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著演員陣容問題討論了好久,李樂康是覺得能請到原本人馬最好,不能那就只好另闢蹊徑。

但沒有原著角色他總感覺少了點什麼,朱迪知道他喜歡精益求精,所以告訴他:“我們的時間還很充裕,這部分可以放在節目後幾集。”

這是最好的訊息,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折騰。

包括從現在開始設計佈局演出現場,劇場舞臺仍然是他考慮的首選,雖然想在足球場搞一場魁地奇比賽,但考慮到魔術的短板,加上內容不一定精彩,作罷。

巫師的魔法更多的適合在近距離欣賞,沉浸度高的享受,讓觀眾可以體驗環繞視覺,能夠不同的角度欣賞。

他理想的觀眾看臺要有高低層次,3-5層高度,將能更加深刻的領略到巫師飛行時的震撼,可以表演的空間容量也更大。

首選自然是魁地奇世界盃的場地型別,現實裡雖然不可能存在這麼誇張的建築,但是團隊找出了低配版的,它便是倫敦皇家歌劇院!

它的觀眾席是呈U型分佈的,上下五六層高,舞臺被眾星捧月,李樂康看到的第一眼就覺得,它就是自己想要的場地!

他便吩咐手下拿下它。

如果是一般明星那還真不好說,這地方是英國歌劇院的代表作建築,在這裡搞個下里巴人的演出肯定是不被允許的。

但李樂康不同,他前面兩個代表作《飛天秀》和《嶗山道士》其已經是魔術跨界融合藝術的典範,他的節目是匹配大雅之堂的。

再是老生常談的名氣和地位問題,不管是他國際巨星的名頭,還是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的財力,通通都沒有問題!

這一點也直接影響到了演員陣容的選取問題。

雖然《哈利波特》的演員們多是英國人,但製作發行方是華納,這些演員發展的方向也在好萊塢,所以事情就回到了李樂康的主場上。

他在好萊塢有著不錯的人脈,都不需要別人幫忙,他幾個電話透過朋友這邊的引薦,就聯絡上了幾位主演們。

對於他的來電,這幾位表現不一。

飾演哈利的丹尼爾,他其實是有點抗拒這個角色的,從他這些年的戲路就可以看出,他在極力擺脫“哈利波特”的固化印象,使自己多元化。

李樂康早有準備,並告訴他:“這是一個可以登上皇家歌劇院的機會,女王都會看到你們的表演,而且最關鍵的,你可以在現實裡實現魔法!”

“丹尼爾,老兄,我跟你講,玩魔術比電影有意思!我給你的傢伙比魔杖那玩意兒好用多了!”

電影裡畢竟是特效,但李樂康何許人也?丹尼爾肯定也有耳聞,能夠在現實裡將魔術演繹成魔法的神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後他就動搖了,說給他點時間考慮。

李樂康掛了電話後,告訴下屬:“他不來的話,就想辦法把綁過來,然後告訴他這叫移形換影!”

奧莉薇婭為首的心腹表示明白,然後李樂康笑著制止:“我開玩笑的!他會來的,我相信自己的直覺!”

隨後他再給第二位打電話,飾演赫敏的艾瑪·沃特森,聽說她是自己的粉絲,所以李樂康電話接通後就很熱情的:“哈嘍艾瑪,我是樂康李!”

“噢樂康李!我還是丹尼爾·克雷格呢!滾!”

有趣的是接到他自曝家門的電話後,艾瑪這小妞竟然懷疑他是騙子,啪的把電話掛了!

李樂康聽著電話裡的忙音,一臉懵逼,引薦人不靠譜呀這是!

他不得不打第二遍過去,首句話便說不信咱們可以影片後,見到真人的她才終於哇的捂嘴笑出聲來,誤會消除。

“我抱歉!早上不知道誰弄到了我的號碼,有個討厭的人打來,我以為你也是惡作劇的!哈哈哈!”

“好吧,那你得把我拉白名單了。”李樂康弄明白了。

“嗨樂康!”艾瑪俏皮的衝鏡頭招招手,“你怎麼會找到我的?”

“是這樣的……”

李樂康邀請她毫不費勁——畢竟沒有哪個粉絲,能夠拒絕登上李樂康的魔術舞臺,這一點是絕對的!

最後那位存在感不如前兩位的哥們,飾演羅恩的魯伯特·格林特,時間讓他變成了個大鬍子的大叔,據說還賣起了冰激凌。

他這些年有些淡出影壇了,但對於李樂康說的“你的朋友都已近參加了,現在就缺你一個重聚,你能錯過嗎?”

給一頓忽悠後他也答應了。

然後李樂康再給丹尼爾電話,告訴他另外兩位都參加了,就缺你一個你好意思?最後他終於鬆口:“倒也是個挺不錯的嘗試,OK!”

三位主角就給他成功忽悠拿下了。

跟著李樂康再需要一個承前啟後的角色,電影裡頭給人印象深刻的那位老太太,麥格教授,把她也邀請進來。

麥格教授的飾演者瑪吉·史密斯,也是個老戲骨了,這些年並沒有歇息,在許多作品裡都能看到她,比如《唐頓莊園》裡的那位愛吐槽的老太太。

聽聞要在皇家歌劇院上演,對方也是欣然答應。到一定年頭的老戲骨,一般都追求榮譽了,這確實是個讓人期待的舞臺。

至此,李樂康需要的角色基本上到位。

還有些角色是安排不上戲份了,要麼就是已經志不在此,甚至有些都已經離開人世,李樂康也沒法做到十全十美。

他只能召集自己最熟悉的角色,安排到自己的節目裡,讓他們在臺上、在現實裡再來演繹一把震撼觀眾的魔幻場面!

……

角色的事情安排妥善,然後就是劇場風格設計,舞臺演出內容,這些也都延續一貫的專業用心,成本是不會吝嗇的。

然後就是重點:魔法內容如何融入到舞臺裡?

自從前面幾場秀的表演後,李樂康的魔術舞臺就不再單純為了魔術而魔術,他要麼是有劇情的,要麼就是非常藝術的形式。

就像他這檔綜藝節目,從頭到尾都貫穿著“李樂康去世界各地修行”的主題,在美國他修行傳武,在中國他修行道法,在英國他將要掌握巫術。

至於怎麼呈現出來?得傷傷腦筋。

好在他不是一個人,最近拉著他一口氣看完電影的克洛伊,年輕人的天馬行空,就提供了更多的想法:“不一定非要是這部電影,你還可以加入些別的元素,因為這是李樂康的英國行,而不是哈利波特行,不是嗎?”

“你還挺懂呢!”李樂康靠在沙發上拿著筆寫劇情,“還有嗎?”

“加入你喜歡的元素進行創新呀,我依然沒忘你上次那兩場的的驚豔,其實宣揚自己的家鄉文化,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克洛伊趴在對面沙發,翹起兩條小腿,李樂康感覺這一幕似曾相識,有那麼幾分洛麗塔電影裡的既視感。

都是這樣洋溢的青春活力,少女在暢談著她的幻想世界,李樂康撐著下巴看了片刻,直到她投來目光:“怎麼樣呀?”

“很好的主意,我會採納的。”

李樂康點了點頭,然後伸個懶腰,克洛伊見狀就跑了過來,鑽到他臂彎,一起看筆記本上的內容:“快讓我看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