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七雄之中,齊國的經濟實力是一直居首,楚國次之......。

畢竟楚國物產豐富,就是再怎麼不會玩,底子在那裡,窮也窮不到哪裡去。

那麼新船隻的出現,對於齊楚二國而言,肯定是非常有利的。

商業越發達的國家,就越需要更好的交通工具。

因為這能夠進一步放大他們的經濟實力,如果能夠大規模的話,甚至可以作用於政治、戰爭。

而作為經濟並不發達的國家,那是不是就沒有好處,當然不是。

這貿易是雙向的。

可不是強買強賣。

是先有需求,才會發生買賣的動作。

貿易對於弱國而言,其實也是有好處的,甚至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是不會玩的話,就很有可能會被強國控制,可要不玩的話,那可能會死得更快。

如今各國都處於一個恢復階段,都迫切的需要貿易,來幫助自己恢復國力。

那麼新船隻的出現,確實是能夠促進各國貿易。

這個是沒有懸念的。

而中國的主要河流分佈,幾乎是橫向的,一般都是自西往東走,縱向的很少,這也是修建大運河的根本原因,而中原地區是處於黃河流域。

楚國境內主要是長江和淮河,那麼楚國是很難控制中原的運輸,這船都不往楚國境內走。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齊國大規模採購楚國的船隻,齊國就極有可能控制住整個中原的運輸系統。

這當然是各國不願意見到的。

如果齊國要買,那大家就都得買。

鄒忌這一句話,無疑是幫助了姬定推銷船隻。

但是光有船隻也是不行的,若要擴大貿易規模,就還是需要制度的輔助,畢竟如今可是亂世,如果各國都不通行,或者任意扣押貨物,那要船隻有個屁用。

於是這話題又回到成立專門管理貿易的組織上。

但是姬定卻不談買賣,而是先提出其中最為敏感的話題,就是說鄭國是否有義務將宋慶押送回宋國,又以此延伸到,本國官員犯法外逃,其它國家是否有義務將這些官員送回去。

幾乎所有人都是一致認同,應該送回去。

其中理由可真是太多了。

可是待他們都說完之後,姬定就問道:“為何宋慶沒有回到宋國?”

戴源立刻指著鄒忌道:“這不都是因為齊國在從中作梗。”

鄒忌語氣平淡道:“宋慶與我齊國頗有淵源,關鍵他是無辜的,那公子偃在宋國大規模屠殺宋人,其手段十分殘忍,不管是出於仁義,還是情義,我們齊國自然不會見死不救。此人救人,亦非害人。”

“問題就在這裡。”

姬定雙手一攤,道:“雖然各位說得都有很道理,但問題是沒用,如果我們針對這一點,立下規矩,但卻無法執行,那反而會令這規矩失去威信,既然做不到,那又何必立呢。”

眾人沒有多少猶豫,紛紛點頭,表示姬定說得很有道理。

他們身為外交官,與宋慶可是同一種人,他們只是不得不那麼說,這心裡當然是不想的。

就盼著有人開這個頭。

戴源突然問道:“可是宋慶乃是我國派到鄭國的官員,我國應該有權召回宋慶。”

姬定點點頭道:“戴大夫言之有理,那不知道戴大夫希望鄭國怎麼做?”

戴源道:“那自然是將宋慶送回我們宋國,如果之前鄭國擒拿住宋慶,縱使某些人想要從中作梗,那也做不到得。”

姬定道:“我認為這個要求是非常合理的,故此宋君要求宋慶回去,鄭國也是非常配合的,雖然最終宋慶沒有回到宋國,但這絕非鄭國的錯。

現實就是鄭國既無能力要求各國派什麼人來此,也沒有能力要求各國官員去往哪裡。”

眾人稍稍點頭。

講道理,齊國將宋慶接走,鄭國能管得到嗎?

管不到啊!

誰又會為了宋國,去得罪齊國。

姬定道:“故此如這種事,鄭國只有協助的義務,比如說,各國國君召回其駐紮在此的官員,鄭國自然會取消他們的駐紮權,如果他們不走,也會將他們驅逐出境,到時各國亦可自己派人來,將人護送回去,前提是需要向官府通報一聲。”

這個問題,其實也主要是存在於鄭國,其他國家就不存在這問題,如果齊國官員跑去秦國,秦國還不還,在於秦國國君怎麼決定,跟法就沒有關係。

鄭國非常特殊,且實力弱小。

這也是姬定為何提出來的原因,其實也算是一種補救,之前沒有定下這些規矩,差點令鄭國遭受滅頂之災,他此番前來,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將這些規矩完善好。

避免鄭國受到牽連。

大家也都表示贊同,因為這對於強國弱國,都是公平的。

正如姬定方才所言,如果憑實力說話,齊國是最佔便宜的。

但是商人和商人的財產可就不能這麼算。

商人是自己來到鄭國做買賣的,各國國君憑什麼收回他們的財富。

而貿易是雙向的,你扣押我國商人的財物,我也能夠扣押你們商人的財物。

這麼一來的話,這買賣可就沒法做了。

玩到最後,大家都是損失慘重,也都覺得委屈。

誰也佔不到便宜。

這就有必要專門成立一個仲裁此事的機構,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大家也都有這個意願,尤其是弱國,他們是相當支援的,但只要牽扯到錢,這事情往往會變得非常復雜。

一時半會,也談不下來。

關鍵各國都沒有做好這個準備,而且韓國、秦國、趙國、燕國的相邦都還沒有來,這裡的官員又沒有做主的權力。

大家對此也不是很著急。

其實他們最為關注的乃是江州戰事。

故此在會議結束之後,惠施就邀姬定去到會議室後面的草地上,曬曬太陽,敘敘舊。

“聽聞秦國最近又增兵武關?”惠施面色凝重地問道。

姬定點點頭,又道:“但這對於魏國是好事,秦國一旦增兵武關,勢必就減輕魏國河東地區的壓力。”

惠施嘆道:“話雖如此,可誰又能保證,這秦楚二國不會將我們魏國拉下水啊!”

上回大戰歷歷在目,而起因就是秦楚之爭,去年雙方都很剋制,並沒有擴大戰爭規模,可今年一開始,秦國又開始調兵遣將。

大家都慌得要命。

他們可還想再苟幾年。

姬定道:“這個我確實難以給予惠相保證,但是我估計,應該不會如上回那樣,畢竟如今各國都無力再打一次大戰,大家也沒有這個意願,而秦國不太可能會為了巴蜀傾國來戰。

至於齊國的話,上回也吃到教訓,如果齊國派兵攻打魏國,秦國將立刻會與楚國罷兵,共同對付齊國,這同樣的錯誤,齊國應該不會犯兩次。”

惠施道:“但如果齊國配合秦國進攻楚國,這又該如何是好?”

如今魏國和楚國可正經歷著蜜月期,楚國一直撐著魏國,如果秦齊聯盟進攻楚國,那麼魏國可能還是會捲入其中。

姬定道:“這也是我無法保證的原因,齊國確實有可能會出兵進攻徐州,但是楚國是無法容忍秦國控制巴蜀的。”

惠施又問道:“那楚國能否抵擋秦齊的進攻?”

你楚國若是能夠抵擋得住,那我魏國就不需要幫忙。

姬定沉吟少許,道:“這個還真不好說,如果他們是全力以赴,那肯定是很難擋得住,故此我此番前來大談這國家貿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惠施哦了一聲:“這兩件事有何關聯?”

姬定道:“一直以來齊國都是最富裕的國家,也非常擅於使用商業手段去壓制對手,我給齊國開啟這扇門,那麼齊國可能就不願意再利用戰爭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那麼問題就還是集中於秦楚之間,只要秦楚繼續競爭,那麼魏國必將因此受益。”

“原來如此!”

惠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向姬定呵呵笑道:“我就說你怎麼可能專門來此談買賣。”

姬定笑道:“楚國也害怕陷入兩線作戰,得給齊國一點甜頭,穩定住東方局勢。”

惠施道:“但齊國也肯定不願意見到,你們任何一國獨佔巴蜀。”

“這巴蜀的問題,確實非常復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姬定聳聳肩,很是無奈道。

殊不知這就是他渴望見到的,繼續打下去,打下去對他最為有利啊!

惠施稍稍點頭。

姬定突然問道:“不知魏國現在是什麼情況?”

惠施不免又是長嘆一聲,道:“可算是度過最為困難的時期,但是比起戰前,還是差得許多。”

說到這裡,他突然向姬定道:“不過如今恢復最快的地區,莫過於河東地區,這可多虧你當初的計策。”

河東地區是最早實行府兵制和均田制。

同時魏王又重新啟用公孫衍,讓他來鎮守河東,公孫衍可是集相材、帥才、將才於一身的全才,再加上河東地區又產鹽,故此恢復得非常快。

可以說暫時無憂。

姬定點點頭,又問道:“聽聞上次宋齊兩國的布匹之爭,使得魏國放棄種植麻絲,全部改種糧食。”

惠施點頭道:“當時我國十分困難,而麻絲價格又那麼低,種麻是非常不划算的,故此我們就鼓勵大家都種糧食。”

說著,他又道:“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正想請教你,如果齊國到時抬高布匹價格,我國又該如何應對?”

這種招數,齊國早就玩過,他們心裡也有數,只是沒有辦法,當時各國都缺糧食,種麻也得換糧食,可布匹價格那麼低,他們只能該種糧食。

姬定道:“我要說得也是這事,齊國為何與宋國競爭,其實就是希望控制布匹的價格,如果齊國完全掌控布匹,肯定會抬高價格的,將這錢又賺回去。

但是由於船隻的出現,楚國的布匹亦可運送到中原來,只不過運輸成本要高於齊國,不具有優勢得,但這足以限制齊國肆意抬高布價,而糧食始終比布匹更為重要,船隻亦可大規模運送糧食,我建議魏國還是堅持種糧食。

這魏國水利發達,是能夠種出許多糧食,將來可以以糧食作為貨物來進行販賣。”

惠施點點頭,又笑道:“如此說來,我們也得去楚國買船。”

說了半天,還是推銷船隻啊!

姬定訕訕笑道:“魏國的河道如此發達,若有船隻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啊!”

惠施道:“但是這得花不少錢啊!”

姬定笑道:“魏國的情況,我也有所瞭解,這國家雖然困難,但是國內的貴族還是很有錢的,而船隻是能夠為他們賺錢。”

......

而那邊甘茂也立刻去找到鄒忌。

“齊相,去年我們兩國可是說好的,齊國從東面牽制楚軍,避免他們拿下江州。”

“是的。”

鄒忌點點頭,又道:“但是如今情況出現一些變化。”

甘茂問道:“此話怎講?”

鄒忌道:“方才你也聽見了,楚國打算出售船隻,而我們齊國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水上運輸,如果貿然與楚國開戰,那麼楚國可能不會販賣船隻給我們,這對於我們齊國可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啊!”

甘茂聽罷,可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小小一艘船隻,就能夠影響到你們齊國的計劃,你們齊國商業發達到這種地步了。

鄒忌瞟了眼甘茂,又道:“直接與楚國開戰,目前是不可取的,但是...但是如果我齊國進攻宋國,楚國極有可能會去救援,如此我們齊國就可以幫助貴國牽制楚國的兵力。”

甘茂頓時明白過來。

真是一直老狐狸啊!

鄒忌的意思很簡單,我齊國支援你們霸佔巴蜀,你秦國也得支援我們齊國拿下宋國。

甘茂道:“此事我不能做主,我還得傳信回去。”

鄒忌笑著點點頭,道:“真是抱歉,又給甘大夫添麻煩了。”

“哪裡!哪裡!”

甘茂客氣了幾句,便離開了。

甘茂一走,田渾便問道:“相邦,您說秦國會答應嗎?”

鄒忌道:“這得看巴蜀的情況,但八成是不會答應的。”

田渾問道:“為何?”

鄒忌道:“對於秦國,蜀地才是關鍵,丟掉江州,並不意味著蜀地會丟掉,在這種情況下,秦國不太可能會用宋國來交換的。”

田渾問道:“那我們到底幫不幫秦國?”

鄒忌笑道:“不是我們幫助秦國,而得看秦國願不願意幫我們,如果秦國擴大戰爭規模,牽制住楚國更多的兵力,那我們當然出兵趁勢奪回徐州,否則的話,我們就還是先看看熱鬧吧!”

田渾道:“相邦不怕楚國順勢吞併整個巴蜀麼?”

鄒忌嘆了口氣道:“倒是有些擔憂,但是我相信秦國會比我們更加擔心,在這種情況下,秦國若還想保住宋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今在巴蜀,秦國是劣勢,雖然在對付楚國,秦齊是天然的盟友,但是這種情況下,齊國是不可能白白出兵。

而宋國能夠中立成功,可不是齊國打不過宋國,而是因秦楚從中作梗,力保宋國,那麼如果秦國支援齊國的話,秦國一方面可以牽制楚國的兵力,另一方面,亦可給三晉施壓。

這就能夠給齊國製造機會。

鄒忌突然想起什麼似得,道:“你去安排一下關於從楚國購買船隻的事宜。”

田渾愣了愣,道:“相邦真的打算去楚國購買船隻?”

鄒忌點點頭道:“這船隻確實有利於我們齊國,而我們齊國暫時又造不出,只能去買啊!”

其實鄒忌臨時變卦的關鍵原因,還是蘇秦給他獻的那一策,令他看到另一條制衡楚國的辦法,他也不是那麼著急。

田渾點點頭道:“是,下官馬上就去安排。”

.....

不得不說,姬定在會議上的那番宣傳,確實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別說這些相邦,身在濮陽的商人聽到這訊息後,也非常感興趣。

尤其是當他們聽說姬定提出成立一個仲裁貿易的組織,那更是感到興奮。

如果這個成立的話,各國貿易規模勢必會擴大,而船隻的作用也將會進一步放大。

隨著韓國相邦公仲侈和趙國相邦大戊午來此,大家開始正式就這個議題展開討論。

張儀並未來此,因為他現在正與公子疾在武關,籌備進攻楚國一事,這些事都是交給甘茂全權處理。

而甘茂也立刻將鄒忌的意思傳信給張儀。

對於目前的秦國而言,那都是小事,巴蜀才是大事。

“這只老狐狸。”

張儀看到甘茂的來信之後,不禁狠狠地罵道。

公子疾道:“齊國的意思,是想我們用宋國來交換?”

張儀點點頭道:“應該是如此,但是他齊國想得未免太美了,如果我們支援齊國進攻宋國的話,那我們還得幫著齊國牽制三晉。

如果河東再與魏國打起來,那我們豈不是腹背受敵,到時我們能否拿下巴蜀,這猶未可知,但齊國是極有可能又重新控制住宋國。”

如今楚國在巴蜀佔據優勢,而宋國國內極其虛弱。

這筆交易,張儀怎麼可能會答應。

巴蜀比較偏遠,跟三晉的關系不大,但宋國地理位置太重要,三晉不希望齊國再控制宋國。

公子疾問道:“相邦以為我們該如何應對?”

張儀沉吟半響,道:“將軍以為我們從武關出兵,是否能夠守住江州?”

公子疾想了半天,道:“這不好說呀!楚國在武關外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張儀又問道:“那如果放棄江州,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後果?”

公子疾道:“如果放棄江州的話,我們就難以威脅到楚國所控制的鹽泉,且我們只能被動防守,但是這比防守江州更為輕鬆一些。”

張儀聽罷,始終有些猶豫不決啊!

江州那塊肥肉,他真是不忍放手啊。

但是不放手的話,秦國就必須要從武關出兵,採取圍楚救巴。

然而,在齊國不出手的情況,秦國就擴大戰爭規模,大家心裡可都沒有底,公子疾和魏章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到時誰也不知道會怎麼發展。

出兵是容易,往回收就很難了。

如今秦國可還沒有傲視群雄的實力,這要是玩得不好,這多年來的努力,可能會付諸東流。

而在春暖之時,昭陽就已經率領楚軍對江州發動攻勢,魏章也只能苦苦支撐,他必須要儘早做決斷。

最終,張儀還是採取保守的戰略。

選擇放棄江州,以守蜀地為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