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和玉米豐收的時候,左夢庚在鈔關碼頭迎來了南下、北上的兩撥人。

南下的是侯恂和劉宗周,北上的曹文衡。

侯恂比較倒黴。

上個月視察邊關的時候,結果碰到火藥爆炸,身上多處被燒傷。於是向朝廷請辭,需要休養。

原本的歷史上,崇禎讓他留職。

但這一次崇禎對他十分看重,想著日後要重用,便許可了。

曹文衡北上就是來接替侯恂的。

薊遼重鎮,必須要有能臣駐守。曹文衡在東昌府和應天的政績都十分出眾,於是得到了提拔。

至於劉宗周……

還是和歷史上一樣,最終和崇禎鬧崩了。以病體需要調理為由,告病歸家。

崇禎默契地沒有挽留,痛快放行。

南下的劉宗周蕭索一如這個秋天,比去京師之前著實老了許多。

“當初便勸過老師,那個京師就不該去。給一家之皇帝當奴才,又能有什麼好下場?”

黃宗羲扶著劉宗周,火力全開,絲毫不帶客氣的。

左夢庚幫著攙扶侯恂下了船。

看著侯恂慘淡的模樣,不禁唏噓。

“若谷公這一傷,多年努力全都毀於一旦了。”

侯恂卻沒有什麼惋惜的,灑脫一笑。

“歇一歇也好。如今周延儒、溫體仁視我如仇寇,我不在朝廷,說不得還能留得性命。”

就在這個秋天,首輔成基命也請辭了。

崇禎同樣放行。

於是主政的人就變成了周延儒,不久之後會是溫體仁。總之,東林黨已經徹底離開了中樞。

侯方域上前來,老老實實給左夢庚行禮。

“見過左家哥哥。”

一年不見,侯方域著實成長了不少,隱隱有些脫去稚氣。

“你來的正好,張令錫一直唸叨著你。”

聽到同齡玩伴的名字,侯方域也有些迫不及待了。

他在京師,著實無聊的緊。尤其是徐若琳走後,更是連請教的人都沒了。

因此侯恂打算來臨清的時候,他是最高興的。

黨還醇上前,雙眼含淚,情難自已。

“若谷公,恩師他……”

侯恂臉色一黯,俯身扶起了他。

“世事無常,人各有命。若樸他身子本就孱弱,該有此劫。”

就在上個月,侯恪因病去世了。

才三十多歲的年紀,著實令人惋惜。

劉宗周、侯恂、曹文衡的到來,令左莊的熱鬧一下子空前起來。

黃道周也欣喜地從東昌府趕過來,讓左夢庚的陣營第一次全員到齊。

劉宗周脫離政務,重新撿起文學,也終於將《國富論》和《君主論》都看了。連黃宗羲的《君主本論》也好好地品讀了一番,還做了評析。

“和你等所倡相比,老夫的學問卻顯得空洞了。”

劉宗周這些年來一直撲在故紙堆裡,想要為儒家學說尋找到新的方向。原本是要向著“慎獨”的方向深入下去的,半路上被左夢庚影響,學問也開始從務虛漸漸變的務實。

尤其是做了一年的京兆尹後,見識到了大明王朝不可阻止的墮落,劉宗周更加迫切。

如今的他,稍微有點理解左夢庚為何那麼堅決地想要造反了。

雖然自己還不大能夠轉換身份,但對於這裡誕生的思想,還是很受啟發的。

“中恆說過,要讓我們的行動有先進的綱領,那麼就必須明白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想要做的,不單單只是推翻一個皇帝、一個王朝那麼簡單。我們想要的,是摧毀舊有階層,解放生產力,以此來提升國力民生。”

左夢庚持續不斷的灌輸終於起到作用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封建制度的危害,同時也有了去推翻封建制度的意願。

就以臨清的幾大家族來說,自從將土地拿出來入股了農墾集團和蔬菜集團後,他們就已經從傳統的地主開始向資本家在轉變了。

接下來的這個冬天將至關重要。

一旦更大規模的蔬菜集團獲利豐厚,超過了以往的土地收入,那麼這些家族將會成為左夢庚最堅定的支持者。

什麼都是假的,只有利益是最真實的。

除了幾大家族外,侯恂、瞿式耜、曹文衡等人已經感受到了新興產業的威力。

到今年為止,他們幾家的財富透過福耀集團的分紅,足足增長了一倍有餘。

這還只是第一年,隨著諸多產業的慢慢鋪開,他們這些人必定會成為新興階級。

巨大的利益面前,對於推翻禁錮自身發展的封建制度,這些人的造反精神已經超過了左夢庚。

左夢庚還只是本著挽救中華民族的理念,希望這個古老民族能夠搭上大航海時代的快車道,繼續屹立於強族之林。

而其他人,則基本上都是從自身的利益角度出發去反對封建制度。

“各位,在下近日也有所思慮,現已成稿,還請大家斧正。”

柳一元也沒有閒著,同樣拿出了他的想法。

和黃宗羲截然相反,柳一元的出發點不是對帝王的反思,而是著重於思考平民的問題。

他這片文章的題目是《民眾生存現狀的危害性以及改善的可行性建議》,典型的左夢庚式論文風格。

在文章中,柳一元概述了當今天下百姓的生存艱難問題,同時提到了一個關鍵性問題。

那就是要想讓百姓能夠擺脫生存危機,就必須要解除對百姓的禁錮。能夠讓百姓自由選擇職業、自由選擇地域,透過更多的方式求活。

他的理論基礎,出自於《禮記·大同篇》。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柳一元認為,將百姓人為地劃分為固定的職業,拘禁在固定的地域,這是對百姓最大的傷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時移世易,世界已經變得大為不同,土地的承載能力也決定了光靠農耕無法養活更多的人口。

因此必須解放百姓,讓百姓透過其他的途徑獲取生存物資。

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討論當今天下百姓的生存狀況,實則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解放人口和勞動力。

完全就是新興資產階級對地主階級的挑戰。

因為一旦完成百姓的身份解放,那麼受到損害最大的一定是地主階級。

沒有人給他們種地了呀!

而新興資產階級在發展的過程中,除了不斷改進技術之外,最需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源源不斷的勞動力。

任何時候,勞動力才是創造財富的根本。

這篇文章讓左夢庚非常滿意,因為他看到了新興階級終於開始具備挑戰精神了。

同樣的,這片文章也讓黃宗羲、左懋第等人很不滿意。

他們不滿意的原因是,覺得這裡面的觀點太保守了。

“明明君主才是天下第一大害,只要清除了這個最大的禍害,民眾的生存危機自然而解。”

柳一元和他辯論許久了,也有了火氣。

“君主已經存在數千年了,在百姓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貿然剷除了君主,那麼國家行政該怎麼辦?”

為黃宗羲出頭的,是周遊。

“國家既然是民眾的國家,那麼國家的事務就該由全體百姓來決定。”

黃道周不認可這個觀點。

“如今百姓多數愚昧,民智尚未開啟,貿然將國政交之其手,實非國家之福。”

今天是全體大會,所有相關的人都來了。

因此王秀芹也參加了論戰。

“百姓民智未開,那便開啟就是。”

李邦華反問道:“那這個過程需要多久?幾年、幾十年還是上百年?當今天下百姓目不識丁者十之八九,莫說天下大事,便是本村之外的情形都茫然無知。這樣的人,參與國政,這不是禍亂之源嗎?”

左永也有理由。

“就怕不如此做,長此以往,國政把持於少數人之手,屆時又和這大明有甚分別?”

徐若琳也來了。

躲在左夢庚身邊,看著唇槍舌劍無比激烈的現場,忍不住輕聲嘀咕。

“他們會不會打起來?”

左夢庚莞爾一笑,並不緊張。

“不會。他們只是在尋找未來的方向,走上了不同的路罷了。殊途同歸,結果還是一樣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