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個第54章,這是第59章沒錯)

莫州。

北伐軍,臨時議事大廳。

依舊是童貫和趙皓居中,种師道、種師中和楊惟忠等人分列左右。

楊惟忠稟道:“河朔禁軍已接連集訓五日,士氣頗有長進,請宣帥及都統制大人示下。”

童貫轉向趙皓:“郡公意下如何?”

趙皓冷聲道:“河朔禁軍久未操練,雖臨時集訓數日,略有長進,但是終究難堪大用,若用於衝鋒陷陣,不是遼人的對手。”

楊惟忠苦笑道:“末將亦知臨陣磨槍,難堪大用,只是河朔禁軍六萬,是此次北伐之主力,不可不用……”

趙皓道:“河朔禁軍六萬,輔兵兩萬,戰兵四萬。可於戰兵之中精選萬人做被甲執兵、衝鋒陷陣之步卒,其餘三萬,全部轉為弓弩兵。”

童貫不解的望著趙皓道:“三萬弓弩兵,是否太多?再加上京師禁軍及西軍之弓弩手,可達三萬五千人……如此一來,總共不過七萬戰兵,弓弩手佔了一半。”

趙皓道:“遼人在南面一帶,雖只三四萬人,但是騎兵七八千人,若是一昧近身衝殺,我軍縱然兩倍於敵,也未必能討得好去。我等須取長補短,以我大宋弓弩之強,克遼人精騎之悍勇。更何況,以河朔禁軍之孱弱,若是正面相持,怕是一擊即潰,則全場皆輸,不若訓練其弓弩施射之術,以彌補其戰力低下之短處。精銳步卒被甲執兵在前,弓弩手攢射在後,必可克遼人鐵騎。”

一連五天的魔鬼式集訓,也只是臨陣磨槍,增加一點河朔禁軍的“兵味”,那久疏戰陣如同白斬雞一般的軍漢,想要短暫的集訓之後便發揮出巨大的戰鬥力是不可能的,倒是訓練弓弩之術要快捷得多。

當然,一個好的弓弩手,比如所謂的神射手,比訓練一個精悍步卒還要難的多,但是對於普通弓弩手,只要訓練弓弩的基本操作要領,朝著對面施射即可。兩軍交戰,只需密集攢射,無需精準度,只要方向沒錯就能起到殺敵的效果。

种師道點了點頭,臉上卻頗有點為難之色:“郡公之計,甚為高明。只是弓、弩和箭枝,製作最為繁雜,故此次調配並不多,堪堪只夠萬人所用,若是增加兩倍有餘,怕是供應不上。”

趙皓微微一笑,道:“老將軍不必擔心,弓弩和箭枝,我已有安排。”

种師道和種師中臉上露出迷惑的神色,又望了望童貫,也沒找到答案,卻也不便多問。

弓、弩和箭枝,這種戰略儲備物資,可不是說調就調的,只是眾人嘴裡雖然不說,心裡卻知趙皓才是這次北伐的真正的主帥。一路上作為統帥的童貫幾乎是唯趙皓之命是從,眾人雖然不知緣由,卻知童貫必然有把柄捏在趙皓手中,對於种師道兄弟來說,自然喜歡看到這種結果,楊惟忠雖然屬於童貫門生,但是一向謹慎,倒也不敢多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趙皓來說,兩萬多人的弓、弩、箭枝,並算不得什麼大問題。

牛角復合弓:0功德值/把。

大黃駑:0功德值/把

羽箭:1功德值/枝。

系統裡的功德值還有500萬左右,花上幾十萬功德值,換取一場傾國之戰的大勝,自然是極其划算的。

老種聽得趙皓說弓弩和箭枝沒有問題,又提出了一個建議:“既然如此,不若自大軍之中,精選善射之士,再舉行一場射箭大賽,以激發眾將士學箭之信心,如何?”

趙皓一聽,當即稱讚:“老將軍此計甚妙,不知宣帥意下如何?”

原本定位為一線戰兵的禁軍,難免會有人心中不爽,甚至對當弓弩手產生抵觸情緒,若是安排一批神射手當眾表演箭術,激發眾人轉型為弓弩手的信心,以及增加弓弩手的自豪感,對於接下來的弓弩手訓練,必然大有裨益。

童貫聽得趙皓來問,神色略顯尷尬,急聲道:“很好,就依種彝叔之計!”

自從被趙皓威脅之後,童貫也不管面子上是否過得去,乖乖唯趙皓之命是從,趙皓的提問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

莫州城外,校場。

六萬河朔禁軍,外加兩萬京師禁軍以及兩千錦衣衛,三面將校場圍成一圈,只留下對面的點將臺和中間地面。

校場正中,擺了五個箭靶,又在七十步之外劃了一條粗粗的線條。

主將臺上,童貫和趙皓並坐在正中,种師道、種師中、楊惟忠及諸將分列兩旁,四周有站滿了盔甲嚴明的護衛。

高臺之下,各軍精選了善射之士二十餘人,其中河朔禁軍十人,京師禁軍十人,錦衣衛五人。

錦衣衛出陣的將領:花榮、梁紅玉、楊再興、燕青、孫立。

童貫親自走到臺前,只見他一身鮮亮的鎧甲,內穿大紅戰袍,身後披一襲火紅的披風,配上他那高大魁梧的身材,倒也威風凜凜。

作為三軍主帥,這種場合必須他親自出面,宣佈大賽開始。那洪鐘般的聲音在場內響起,倒也是氣勢磅礴,連身後的趙皓都為之讚歎。

咚咚咚~

隨著鼓聲沖天而起,比箭正式開始。

按照抽籤的順序,各箭手先後出場。

最先出場的是五名京師禁軍的神射手,齊齊助跑幾步,直奔七十步白線之前,又齊齊彎弓搭箭,五道箭影在空中劃出五道弧線,全部正中箭靶紅心。

嗬~

京師禁軍之中,喝彩聲如雷。

緊接著,其餘射手依次出陣,每次五人,分別施射。

河朔禁軍的劣勢很快便顯現出來,分別出場十人,便有兩人脫靶,一人射偏,在第一輪便被淘汰。

錦衣衛五人,在最後出場,五人拈弓搭箭,隨著花榮的一聲輕喝,五道寒光掠起,齊齊正中箭靶,看似並無不同。然而仔細望去,可見那五箭幾乎都透穿了靶心,箭頭從靶後穿出,力道之大,令人驚嘆。

第一輪,河朔禁軍淘汰三人,京師禁軍和錦衣衛全部過關。

第二亂,依舊是定點射靶,只是距離已移到了百步之外。河朔禁軍再次淘汰五人,京師禁軍淘汰四人,錦衣衛五人全部過關。

到了第三輪,距離已延長到了一百二十步,這個距離,即便是對於神射手,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果不其然,餘下的十八人,只有六人過關,其餘的不是脫靶,便是未中靶心。

餘下七人:錦衣衛五人,京師禁軍兩人。

就在點將臺上正要宣佈進行第四輪比賽規則時,臺下的花榮突然焦躁了起來,提弓回身而走。直奔場外。

叩噠噠~

不一會,便見花榮縱馬如風而回,身後一襲紅色披風獵獵招展,如同戰神一般,神威凜凜。手中寶雕良弓高舉,高聲喊道:“定點射靶算得什麼,且看本將騎射之!”

話音未落,全場皆驚,卻見那一人一馬呼嘯而出,堪堪停在一百五十步之外,那張三石寶雕弓高高的揚起,接著蓬的一聲弓弦響動,一枝接近三尺的長箭,帶著巨大的破空之聲,如同流星一般激-射而去。

只聽篤的一聲,那箭鏃便穩穩的射中了靶心之中。

嗬嗬嗬~

眾錦衣衛紛紛歡呼了起來,全場皆驚。一百五十步外騎射,相比定點一百二十步施射,那難度何止高了數倍。

緊接著,四周的其他禁軍也紛紛歡呼了起來,將花榮驚為天人。就連童貫、种師道、種師中和楊惟忠等人也紛紛站立起來。

种師道讚歎道:“如此神射,就算是西軍之中,也屈指可數!”

而與此同時,京師禁軍的兩名神射手,已然放棄了競爭,迎著花榮,躬身一拜,退回了本陣。

就在眾人以為花榮穩拿第一時,卻聽一人聲如巨雷:“花兄果然神射,楊某也來獻醜!”

眾人抬頭望去,卻見一名白袍小將,正是楊再興,也縱馬奔來,奔到花榮近前,揚手便是一箭,正中靶心,惹得全場再次歡呼聲雷動。

然而,比賽還在繼續,不一會,又一道火紅的身影縱馬而來,隨著一聲嬌叱,在那一百五十步外,又有一道寒光掠起,堪堪射中靶心。

嗬嗬嗬~

這一次,歡呼聲更為激烈,因為來者竟然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將梁紅玉。

隨後,燕青和孫立也終究不服氣,也各自找了一匹馬,兩人並轡而來,齊齊於一百五十步外施射,只聽篤篤兩聲激響,兩枝長箭齊齊中靶。

孫立瞄了一眼,抱弓朝四周一拱手,勒馬轉身,退回本陣。

他的那枝箭,離靶心差了約一指的距離……

接下來的射箭比賽,已不用臺上制定規則。

只見花榮又縱馬回身,退到四五百步之外,四周的禁軍知道花榮必然有更精妙的表演,齊齊沸騰了起來。

“花將軍!”

“花將軍!”

“花將軍!”

隨著數萬禁軍無比期待的呼聲中,花榮猛然飛馬朝射場疾奔而去。

此時已然日薄西山,天色逐漸黯淡了下來,射箭的難度也自然大大增加,馬背上的花榮神色從容,在疾奔的過程中已然伸出長弓,搭箭比劃了一下。

在快奔到一百五十步線外的時候,花榮放緩了馬速,停線上外不遠處,來回一個賓士,翻身背射,箭如流星,正中靶心。

一百五十步之外,還能背射,的確非同小可!

數萬名禁軍歡呼聲如同狂濤一般捲起,四野可聞,“花將軍”的喊聲響徹雲霄。

燕青和梁紅玉呆呆的望了一眼那箭靶,各自抱弓對場內施禮一圈,也退回了本陣。一百五十步外背射,的確難度太大,他們雖然箭術精妙,卻達不到此般境地。

全場的視線,全部集中在楊再興的身上。

楊再興大笑:“花兄神射無雙,我且試一試!”

說完也勒馬回身,退到四百步外,驀地一夾馬腹,那馬驟然提速,直奔箭靶而來,轉眼之間即將接近一百五十步內。

彎弓搭箭,翻身,背射!

篤~

那箭也堪堪射中靶心!

嗬嗬嗬~

全場的歡呼聲,再次如同排山倒海般沸騰而起,全場氣氛到了白熱化。(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