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朗則布遇到大麻煩了。

仗打輸了還好,重整旗鼓再來就是了。

哪怕國防軍十分強大,可是憑藉天竺廣袤的土地,還是可以周旋的。

他就是沒有想到,老巢出現問題了。

就在他領軍進攻阿豪姆王國之後,孟加拉出現了暴亂。

婆羅門教徒毫無徵兆地開始攻擊尹教徒,到處燒殺搶掠,甚至還將總督府給燒成了平地。

當地官員焦頭爛額,連忙組織平叛。

原本他們以為可以很快結束暴亂,可誰知狀況愈演愈烈,而且那些婆羅門教徒的戰鬥力非常誇張。

軍隊很快就被婆羅門教徒擊敗,沿海的二十多座城市全都丟失。

情況反應上來,官員們終於察覺到不對勁了。

哪有暴徒裝備火槍的?

甚至還有火炮。

而且其中不少人說的語言也不對,更有光頭隱藏其中。

終於,當班加烏帕齊拉也丟了後,整個孟加拉都陷入了恐慌當中。

因為從此處東進,就是博多河。而過了博多河,就是孟加拉的政治中心達卡。

當地官員連達卡城內的暴亂都還沒有平息呢,一旦被河西岸的叛軍衝過來,那麼整個孟加拉都得陷落。

後方大亂的訊息傳入軍中,還在回程的奧朗則布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

他當機立斷,率軍調頭,竟然沒有再去孟加拉,而是亡命狂奔,撤退到了巴特那。

儘管這次千里逃亡又令他損失了近三萬人,但不得不說,這個選擇令他逃過一劫。

就在奧朗則布決定轉向的時候,在南海艦隊第一支隊的掩護下,陸戰三師第九團和暹羅軍隊在吉大港完成了登陸。

如果奧朗則布返回孟加拉,很可能會被第一師和陸戰三師夾攻。

隨著國防軍的到來,孟加拉的局勢徹底一發不可收拾。

得到支援的婆羅門教徒們士氣大漲,最終攻佔了達卡,並且開始對尹教徒進行血腥清算。

據統計,短短的半個月內,從孟加拉逃亡到天竺境內的尹教徒就多達三十餘萬。

至於死在婆羅門教徒手中的,只能說不計其數。

這種落後而偏遠的地區,是沒辦法仔細計算的。

因為帝國的參與,孟加拉的歷史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原本的歷史中,這裡將會是尹教國家,而且始終活在天竺的陰影下。

結果在帝國的幫助下,婆羅門教徒反客為主,改變了這裡的格局。

當然了,在這樣的動亂中,婆羅門教也在發生巨大的改變。

佛教徒們一邊鼓動、一邊清洗,同時潛移默化地更改教義,令婆羅門教也不一樣了。

天竺很大,又很落後,因此資訊的傳遞自然很慢。

沙賈汗的使者是在半個月後趕到巴特那並且見到敗退的殘軍。

都不用奧朗則布說什麼,看著殘兵敗將的悽慘模樣,使者就預感到了大事不妙。

果然,當聽了大軍在高哈蒂一觸即潰、而且現在孟加拉也不保之後,使者就明白天塌了。

他顧不得疲憊,又火速趕回德里。

但已經不需要他再多說什麼了。

因為南部和西部的噩耗也都傳來了。

聽到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也來湊熱鬧,並且打下了大片的土地後,沙賈汗當場昏厥。

等他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責令大臣們趕緊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的。

天竺上下如今還矇在鼓裡。

甚至在天竺人的心目中,並沒有覺得帝國有什麼了不起。

居然敢染指阿豪姆王國,打了就是嘛。

怎麼轉眼之間,就變成自己捱打了呢?

隨後到日子裡,戰報每日傳來,令天竺君臣如坐針氈。

英國人和康提王國互相配合,已經攻陷了泰米爾和馬杜賴。也就是說,整個南亞次大陸的最南端都被佔領。

葡萄牙人也打下了馬凱迪裡。

這個位置非常重要。

從這裡南下,柯欽隨時都能丟失。

從這裡東進,班加羅爾也隨時不保。

雖然如今這些地方還都屬於一些小的邦國,並且對莫臥兒帝國陽奉陰違。

可誰都知道,一旦整個南部落入盟軍手中,到了那時盟軍就可以集中所有兵力壓過來。

最讓莫臥兒帝國難受的,還是荷蘭人。

佔領卡拉奇之後,貪婪的荷蘭人從不知道什麼叫適可而止。

他們逆著印度河、沿著豐饒的平原一路向北,又攻佔了海德拉巴。

一時間,天竺人舉目四顧,居然四處皆敵。

這種狀況,即便是最為睿智的人也難以適應。

一切都來的實在太快了。

以為這就完了?

大錯特錯。

只能說之前的莫臥兒帝國殺到天竺之後太牛逼,大殺四方放眼無敵。

可也正因為如此,莫臥兒帝國得罪的人有點多。

先前因為莫臥兒帝國太過於強大,那些勢力只能做縮頭烏龜,將仇恨深深隱藏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是現在莫臥兒帝國被盟軍打的風雨飄搖,大片國土紛紛淪喪。那些勢力哪裡還能忍住,全都冒了出來。

就在沙賈汗和大臣們商議,要如何增援南部的時候,晴天霹靂當頭落下。

貝拉爾、比達爾全都出現了叛亂。

而擋不住盟軍兵鋒的沙希王國乾脆徹底投降,並且宣佈加入盟軍,轉頭就對尹教徒祭起了屠刀。

在現實面前,信仰也有著靈活的底線。

事情到了這一步,顯然整個南部地區已經徹底亂套了。即便天竺籌備了大軍南下,也難以平穩局勢。

這還不算完,對天竺人最致命的一擊到了。

身為宿敵,西面的薩法維王朝近些年來沒少在莫臥兒帝國身上吃虧,因此對天竺的情況最為關注。

天竺遭遇圍攻的第一時間,訊息就傳遞到了薩法維國王阿巴斯二世的耳中。

儘管阿巴斯二世才十七歲,但卻有雄主之姿。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從莫臥兒帝國手中奪回領土的好機會。

他迅速組織了大軍,並且親征,直奔坎大哈而去。

原本莫臥兒帝國為了防備薩法維王朝,在西線囤積了大量的兵力。

可是其他方向出現問題後,已經接受沙賈汗的命令被調回了國內。

空虛的西北地區遭到薩法維王朝的攻擊,根本無力抵擋。

僅僅只有了半個月,波斯騎兵就奔襲到了坎大哈城下。

這座中亞重鎮、莫臥兒帝國北方的門戶,陷入了風雨飄搖當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