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除非有特殊的機緣,否則只靠努力,根本不可能抹平兩者的差距。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努力的修士。”

劉玉心中閃過這個念頭。

從一個普通的外門弟子,到如今小有名聲的“青陽老魔”。

他自問自己確實未曾懈怠,但有今天的實力地位,努力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1

最大的功勞,還是仙府世界啊。

在這個偉力歸於自身的世界,並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夠成為“前輩高人”,事實上這只是最基本的素質。

所以劉玉一日都不敢懈怠,努力適應這個世界,也不想找什麼道侶,給自己留下弱點與牽掛。1

對於矢志追求長生永恆的他而言,道侶這種東西實在太遙遠了。

相對整個楚國、九國盟乃至天南,築基期的修為實在微不足道,說不定哪天得罪了高階修士,就一命嗚呼了。

而且對於追求自身永恆的修仙者而言,子嗣血脈這種東西,真的有流傳的必要嗎?

繁衍是銘刻在血脈裡的本能,但是對於長生者而言,自身便可長存於世,這種本能真的有必要存在嗎?5

即使誕生下子嗣,也未必能夠傳承自己的“道”。1

劉玉也曾聽聞過,如今修仙界算是主流之一的一種觀點。

這種觀點說靈魂才是一個人的根本,如果從這個方面來講,似乎血脈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精神的傳承,或者說每個人“道”,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真是這樣,在進無可進即將坐化之前,或許收一些真傳弟子,將自己的“道”傳承下去,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耐心的等待中,劉玉開始浮想聯翩。

……

修士的靈覺何其敏銳?

許是注視得太久了,被李不語的靈覺所感應。

只見此女冰冷的目光一轉,迅速鎖定位置望了過來,待看到是自己的師弟,才稍稍緩和點頭示意。

意識到自己的失禮,劉玉露出一絲歉意,遙遙拱手,隨後移開目光。

李不語隊伍中築基修士足有三十幾人,煉氣期修士有上千之多,並且修為都在煉氣中期以上。

這種實力在十二支青鋒小隊中,足以名列前茅,而劉玉隊伍,卻只能算作中上水準。

不過也算不錯了。

相比吊車尾的幾隻隊伍,任務都不能獨立完成,需要宗門的增援。

能夠獨立完成任務,已經稱得上優秀。

長寬數十裡的“校場”之上,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方陣林立。

多則數千人,少則數百數十人,老老實實站在宗門事先安排好的位置。

巨大的校場上,修士的人數雖多,戰立排列卻規規矩矩,一點都不顯得雜亂。

這些修士的修為多是煉氣期,來路卻是五花八門。

有宗門弟子、青州附庸,也有“改邪歸正”的燕國修士。

劉玉估算著,總數應該接近三萬左右的樣子。

這還是沒有帶上煉氣初期修士的情況下,否則只會更多。

而築基期修士的比例,就要少太多了。

兩三萬名煉氣期修士,卻僅有八百名左右築基修士。

這其中,不止是宗門修士、青州附庸、燕國投靠修士,還有聽從九國盟號令,其它小國修仙界派遣過來的修士。

所有修士,也不全是列成方陣的模樣。

還有一支支人數只有百名左右,但修為卻較高的“精銳隊伍”,可以用來完成一些難度較高的作戰任務。

這些精銳小隊的修士,修為最低都在煉氣後期,法器等方面亦是精良無比。

尤其是其中的一支隊伍,引得劉玉目不轉睛觀察了許久。

他們修為皆是煉氣大圓滿,身穿淡紅色勁裝,衣袖上紋著一隻栩栩如生的神鳥。

這百名修士面色肅穆、軍姿整齊,與其它方陣的竊竊私語截然不同,體現出了良好的軍容。

他們身上的氣機隱隱相連,似乎修煉了某種合擊之法,在一支支方陣中,顯得最為“特殊”。

由一名老牌築基後期修士統領,足以發揮出遠超本身境界的實力。

“這種感覺......”

“莫非是傳聞中的“道兵”?!”

“宗門連這種底蘊都出動了,看來真的對此戰重視非常,是因為“天王山之戰”的緣故嗎?”

劉玉感受到這些小輩的氣息,頓覺心中一凜,竟然生出一種如臨大敵之感。

這百名修士氣機相連,宛如一個整體。

他有一種預感,即使自己全力出手,應該也不是這百人聯合起來的對手,甚至遠遠不如。

道兵能夠集結眾多修士的力量,發揮出遠超本身的實力,達到以弱勝強的目的。

其培養的難度極高,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花費極為高昂,一般來說非大宗門不可為之。

傳聞就算是最低階的道兵,都能夠發揮出遠超築基境界的實力,足以對金丹期以下修士形成震懾。

不過“道兵”的培養,並不是隨隨便便訓練就行了,而是需要特別的“秘法”。

即使有些整體實力不錯的中小勢力,能夠承受培養道兵的花費,也難以培養出來,正是缺少了關鍵的秘法。

每一種道兵,培養的秘法都不一樣,牢牢被大勢力攢在手裡,根本不可能將秘法洩露出去。

這也是大勢力,與中小勢力明顯的區別之一。

聽聞宗門就培養了三支道兵,不過劉玉由於修行的時間尙短,雖然有所耳聞,卻還從來沒有見到過。

“莫非這就是三支道兵中的“火羽道兵”?”

“找個時間,要好好瞭解一下。”

觀察了一會,他暗自猜測著,隨後移開目光,打量其它方陣。

這一個個修士方陣,除了可以用精銳與非精銳區別外,還可以用特長區分。

有些方陣的法器方面犀利,負責專門用法器攻擊。

但就算是專門御使法器的“法器方陣”,也可以根據法器的種類,細分為“利器方陣”與“鈍器方陣”。

還有擅長使用法術的“法術方陣”,根據所擅長法術屬性,還可以分為“冰系法術方陣”、“火系法術法陣”、“雷系法術方陣”等等。

根據法術的攻擊性與防禦性,甚至還可以分為“攻擊法術方陣”、“防禦法術方陣”等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宗門之間的戰爭方式,自然與中小勢力、散修的對戰大為不同。

不只是人數更多,而且經過整編成各種方陣、隊伍後,手段也豐富了太多。

方陣、隊伍可以相互配合,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進攻。

更加不容易被剋制,更難以被防禦,也更能夠發揮出某方面的優勢。

與只靠著人數優勢各自為戰的中小勢力,這種戰爭方式無疑優秀了太多,幾乎沒有可比性。

若兩者相遇,必將是摧枯拉朽。

第四百零八章:火羽道兵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