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衡虛驚一場。

黃臺吉對大同沒什麼興趣。

更確切地說,黃臺吉怕和另一路相隔太遠,被明朝找到機會。

因此在劫掠了宣府鎮,取得了足夠的糧草補給之後,黃臺吉立刻回師,和左翼合兵一處,再次撲向京師。

這一天已經是十二月十五,黃臺吉得到情報,滿桂率領四萬大軍出城了。

從初一到十五,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明廷始終對後金的行動置若罔聞,不動一兵一卒。

明廷在幹嘛呢?

在上演一出出的鬧劇。

首先是在通州的孫承宗,本來後勤部長做的好好的,局勢也在好轉。

突然之間,天降霹靂,袁崇煥入獄,祖大壽帶著一萬五千大軍跑路了。

這一下老孫就從後方變成了前線,不得不焦頭爛額地平事。

當務之急,就是拉回祖大壽。

因為這是目前唯一一支能打的軍隊。

如果讓祖大壽回了關外,那明朝上下就只能瞪眼幹看著後金如入無人之境了。

孫承宗來來回回派人勸了好幾回,祖大壽不聽,無動於衷。

無奈之下孫承宗也生氣了,給崇禎的奏章裡也發了脾氣。

崇禎這段時間在幹嘛呢?

他很忙。

忙著給袁崇煥羅織罪名。

是的,你沒看錯,關於袁崇煥的罪過,基本上都是誣陷的,而且還是這位皇帝陛下親自動的手。

十二月初五這天,江西道御史高捷的奏書裡,將崇禎為何這麼做的動機說的清清楚楚。

【皇上赫然震怒,下督師袁崇煥於獄,輦下嘖嘖萬口誦聖明英斷,踵武肅皇,國法振而內患除矣】

翻譯成普通話就是,袁崇煥居然讓陛下震怒,真是大逆不道。

說穿了就是,後金打到京師城下這件事,讓崇禎做著的聖君臨朝、舉國稱頌的美夢被打醒了,大巴掌還賊疼。

皇帝丟了面子,羞憤難當,因此恨上了袁崇煥。

這也是前面左夢庚判斷,後金越過薊州,袁崇煥必死無疑的原因。

雖然皇帝是因為丟了面子對袁崇煥恨之入骨,但要想殺袁崇煥,顯然需要正當理由。

沒有怎麼辦?

編。

十二月十一,山西人張思棟帶著火摺子進了倉儲要地,被巡城御史史範抓獲。

經過審訊,張思棟稱自己是受到袁崇煥家人周彪指使,倉場尚書孫居相旁聽作證。

崇禎立刻讓錦衣衛接管,調查真相。

這有什麼好調查的?

袁崇煥一個廣東人,要火燒倉場這麼大的事,為啥要去找一個山西人來做?

呵呵,又是山西人。

不得不說,這背後的陰謀味道不要太濃。

值得一提的是,祖大壽是在袁崇煥被逮之後的第三天才走的。

他等了崇禎一天,想要讓崇禎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行為。

奈何朱家人別的方面或許差點,但是在固執方面那是祖傳的。

祖大壽等到第三天,見崇禎沒有更改的意圖,於是便走了。

崇禎既然選擇了固執,為了維護權威,那自然就要固執到底。

你以為沒有了你們關寧軍,朕就不能打仗了?

你們好好看看,朕是怎麼幹翻後金的。

於是崇禎開始讓群臣獻策,但是這個獻策嘛……

說實話,又一次打了他的臉。

原兵部員外郎寧承熙上了摺子,一同統計了五點,把朝廷的窘境披露無遺。

第一,城池修的不足,難守;

第二,士兵不敢打;

第三,早不知道怎麼打,晚上也不敢打;

第四,事權不統一;

第五點最簡單也最無解,沒錢。

這些都是實際情況,好懸沒讓崇禎一口老血吐出來。

鬱悶時刻,妖孽來了。

京營戎政兵部右侍郎劉之綸充分展現了禍國殃民的本色。

他跟崇禎說,“陛下啊,我呢,什麼都不會……”

你什麼都不會,你就老實待著行不?

“但是呢,我認識有本事的人,他們會製造單輪火車、偏廂車、獸車,挖空木頭做成西洋大炮,不用戶部的錢。只要你給我一萬兵,我就打後金。”

崇禎一聽,大喜過望。

這不要錢還能去打仗的臣子,上哪兒找去啊。

他就不想想,這木頭做的西洋大炮,能打仗嗎?

劉之綸不但用這些話博得了崇禎的賞識,還把一個人推薦給了崇禎。

如果說宋徽宗有郭京,那麼明思宗同學也有申甫。

這申甫是個什麼貨色呢?

此人原本是個雲南混混,天啟年間做了和尚,在河南、山東到處亂跑,最終在潁州大俠劉廷傳處做了門客。

劉廷傳門下有幾百個食客,都喜歡談論兵法(吹牛逼),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吹得過)申甫。

劉廷傳就覺著申甫是個大才,然後資助他去了京師。

申甫多次拜見朝廷公卿,向他們介紹自己學到的兵法。可公卿們又不傻,怎麼會將他當成一回事。

這一次後金入寇,崇禎慌了神,劉之綸趁機邀名,覺著是個機會,就把申甫推薦給了崇禎。

崇禎病急亂投醫,立刻召見了申甫。

申甫也沒說自己有什麼本事,其實是根本沒本事。反正就不停磕頭,然後大喊大叫。

“我沒有什麼才能,願意以死效忠陛下。”

崇禎當場就授予申甫為京營副總兵……

你敢信?

京營是個空架子,崇禎就讓申甫自己去招兵。

後金都打到城牆根底下了,這個時候才去招兵……

能打嗎?

十二月十六,後金大軍迴轉,朝廷就催促申甫出城同後金作戰。

這一下申甫麻爪了。

可事到臨頭,躲是躲不了的。

只好在夜裡帶著士兵用繩索吊下了城牆,戰戰兢兢地去迎戰後金。

等走到盧溝橋的時候,估摸著也就剩下十多個人了。

其餘的,全都跑了。

申甫在盧溝橋遭遇了後金。

估計後金都沒有將這夥人當回事,一頓亂箭,申甫就被射成了刺蝟。

一直到二十五日,才在盧溝橋找到申甫的屍首。

諷刺的是,這麼一個江湖騙子,居然得到了豐厚的嘉獎。

忠心報國血戰者下獄定罪,欺君罔上招搖撞騙的混混成了英雄!

如果說申甫的事只是一出鬧劇的話,滿桂部的覆沒才是悲劇。

十一月二十的德勝門一戰,滿桂部就已經被打崩潰了,全軍上下只剩下兩百多人。

可崇禎罔顧事實,在命令滿桂總理諸軍後,非要逼著他出城和後金決戰。

估計滿桂接到訊息的時候,心都涼了。

可是沒辦法,監軍太監就虎視眈眈地盯著,滿桂不得不做。

而他也成為了崇禎派遣太監監軍被害的第一人。

申甫陣亡的同一天,就在盧溝橋背後的永定門,四萬臨時拼揍的明軍被後金屠雞殺狗一般地幹掉了。

滿桂、孫祖壽戰死,黑龍雲、麻登雲被俘,崇禎把最後一點本錢都賠了個精光。

到了這個時候,崇禎終於明白自己幹了什麼,忙不迭地威逼袁崇煥給祖大壽寫信,希望拉回祖大壽這匹野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值得一提的是,祖大壽和袁崇煥的交情未必多好。

祖大壽撤軍也不是因為袁崇煥受了誣陷,而是遼兵受了委屈,他只不過拿袁崇煥當幌子而已。

為何後來他又回心轉意,拼死作戰了呢?

因為他回到山海關下發現,朱梅不讓他進去。

困在關下的祖大壽進退維谷,已經開始坐蠟了。恰好這個時候崇禎的書信到了,再不就坡下驢,那就真的是自尋死路了。

總之,因為崇禎和明廷一系列的騷操作,原本稍微穩定住的局勢徹底崩壞。

後金徹底變成了脫韁的野馬,再無人能制,開始向東一路橫掃。

永平、灤州、遷安、薊州等地依次陷落,後金在遵化的損失,再一次彌補了回來。

而這個時候躲在大山裡的左夢庚,敏銳地察覺到了全軍上下不好的苗頭。

可能是遵化一戰打的太容易了,以至於讓全軍上下都以為後金不過如此,因此而產生了驕傲輕敵的情緒。

驕兵必敗的道理,左夢庚是十分清楚點。

他知道,如果不儘快解決這個問題,後面的戰鬥中,後營一定會遭遇大麻煩。

沒說的,整軍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