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士?何為大夫?"

趙皓這一聲喝問,不但令鄭玉懵住了,在場的所有士子們也都懵住了。

士的字義經過歷史變遷,在戰國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通稱,是脫離生產勞動的讀書人。

大夫的意思也有多重意義,在宋代意義比較廣泛,凡品官皆可稱為大夫。

由於太祖誓碑遺訓之事,士大夫有免死之權利,關於士大夫也有個統一不成文的定義,即透過科舉入仕的品官,即為士大夫。

當然這種定義也只是不成文的規定,不管是太祖誓碑,還是大宋律例,並未明文對士大夫進行定義。

倉促之下,鄭玉張口結舌,沒有答案,在場的太學生們也沒有人給出答案,但是趙皓很顯然並不想要他們的答案。

在空曠而靜寂的宣德門前廣場上,趙皓洪亮的聲音在空中飄蕩而起,方圓數百米內皆清晰可聞。

"何為士?"

"讀書人,可為士,亦不可為士!"

"品學兼優者為士,知書達理者為士,剛直不阿者為士,憂國憂民者為士,守禮執義者為士,捨身報國者為士,樂善好施者為士,胸懷坦蕩者為士,尊老愛幼者為士,不欺暗室者為士,潔身自好者為士!"

"卑躬屈膝者不可為士,蠅營苟且者不可為士,阿諛奉承者不可為士,口蜜腹劍者不可為士,忤逆不孝者不可為士,欺男霸女者不可為士,目無法紀者不可為士,陽奉陰違者不可為士,不守信諾者不可為士,德行有虧者不可為士!"

這一通關於"士"的定義,隨著趙皓那氣勢磅礴的聲音,一氣呵成,鏗鏘有力,令眾太學生聽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好!

陳東站起身,率先大聲叫好,現場頓時歡呼聲雷動,那些一向將趙皓視為偶像的士子們,呼啦啦的全部站立起來,紛紛鼓起掌來。

原本憂心忡忡的陳東,眼中逐漸露出了笑意,對趙皓的欽佩又增添了幾分。

公子果然非同凡響!

他隱隱已明白了趙皓的意思,也見到了勝利的曙光。

緊接著,趙皓那慷慨激昂的聲音繼續在廣場上空飄蕩。

"何為大夫?"

"為官者可為大夫,亦不可為大夫!"

"為民直言者為大夫,兩袖清風者者為大夫,興教一方者為大夫,德高望重者為大夫,明鏡高懸者為大夫,斷案如神者為大夫,鐵面無私者為大夫,急吏緩民者為大夫,敬賢下士者為大夫!"

"賣官鬻爵者豈可為大夫?貪贓枉法豈可為大夫?搜刮百姓豈可為大夫?禍國殃民豈可為大夫?塗炭生靈豈可為大夫?媚上欺下豈可為大夫?同流合汙豈可為大夫?"

這一通關於"大夫"的定義,再加上一通連珠炮的反問,再次令眾太學生無言以對,也無從質疑。

現場的叫好聲和掌聲再次激烈的響起,這一次不但右邊的陣營響起了掌聲,就連左邊的陣營也有不少人站立而起,激動的鼓起掌來。

左邊陣營的為首者眼見己方陣營開始分化,頓時急的抓耳撓頭,卻無計可施。在趙皓那凜然的氣勢之下,他們根本無法去辯駁,更不可能上去強行制止趙皓的發言...

趙皓朝那些歡呼雷動的的太學生們點了點頭,又繼續慷慨陳詞。

"士大夫者,當潔白如天山雪蓮,巍峨如岱嶽泰山,寬廣如東海之水,明亮如皓月當空。"

"士大夫者,大忠偉節,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於古人,後可師於來者。"

"春秋魏國西門公豹,漢時趙公廣漢,漢時黃公霸,前朝徐公有功,前朝狄公仁傑,本朝包孝肅公,本朝範文正公,此皆士大夫之翹楚也!"

趙皓頓了一下,讓眾士子們消化一番,現場的歡呼聲和掌聲再次響起。

這一次,左邊的陣營已有小半倒戈了,呼啦啦的站起來了一大片,掌聲一陣接一陣,而且繼續蔓延了過去。

趙皓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繼續保持高昂而慷慨的聲音,發出一陣怒吼般的發問。

"京西北路貪官惡吏諸如前憲臺張越之流,不修身,不養德,貪贓枉法、見利忘義、以權謀私、利令智昏、尸位素餐、草菅人命、禍國殃民、荼毒百姓,豈可算得士大夫?"

這一通爆炸般的發問,令全場再次靜寂下來,眾士子們深深的陷入了沉思,沒有人做聲。

趙皓沒有間隔太長的時間,繼續高聲發問。

"爾等既為士,當知士之高潔,豈肯與彼等無恥骯髒之宵小為伍?

爾等既欲為大夫,當知大夫之重任,豈可視侵吞賑災之糧而中飽私囊,置京西北路數百萬生靈性命於不顧者為大夫?"

振聾發聵的質問,令眾生無以應答,只是大部分學子們已默默的站立起來,一個接一個...

轉眼之間,現場還跪倒在地的已只有少數人。

最後,剩下的跪拜的學子,不管是否贊同趙皓的慷慨陳詞,都不得不站立起來...前後左右的人都站起來了,中間夾雜著一兩個跪拜的,顯得就像傻逼一樣。

最後,趙皓長長的吸了一口氣,用盡全力,高聲吼道。

"我朝太祖遺訓,不得擅殺士大夫;我朝立國一百五十年,未嘗殺士大夫一人;本侯又豈敢違背祖制,擅殺士大夫?"

"本侯一向對士大夫崇拜有加,如今不過是為士大夫正名,清除混雜在士大夫行列的垃圾、蛀蟲、渣滓、毒瘤而已!"

"本侯並未殺真正的士大夫一人,如今為江山社稷、為天下蒼生、為真正計程車、為真正的士大夫,鋤奸除惡,以儆效尤,何罪之有?"

好!

全場數千人終於被趙皓的雄辯所折服,短暫的沉寂之後,便爆發出山崩地裂般的歡呼聲和掌聲。

尤其是那些支援趙皓的有志之士,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在趙皓到來之前,他們心底的潛意識裡已經認為趙皓大勢已去,他們大都是帶著悲壯的心情來為趙皓做最後一絲努力,盡自己的一份心意而已。

而對於結果,他們一開始便是絕望的,他們根本沒想到趙皓能贏,最多只是減輕責罰而已。

而趙皓這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講,讓他們知道了一件事:壽安侯,是不可擊敗的!

陳東率先高聲喊道:"走罷,壽安侯一路勞頓,休得在此添亂了!"

迎接他的則是一通如雷的響應聲。

從後頭開始,廣場上的太學生們,如同潮水一般向廣場邊的街道上散去...此間事情已了,而且日到中天,很多學子早就曬得受不了了。

轉眼之間,廣場上的太學生們已經散去了大半,餘下的學子們跟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背後繼續撤退。

鄭玉兄弟,還有蔡京等人的門生們,傻愣愣的望著四周風流雲散的同窗們,不知所措。

漸漸的,廣場上的人越來越少,十成只剩下兩三成。

終於,鄭玉如夢初醒,率先歇斯底里的喊道:"狡辯,此乃狡辯,休得上了奸賊的當!"

然而他的叫聲,並未引起太多的響應,大部分太學生們依舊繼續快步離開,偶爾有人停了一下腳步,也被同伴拉走。

鄭玉等人氣急敗壞的喊了一通又一通,反而加速了眾人的撤離,生怕撤得晚了,被他們強行拉住在這裡曬太陽。

眼看場內的太學生已剩下不到一成,就在此時,廣場上響起了一陣奇怪的響聲。

噶啦啦~

那是弩箭上弦的聲音,上百張強弩瞄準了在場堅持不願撤走的太學生們。

只聽趙皓厲聲呵斥道:"誰,敢稱治本侯之罪,即為貪官惡吏之流助威,即欲成為禍國殃民之輩,本侯寧舍一身剮,也要清除此國之毒瘤!"

那些仍想頑抗的太學生們驚得魂飛魄散,兩股戰戰。

"本侯數至三下,再不撤退者,亂箭射殺,立誅無赦!"

"三!"

呼啦啦~

隨著哭爹喊娘的慘叫聲,餘下一兩百名太學生,撒腿拼命的逃竄而去,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宣德門前,變得空空蕩蕩的,只剩下趙皓和百餘名錦衣衛。

趙皓終於長長的籲了一口氣,這才感覺到背後汗水涔涔而下...

*******************

凝合殿前,因為宗正會的加入,跪拜者又多了一大片。

烈日當空跪在殿前的百官們被曬得額頭青筋暴起,臉上汗珠子大顆大顆的滾落,縱然不斷的擦拭,依舊是滿臉的汗流像爬蟲一般佈滿。

眾官員不但袖子全溼了,後背也隱隱露出一片片汗跡,非常難受。

這些官員們一向養尊處優,而且年事已高,比不得宣德門前的太學生大都是青春年少,一個個曬得頭昏眼花。尤其是蔡京和餘深,都是七十歲的高齡,更是搖搖欲墜。

幸好的是,宗正會那邊見勢不妙,急忙給燕王趙楷傳信,趙楷派了兩個宦官偷偷送了兩罐冷茶來,蔡京和餘深兩人喝幾口冷茶,這才稍稍緩解暑氣。只是這種待遇也只能僅限於他們兩人,如今他們是在逼迫官家,趙楷哪裡敢大張旗鼓的送水送茶?

一旁的白時中也被曬得苦不堪言,悄聲對蔡京道:"老公相,日頭已高,再如此下去,恐怕大夥都支撐不下去了...不若吃了午飯再來?"

蔡京擦了一把汗,冷聲道:"吃午飯?一旦出了宮官家還能讓我等再進宮?就是要暈倒幾個,官家迫不得已才會治罪趙皓,再堅持會罷。"

白時中皺了皺眉:"看官家的意思,一來不忿我等此般逼迫的意味,二來...聽說趙皓昨日送了官家一份大禮,恐怕此次官家不會讓步。"

蔡京沉聲道:"此戰只可勝不可敗,若是一旦開了此頭,日後我等遲早死無葬身之地!我朝不可殺士大夫,此乃太祖遺訓,就算是官家也不得違背,老夫且看官家能堅持到幾許,此刻萬無退卻之理!"

白時中依舊心中惴惴的:"官家信奉亂力怪神之說,林靈素雖去,但**卿為首的那幫神棍仍在,聽聞宮中講,那神棍言趙皓乃官家之護法神,官家深信不疑,會不會..."

蔡京冷哼一聲道:"怕甚麼,他區區一個遠房宗室,就算真是甚麼神,還能抵得了整個宗室和百官?況且宣德門前還跪拜了數千學子,官家一向英明,豈會不為大局計?"

就在此時,一道紫影從眾人眼前晃過,上了臺階,立在大殿門前。

眾人定眼一看,正是禮部尚書金崇略!

金崇略朝門裡一拜,朗聲道:"禮部尚書金崇略拜見官家,願官家萬年!"

裡頭傳來趙佶疑惑的聲音:"金尚書,進來罷!"

卻聽金崇略道:"啟稟官家,百官跪拜請願,微臣不敢入內,就在外頭稟報罷。"

趙佶遲疑了一下,道:"好。"

蔡京神情一愣,心頭閃過一絲不詳的預感。

卻聽金崇略道:"啟稟官家,壽安侯已到宣德門,宣德門前太學生已全部散去!"

什麼?

跪在臺階之下的百官們譁然大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