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06年12月,三艘風帆船載著大約150名成年或少年男子,從英格蘭倫敦港啟航,向西駛往北美新大陸。他們的主要目的有三個:尋找黃金,阻擋西班牙人,探尋通往富裕東方的新路線。

經過144天的艱難航行,在付出將近40條命的代價之後,1607年5月14日,船隊駛進北美中部東岸的切薩皮克灣,在位於弗吉尼亞東南部的一個沼澤地半島登陸落腳,從此真正開始了美國的歷史。

對英格蘭人來說,這是他們在北美第一個成功的殖民地,而此前以探險模式建立的若干定居點均失敗了。根據國王的名字,這些殖民者將當地注入大西洋的河流命名為詹姆斯河,定居點就叫做詹姆斯敦。整個新殖民地被稱為“弗吉尼亞”,意為“處女之地”,以紀念“處女國王”伊麗莎白一世、英格蘭歷史上最賢明的女王。

第一年的大旱和嚴酷的勞作,就讓詹姆斯敦的居民死亡了一半;緊跟著1609年的寒冬,由於得罪了當地提供糧食的印第安人,饑饉使很多人“像蒼蠅般死去”,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慘狀,數百定居者最後餓死到僅剩60人。

悲慘的開拓一直到1612年,一個名叫約翰羅爾夫的成功引種加勒比菸草才暫時告一段落。被譽為“綠色黃金”的菸草種植業使詹姆斯敦逐漸繁榮起來,並在早期成為弗吉尼亞殖民地的首府。

17世紀20年代,以詹姆斯敦為中心的英格蘭弗吉尼亞殖民地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200人,但菸草種植對土地的擴張需求也導致印第安人的強烈敵視與鬥爭。發生在1622年的“包哈坦印第安戰爭”讓詹姆斯敦損失慘重,絕大多數定居點都被摧毀,之後幾十年愈演愈烈的印第安人戰火。最終讓詹姆斯敦成為一片廢墟。

這麼一個“可歌可泣”的地方,卻並沒有在美國開拓史中被人讚譽,甚至人們還有意無意地迴避。假如不是特定的歷史書籍,恐怕大多數美國人只知道“五月花”號,卻不知詹姆斯敦。而事實上,“五月花”號上的清教徒在1620年末才在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上岸,比定居詹姆斯敦的那幫人整整晚了13年。

第一批抵達弗吉尼亞的定居者幾乎都是財迷,利慾薰心使他們不僅與印第安人衝突不斷,而且內部也不時發生火併。饑荒時期的食人現象更是使野蠻暴力登峰造極,後世臭名昭著的北美奴隸制也是從這裡開始的。正是由於詹姆斯敦那一幕幕找不出一點好東西的不光彩歷史,數百年來讓美國人一直羞於提起。

與此截然相反的是,抵達普利茅斯的清教徒卻都是逃避宗教迫害的理想主義者,他們“挈婦將雛”地舉家前來。打定主意要在北美生根,用雙手創造出一個“美麗新世界”。這些定居者辛勤耕作,第二年就邀請幫助過自己的印第安人共進晚宴,開創了第一個感恩節,他們顯然才是美國這個新興民族的更好榜樣。

“詹姆斯敦讓人聯想到貪婪、暴力和壓迫,有如美國明出生時的陣痛。而五月花號和普利茅斯,才是美國精神正義的真正根基。”

這大概就是當代美國人對待詹姆斯敦歷史的真正態度吧。

……

遙遠的亞洲大明帝國澳門。葡萄牙人已經在慶祝一年一度的聖誕節了,但在北美弗吉尼亞殖民地,卻因為時差的原因,此時還是1628年12月24日的聖誕前夜。

離那場悲劇的包哈坦戰爭已經過去了整整6年。又經歷了多次的印第安人衝突、酷寒、大旱和流行病,但此時的詹姆斯敦,連同周邊的生產定居點,殖民人口卻意外地增加到2000多人。從根上講。來自北方幾百海裡外的蝴蝶翅膀,使這個英格蘭殖民地城鎮有悖於歷史原貌地快速發展了起來。

雪後泥濘的河岸邊。一片片高矮不一的簡陋房屋,炊煙裊繞,裹著破爛毛皮或棉袍的男男女女急匆匆地走著,家畜的糞便混合著雪渣汙泥被人踩踏成各種形狀凍結在路旁。一道地基用石料加固的木製圍牆,將這片居住著近千英格蘭移民的河口小鎮緊緊包裹著。

雪花飛舞,一艘冒著黑煙發出“突突”聲響的蒸汽商船出現在詹姆斯河口,河港碼頭邊的近百英格蘭男女一個個都露出激動的表情。男人們開始活動身子,女人則在胸前畫著十字,彷彿在這個黃昏聖誕老人即將提前到來。

華美新式近海內河通用蒸汽商船在一艘英格蘭漁船的引導下,慢慢靠上了碼頭。岸邊,當頭的一個身穿傳教士長袍的老頭放棄了自己尊貴的牧師身份,笑容滿面地迎了上去。

“上帝保佑,歡迎你們,尊貴的客人!”英格蘭老牧師舉起了自己的破手杖,身後的人群都發出了歡呼。

“這英……英格蘭西夷此番寒冬又不好過了吧?記得去年來時,也不見如此慘。”一位裹著精緻棉衣的華商聳著腦袋走下船板,放眼望去,前來迎接卸貨的英格蘭人個個都如同叫花子一樣。

“錢先生,如果您這兩年來得更勤快點,也許會覺得他們的生活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他們比以前幸福多了!”歐裔的船長叼著菸斗,笑嘻嘻地當頭走到英格蘭總督面前,為這次交易擔當臨時翻譯。

“……哦,對的,希望您能給那位先生說清楚,上帝見證,我們有足夠的貨物能夠換下你們帶來的商品!”英格蘭老牧師偷偷打量了下不遠處的華美商人,尷尬地指了指小鎮內,“總督閣下身體很不好,不然他一定會親自來迎接你們的。”

弗吉尼亞總督?嗯,目前這個驕傲的英格蘭爵士是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在優越感十足的華美商人的面前,老牧師的蒼白解釋讓移民華美多年的歐裔船長沒有去點破。

也許是華商實在是受不了當地的那種風雪攪拌後的陣陣惡臭。或者是暴露在外的刺骨寒冷,只是把交易委託給了幾個跟班,就縮回了船上。

一袋袋的土豆、玉米和小麥麵粉搬下船,人群發出欣喜歡呼,而一支支密封在小玻璃瓶裡的神奇的“黃色藥粉”(黃連素)更是讓負責清點貨物的英格蘭老牧師興奮地手都在顫抖。

這種彌足珍貴的藥物,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年裡不知道拯救了多少弗吉尼亞殖民地的移民,放在以往,一場流行性腹瀉就能帶走幾十上百條生命,而現在基上一兩天就能控制住病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又是幾大箱貨物抬下船。開啟箱蓋,只見裡面躺著上百杆油亮的21b型燧發槍,老牧師又極為鄭重地將等候多時的詹姆斯敦民兵隊長招呼到身邊,小心翼翼地一枝枝散發下去。

詹姆斯敦人自己作孽扇起的印第安戰火,如今只能依靠華美人出售的這些軍火才能抵抗下去。擁有了這些在歐洲名聲鵲起的武器。以包哈坦人為首的敵對印第安部族的威脅終於大大減輕。

緊接著,大量的冬季成衣、燈油、蠟燭、肥皂、鐵製農具甚至是幾筐在寒冷的冬季難以想象的新鮮蔬果出現在人們面前,讓緊緊圍在碼頭邊的詹姆斯敦居民們歡呼雀躍。

“真是些土包子……”縮在船艙裡取暖的錢姓華商,透過舷窗看到這一幕“叫花子過節”的景象,終於忍不住嘀咕了句。

錢老三,是1623年移民到華美百慕大島雙灣市的老國民。遷居前是大明沿海一位小私鹽販子,如今卻成為了百慕大島鼎鼎有名的明興貿易公司的業務主管。甚至因為做事賣力還獲得了一小份公司股份獎勵,每年都能分到數百美元的股份紅利。

大老闆趙明川已經隨遠征艦隊前往大明了,如今整個公司的業務運作都由錢老三這樣的業務骨幹在負責,可謂是重擔在身。前途一片光明。

“錢先生,他們只能支付十分之一的現金,恐怕我們不得不接受他們的貨物充抵。”一位歐裔小跟班鑽進了船艙,畢恭畢敬地彙報著交易資訊。“但他們現在已經沒有多少菸草庫存了,希望我們能接受木材、毛皮和鐵礦石交易。”

“值錢的貨都被那些京城的大戶吃光了啊?唉。如果船能早點造好,就不用換這些賤貨了……也罷,告訴他們,按貨款多加一成的價錢成交。如果東西不夠,可以讓他們立下字據記賬,讓他們明年給咱多留點菸草和毛皮,咱早點來取!對了,差點忘了,這裡有咱狄市長給他們那個勞什子總督的信,一道交給他們。”

錢老三扒拉了幾下算盤,琢磨著次還是賺了不少,不過依然對來自曼城市的那些財大氣粗的同行們暗暗腹誹。

這些英格蘭西夷敢賴賬嗎?給他們一百個膽子試試!咱華美國的兵艦可不是吃素的傢伙!錢老三掏出香菸,悠然地抽著,一邊還盤算著等趙大掌櫃回來,看到自己成績斐然的業務報表,不知道是否還能再給自己增加一筆豐厚的獎勵。

……

詹姆斯敦從1607年到1623年之間,總計獲得的6000多名移民中就有4800多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疾病、戰爭和饑荒中死亡,其中饑荒和疾病是最大的死因。在差點失去整個弗吉尼亞殖民地的包哈坦印第安戰爭後,弗吉尼亞被英格蘭王室沒收為王室直屬殖民地,但歐洲三十年戰爭英格蘭越陷越深之際,詹姆斯敦和母國的聯絡就越發不穩固起來。

於是500海里外的“隔壁鄰居”百慕大島,就成為了詹姆斯敦的最大外部依仗。

準確來說,英格蘭弗吉尼亞殖民地和華美國百慕大島的真正大規模貿易往來,是從1625年才開始的。比起幾乎要大半年才能往返一次歐洲的遠洋貿易,與華美國的百慕大島進行交易是最安全最迅捷的。詹姆斯敦的雙桅或單桅小貨船總是不厭其煩地拖著他們辛苦弄來的“土特產”,前往幾百海裡外那個洋溢著“無限財富與奢華漂亮”的華美國港口,換取維持自身生活的緊缺品。

大概從1627年起,似乎是嫌詹姆斯敦的交易運輸效率太低,華美國百慕大的貿易公司的商船開始逐漸往來詹姆斯敦。一艘商船一次性就能運來數百噸物資,這種主動的和平貿易態度,讓詹姆斯敦的人們在經過初期的緊張後就變得喜氣洋洋起來。

詹姆斯敦以菸草、木材、鐵礦石、泥炭和毛皮為主要出口品,從而換取華美國的鐵制品、玻璃制品、燈油、糧食、成衣以及藥物等商品,其中成衣、糧食和藥物是詹姆斯敦最大的需求。

雖然菸草的質量不一定比得上西班牙人的同類產品,交易價格也不是歐洲那種誇張的利潤,但勝在安全及時。美國人開出的每磅菸草1先令(50美分)的價格還算勉強能接受,1628年輸送到華美的弗吉尼亞菸草已經超過了5萬磅,成為了整個弗吉尼亞殖民地的經濟支柱。

除了菸草外,歷史上詹姆斯河口下游一帶發現的優質露天鐵礦也成為了詹姆斯敦的重要出口品。這種幾乎不用精選,平均品位就能達到50%以上的鐵礦石,地卻沒有能力大規模冶煉。於是從1626年起,每年出口到華美國的鐵礦石也接近1萬噸。雖然1噸優質鐵礦的收購價不過1英鎊,但對這種“挖出來就能交易”的生意,弗吉尼亞的英格蘭總督自然是求之不得。

幾年過去,現在的弗吉尼亞已經嚴重依賴上了百慕大雙灣市的貿易,幾乎快成了華美國的“附庸”。雖然目前詹姆斯敦依然十分貧困,但相對來說,饑荒和疾病這兩大魔鬼已經漸漸遠去。很難想象如果一旦失去與華美國的往來,詹姆斯敦會變成什麼樣子。

那位華商臨走前送了一封信,華美國百慕大雙灣市醫院將在幾個月後對詹姆斯敦展開一次“醫療義診”活動,屆時詹姆斯敦的所有病人都可以受到華美醫療義診隊的免費治療。另外,狄祖恭還特地邀請喬治總督前往雙灣市訪問,以建立詹姆斯敦和雙灣市更美好的“互助合作”前景。

一聽到這個訊息,正縮在總督府裡不願意出來丟人現眼的喬治總督差點跳起來。想起半年前自己某個手下去百慕大買糧食,結果半道得了個大膿包(傷口感染),放在歐洲就等著送死,但卻走了狗屎運般在百慕大島被人輕而易舉的就治好了。

至於訪問雙灣市的邀請,那更好了,喬治總督一直對希望獲得對方的支援羞於啟齒,如今不是機會就來了嗎?看來今年的聖誕節確實運氣不錯啊!

不過讓喬治總督沒想到的是,明年開春後所謂的華美義診醫療服務隊,只不過是曼城首都國立醫院附屬醫學院第一屆醫科畢業生的一次畢業實習,因為只有在詹姆斯敦這樣的“惡劣鄉下”,才能接觸到更多疑難雜症……假如這個真相讓喬治總督知道了,不知道他會是什麼表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