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半夜。

王由楨帶著幾名弟弟把所有的收穫,一趟趟的搬進了王家宗祠。

二叔王伢人站在宗祠後院的地窖裡,拿著戥稱和桿秤,對所有東西進行精確稱量,估算總價銀。

由於東西很多,只有王由楨和幾個兄弟搬東西,來來回回的走了不少趟。

好在鄉野老百姓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夜晚更是被認識是鬼魂活動的時候,基本上不會有人出門。

王伢人拿著算盤‘噼裡啪啦’打的很響,沒有寫在桑皮紙上,精確的記在了心裡。

畢竟,這些金銀細軟是見不得人的。

地窖的入口在祠堂後院的茅草屋裡面,王來聘握著戚家刀在入口守著。

王由楨便讓幾名弟弟回去睡覺了,明天一早還要繼續進行五公里越野的操練。

等候了一炷香的時間。

王伢人松了松發酸的手腕,喝了一口高碎,砸麼砸麼嘴問道:“大兒,這筆銀子準備怎麼使。”

說出這句話,是擔心王由楨不瞭解魚兒鎮複雜的情況,經商不是單純的做買賣那麼簡單。

小買賣還可以,像紗錠這種買賣,肯定會觸及很多人的銀利。

水力紡紗廠現在一共有六臺水力紡紗機,每天紡出一千二錠紗錠,一個月下來就是三萬六千錠。

魚兒鎮的紗錠買賣,早就丁是丁卯是卯的讓富戶鄉紳們吃的乾乾淨淨。

誰要是敢突然扔出去大量廉價的紗錠,就不是在賺銀子了,而是在找死。

王家能夠安然無恙的賣出那麼多紗錠,其實是因為有符煙山的響馬兜著,讓他們免除了各種爭強鬥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即便是這樣,從三月穀雨時節到如今的五月芒種時節,王家遭遇了各種禍事,還是一件接著一件。

王伢人擔心侄兒繼續擴張水力紡紗廠的紡紗機,提醒了一句:“大兒,以符煙山響馬的勢力,最多能夠吃下六臺水力紡紗機的紗錠。”

“再多的話,符煙山響馬也吃不下去。”

王由楨知道二叔的意思,對於這裡面的門道比誰都清楚,笑著說道:“二叔放心,侄兒不是那麼魯莽的人。”

“這筆銀子有跟大的用處,希望二叔能把這張桑皮紙上寫的人,全家一起請過來。”

王伢人接過來一張桑皮紙,上面寫了不少的名字。

相隔的距離也很遠,有的住在北方京城,有的住在江南,甚至還有人住在西北。

姓氏、住處、年紀都有很大的不同。

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這些人都是貧苦百姓,或者是落魄的讀書人。

王伢人不明白侄兒這是什麼意思,但只要是侄兒想做的事情,他都會沒有任何理由的全力支持。

再說了這件事對於他來說,也不是很難,找路過那些地方的馬幫,還有一些經常往來江南和萊州府的海商。

給上一定的銀子,就能辦成這件事。

這些馬幫和海商本來就有替人稍信的生意,多給一些銀子,有的是商賈做這個生意。

王伢人抬頭看了一眼王由楨,想了想說道:“大兒,放心。”

“二叔一定想辦法把這些人請來,反正在官僚鄉紳的欺壓下,老百姓過的日子很苦。”

“只要有更好的活路,不怕他們不來。”

對於這個情況,王由楨比誰都清楚。

大明現在正處於小冰河時期,各種旱災、蝗災、水災等天災不斷,讓日子很苦的老百姓徹底沒了活路。

不要說是提供衣食無憂的日子,只要給他們全家一條活路,都會搶著過來。

就像當年的闖關東,明知道會死在半路上,還是有很多老百姓拼了命的往關東跑。

不過,王由楨更知道老百姓的鄉土情很重,突然問了一句:“如果不來怎麼辦。”

王伢人沒有說話,做長輩的天生要為家裡的孩子遮風擋雨,有些事情就算是做了也不能讓孩子知道。

不來?

那就只能使用一些手段了。

王由楨瞧見二叔不說話,開始慢悠悠的喝高碎,知道這件事差不多成了。

王由楨最後把買金華火腿那件事說了,轉身離開了地窖:“二叔早些回去歇著。”

王伢人點了點頭,放下手裡的高碎,在微弱的蠟燭光下,又開始認真的敲打算盤。

王來聘站在入口。

如一尊門神。

離開宗祠回家睡覺的王由楨,看著家人的全力支持,忍不住哼起了小曲。

只要把那些井噴的人才帶過來,就有了領頭的頂級科學家。

再花銀子進行基礎教育培養,培養一大批工學學子。

就可以在大明建立各種實驗室,研究出全金屬的走錠精紡機、蒸汽機、蒸汽火車、蒸汽機船.......

就能在大明建立各個工業體系的雛形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