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姬定是早就認定了姬舒,但他原本還真不打算在這時候就確定二人的關係,因為這一次大會,對於他是至關重要,他需要憑藉此戰在楚國立威,故而他不想為兒女私情分心。

但到底還是沒有忍住,因為他也察覺到姬舒有些承受不了這麼多壓力,對此他也是能夠理解的,因為姬舒想要復國,並非是出自自己的野心,而是一種對父兄的執念,自然也不會考慮太多復國成功之後該怎麼辦。

這時候就必須得給她更多的支援。

而他在洛邑的時候,就已經想好要將濮陽打造一個外交戰場,而不是拿濮陽做基地,這濮陽地處中心,且是交通要衝,四通八達,無險可守,又實力孱弱,從濮陽對外擴張,只有瘋子才會這麼想,外交聖地才是濮陽的真正歸屬。

關鍵這也是他所擅長的,他一定是要想辦法放大外交的作用,那麼他的作用也將會隨之放大。

而目前的局勢也是比較亂,誰都沒有一統天下的實力,且又不是類似於楚漢大戰時的雙雄之爭,大家也迫切需要外交斡旋。

然而,目前資訊手段是非常落後的,如果各諸侯國派人常駐於濮陽,大家就只需要將資訊傳至濮陽,不管是想找誰,都是兩點一線,這麼處理起來,資訊就會加快,資訊加快,外交就有更多施展的可能。

而目前濮陽的情況來看,也正印證著姬定的猜想,各國相邦都在相互走動著,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

面對這錯綜複雜的局勢,各國相邦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計劃,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

而張儀提出來的共同稱王,無疑非常符合各國的利益,且不說稱王帶來的一些好處,如果大家聯合起來稱王,那至少可以暫時的放下彼此之間的矛盾,再度攜手,要知他們來此可不是為了掀起新一輪的戰爭,而是想要停戰。

此事也在不斷發酵,自然也傳到其他人的耳朵裡面。

“稱王?”

鄒忌驚愕地看著面前這個名叫的樑柱門客。

樑柱點點頭道:“根據我們所知的訊息,張儀一直都在暗中遊說各國一塊稱王,且打算在此次大會上提出共稱王的建議。”

鄒忌當即是氣得吹胡子瞪眼,嘴裡更是破口大罵道:“好你個張儀,真是一個卑鄙小人,竟然想在我背後捅刀子。”

他如此氣憤,也不是沒有理由的,齊王召開此次大會,有效仿齊桓公的意思,那就是要稱霸。

這甚至可以說是齊國召開此次會議最大的利益,至於其它方面的得失,齊國是可以容忍的,比如說將鄭氏驅逐出濮陽,齊國本想是保鄭氏的,但之後又打算還是順從大家的意思。

如今張儀卻要聯合各諸侯在此稱王,這擺明就是要砸場子啊!

而就在這時,一個僕人門口通報道:“啟稟主公,秦相張儀求見。”

可真是說張儀張儀到啊。

“他還敢上門來?”鄒忌一聽張儀,便是恨得咬牙切齒。

樑柱趕忙道:“主公還請息怒,且先看看他來的目的。”

鄒忌瞧了眼樑柱,喘了幾口氣,道:“讓他進來吧。”

待張儀來到廳堂時,鄒忌彷彿換了一張臉,笑呵呵道:“稀客!稀客!秦相今兒怎麼有空上我這來。”

張儀笑道:“張儀今日冒昧上門,其實是有一事想與齊相商量一下。”

鄒忌問道:“不知何事?”

張儀道:“是這樣的,我主聽聞齊、楚二國有意相互稱王,不知是否?”

鄒忌笑著點點頭道:“是有此事。”心裡卻在想,怎麼?你難不成還想說服我答應你們稱王?可真是欺人太甚啊!

張儀當然夠讓沒有這麼霸道,只聽他說道:“不瞞齊相,我主對此是非常不滿,楚乃蠻夷,焉有稱王的資格。”

鄒忌嘆了口氣,道:“但是楚國稱王多年,雖然質疑不斷,但也未能改變什麼,如今我們也是稱呼楚王,不是嗎?”

張儀道:“話雖如此,但是中原諸侯,未有誰明確承認楚國,齊國作為中原大國,一旦齊國承認楚國,那麼中原諸侯也必將隨齊承認楚國。可是我主不願意屈居於蠻夷之下,其它諸侯國對此也都感到十分不滿,如果齊國承認楚國,那我秦國與其他諸侯國也都將稱王。”

鄒忌心裡是萬馬奔騰,嘴上卻笑呵呵道:“依秦相之意,我齊國似乎有決定秦君是否稱王的權力?”

張儀稍稍一愣,搖頭道:“我非此意......!”

不等他說完,鄒忌便立刻道:“既然不是,那也就是說,秦君有決定吾王是否稱王的權力。”

張儀搖搖頭道:“當然也沒有。”

鄒忌皮笑肉不笑道:“那秦相希望我說些什麼。”

張儀拱手道:“我只是勸齊相多多考慮一番,不要中了楚國計,至於決定權,自然還是在齊相手裡,張儀打擾了,告辭。”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一意孤行,那我們也必將稱王反制。

待張儀走後,鄒忌的臉都已經氣綠了,在廳中踱來踱去,顯得十分焦慮。

不得不說,張儀這一招還真是夠狠,剛好打在齊國的七寸上。

但鄒忌決不能任由秦國將他搭建好的臺子給砸得粉碎。

過得一會兒,鄒忌突然停下腳步來,“你快去準備一下,我要去一趟楚相那裡。”

“是。”

目前能夠給予齊國支援的,就只有楚國和魏國,因為他們三家是已經稱王的,自然不願意更多人來分享。

此乃人之常情。

但是訊息又表示惠施是支援秦國的,魏國的情況非常不明朗。

那麼在此事上面,楚國似乎就是唯一的選擇。

鄒忌立刻趕往周府,將秦國聯合諸侯國稱王的事告知了姬定。

“稱王?”

姬定此時的表情與鄒忌剛得知這訊息時,是一模一樣。

他也沒有想到,張儀竟然會走這一步棋,一時間也有些懵。

鄒忌點點頭道:“這是張儀親口跟我說的,如果我們齊國與貴國相互稱王,那麼秦國也將聯合各諸侯國稱王。”

姬定稍稍瞟了眼司馬昭魚,見後者輕輕搖頭,當即破口大罵道:“豈有此理,他張儀真是欺人太甚,我們的王,那可都打出來的,而他張儀就想憑藉一句話稱王,未免想得也太美了吧!他若敢這麼做,那我們楚國也必將讓他們付出代價。”

其實姬定對於這個稱號,並不是非常在意,之前他也跟張儀一樣,建議楚王利用這個稱號跟齊國修復關係。

但是司馬昭魚是毫不猶豫的搖搖頭,那就說明楚王是不會答應的,既然如此,姬定趕緊先表明態度,大家統一戰線。

“楚相,你先消消氣,此事可沒有這麼簡單。”

鄒忌見姬定比他還激動一些,趕忙安撫道。

姬定瞧了眼鄒忌,問道:“此事能有多麼複雜?”

鄒忌嘆道:“楚相應該知曉,那張儀是有多麼狡猾,我懷疑他是想借此事來挑撥我們齊楚的關係,以及我們與其他諸侯國的關係,因為他知道,我們必然會反對的,一旦我們反對,那麼其他諸侯國定會記恨於我們,他張儀倒是做了一個大好人。”

姬定皺了皺眉,思索半響,道:“齊相言之有理,還真有這個可能。”

話說至此,他不禁撓了撓腦門,“這事可就難辦了,答應吧,那決計是不可能的,且不說我們三家為了稱王付出了多少代價,就說那燕國、韓國憑什麼與我們平起平坐。可是不答應吧,又會令諸侯國都倒向秦國。”

“是啊!”

鄒忌道:“我也是覺得這事非常棘手,故而才趕來與你商量。”

一旁的司馬昭魚和王子槐相覷一眼,也都是眉頭緊鎖。

這事確實難辦啊!

他們楚國是肯定不會承認的,但如今他們楚國採取合縱戰略,要是反對韓、趙國稱王,這又如何合縱。

關鍵還是張儀付出的代價太TM小了,就一個稱號,而且傷害的還是人家周天子,答不答應,秦國都是半點損失都沒有。

不得不說,這一招確實高明。

姬定突然問道:“魏相是什麼態度?”

鄒忌嘆道:“我還未去找過他,但是據我所知,魏相已經答應與秦、韓、趙、燕相互稱王。”

姬定緊鎖眉頭,如果魏國也反對的話,那情況倒也不算糟糕,以他們三國的實力,是有機會阻止此事發生的。

但是魏國選擇站在那邊,他也是能夠理解的,魏國不可能完全寄望於與楚國結盟,魏國肯定還是希望於韓、趙搞好關系,畢竟他們三晉有著非一般的關係。

“不知齊相有何打算?”姬定又問道。

“暫時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鄒忌搖搖頭,道:“實在不行,就只能用武力威懾燕、韓等國,迫使他們不與秦國一塊稱王,但這只是下下策。”

若是秦國要稱王,那他們也難攔得住,但如果只有秦國一家,那他們肯定也會借題發揮,聯合眾諸侯打秦國一波,因為他們也都被打過,不可能放過秦國,但如今秦國是聯合眾諸侯國一塊稱王,他們只能去威脅韓國、燕國。

那麼換而言之,就是齊國不可能答應。

稱王看似不會威脅到齊國,其實不然,齊國如今強大起來,是野心勃勃,想整合中原,如果中原各諸侯國都稱王的話,名義上就與齊國平起平坐,齊王怎麼會願意。

必要的時候,就只有動用武力,不服?那就打服你們。

但其實齊國不想打,楚國就更不想打,齊楚聯合對抗諸侯國,這其實是不划算的,因為秦國是躲在後面,打不著,打到最後,肯定是秦國最佔便宜。

姬定思索半響,突然看向鄒忌,問道:“齊相,你說咱們為什麼反對?”

鄒忌愣了愣,如實道:“若是誰都能夠稱王,那這稱王還有何意義?”

姬定點點頭,又問道:“那如果只有秦國一家稱王,齊相還會這般傷神嗎?”

鄒忌搖搖頭道:“那倒不會,畢竟秦國的實力不弱於你我二國,但咱們也不會輕易讓秦國稱王。楚相為何這般問?”

姬定笑道:“其實說到底,還是實力問題。”

鄒忌沒有做聲,顯然是預設了。

姬定笑了笑,道:“張儀想拿用從別人家偷來的野味,在別人家烹製一桌美味的佳餚,宴請自己的賓客,這可真是好事佔盡,壞事做絕啊。但是,我們亦可如此。”

鄒忌忙問道:“楚相此話怎講?”

姬定道:“只要我們當著他們的面,扔兩粒老鼠屎進去,只怕再美味的佳餚,他們也會毫無胃口的。”

“老鼠屎?”鄒忌略顯困惑地看著姬定。

姬定笑道:“聽聞齊國與中山國和宋國的關係都不錯。”

“是的,你說這個——!”

話一出口,鄒忌突然明白過來,道:“楚相的意思是,讓宋國、中山國也跟著他們一塊稱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姬定笑著點點頭。

“妙哉!妙哉!”

鄒忌立刻轉憂為喜,道:“楚相此計可真是妙啊!”

姬定笑道:“我也不過是受張儀的啟發,周天子又不是他們家的,他們能借,咱們也能夠借啊。”心裡卻是嘆了口氣,這都是我家的東西啊!你們這些混蛋。

“那是。”鄒忌笑著點點頭,又道:“楚相請放心,此事我會辦妥的。”

姬定拱手道:“那就有勞齊相了。”

鄒忌擺擺手道:“哪裡!哪裡!這是應該的,既然這主意是楚相出得,那這事自然得由我來辦!”

大家都是老司機,有些事不需要說透,又坐得一會兒,鄒忌便起身告辭了。

鄒忌一走,王子槐便問道:“周客卿,你們方才說的那什麼老鼠屎究竟是何意思,還有,這事還不夠亂麼,為何還要讓中山國、宋國他們都稱王,這我們更加不可能答應。”

姬定笑道:“關鍵就在‘更’上面。”

“更?”

“不錯。”

姬定點點頭道:“齊相方才說的非常明白,秦國稱王,咱們雖然不願意,但也沒有辦法,最多也只能去找找麻煩,但是其他國家,咱們可不願意,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國力太弱。

那麼中山國對於趙國而言,亦是如此,趙國也不可能願意中山國與他們趙國平起平坐,咱們只要讓中山國、宋國跟著一塊稱王,那趙國等國可能就不會願意了。”

王子槐恍然大悟,激動道:“這一計可真是妙啊!”

司馬昭魚突然道:“但是張儀可能不會答應。”

姬定笑道:“韓國敢稱王,不就是因為秦國在牽頭,如今有我們和齊國暗中支援,宋國、中山國也就沒什麼可怕的,而且到時我們反對起來,也是理直氣壯,趙國等國也不會認為我們是在針對他們。”

王子槐道:“也就是說,我們還是要反對?”

姬定點點頭,突然皺了皺眉,道:“不過在我看來,想要完全阻止此事發生,也是非常難得,而齊國也只是想阻止他們在此次會議上稱王,至於後麼,那就不一定了,我們還是得有自己的打算。”

司馬昭魚道:“你有何想法?”

姬定道:“太宰可還記得方才齊相曾說,魏國方面也是支援秦國的。”

司馬昭魚點點頭。

姬定問道:“太宰認為魏國為何要支援秦國?”

司馬昭魚沉吟少許,道:“我以為可能是因為如今魏國實力確實不濟,目前正在尋求更多的盟友,同時也擔心這王號會給魏國帶來麻煩。”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姬定又道:“而在稱王方面,我們楚國必然是反對的,秦國必然是支援的,這會使得我國陷入兩難境地,畢竟我們的目的是要拉攏三晉。”

司馬昭魚道:“那你的意思是?”

姬定道:“我們在表面上是堅決反對,但是暗中可以給予魏國支援,讓魏國去籠絡韓、趙等國,之後我們再與魏國結盟,決不能讓秦國的計劃得逞。”

司馬昭魚謹慎地瞧了眼姬定,道:“魏國野心也不小,周客卿就不怕魏國緩過這口氣來,然後對付我們嗎?”

姬定笑道:“且拋開我魏臣的身份不說,即便魏國不與我們結盟,魏國變得強大,其實也是有利於我們的。因為真正與魏國有核心利益之爭的,乃是秦國,而不是我們楚國。

秦國可是最不想見到魏國變得強大,我們支援魏國變得強大,其實就是支援魏國與秦國對抗。當然,我還是有十分的把握,能夠促成魏楚聯盟,只不過由魏國先牽頭,咱們最後再與魏國結盟,以此來達到合縱抗秦的目的。”

司馬昭魚稍稍點了點頭,道:“你做主便行。”

畢竟姬定是魏國來的,當姬定提出支援魏國時,司馬昭魚心裡多多少少有些猜忌,但也不得不承認,姬定說得非常有道理。

魏國變得強大,是秦國最不願見到的,只要秦魏相爭,那麼魏國必然倒向楚國,另外,張儀弄這麼一出,導致楚國現在難以去遊說各諸侯國,楚國是必然會反對他們稱王的。

由魏國來牽頭,總比秦國要好得多啊!

在與司馬昭魚他們談完之後,姬定立刻將法克找來,將一份密函遞給法克,“你立刻去宮裡,將這封信交給公主。”

……

而那邊留給鄒忌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大會馬上就要召開了,他回去之後,就立刻聯絡中山國相邦司馬賙和宋國相邦王受。

告訴他們,秦、趙、燕、韓打算稱王,而他們齊國和楚國,將會暗中支援他們兩國稱王,但是表面上又會反對的。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要麼你們就都稱王,要麼就都不稱。

司馬賙和王受皆是非常爽快地答應下來。

宋國其實也很有野心的,如果大家都稱王,宋國肯定也要稱王。

中山國的話,雖自知實力不足以稱王,但如果趙國、燕國都稱王,中山國若是不稱王的話,那將來趙國和燕國都可以名正言順的吞併他們。

都稱王與都不稱王都符合他們的利益。

.....

雖然在稱王一事上面,齊國與楚國有著共同的利益,但雙方也都有著自己的小九九,都想聯合其他諸侯國。

在鄒忌約見司馬賙和王受的同時,姬定也約見了魏相惠施。

“先生之才,真是令人嘆服。”惠施搖頭一笑,道:“不瞞先生,當時我還真不敢相信先生此行能夠成功。”

姬定笑道:“這是正常的,誰人也不會相信,但是沒有大王和相邦的支援,我也不能成為楚國令尹,賙濟永遠不會辜負這份恩情的,今日我邀相邦來此,主要是談及關於稱王一事。”

惠施稍稍一愣,問道:“此事楚國怎麼看?”

姬定道:“楚國必然會反對。”

惠施稍稍點了下頭。

姬定道:“但是我已經成功說服楚國,將全力支持魏國。”

惠施哦了一聲:“此話怎講?”

姬定道:“我知道魏相有意在此事方面支援秦國。”

惠施沒有做聲。

姬定又道:“我也知道魏相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但如果此事由魏國來牽頭的話,那麼對於魏國要更加有利。”

惠施皺眉道:“但是此事秦國已經提出,我們如何來牽頭?”

姬定將之前與齊相商量好的計劃,全部告知惠施。

惠施點著頭道:“你這一招可真是妙啊!”

姬定笑道:“相邦以為張儀會如何抉擇?”

惠施沉思半響,道:“這還真不好猜,張儀有可能順勢讓中山國、宋國一塊稱王,也有可能阻止中山國和宋國加入。”

“我也是這麼想的。”

姬定道:“但不管張儀怎麼抉擇,相邦做出相反的決定就行。如果張儀答應讓中山國、宋國加入,那麼相邦就反對,這更符合趙國、韓國、燕國的利益。

但如果張儀反對,那麼相邦就支援他們加入,雖然楚國和齊國是表面上是反對的,但實際上是暗中支援的,那麼魏國就可以藉此將此中利益從張儀手中奪走。”

惠施心中暗喜,問道:“楚國真的願意將此中利益,都讓給我們魏國?”

姬定笑道:“如果連這點好處,我都不能為大王爭取到,那麼我又怎對得起大王的恩情。相邦請放心,我將會說服楚國支援魏國聯合韓、趙。就事論事,魏國變得強大,對於楚國亦非壞事,目前秦國才是楚國的心腹大患,楚國應該樂於見到魏國變得強大。”

惠施點點頭,十分欣慰道:“大王若是知道你如此為他,定會感動不已,相信大王也會信守承諾將魏國相印交予你。”

姬定拱手道:“我也必將會繼續效忠大王。”

如果魏國也將相印交予姬定,那楚國和魏國是什麼關係,這不是結盟,勝似結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