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吩咐將人帶上來回話,那男子上來之後,倒頭便拜,口呼萬歲。

趙禎望著下面之人,問道,“剛才可是你提出要與夏國蘇將軍比試?。”

那人聲音清朗,口齒清晰,說道,“回皇上,正是小的提出來想與蘇將軍比試弓馬,小的身份低微,還望蘇將軍不吝賜教。”

趙禎問道,“你既敢主動出來比試,可是自信這騎射功夫十分了得?”

“回皇上,小人也不曾十分了得,僅僅是馭馬水平能做到馬隨心意,射箭也僅能射中百步開外的蚊蠅而已,平日裡到也練了些粗鄙的把式,但從未與人比試過這弓馬,今日願用己身一試。”狄青慢慢說道。

這似是謙虛的話引得底下一片鬨然,李元昊卻是臉色不甚好看。

趙嫻忍不住低低笑道,心想這人還真是個妙人,三言兩語便讓李元昊臉色微沉下來,卻也了得。

趙禎笑道,“你姓甚名誰,何處任職,將頭抬起來回話吧。”

那男子應聲將頭微抬,此人膚白如玉,眉眼清俊,近處望去,更顯俊秀異常,分明不像軍中之人,若是換上一身衣服,倒像是翩翩佳公子。

他回道,“啟稟皇上,小人姓狄名青,字漢臣,本在禁軍拱聖營侍奉,日前頗為幸運地被選入騏驥院做了個騎御馬直。”這騎御馬直指的是皇家儀仗隊的馬兵。

“居然是狄青。”趙嫻一聽到這名字,心便狠狠抽了一下,眼睛隨即眯了起來,又仔細打量了那人好幾眼。趙嫻雖說前世學的不是歷史,但對於大宋之中的很多名人都如雷貫耳,而狄青恰恰是武將中名氣頗大的一位,日後這狄青將會威震西夏,成為大宋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

原來狄青的起步源於這裡,想到自己能親眼見證,狄青從小兵成長為大宋的名將,趙嫻倒是有點坐不住了,巴不得這比試快快到來。剛才還怕官家派出的人贏不了蘇奴兒而起的擔憂之心,此時早已甩到九霄雲外了。

趙禎吩咐牽上幾匹好馬任由狄青挑選。狄青卻是搖搖頭,回道,“皇上,無需換馬,小的就騎平日裡的那匹馬便好。”

趙禎微笑點頭說道,“也罷,你盡力而為,無需逞強,點到為止即可,切莫傷了蘇將軍。”

這邊李元昊卻是暗自嘲笑趙禎,派了個不知底細的小白臉,居然還吩咐不要傷了蘇奴兒,這馬上射箭無法控制輕重,到時還不知那黃毛小子如何哭著下馬,屁滾尿流的認輸。

此時兩人皆換好甲冑,雙方騎在馬上,隔著百步之遠遙遙相對,但聽“哐”的一聲鑼聲響起,兩人便催馬動起來,同時周圍擂起了戰鼓,“咚咚”之聲仿若為二人鼓勁。

狄青聽到鼓聲後,未帶馬朝蘇奴兒奔去,卻是將馬頭一個反轉,朝反向馳去。下面西夏人卻是鬨堂大笑,直笑的大宋兵將臉色鐵青,心中暗罵這狄青孬種。

遼國耶律宗政坐在那裡卻是皺眉沉思,片刻後方點點頭。

蘇奴兒身在馬上,僅以兩腿控馬,左手挽弓,右手從箭袋內順手摸出三支去了鏃的箭,搭在強弓的弝上,目如流電。而他胯下也是一匹駿馬,跑起來勢如追風,轉眼飛馳而來。只見蘇奴兒滿開弓,緊放箭,三支箭如流星般射向狄青。

蘇奴兒這開頭便射出三支箭,想是一上來便鎮住狄青,好讓他心生膽怯。

狄青催馬反向往前跑,聽到這三支箭破風而來的聲音,頭也未回,反手便抄。

下面看比試的眾人此時也算看出來了,這蘇奴兒控馬姿勢以及三箭同發的水平,分明就是騎射高手,皆暗道,“這小白臉真是找死,敢空手去接三支勢如破竹的箭,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狄青的手看上去潔白修長,眾人正為這手即將被毀掉而可惜時,那三支箭卻被神奇地握在了狄青手中,他反手便將這三支箭裝入箭袋,繼續朝前馳去,蘇奴兒忙催馬緊緊跟上。

狄青胯下之馬也只是比普通馬強了一點點,和蘇奴兒那匹上過戰場,神駿無比的西北馬無法相比。也就一眨眼間,蘇奴兒便追上了狄青。

狄青勒馬停住,對著蘇奴兒閃電般的拉弓,蘇奴兒料不到他有此動作,忙停馬側身,只聽一聲弓弦響,卻未見任何箭射出,蘇奴兒方知狄青只是拉空弦,待坐穩身子時,那邊狄青一聲輕笑,將馬朝邊上一帶,鑽進了一片樹林之中。

蘇奴兒不知這小子又使什麼詭計,可是如今形勢卻是不得不追了,他微愣一下,也帶馬跑進了林內。

林間樹木茂密,只得一條小路穿行其中。只要進了這裡,無論是良馬抑或弱馬,都無法跑快。眼見狄青坐於馬上,笑意晏晏地在前面等他,蘇奴兒又摸出一支箭,搭上弓對準了狄青。只聽“咻”一聲,那支箭已朝著狄青胸口射來。

狄青哂然一笑,也隨手拽出一支箭,隨便搭在弓上那麼一拉,那支箭便和蘇奴兒射出的箭撞在了一起,“啪嗒”聲中,兩隻箭雙雙跌落林中,而這時蘇奴兒的第二支箭也已射到。

狄青提氣一個縱身,伸手拽住身邊大樹的一根樹椏,蕩了起來,那第二支箭便擦著狄青的鞋底飛向了遠處,狄青又鬆手落回了馬背。

看到自己射出兩箭都未能奈何到狄青,蘇奴兒一咬牙,又摸出了三隻箭,飛速搭在弓上,同時瞄準了三個地方,一個用力拉開了弓,他這次倒要看看,狄青再如何躲避。

蘇奴兒的這三支箭分三路射向狄青,上路瞄準了狄青的面門,中路對準了狄青所騎之馬的眼睛,而下路卻是對準了那馬腿,弓弦響後,這三支箭又快又狠地朝狄青射了過來。

看到這三支箭,狄青知道蘇奴兒已然動了真氣,必是拿出了看家本領來對付他。他收斂了笑容,左手輕按馬頭,一個側身橫掃,整個人猶如掛在馬頭上的旌旗,便避開了面門上那支箭;右手一握,便將中路對準馬眼的箭握住了;同時雙腳如一把剪刀,絞住了下路對著馬腿的那支箭。

他將中、下路射來的兩支箭隨手裝進了箭袋,又看了看上路那支飛走的箭,似是可惜地嘆了口氣,搖頭自語道,“唉,居然落空了。”

蘇奴兒眼見狄青這手漂亮的接箭招式,臉上露出了凝重之色。

狄青一本正經地對蘇奴兒說,“蘇將軍,你尚餘兩支箭,可要省著點用了。咱們前面見。”說完一拍馬頭,“得得”聲中,那馬已開始朝著林外跑去。

蘇奴兒來前已看過玉津園園內圖,記憶中再往前跑就會有一條河了,不知這狄青又要搞什麼,不由拍馬追去。

不多時出得林中,果然一條河橫亙前方,這條惠民河流經汴梁城,又穿玉津園而過,河道頗深,此時河上結了一層薄冰,在冬日下泛出銀色的光芒。

河邊一馬一人,馬是棗紅色馬,人穿著普通士兵甲冑,迎著陽光立於岸邊,本是極其普通的裝扮,卻被此人襯得如此生機勃勃。

蘇奴兒勒馬站定,微眯雙眼望著狄青,緩緩說道,“未曾想到小小騎御馬直居然如此厲害,大宋果真藏龍臥虎,在下佩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狄青此時一臉正色,說道,“我三番四次躲你之箭,我知你必認為我借地勢,不敢與你正面對戰,認為我手段不甚光明,勝之也不武。但所謂兵道,詭也;又謂之,兵不厭詐,可若在戰場,又有誰會伸著脖子等你來射呢?”

說完他將箭袋一抖,抓出一把箭來,伸臂遙指蘇奴兒,說道,“我手內有十四支箭,而你尚餘兩支箭,現今我便用兩支對你兩支,你我兩箭定輸贏如何?”說完取出兩支箭,將另外十二支仔細儲存於箭袋中。

蘇奴兒哈哈大笑,“好,如此我們便兩箭定輸贏,看你如何讓我心服口服?”說完一抖馬韁,驅馬來到岸邊距離狄青百步之地,和他遙遙相對。

兩人同時將兩箭搭於弓上,緩緩抬起了臂膀,皆準備舍矢如破,兩箭中的。兩人將弓拉滿,靜靜指向對方,蓄勢待發。

此時河內發出了“嘩啦”一聲,一人破冰而出,這人穿著一身水靠,手腳並用爬到岸上,站直後抖了抖身上的水,正待長舒一口氣,卻發現對面有人持弓將箭正指著自己的方向,不由呆愣了一下後,方醒覺過來,忙高呼,“不要射我!”

眼見水中之人站在自己和狄青兩人之間,蘇奴兒的弓不自覺往下移了半分,待聽得那人呼聲後,兩箭已同時射出,無法收回了。他跟隨李元昊在戰場上征戰過,那種自保的本能,使得他選擇了最利於自己的方式放箭,一箭射向狄青,一箭卻射向了那水中出來的人。蘇奴兒的兩支箭用足了力氣,他不信狄青還能接住。

狄青望向蘇奴兒那支射向大叫之人的箭,他不由眯起眼睛,凌厲的眼神一閃而過,手微動,也將弓往下移了半分,兩箭卻是一先一後射了出去。

“啊。。”地一聲淒厲地慘叫,衝破了樹林,傳進了一眾宴射之人的耳朵,眾人卻是愣住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