盧浮宮,在大眾眼中,在藝術評論家眼中,都是一種‘不尊重’的選擇。

此刻, 在巴黎, 只有盧浮宮配得上高凡在現代藝術史上的名氣和地位, 也只有高凡才能讓關閉的盧浮宮重新開館。

戰爭期間, 盧浮宮博物正在閉館,畢竟惡魔軍團說著話就可能趕到巴黎城下, 盧浮宮中四十多萬件藝術品都是當世瑰寶,絕不能落入惡魔手中, 惡魔根本不懂欣賞藝術,這些寶貝根本不會被儲存, 那將是人類文明的重大損失。

所以, 盧浮宮現在已經變得空蕩蕩的了。

大量文物都已經被運到了國外。

包括《蒙娜麗莎》、《勝利女神》、《斷臂的維娜斯》等等。

因為盧浮宮被搬空, 巴黎人民還進行了許多次抗議活動,他們認為盧浮宮中的藝術珍品是屬於整個巴黎、整個法國的,如果它們離開法國、離開巴黎,就意味著巴黎和法國失去了它一個珍貴的組成部分, 所以是不被允許的。

巴黎市民的腦迴路高凡是不懂的。

但盧浮宮重新開辦畫展, 也的確填補了大量巴黎市民的心靈空虛,所以當新聞傳出,畫家個展開幕時,盧浮宮一度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盛況, 參觀者絡繹不絕。

而這次高凡十分給面子,他不止讓勞倫斯拿著他的未完成作品開設個展,他偶爾也會出現在這個畫展上,只不過仍然行蹤難覓,但市民們參觀畫展的時候,不小心能夠‘刷’到這位在他們心目中已經可被稱為‘偉大’的青年巨匠,登時有中了彩票的驚喜感。

更多的驚喜還在畫展的新作上。

勞倫斯對外宣傳的口徑是‘畫家找到了能夠代表這個城市的自我和顏色’,市民們本以為這只是個充滿文藝氣質的宣傳口號,但當他們走進盧浮宮,看到畫展中13幅或大或小的主題畫,端詳著那統一的顏色與風格,便立刻瞭解了那句宣傳語的真意。

竟然如此貼切。

甚至讓感覺到一種激動的戰慄。

因為觸目所及,所有的畫作,都是以藍白畫色作為主基調創作的。

大片大片的藍色,出現在所有畫作的背景中。

沒有光影、沒有明暗、沒有區分、沒有邊緣處理,藍色就這樣鋪在畫布中,但卻能夠清晰窺見這分明就是巴黎的樣子,那是一座古堡,那是塞娜河,那是巴黎的田野,那是巴黎的街道。

在畫家最新創作的作品中,巴黎被鋪就成了滿世界的藍色,這種藍色是堅毅的,也是凝固的,還是流淌的,像是巴黎的城市一樣,它堅定而浪漫,沉毅而靈動,這種奇妙的藍色完全展示了巴黎的氣質。

同時,參觀者發現自己似乎從未見過這種藍。

它比天藍更清澈。

比海藍更憂鬱。

比克萊因藍更有深意。

果然畫家發現了獨屬於他的一種顏色。

而在這樣的藍色中。

偶爾可以窺見一抹白。

白色很微弱,卻是整個畫作的靈魂。

想想看,在大片大片的藍色中,那一丁點白,就顯得尤其觸目驚心。

對,‘觸目驚心’。

這個詞幾乎是同時浮現在每一個仔細端詳畫作的參觀者心中的。

因為那些在不同藍色中被打散的白色,在他們看到,彷彿是……一具具屍體,沒錯,很像是屍體。

參觀者瞧著畫作,交頭接耳的輕聲評論,這其中有穿著簡陋的市民,也有衣冠楚楚的評論家和商人。

戰爭年代,藝術品的價格在直線下跌沒有錯,但有一些藝術品的價值,卻像是黃金一樣堅挺的,比如剛剛被從盧浮宮搬走的國寶們,以及眼前這位畫家再一次轉變其藝術風格的開創之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