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皓長劍一抖,那一溜的血珠便抖落在地,冷聲道:“爾等可是不服?”

眾禁軍明顯滿臉的怒色,你看我,我看你,突然齊聲道:“我等皆不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皓冷笑道:“很好,不服者皆站到中間來!”、

話音剛落,便又傳來一陣吼聲:“老子也不服!”

眾人回頭一看,只見一個營指揮模樣的將領大步走來,滿臉憤懣之色道:“河朔之地,百年未起兵戈,俺們也一直這麼過來,偏爾等聒噪,哄騙官家,無事生非,興此戰事,勞民傷財,將俺們推往刀山火海,如今還敢傷人,難道不怕俺們都造反嗎?”

趙皓終於知道楊惟忠的無奈了,這哪裡是當兵的,簡直就是一群如同國足一般的潑皮無賴。

宋朝實行募兵制,而非徵兵制。

徵兵制而演變為募兵制原本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對於統治者而言,可以防止“強悍無賴遊手之徒”、“嘯聚作過”;對於直接生產者而言,可以免除大部分兵役和一部分勞役,“保其骨肉相聚之樂”。此外,募兵制的實行,使軍隊專業化、職業化,有利於軍隊素質的高。

然而,宋朝的募兵制實際實行以來,卻並非如此,弊端多多。

宋朝的募兵制的弊端,一是“兵冗”,二是“兵驕”。

所謂兵冗,是維持了一支龐大而冗濫的常備軍。宋朝國家的財政收入遠遠超過漢、唐,但朝廷長期入不敷出,就是因為軍費開支過於浩大。國家每年的財政收入,幾乎十分之七八或十分之五六用於軍費。浩大的軍費開支,極大地增加了百姓的賦稅負擔,使直接生產者難以擺脫貧困苦難的境地,因而無法進一步發展生產。

所謂兵驕,是軍隊的將校和軍兵“驕惰”成風,戰鬥力弱。北宋後期,邊郡之兵“或白首不遇一敵,終身不歷一戰,皆坐食軍儲,幸受溫飽。萬一有雞鳴犬吠之驚,則手不能安弦、目不能辨幟,求其捍禦之功,則百無一二矣”。仁宗皇祐間,河北沿邊“卒驕將惰,糧匱器朽,主兵者非綺紈少年,即罷職老校”,“訓練有名無實,聞者可為寒心”。

尤其是趙佶時,朝廷軍政腐敗,“勸沮之法壞,驕惰之風成,出戍則亡,遇敵則潰,小則荷戈攘奪以逞,大則殺掠嬰城而叛,天下可用之兵無幾矣”,終於導致北宋的滅亡。”養兵冗濫,造成宋朝長期“積貧”“積弱”,成為宋朝“自禍”“自敗”的重要因素。

北宋末年的當兵的,除了西軍這種常年與西夏打生打死的精兵,其餘大部分地區的禁軍都把當兵比作一個混吃等死的鐵飯碗,已經忘記了為兵者的基本職責,更缺乏為兵者的血氣和魂魄。

河朔禁軍爛不可怕,就怕像國足一般,我爛我有理,我爛得理直氣壯,爛出一身的戾氣,爛出怒髮衝冠的氣勢出來,這才是最悲哀的!

這也是為什麼北宋禁軍連廂軍數百萬,和女真人的總人口差不多,卻被女真人一路橫掃,幾年之內就打下了宋朝的半壁江山。

反之,岳飛卻能打出五百破十萬的效果,便是因為兵的質量高。

這便是所謂的兵在精不在多,太多的渣渣兵,一衝擊潰,反而自亂陣腳,起負面效果。

趙皓雙眼中的火花都快爆出來了,臉上卻依舊風淡雲輕,淡淡的說道:“不服者,全部站到正中間來,讓本將看看,都是何等的英雄!”

那營指揮冷哼一聲,率先走到正中間那陳虞侯的身旁:“出來,怕個鳥,難不成他等敢將我等全殺了!”

在他的慫恿下,很快身旁就聚集了三四十人,一個個梗著脖子,滿臉的鬥志昂揚的模樣。

趙皓冷眼望著他們,回頭問道:“還有誰?”

餘下的似乎見勢不妙,不敢再過來,卻聽那營指揮笑罵道:“過來怕甚,老子們又未犯啥罪過,大不了杖責三十,給老子撓撓癢!”

眾人鬨堂大笑,又站過來幾人。

終於,再也無人過來,那營指揮雙目一瞪,斜視著趙皓,一臉挑釁的表情。

趙皓冷冷的望著面前呼啦啦的一群人,突然笑了,笑得很殘酷:“就地格殺,一個不留!”

話音未落,長劍一抖,面前一名軍漢的頭顱便呼的飛了起來。

那軍漢尚在冷笑,突然只覺脖頸下一空,然後感覺一陣眩暈,隨即便看到了自己那無頭的身軀在噴湧著鮮血,他驚恐至極的想張開嘴喊叫,卻被無邊無際的黑暗所淹沒。

四周的眾錦衣衛悍將早已躍躍欲試,聽得趙皓一聲令下,齊齊拔出兵器,如同虎入羊群,大肆殺戮。只聽得嚓嚓嚓和嘭嘭嘭的一陣亂響,隨即慘叫聲四起,鮮血噴舞,骨肉四濺。眾軍漢原本便手無寸鐵,遇到的又是一等一的悍將,根本毫無還手之力,轉眼之間便倒下了一大片。

等到那營指揮反應過來時,四周已只剩下寥寥數人,其餘眾人,剛剛還立在他們身旁,此刻全部倒在血泊之中,竟然沒有一個活口。

那營指揮嘴巴張的大大的,原本充滿戾氣的雙眼,剎那間被巨大的驚恐所替代。

這個少年將軍是誰,簡直就是瘋了!

宋朝雖然優待士大夫,打壓武將,但這只是在政治待遇上的差異,但是在其他待遇方面絲毫不差,而且軍紀軍規更是鬆散,將士們就算犯了大錯,只要不是謀反之類的,一般也就杖責、貶職了事,幾乎沒見過就地正法的現象。

所以這群軍漢,雖然親眼見到趙皓怒殺那陳虞侯,絲毫沒有畏懼,反而群起而抗之。所謂法不責眾,他們根本不信趙皓敢對他那麼多人動私刑,更不用說是就地格殺了。

如果他們早知道站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敢一次性斬殺近百名士大夫的狠人,就不會如此囂張了。

只是,如今悔之晚矣!

噗通噗通~

不等那營指揮率先反應過來,四周的軍漢們已經嚇得魂飛魄散,兩股戰戰,齊齊跪倒在地,哭聲喊道:“將軍饒命!”

趙皓身上沾了不少血跡,臉上也是濺了好些鮮血,滿臉殺氣騰騰:“殺!”

死幾十人,總比死上千萬的無辜同胞好!

吃百姓和國家的餉,卻毫無為兵者的血氣和魂魄,不知羞恥,反而理直氣壯,留著何用?

嚓嚓嚓~

又是數道寒光閃過,餘下幾名軍漢也齊齊帶著驚恐,倒了下去。

此時,那營指揮終於明白面前的人是誰了,失聲驚呼:“壽安侯!”

大宋立國一百五十年,未嘗殺士大夫一人,而本朝壽安侯,在京西一人斬殺近百人,這件事不但在朝野被津津樂道,在行伍之中也是被廣為傳頌。

因為對於一直被士大夫壓制的武將們來說,這無疑是件迴腸蕩氣的事情,所以也是大肆宣揚,似乎趙皓為他們出了口大氣,這營指揮自然也是知道此事的。

他萬萬沒想到,終有一日,昔日的壽安侯,也會將屠刀架到他的脖子上來。

只是,老天給了他後悔的時間,卻沒給他後悔的機會……

噗~

趙皓長劍一揮,一顆斗大的頭顱沖天而起,那斷頸處的鮮血,噴灑了趙皓一身。

“傳令河朔禁軍所有營指揮以上將領,皆來此地會集,本將要訓話!”

“喏!”

此刻,就連久經沙場的楊惟忠,也被趙皓震撼住了,聲音變得十分恭謹。

不到半個時辰,所有的營指揮以上的將領,約兩百餘人,黑壓壓的一片,聚集在趙皓面前,就站在那一地的鮮血和屍體旁邊,肅然而立。

所有人在來時的路上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知道來者是何方神聖,嚇得個個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神色戰戰兢兢。

一個能不顧太祖誓碑遺訓,悍然斬殺上百士大夫的狠主,對於他們這群武將來說,還真不敢惹。

空氣中,飄蕩著一股濃烈的血腥味和死亡的氣息,使得原本如同菜市場般的軍營,終於有了幾分鐵與血的味道。

趙皓的聲音,比死亡更為冰冷:“明日開始,所有將士務必點卯,進行集訓,除非不能動彈者,否則點卯不到者,一律格殺勿論!”

“喏!”眾人齊齊高聲響應,生怕自己聲音小了,被趙皓揪出來。

“每日訓練兵陣四個時辰,不得稍有懈怠!”

“喏!”

“不堪勝任者,戰兵轉為輔兵,輔兵轉為民夫;不守軍紀,頂撞上峰者,就地格殺勿論!”

“喏!”

最後,趙皓轉身望向了楊惟忠,冷聲道:“楊將軍,本郡公託你做一件事。”

楊惟忠急聲道:“請郡公示下!”

“煩請將軍撰寫一文,其題為“為兵者之責任”,明日交給本郡公。一旦定稿之後,便組織營指揮以上的指揮官熟讀之,再以營為單位,組織全體將士學習!”

“喏!”

趙皓這才是微微點了點頭,示意眾人就地解散,率著眾錦衣衛將領,大步離去。

走到轅門口,只見那幾名守衛已一個個站得筆挺,手執兵器,肅然而立。

“參見郡公!”

那聲音明顯比初時洪亮有力得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