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由楨處理完這一段時間的總結,等到桑皮紙上面的墨跡幹了以後,放在一個細紋紅匣子裡。

鎖上銅鎖,交給大弟子焦勖,便離開了這片茅草屋。

回去把二弟子薄珏給帶來,開始教導二弟子薄珏初中數理化知識。

現在還是夏天,天氣炎熱。

三個村的鹽丁們頂著太陽的暴曬,光著黑黃的脊背在鹽田裡曬鹽。

好在昌邑縣的海邊,夏天的時候海風比較大,比內陸的州府要涼快很多。

王由楨這段時間,認真且溫和地教導著二弟子薄珏。

對方對於數理化知識的學習速度,也著實讓他感到欣慰。

不愧是大明末年井噴的數理化人才。

七八天以後。

王昌沐換上一件乾淨整潔的棉布右衽衣,找上了王由楨。

父子二人便離開了鹽池村,前往了昌邑縣的縣衙。

這一次,是王由楨第一次離開鹽池村,前往昌邑縣的縣衙見識一下古代的縣衙是什麼樣的。

官道上,父子二人坐上騾車,朝著縣衙的方向走去。

坐了有一天的功夫,這才抵達昌邑縣的縣城。

昌邑縣縣城。

看起來並不像王由楨在電視和電影中看到的那樣。

它是由磚瓦壘起來的城池,是一座用夯土方式建造的縣城。

昌邑縣縣城的正門沒有開啟,商賈和行人從正門兩旁的偏門進入昌邑縣。

城門口有不少穿著破舊軍裝的官兵,收著不應該繳納的入門稅。

王昌沐在路過城門的時候,掏出來一錠碎銀子交給了官兵。

官兵拿過來先用戥稱稱了碎銀子的重量,然後又用夾剪放到旁邊的布袋子裡面:“可以進了。”

王由楨跟著父親來到昌邑縣裡面,雖說已經到了縣城裡面了,卻到處都是土路。

兩側的茶館、酒樓、綢緞莊全是明代木質建築。

不過由於時間比較久遠了,刷在上面的桐油大漆基本上都脫落了。

昌邑縣的商賈們又不像州府裡面的商賈,每隔上幾年就會重新刷上一遍桐油大漆。

看起來十分的寒酸,不過對於鄉野百姓來說,已經相當的富麗堂皇了。

王由楨見慣了各種土茅草屋,第一次看見一排排的明代木質建築,也沒怎麼覺得寒酸。

倒是覺得十分的有古意,畢竟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明代建築。

只是有一點讓王由楨受不了,就是在路過一些小衚衕巷子的時候,時不時傳來難聞的臭味兒。

在那些小衚衕巷子的角落,存在著不少縣廓人的排洩物。

王昌沐父子二人坐著騾車在縣城內行進了一段時間,來到了位於縣城中心位置的縣衙附近。

這一趟過來,是為了給王老爺子也運作一個糧長。

不過沒有直接去縣衙,因為以他們的身份根本接觸不到三班六房的書辦老爺。

如果王昌沐能夠考上秀才,就截然不同了。

可惜王昌沐並沒有去參加科舉,沒有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秀才老爺,就只能去縣衙前方的街道了。

王由楨跟著父親下了騾車,來到縣衙前方的街道,這裡的景象就截然不同了。

還沒有靠近這邊的街道,就聽到了人聲鼎沸的熱鬧聲音。

縣衙前方的街道兩旁,只有五六家茶館。

圍繞著這五六家茶館,來回走動著大量的商賈和富戶,甚至還有穿著綢緞的官僚鄉紳。

王昌沐這次帶著王由楨過來,就是為了增長他的見識,開始介紹這裡的情況。

透過父親的介紹,王由楨這才明白怎麼一回事。

為何這五六家茶館,成為全縣最熱鬧的地方?

這五六家茶館全是掌管三百六房的掌案親戚們開辦的鋪子,做的不是茶水生意,而是代收買賣。

這個代收買賣包括了幫人撰寫訴狀和稟帖,訴狀就是狀告別人的狀子,稟帖就是拜見某一位書辦甚至是掌案的拜帖。

兜攬這些生意的茶館主人,大多都是縣衙裡面的胥吏差役,訟師,甚至還會有一兩名書辦親自在這裡坐鎮。

負責與縣衙外面的鄉紳富戶溝通訊息,包攬鹽課,勾結浮收等等。

要想在縣衙裡辦成一件事,首先就得到這邊的茶館來,先被三班六房掌案手底下的親戚同宗刮一層油水。

王昌沐雖然說是第一次過來,但是在過來以前早就已經打聽清楚了。

直接帶著王由楨前往了第一家茶館,這是三班六房吏房的茶館。

縣衙的三班六房和京城的六部一樣,各方有各方的職能。

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績、升降。

經辦吏胥的升遷調補、登記本縣進士舉人等在外地任官情況。

糧長的任免自然就要到吏房的茶館。

王昌沐王由楨父子二人這一趟過來穿的全是乾淨整潔的棉布右衽衣,身上沒有一個補丁,來到茶館門口並沒有遭到堂倌的刁難。

堂倌反倒是熱情地把兩人迎了進去,詢問道:“兩位是要雨前茶還是雨後茶?”

王由楨不明白他這個類似於黑話切口的說道,看向了端坐在旁邊的父親。

王昌沐很是平淡地回答了一句:“雨前茶。”

堂倌聽到一句雨前茶,臉上的表情更加熱絡了。

立即搭著手巾走向了櫃檯,小聲地給掌櫃嘀咕了幾句。

趁著堂倌和掌櫃說話的功夫,王昌沐給王由楨解釋道:“江南各地的茶葉一般都是在雨前採摘。”

“雨後的茶葉比較老,味道會帶上一絲苦澀。”

“因此雨前茶比雨後茶藥貴上一些。”

“堂倌詢問咱們是雨前茶還是雨後茶,就是在問這次咱們能出多少銀子。”

王由楨聽到父親的解釋大概明白了,雨前茶就是大生意,雨後茶就是小買賣。

掌櫃聽清堂倌的嘀咕,親自走了過來,作揖道:“不知道這位先生要做什麼買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昌沐低聲說道:“魚兒鎮北面三個村子的糧長。”

掌櫃的聽到一句糧長,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有些奇怪。

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年月了,還有人買個糧長。

但從來沒有把生意往外推的道理,只要對方肯出銀子,買糧長也是可以的。

掌櫃的點了點頭,給出了數額:“十個。”

十個就是十兩銀子,王昌沐對於這個銀價還算比較滿意,並沒有因為他們是生面孔就狠狠宰他們一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