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薛海披上衣衫,尋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潛修幾日。

再次出關時。薛海自身的修為已然重新躍至七層圓滿。只差一絲就可達成八層。

但是薛海卻沒有沉寂在修為提升的喜悅之中。只是因為,此刻頭頂太陽散發的熊熊亮光,正如道道銀針般刺入薛海的肌膚。帶給他無窮無盡的痛苦。

沉著臉的薛海,即使恢復了人身,卻也給人了無生氣的陰鬱感。只見他提著一把油紙傘立在胸前。企圖抵擋陽光的直接照射。一身純白的道袍,配上揹著的劍匣,腰間用腰帶綁著的符盒與三股叉。再加上頭上戴著純白的驍虎道冠。乍看起來,頗為詭異。細細視之,卻覺陰寒。

薛海只是嘆了口氣。他多多少少明白了問題所在。因為逆走純陽心經,配合神道,使得自身肉體成為半屍之體。好處雖多,但是弊病不少。比如那常人皆可照射的陽光,薛海卻避之不及。而昨日洗漱身子時,薛海也是發現。自己的雙眸不知何時,變成了血紅色。

而且這具軀體,喪失了很多常人所做所為。比如流汗,吃食。這些薛海再也無法感受得到。

“世間萬物,恰如陰陽之理。利弊共存。。罷了,禍兮福所倚,興許這也是一番機緣。”薛海自顧自的勸慰自己。只是提了提背上的劍匣。就朝著梁國的邊境走去。

他要去的,正是梁國的鄰國,利國。師父臨終遺言,薛海可是記得很清楚。利國的當朝國師,是師父的同門師弟秦灝明。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薛海深知自己另闢蹊徑,走了一條無人走過的路。他沒有任何經驗與借鑑。必須得找到高人指點,或者藉助典籍旁敲側擊,得到啟發。所以他想要去那純陽門的宗門裡,為自己未來的修行之路打好基礎。。。

薛海完全不知道,他這一去利國,多年後都不曾得進入純陽門裡。遭遇與之想象完全不同。只是此刻一襲白袍,持著油紙傘的他。卻毅然而然的,踏上了官道。行去那利國首都。

以詩為例:

純陽門外純陽童,坐觀山上坐觀修。

走虺吞參陪一路,振威萬血匯半屍。

紙傘白袍利國往,今朝不復舊時想。

莫言行差又踏錯,來日必是師君郎。

————————————

可是正當薛海行去利國之時。柳江城內,因為振威鏢局上下百口人全部死去。而成為了轟動整個梁國的大事。

薛海逃得鏢局後,也不知雨愛蓮,空凡和百鬼勝負如何。只是此刻柳江城內人心惶惶,陰雲密布。人人交頭接耳的討論著這滅門慘案。一些好事者嘴裡誇大其詞,胡編亂造。各種各樣的流言接踵而來。

有因為釜山鏢局的緣故而聯絡到仇殺的。也有人認為釜山鏢局沒那麼大膽量,料想是振威惹上了什麼更厲害的人物。更有人說,當夜聽到柳江狂嘯。是鏢局的人惹怒河神遭到報應。還有些人說,白天看見有道士出入鏢局。鏢局也在大肆慶祝,應該是被道士害了。得罪了太歲。

天花亂墜,什麼說法都有。這些平頭百姓,平日百般無聊。誰知今日那原版高高在上的人家一夜慘死,自然不顧後果的議論紛紛,暗地裡幸災樂禍。

當然,不排除有些人心懷仁慈,總是見不得這般孽行。

只是鏢局這一行當,行走江湖,與黑白兩道都有結交。甚至連朝廷都有些許關係。如今一夜之間滿門全滅,頓時讓其中涉及的門戶自危,當心被牽連。

理所應當,柳江城的衙門見到這等慘狀,還有被殺之人的死狀詭異。不是宛若乾屍,就是被利器斬頭。或是炸成粉碎。而且一夜之間,這般動靜,整個柳江城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到。裡面透著濃濃詭異。

平日只抓一些小偷小摸的衙門立刻嚇得尿了褲子。柳江城的知府曉得輕重,知道這不是他能管的,立刻上報朝廷。許是朝廷多半想到是那些行走山川的修道之人所為,也不敢管,就聯絡到了五國山天獄門的大捕令。

五國山天獄門。乃是松洲地界的五國,梁,利,陳,通,興五國共同聯合創辦的特殊衙門。專門逮捕一些跨國大盜,殺人狂,江湖高手等特殊人物。明面上,這是一個國際衙門。暗地裡,他也負責一些妖怪作祟,道人作法亂朝綱的事件。可是修道之人,豈是這些凡人所能應對的?說穿了,這也是遇到那些神仙人物辦事鬧出事端,朝廷又不好不管,又不敢管時,專門擦屁股當擋箭牌的部門。

而作為天獄門的大捕令,歷代單穿。各各武學造詣都是極高。十八般兵器運用自如。可謂一代絕頂高手。

而歷代的大捕令雖然厲害,也知人外有人。經常幫各國擦屁股的他們,多少也知道和目睹過那些神仙中人的厲害。自認毫無還手之力。辦起事情,也是點到為止。堵住文人士大夫的嘴就好。

可惜的是,這一代的大捕令有些特別。

年少時師父早逝。一人並且專研武藝當上大捕令。年輕氣盛,不過二十有八。行走江湖沒遇到對手。剛剛辦了幾件江湖大盜的案子,自認天下無敵。就接到了梁國送來的信件。要他們接手這柳江城振威鏢局滅門案。

於是兩天不到的功夫,柳江城的百姓還沉寂在滅門案的震撼之中。就見到城門開啟,一大隊身穿錦袍獸甲,配置兵刃弓弩的天獄門捕快浩浩蕩蕩的駛了進來。

“哇!爹。這些官爺好神氣,好威風!各各都騎著高頭大馬,衣衫都好漂亮啊!”一家米店的孩童混入大道兩旁嘈雜的人群中,羨慕崇拜的望著一個個掠過眼前的捕快,拉著父親的衣袖說個不停。

這老爹也是木訥人。本分做生意,也沒外出闖蕩。這等場面見都沒見過。也是心下疑惑的問著身邊本是賣膏藥的郎中道:“老張,你見多識廣,走過大江南北。給我說說,這些都是哪來的官家?看那衣著,不像我梁國人啊。”

旁邊也是有些驚異與捕快威武的郎中立刻搖頭道:“慚愧慚愧。我也不知道這些官爺是哪的。不曾聽說梁國內還有外地衙門接手本地衙門案子的說法啊。”

這時,一邊戴著斗笠,抱著寶劍的一個年輕俠客。聞言頗為自得的笑了一聲。搖晃著手指笑道:“這你們就不懂了吧。這些都是天獄門的捕快!嘖嘖嘖,想不到連天獄門都插手了。事情鬧得真大。”

一聽有人知根知底,周圍的群眾立刻圍著這個俠客。瓜果桃李,茶水乾糧的就是一頓伺候。湊熱鬧的好奇心讓這些百姓十分興奮,立刻連連追問道:“這位少俠也是厲害人。我等百姓不知其中關竅。少俠能透個底?也讓我等樂呵樂呵,長長見識啊。”

“是啊是啊,我等也想知曉。”

群眾一陣熱捧,讓一手拿著茶水一手抓著梨子的俠客喜不自勝!立刻清了清嗓子,賣弄的憋著嘴道:“這天獄門啊,乃是衙門中的衙門。各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來往五國都有合法通牒。五國內都有官職。專門抓一些厲害的大盜,和本地官府對付不了的高手。想來這件事,連梁王都驚動了!要不然也不會特意叫來這些人。振威鏢局滅門一事。可真的算是。。。老天爺啊!”

可是俠客還沒賣弄完,一眼就看到大批人馬的中陸,一個華蓋馬車,在眾星拱月之下緩緩駛來。兩邊都有目光銳利的大漢手持大旗,上書“大捕令”三字。

“老天爺啊,連大捕令都來了!這可是傳說一樣的人物啊!”

江湖之中,對歷代大捕令的功夫都是讚不絕口。身在江湖的俠客乍一眼看到這些遠在天邊的人物,自然激動不已。可是老百姓不知什麼是大捕令,卻看到道路另一端,也是震驚的一陣驚呼!

那米店老板難以置信的低呼道:“連知府大人也特意出門迎接!這大捕令究竟何許人物啊!”

不想旁邊的俠客回過神來,立刻譏諷的笑道:“我之前說過的。大捕令在各國都有官職。他老人家今日屈駕前來,算的上是三品官。知府自然要出門迎接了。”

“三品的大官爺!老天爺啊,振威鏢局死得也有面子了。”

不提眾人評頭論足。此刻那知府帶著衙門眾人到前。那天獄門的人馬見到知府,也是停下。卻見知府雙手擢舉,彎腰稽首恭敬道:“下官柳江城知府孟耀,特來迎接大捕令。從五國山趕來,必定舟車勞頓吧。下官在寒舍備有酒席,還望大捕令能屈尊入舍,洗一洗風塵。”

這時,一個捕快恭敬的來到馬車邊,撩開簾子聽著裡面囑咐。便騎著快馬來到知府跟前,下馬還禮道:“我家大人有感知府大人盛情。可是公務纏身。還請稍候片刻。我家大人要去檢視案發現場。接風一事過後再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知府也沒有意外神情,立刻滿臉笑意的彎腰道:“大捕令果然克忠職守,為我等楷模。案發之地,下官這就帶路。”

“有勞大人了。”

“請。”

於是,這一大隊的人馬和知府,就在柳江城百姓越加熱火朝天的議論聲中遠去。。

PS:不好意思。這一章一半都是背景介紹。因為這幾天事情特別多。別說碼字了,連睡覺都睡不好。特累。所以就著睡覺前幾個小時飛快打出來的。明天可能斷更。。。這要看我明天能夠多少點回家了。。當然,只是可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