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清晨,汴河上籠罩著層層薄霧,空氣中盪漾著微冷的溼意。

汴河岸邊,隋堤之上盛植楊柳,遠遠望去疊翠成行,微風輕拂柳枝,款款搖擺騰起水花,如煙似幻。

登堤遙望,但見曉霧濛濛,翠柳被籠罩在淡淡煙霧之中,蒼翠欲滴,彷彿半含煙霧半含愁,景緻格外嫵媚,正似一幅絕妙的柳色迷離的風景畫。

此時岸邊堤上立著三人,不遠處停著一輛寬敞的馬車,這三人被‘隋堤煙柳’的景色迷住了心神,久久說不出話來。

當第一抹陽光緩緩升起時,汴河水仿若染上了點點金光,沐浴在晨光中的三人始回過了神。

半響,一位豐神俊美的男子嘆道:“幸得公主相邀,汴梁美景今日方一窺管豹。大宋百姓日日賞此美景,當真讓人羨慕。”

另一位英挺俊朗的男子說道:“汴梁果然當得起大宋第一城之稱。”

邊上被稱作公主的白衣女子說道:“耶律兄過獎了,大遼蒼茫草原之色也讓人心生嚮往,兩地只是秀美、豪邁各擅春秋而已。”

此時晨風掠過柳梢,將白衣女子趙嫻的衣裳輕輕拂起,衣角飛揚,秀髮飄飄,仿若要乘風而去,更襯得立於堤上的她猶如仙子。

耶律兄弟隨意望去,一瞥之下竟然挪不開眼,眼露驚豔之色。

趙嫻輕抬玉手,拂去鬢角碎髮,光芒在後,玉人在前,身後波光粼粼間,耶律宗政的心絃被一隻手輕輕撩動,久久不能停下,讓人既期待又害怕這感覺。

“耶律兄、長沙郡王,此時太陽已出,不如我們移駕畫舫,一遊汴河。”趙嫻被二人盯地有些臉紅。

耶律宗政點點頭,三人便向一直等著的馬車走去。

馬車轅架上坐著二人,見三人過來,那年輕的男子躍了下來,低頭喚了聲:“主子。”

趙嫻問了聲:“畫舫可是準備好了?”

“等候多時了。”那男子回道。

趙嫻點點頭率先進入車廂,耶律宗政隨後跟上,英挺的耶律宗允最後上去,剛欲進車廂,似乎又想起什麼,回身轉頭仔細打量了那年輕男子一番,吃驚地喚道:“阿顏?”

“阿顏不是肖兄弟的侍從,如何又跟了公主?”耶律宗允百思不得其解地問道。

耶律宗政尷尬地說道:“宗允,事關他人隱密,莫要多問。”

耶律宗允不好意思地停住了口。

聽耶律宗政口氣,原來他並未將她之事告訴耶律宗允,趙嫻頗為意外地望著耶律宗政,眼中不掩讚賞之光。

馬車駛了約莫有一刻鍾,又來到了另一處地方。此處亦是汴河岸邊,但與之前賞柳之處不同,這裡停了大大小小許多畫舫,多為載客遊河之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四人下車後,跟隨著趙顏朝一處頗大的畫舫走去,那處畫舫外表看上去普普通通,遠遠望去,甲板上也站著一位青年男子似在等人。

待幾人跨上甲板,那男子面帶笑容迎了上來,對幾人作了一輯,喚道:“二位郡王有禮了。”

耶律兄弟見眼前之人溫文爾雅,斯文俊逸,頓生好感。

趙嫻笑著為三人互做介紹,原來那男子正是杭州“殷記綢緞”的殷仁,今日被趙嫻邀來卻也是另有含意。

幾人先後走進了畫舫艙內,耶律兄弟始發現原來畫舫內間極為精緻舒適,並不似外表那般普通,

艙內置著一張桌子,上面放滿了熱氣騰騰的早點,耶律兄弟暗贊趙嫻細心,耶律宗允更是眼放精光。

太陽越升越高,汴河之內時有畫舫行過。望著兩岸綠柳成蔭,街上往來百姓並無行色匆匆之人,皆面帶閒適,見面相互致禮。

耶律宗政不由感慨道:“民富足而知禮節,古人果然誠不我欺。”

“興,百姓福;亡,百姓苦。兩國的戰亂只能造就百姓越發的貧窮和苦楚,是以大宋希望的是能與大遼長久的和平相處。”趙嫻接道。

耶律宗政想不到此話居然從女子口中說出,愈發對趙嫻高看一眼,“和平相處”,耶律宗政低聲默唸幾遍,沉默許久,方說道:“公主之言甚合我意。”

二人相視一笑,頓覺異常默契。

殷仁眼見這二人之間流淌著異樣的氣氛,眼中一抹黯然一閃即逝,想到自己特別的身份,心中一凌,忙甩脫不該有的念頭。轉臉笑問:“據聞中山郡王此來大宋,要與我皇相商榷場互市之事?”

耶律宗政點點頭,“宋遼榷場本在大宋先帝那時重開,後來卻漸漸關閉,如今宋遼兩國交好,聽聞貴國太后也已還政皇帝,恰是再談重振榷場的最好時機,殷少東可有興趣將‘殷記綢緞’開到我大遼?”

“殷記綢緞乃是我大宋三大‘官綢’之一,全國多地皆有殷記綢緞分號,實力在我大宋也算佼佼者。”趙嫻邊上加了一句。

殷仁說道:“尚需郡王支援。”

耶律宗政點點頭,笑道:“若殷記綢緞願來我大遼,倒是我遼國榮幸。”

此時畫舫窗門敞開,河上清風陣陣,不遠處傳來絲竹之音,伴隨著陣陣大笑,隨風傳了進來。

幾人皆是耳聰目明之人,立時便聽到了熟悉的笑聲,幾人互望一眼,趙嫻吩咐道:“阿顏,將窗子掩上。”

趙顏應聲走至窗前,方欲將窗掩上,一個聲音傳了過來,“人生何處不相逢,相請不如偶遇,既已遇見,不如過來一敘如何?”

那聲音分明就是衝著畫舫內趙嫻等人來的。聲音已至,那船轉眼也已駛了過來。

船內本是和諧的氣氛登時被這人之語破壞殆至,幾人面面相覷。

趙嫻說道:“阿顏,著人將船掉頭開走,我不願見到這人。”

無奈畫舫尚未掉頭,剛才那船已攔住了去路,那邊躍來幾個大漢,一跳上畫舫便動作迅捷地將兩船靠在一起,那邊又有人立時搭上幾塊寬板,作為兩船通道。

那船艙中慢吞吞地踱出一人,永遠不變的白衣黑冠,依舊是笑眯眯的表情,身後除了追隨著那位出名的侍從,尚跟著幾個公子打扮的男子,眾星拱月般踩過踏板,走了過來。

人未到聲先至,那白衣之人大笑道:“幾位是否對在下不待見?”

幾人並不想將這人得罪狠了,耶律兄弟只得站了起來,衝那人點了點頭,喚道:“元昊太子”。

四人之中只有趙嫻坐在椅上,淡淡地望著夏太子李元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