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年11月10日,週二,大明帝國歷崇禎十六年九月二十九。

對於以瓊州營為主力的廣東新軍的表現,趙有恆起初還半信半疑。這數年來,除了少數幾個猛人,面對狡猾而兇狠的張獻忠之流,內省官軍幾乎就沒打過多少像樣的勝仗。在他眼裡,能堅守不敗就是最大的勝利。

再三確認戰報是沈廷揚親筆書寫之後,廣東巡撫趙有恆終於確信自己組建的新軍以一場絕對勝利殲滅了張獻忠的南下流寇,保住了廣東的北大門韶州。六百裡加急通報江西總督呂大器和北京的皇帝是不必說了,面對下屬傳來的戰報細節,趙有恆也更有底氣清除一些礙眼的東西。

在瓊州營私下的傳播中,遊擊將軍周挺等一批怯戰的中級舊軍官基本上全軍皆知,就連廣州城內的茶館,都在笑談周挺等人放著大功勞不要,嚇得逃回韶關的傻逼故事。作為周挺的直接任命人,肇慶的兩廣總督沈猶龍也沉默了,大有不再管的意思。

周挺被邊緣化甚至卷鋪蓋走人是板上釘釘的事,守備張建業臨危受命,以少勝多顯示了真本事。周挺稱病不出,有了沈廷揚的有意提拔,趙有恆大筆一揮,委派張建業統領瓊州營,並將在日後向朝廷保舉為遊擊將軍。廣州左右二營,趙有恆也趁勢將主官換成了自己撫標營的心腹。隨後在瓊州連屁股還沒坐熱的周挺就轉任廣州虎門巡防營。

據說經此一戰,張獻忠已經放棄了南下兩廣的路線,現在正轉頭重新和江西的左良玉交戰,兩廣轉危為安。原以為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對峙,沒想到如此輕鬆就解決了難題,糧餉的消耗遠低於最初預期,反而還繳獲了數量不少的錢糧,就算進行封賞也有了底氣。

……

廣州城裡是一派歡喜。守在瓊州城等訊息的鄉紳更是趾高氣昂。瓊州營如此漲臉,帶來的收益是顯而易見的,那些塞進去的毛頭小子,基本上人人都是戰功在身,少不得會得到趙有恆的大力提拔。

但對廣東巡撫趙有恆來說,當前最重要的還不是處理廣東新軍的後續事務。張獻忠此番掀起的驚濤駭浪,從湖廣、江西到兩廣北部,都引發了龐大的難民潮。近一個月來,湧入兩廣地界的湖廣、江西難民超過了三十萬,其中直接透過韶州向南逃難的難民。就有近二十萬之多,其中半數已經到達了廣州外圍,而且還不知道未來還會有多少難民流入。

以前兩廣也有災荒年的流民潮,但無論是數量還是分佈,都在可承受範圍。眼下可不同了,這些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湖廣、江西或兩廣北方難民,幾乎是瞬間爆棚湧入,而且大部分都衝著廣州府而來,已經成了廣東最大的負擔。一旦處理不好,那可能釀成不亞於流寇造反的天大禍事。

趙有恆也自認為是一個體恤百姓的好官,不得不派出大量人手和錢糧前往廣州府附近州縣賑濟難民。打敗張獻忠孫可望部繳獲的錢糧馬上左手進右手出,還顯得遠遠不夠。由於突然一下多了那麼多張嗷嗷待哺的難民。又正值糧價最高的入冬期,大量賑濟糧食採購之下,廣州城的稻米市價一下攀升到了每石二兩白銀,並還有繼續向上的趨勢。

看著下屬給自己遞來的錢糧賬冊和北方難民湧入聚集的情況。趙有恆是眉頭緊皺、束手無策。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提筆給這段時間關係不太好的兩廣總督沈猶龍寫信,期望對方能給出一個解決辦法。

“姐夫!”

筆尖才剛剛在宣紙上點下第一滴墨。就聽見書房門口傳來了熟悉的聲音。抬頭一看,只見劉耀禹正笑嘻嘻地捏著一封書信走來。

“託你打聽的事有眉目了?”趙有恆趕緊放下了筆,順帶著推上了自己未喝的茶水。

“思成兄還未從呂宋歸來,不過,我遇見了東聯集團的香港分公司經理錢老三。”

大概是走得急了,劉耀禹此時也不管什麼禮數,直接就牛飲了一大口茶水:“下一批華美軍械已經運抵南洋,不日即可到達香港。東聯集團已經答應貨款可暫緩半年支付。至於糧草供應一事,錢經理所言香港儲備不足,難以籌措,不過他倒是想到個萬全其美的法子……”

說到這裡,劉耀禹略微遲疑了下,但見趙有恆臉色十分平靜,知道對方在和東聯集團幾次接觸之後早就有了思想準備,這才堪堪坐下細說:“錢經理說,南洋一帶水土豐肥,農墾所需勞力甚多,若是允許東聯集團在廣州募工屯墾南洋田土,以工代賑,當可解決姐夫心頭大難。”

“自萬曆年起,東南數省邊民即常於災荒年出洋屯墾,每歲少則數百,多則數千,朝廷亦屢禁不止。崇禎二年起,此數已逾萬……”趙有恆摸著鬍鬚,臉色十分嚴肅,“災年戰禍頻起,百姓流離失所,我等朝廷命官已難辭其咎,若再放任海商番船募工出海,不顧我大明百姓生死,豈不是罪莫大焉!”

“錢經理有言,東聯集團願一力承擔募工所需耗費,每募一人,無論男女老幼,均出銀二兩、糧一石……”劉耀禹說著,還偷偷看了眼姐夫的臉色,“我家老泰山亦願組織瓊州鄉老士紳,接納湖廣、江西、兩廣流民屯墾瓊州,不過銀糧倒是提不出來。”

遷徙流民屯墾地廣人稀的瓊州,早已證明效果突出,還是得到崇禎皇帝首肯的老政策。要是往日,趙有恆接到表態後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將大部分難民分流送進瓊州安頓,依靠如今工農大興卻勞動力嚴重短缺的瓊州來解決流民隱患。但偏偏此時,劉耀禹把東聯集團募工的價碼抬出來做比較,一瞬間就顯得瓊州士紳做得太摳門了。

每募一個難民,還無論男女老幼,廣東巡撫衙門就能收到二兩銀子和一石稻米,一算不打緊,再算就讓趙有恆不得不認真考慮。不說多了,只要讓東聯集團從廣州城北拉走五萬難民。就是十萬銀子和五萬石糧食!有了這麼一大筆錢糧,那不光明年的新軍糧餉壓力大減,眼下還能迅速解決難民的賑濟問題。

仔細盤算了很久,趙有恆才不動聲色地攤開了筆墨,當著小舅子的面開始寫信,一邊嘴裡還輕聲說著:“既然南海商號和王老大人願意分憂,自然是求之不得,少不得本官還得書信一封言謝一番。湖廣一帶百姓極善農事,對瓊州而言亦是大事所需。若能備齊舟船,本官當上報朝廷並著人安排……東聯集團若想僱工或募農屯墾南洋。倒可等百姓安頓瓊州之後,與沈大人再議……”

幾十萬的湖廣、江西或兩廣流民,趙有恆可不敢輕易放任外洋番夷指點。說好聽點,是以工代賑,分流減壓,說不好聽點,這種行為和那些成天在廣州城裡遊蕩、勾結海商往海外偷偷販賣豬仔的“人牙”幾乎沒啥區別。

名義上全部以朝廷遷徙流民入瓊的老政策來掩人耳目,流民以送入瓊州為由離開廣州,至於之後的事。就和自己無關了。所得到的錢糧,就當是南洋海商鄉紳對朝廷的捐納。

做官到這個程度,該油滑的時候,也是迫不得已的。至少自己不能讓兩廣總督沈猶龍抓到大把柄。再說這些年瓊州一直在公開引入流民屯墾,每年也有大量活不下的兩廣州縣百姓跑去瓊州或是香港做僱工討生活,兩廣總督沈猶龍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真正干預過。

打定主意後,趙有恆頓時筆下如飛。很快書信就完成,一封交給劉耀禹送給定安王家,另一封。則準備快馬送往肇慶的兩廣總督府。

……

一週後,上萬名來自廣州的難民登上船隻,然後半天之後又進入了華美香港總督區的西郊碼頭。一下子湧進那麼多人,香港總督埃爾森不得不向才抵達香港不過兩天的國防軍東方旅第一營的官兵求助。

在廣州府地界停留的難民人數已經超過了二十萬,為運輸這一批難民,南海商號和東聯集團都調集了不少運力。光是這頭一批上萬人的難民,就動用了東聯集團好幾艘大中型商船,如塞沙丁魚一樣一船至少裝一兩千人。好在幾個小時的路程極短,這種不顧難民生死的運輸還沒出現什麼大的慘劇。

攜老扶幼的湖廣或廣東北部難民打逃出生天之後,上船之前每人每天只能喝上一碗稀稀米粥,生生掉著一口氣,如今看起來人人皮包骨頭,慘不忍睹。

香港總督府為難民準備的賑濟食品比大明廣州府可謂足足好上幾個檔次,大米菜葉粥濃濃一大碗,粗麵玉米窩頭人人有份,婦女和小孩還可以額外領取一點鹹肉、乾魚或是幾顆冰糖補充能量。如此天大的差異,讓下船之後驚恐未定的難民們都感恩戴德。

吃飽了飯的難民,又在香港警察的組織下,分別送去附近的幾座大棚輪流洗澡,然後更換新衣物,再以家庭為單位,帶到碼頭另一側的募工棚裡接受問詢。因為難民數量實在太多,東聯集團香港分公司甚至還從廣州城請來了不少人牙幫著挑選。

“之前是做泥瓦匠的?願意全家出海嗎?人家華美可是前宋之後,在那裡可什麼都不愁的,你家兒子還能讀書呢。”

“木匠好啊,聽說在華美那裡,木匠可都是有身份的人家!簽了這個,到地方一百兩安家銀可就到手了!”

“華美那地方的地可是肥得流油!像您這樣的老把式,在那裡可是全家吃香喝辣啊……賣身佃戶?不不不,人家叫國有農場職工,拿月錢的,算下來大概每個月十兩銀子吧……”

“做了三十年鐵匠?不錯,只要你願意出海,到了地方每月至少十五兩銀子的工錢!安家費還能額外增加呢!”

一天下來,林林總總,移民部駐遠東事務部委託東聯集團香港分公司篩選的新移民總數就超過了2000人,如做夢般的未來承諾和雪花花的銀幣讓一份份移民簽證蓋章生效。被選中的移民家庭被人領出港口,前往臨時宿營地安頓,然後又會在不久之後,分批乘坐東聯集團的商船前往淡馬錫的移民中轉地集合。

當然,更多數量的大明難民家庭則沒有獲得移民簽證。而是被領到另外一片營地住下,等待他們的將是另外一條命運線。

……

臨近黃昏,距離臨時難民營地不遠的一座大棚裡,一群奄奄一息的難民正在少數香港警察的組織下排隊,接受駐明珠島的國防軍東方旅第一營野戰醫務所的軍醫診治。

少尉軍醫官呂玉舟,近一年來形象發生了不少變化,嚴格的軍隊生活讓曾經的文弱面白青年壯實了些,身形顯得更加勻稱高大。

此時此刻,呂玉舟正小心翼翼地將青黴素注射針管從一個臉色紫烏的大明難民兒童胳膊上抽出。望著已經沉沉睡去的病患兒童,呂玉舟對著身邊神色緊張的一對大明難民夫婦微微一笑:“夫人。我已經給孩子處理了傷口,用了退燒藥和抗生素。你拿好這個單子,明天這個時候再來換藥打針。記著讓孩子多喝幹淨水,過兩天就能好轉,別擔心。”

“謝謝軍爺!謝謝軍爺救命之恩!”大明難民夫婦趕緊跪到了地上,拼命磕頭,眼淚和灰塵混在一起糊了一臉。

“中士,趕緊換下一位病人。”目送病患家屬遠去,呂玉舟深深嘆了口氣。眼見大棚外聚集的大明難民越來越多,已經忙碌了好幾個小時的少尉軍醫官趕緊又投入了工作。

“少尉,有從明珠市遠東地區司令部轉來的電報!”這時候,一位下士從外面走來。一個立正後,遞上了一封電文。

拆開看了幾眼,呂玉舟的臉色大變,甚至捏著電文的手指都有點顫抖。

“獲准調離東方旅。速辦理手續歸家。”電文只有不到二十個字,但落款並非只有陸軍司令部,還多了自己的媽媽湯月。

“呂玉舟少尉。晚上去城裡打檯球嗎?”

正在這個時候,一位佩戴上尉軍銜的年輕軍官也走進了大棚,正笑嘻嘻地看著呂玉舟。進來的人是東方旅步兵一營副營長兼一連連長任興忠,中遠國際集團任家的長子,在國防軍中的資歷比呂玉舟強了何止十倍。

呂家和任家在華美國內的往來很少,呂玉舟比任興忠小幾歲,兩人的交道估計也僅限於小時候屈指可數的幾次節日聚會。但這些並不妨礙呂玉舟和任興忠在數萬裡之外的香港島成為有共同語言的朋友,尤其是呂玉舟還屬於東方旅步兵一營的營軍醫官,同屬一個部隊的戰友兼上下級關係。

“上尉,您看看這裡的架勢,恐怕會一直忙到很晚了。病人太多,香港醫院根本應付不過來,不然也不會讓我們趕來幫忙。”呂玉舟趕緊起身向任興忠敬禮,然後招呼其他醫務兵接手工作,接著帶著對方走到醫療大棚之後。

“一到香港就那麼忙,真是辛苦你了……嗯?家裡來信了?”見對方實在脫不開身,任興忠也不好勉強,反而為自己不能為對方分憂而有點不好意思。

“呵呵,我妹妹的,她今年考上首都國立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了……”呂玉舟嘴上打著掩護,電文輕輕放入口袋的一瞬間,已經被手捏成一團。

“你一家就出了兩個醫生了……哎,這裡醫生太少,聽說好多人在上船前就死了……”說到這兒,任興忠略微傷感地坐到了呂玉舟身邊,摘下軍帽緩緩捏著,“據說香港總督府會把挑剩下的人賣去呂宋,呂宋已經有船停在香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賣?!”呂玉舟嚇了一跳,然後馬上覺察到自己的話可能會被醫療棚外的大明難民聽見,又迅速壓低了聲音,“上尉,確定是東聯集團幹的嗎?”

見對方的表情有點難看,任興忠知道對方誤會了:“剛成立的呂宋共和國需要大量的明朝移民,所以他們出錢,委託東聯集團遠東分部負責運輸。聽說是國防部和外交部的聯合決定,不是我爸爸的意思!”

看著東聯集團大佬家的長子,呂玉舟沉默了,他知道這些事都是手握國家權柄的父輩們的決定,他們這些小字輩根本就沒有任何能力改變。他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的天職,為這些排隊的大明病患儘可能地解除痛苦。

……

東聯集團東方實業公司香港分公司大樓裡,經理錢老三正陪同南海商號大掌櫃劉耀禹。以及另一位來自呂宋的代表在進晚餐。

“……這次多謝錢經理和劉大掌櫃了,可真是為我呂宋解決了大難題啊!李總理那裡,在下也好交代了。”呂宋代表再次端起酒杯,朝著劉耀禹和錢老三滿臉堆笑,“不過,呂宋各家海商船力有限,還望錢總監多多幫襯些。這樣吧,東聯集團和南海商號每運一名移民,呂宋願出運資十美元、稻米五石!”

為解決呂宋華裔人口不足的情況,眼前兩位都是呂宋共和國目前要拼命巴結的物件。見對方承諾未來兩個月為呂宋弄到至少兩萬大明難民。來自馬尼拉的呂宋代表是千恩萬謝。不然以現在呂宋的能力,就算藉助一些大明的海商老關係戶,兩個月能搞到幾千豬仔都算不錯了。

有了華美的大手筆貸款援助,加上**時小小發了筆戰爭財,現在呂宋臨時政府可是腰包鼓鼓的。為短時間內充實呂宋各地的華裔人口,加快地方建設,以李國助為首的呂宋權貴們可是下了血本。不光開出大價錢請大明的老關係戶四處拉人,還找上了南海商號和東聯集團,希望憑藉對方在兩廣的強大影響力擴大呂宋獲得人口的渠道。

“那是自然。兩國建交本來就要互相幫助嘛。東聯集團很願意為呂宋共和國和李總理排憂解難。”和劉耀禹對視一眼後,錢老三輕笑著點著桌面,“不過現在正是貿易運輸繁忙期,如果全力投入移民運輸。恐怕東聯集團力有不逮……”

呂宋代表一愣,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開價還是太低了,低頭思索了一陣,一咬牙就又抬高了些:“既然如此。每運進一人,呂宋願出十八美元,稻米十石!”

呂宋要用錢的地方還多。但稻米卻是廉價得很,此番呂宋代表提出的價位,也在李國助等人的事先承受考量範圍之內。

“哎,都是為天下落難同胞著想,我錢老三也沒啥可說的了!”得到了更好報價的錢老三,此時老油滑般哈哈大笑起來,彷彿之前的“力有不逮”瞬間消失。

南海商號以瓊州安置流民的名義獲得了未來一年遷徙15萬流民的首肯,中途怎麼暗中分流完全就是南海商號和東聯集團說了算。呂宋能吃下大概20000人,每個人出價18美元和10石稻米,趙有恆卻只能收到3美元和1石稻米,東聯集團是賺得盆滿缽滿,南海商號也能跟著喝點湯。

這樣一運作,不光兩廣官府的麻煩可以減輕不少,瓊州也能獲得更多的流民屯墾勞力,廣東巡撫趙有恆更是輕鬆得到大量的賑濟經費和新軍糧餉,就連海外立業的呂宋也可以獲得期盼已久的移民,所謂皆大歡喜。而在這中間,東聯集團才是最大的收益方。

對此,同在酒宴的劉耀禹只是微笑不語,只是暗中對東聯集團幾頭討好又厚顏無恥大賺一筆的手腕暗暗吃驚。

雖然眼睜睜地看著流民像被賣豬仔一樣運向南洋,但目前大明也實在無法養活這些可憐的百姓。已近不惑之年的劉耀禹,此時也看開了,至少以他的所見所聞,那些流入南洋的華民,日子終歸要好過在大明自生自滅,而能被華美看中移民到泰西的,那就更是翻天覆地的好運了。

而更讓劉耀禹和呂宋代表意想不到的是,同樣的交易還在明珠島東聯集團分部裡進行,蘭芳自由領的劉香和大員島的顏家代表,如今也在和東聯集團討價還價,打算各“收容”10000人的大明難民。

大員多年來費盡心力派遣船隊四處收羅流民,也一度是華美移民的主要來源渠道之一,成本平攤下來大約每人15美元。這次東聯集團居然還反過來向大員“兜售”,倒讓大員方面愣了半響。好在正在大量引入華美工農業資本的大員島也巴不得獲得更多難民勞力,所以談下來,大員顏家願意以每人12美元的價格收容10000人。

淡馬錫的劉香更窮一些,平日裡四處收羅大陸豬仔的手段也更上不了檯面,雖然出價不比其他幾家闊綽,但也達到了每人10美元的價位。

……

隨後幾個月裡,廣東巡撫趙有恆麾下的撫標營全體出動,稀粥、窩頭外加拳打腳踢,總共超過8萬的大明難民被送出廣東。一時間,廣州沿岸碼頭是哭爹喊娘,催人淚下。

東聯集團遠東分部的半數運力都投入了難民的海運工作,南海商號也召集了儘可能多的南洋海商,使出吃奶的勁往瓊州和香港運人。而停留在香港等候裝人的船隻則充滿了各路牛鬼蛇神,有淡馬錫的,有大員的,有呂宋的。

在這段時間裡,陸續有超過20000大明難民透過海路運抵呂宋,小心翼翼下船的難民們見到的大多是笑容滿面和藹可親的呂宋華民,再捏幾把腳下肥沃的土壤,心裡的忐忑才稍稍安頓了些。

瓊州本身,短短數月之內,就運進了40000多難民,然後分散進入瓊州各地州縣安置,稍微填補了下當地的拓荒勞力缺口,也讓一門心思打算大規模屯墾、為朝廷分憂的沈廷揚大感“中興有望”。

華美移民部,則透過東聯集團一口氣獲得了10000多素質不錯的新移民,堪稱單位時間的最高紀錄。只是因為遠洋運力不足,除了少量直接安置在明珠島海外領和香港,目前大都只能在劉香的淡馬錫移民中轉基地暫時安頓,全部運走大概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就連為充實南非總督區勞力而私下派遣代表到達遠東的華美國興集團,都一咬牙跑到香港,從東聯集團手裡“拆借”了2000號選剩下的難民。

廣東巡撫趙有恆也成為了小小的贏家,總計收入8萬兩白銀和4萬石稻米,不光大大緩解了廣東地界的難民滯留和賑濟難題,還為廣東新軍解決了部分軍械的貨款。大概趙有恆從來沒想到,處理這些麻煩不光如此簡單,還能大大賺上一筆,說是發國難財也不為過。

這一場完全是大明自作孽的大規模難民遷徙潮,放在整個明末百姓顛沛流離、人命如草芥的歷史大背景中或許毫不起眼,但沒人清楚崇禎十六年底到崇禎十七年初到底有多少來自湖廣和兩廣北部的難民流落到海外。

唯一的輸家,大概還是這個大明帝國和皇帝本身。

連番的噩耗在入秋之後就不斷傳來,首先就是川陝總督孫傳庭軍敗病亡,河南大部分州縣再次被自稱“新順王”的李自成佔領,然後就是潼關失守,陝西官軍土崩瓦解,李自成大軍衝進陝西,西安乃至陝西全境淪陷只是時間問題。

至於南方,自稱“大西王”的張獻忠南下廣東失敗,又回頭和江西總督呂大器督令的官軍打在了一起,目前還難分勝負。只是湖廣和江西交界的州縣,已經成了人間地獄,無論是流賊張獻忠還是官軍左良玉部,都展示出最為暴虐的一面,當地百姓如豬狗般任人踐踏,生不如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