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五。

“雙龍奇謀”成功施行後的最初三天內,後唐帝國幾乎全無還手之力——

事前對金龍王國可能的進攻,後唐帝國也作了防範。不過卻是基於金龍王國最多能以東北軍團十六萬人中的兩至三個師團,對主力渡江後、兵力空虛的西南郡起侵襲,而以集結的金龍王國中央軍團跟進增援,壓制後唐帝國的西北軍團。只要江陵府留守的一個西南郡師團能夠守住兩天,後唐帝國的中央軍團騎兵就可以增援,隨後主力跟進,反而可能讓金龍王國引火燒身,被後唐軍藉機直取兵力同樣空虛的江安郡,到時金龍王國已渡過玉龍江的南部軍團反而會被後唐帝國與玉龍王國夾攻,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但這一切只是基於對“雙龍”之間關係進行錯誤估計基礎上的一廂情願。唯一指出“雙龍合作”大舉進攻的可能性、而且極力反對與大梁王國開戰的華龍四大名將之一、後唐中央軍團長東方白,反而被生性多疑的後唐皇帝柳飄絮免去軍職,賦閒在家休養。

以東方白不過二十八歲的年齡和一身過人武功,哪需要什麼休養?個中的真正原因是柳飄絮以柳氏旁支王爺的身份,十年前主導動“五王之亂”,奪去柳雨菲之父柳清華的帝位後,生怕重蹈覆轍,對手握重兵的手下大將都不放心。

東方白十年前年僅十八歲,就在後唐軍與金龍軍的征戰中嶄露頭角,十年來在與金龍王國的多次摩擦交戰中屢屢建功,二十八歲即擔任中央軍團長,被譽為華龍四大名將之一。加之東方家族勢力極大,與後唐帝國兩三個軍團的重將都有姻親關係,實是柳飄絮最為忌憚的內憂之一。更可慮者,是東方家族現任家主、右丞相東方未曉之弟東方未明的另一個身份,是問劍閣在帝都的負責人,是當今問劍閣主“縹緲仙子”凌含煙的同門師兄!——柳飄絮正好藉口東方白危言惑眾、反對帝國擴張、一統天下為由,削了東方白的兵權。

柳飄絮為自己錯誤的判斷付出了高昴的代價:金龍軍在江安郡秘密組建的南部軍團四個預備師團,只留下一個師團駐守大本營,其餘十二萬人悉數緊隨主力正規軍進入後唐西南郡內,負責補充正規軍損失,接管正規軍新佔領的地區,掃蕩只有一些戰力不值一提的警衛隊把守的中小城鎮,很快就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控制了西南郡廣大地區的局面。

柳絮風雖緊急派出中央軍團前往西南郡,但八大主戰軍團中訓練最精、戰力最強的中央軍團事前未集結,臨時受命,加上因原軍團長東方白無端被罷職,柳飄絮選任的新任軍團長柳清鳴初來乍到,根本無威信可言,全軍士氣大受影響,行動出奇遲緩。最先抵達湖北府城——洪雅城外的第五師團與僅提前到達半刻的金龍軍四萬騎兵一接觸便退回中央郡與西南郡交界處一處小鎮——寶安鎮。

金龍軍南部軍團推進至寶安鎮,與6續趕到的後唐中央軍團大部形成對峙。至十一月初五,後唐帝國西南郡悉數落入金龍軍控制之中!

金龍軍東北軍團十二萬人用了一天時間、三萬人為代價強攻鎮海府城,全殲後唐鎮海師團和警備隊之後,由緊隨的預備軍團八萬人補充損失兵力、接管了整個鎮海府,十二萬大軍揮師南下,直撲西北郡府所在寶臺城,欲再度形成金龍軍十六萬人圍攻僅一個師團和警備隊駐守的寶臺城之勢。幸好後唐西北軍團從定州府十二萬大軍中抽調的第一、二師團火北上,趕在金龍軍之前進入寶臺府城,堅守待援。

如此一來,同屬西北郡的定州府,處於定州府與寶臺府之間的華陽府分別只由兩個聯隊和地方警備隊駐守,兵力空虛——金龍王劉操派出的中央軍團先鋒鐵騎各一個師團四萬人切斷了兩座府城與外界的聯絡,御林軍和兩個步兵師團隨後跟進,距離華陽城僅不到兩百裡!

在後唐帝國西面,幾天之內金龍軍就出動五十二萬正規軍和二十萬預備軍,在廣闊的西北平原和富庶的西南郡縱馬揚威。若沒有意外生,華陽、定州二府均將先後落入金龍軍之手,此消彼長之下,緊鄰西北郡、西南郡的中央郡將受到嚴重威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南面。由於雙龍聯軍水師控制了玉龍江水面,司馬氏中央軍團四個預備師團和近衛第一預備師團共二十萬人再次登船順流而下,在江陰城留下近衛第一預備師團,徹底斷絕了後唐西南軍團十六萬人渡江回西南郡的歸路。中央預備師團十六萬人繼續順流南下,增援煙波府的中央軍團。

得到增援的玉龍中央軍團隨即派出正規軍四萬、預備軍八萬,在十萬水師的支援下,二十二萬人直逼煙波府下游相鄰的青江府。後唐軍南湖軍團進攻大梁後,只剩下一個駐守青江府白沙城的水師師團和駐守青江府城以防備對岸丁氏突襲的第四師團。若青江府失守,玉龍軍就會乘勢東進,佔據僅有預備軍、警備隊駐守的白江府和南湖郡守所在常沙府,南湖軍團十六萬人就會成為類似西南軍團的孤軍,受到大梁軍和玉龍軍的兩面夾擊。不僅如此,若玉龍軍再由常沙府沿珠峰山脈西麓迂迴包抄,在煙波府與玉龍軍正面對峙的珠峰軍團也將形勢告急!

——此時在東海郡的後唐南湖軍團大部卻不敢妄動,不是捨不得已經吃進嘴裡的大梁王國東海郡6豐、海豐二府,而是大梁王朱溫已派中央軍團二十萬人和百色府八萬人直逼海豐城下,南湖軍團在海豐城中僅有十二萬人馬。若是貿然撤退,只怕被追擊圍攻之下會全軍覆沒!縱使安全撤退,也可能引狼入室,將大梁軍引入南湖郡,大梁王朱溫豈會不報背信棄義之仇?

常備正規軍最為龐大的後唐帝國,只因皇帝柳飄絮一個決策失誤,便突然間形勢全面被動,也感到了兵力匱乏的苦惱。危機之勢與當初面臨幾國共同攻擊時的玉龍王國幾乎相同,甚至有過之無不及——只因此時後唐帝國面臨的是真正的危機,而那時卻是玉龍王司馬遠與金龍王劉操一手導演的驚世騙局!

“華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都皇宮政事殿的龍椅上,柳飄絮默默念著《華子兵法》中開篇之句,心中卻想著戰局和整個後唐帝國地圖、兵力分佈圖,想著如何解決當前的危華子兵法》雖被“自由之子”華映宏列為機密,但因自由軍擴軍太快,需要大量印製作為培訓將領之用,在聞名天下的“血衣衛”有意刺探和收集下,洩露出去不足為奇。其實華映宏也不太在意,同樣的兵書,不同的統兵之人就有不同的戰法謀略。如果僅以一部兵法就可稱為軍事家或名將,未免太過小視戰爭之道了。

“宣東方白見駕!”柳飄絮猶豫再三之後,終於下達了召見東方白的聖旨。只是名將東方白復出就能力挽狂瀾,解決後唐帝國當前的危機嗎?

江漢城,丁氏家族宗祠議事堂。

丁氏家族族長丁自行高坐議事堂上方正中,旁邊卻安放一張太師椅,上面坐著一位年約七旬、一身深色布衣的清瘦老者,閉目養神。堂中擺開兩行十二張靠椅,除其中一張空著外,其餘每張均坐著一名年約六旬的老者。

“此次召開臨時族老會,驚動各位長老,實是迫不待己,只因家族已至生死存亡關頭。”丁自行面對族中除二弟丁自力外的各位長老,出語便直入正題。這些長老不是丁氏嫡系的前輩高手,就是丁氏旁支的族長,丁氏家族真正的大事決策權,其實都在族老會手中。沒有族老會決議授權,他作為一族家主,也無權對特別重大之事擅自決定。

堂中一時無人說話。這些人多年高居長老之位,功力修為高深,見多識廣,見慣大風大浪,一個個面色表情並不因為丁自行的嚇人言語而有所變化。

“玉龍王國四大勢力,本呈均衡之勢。我丁氏世居江漢郡,根深蒂固,又與大王子司馬泰結為姻親,掌握主動之勢。故問劍傳人凌波仙子水心月也曾到訪。”丁自行見眾人神色一動,連那閉眼養神的老者——前任族長丁春秋也眼皮動了一下,繼續說道:“原以為等金龍軍與司馬氏拼個兩敗俱傷,我丁氏便可藉機漁利,借勤王為名,順勢進佔司馬氏的武陵、羅蘭、玉龍三郡,扶司馬泰為傀儡,再待時機成熟取而代之,一統玉龍,最終成就霸業——”

僅以此幾句言語,便知丁氏包藏禍心,亦非省油燈。若真是金龍王、玉龍王“雙龍”放手大戰之後,丁氏此謀未必沒有得逞之望。

見到眾長老進一步提起了興趣,丁自行話鋒一轉又道:“但近日形勢急轉直下——”他顯然是拿捏說話火候的高手,略一停頓,讓眾人都更加提起精神,再道:“玉龍王司馬遠與金龍王劉操竟聯手施出驚世奇謀,將後唐帝國柳飄絮**於股掌之間,聲勢大盛……”

丁自行將近段時間以來華龍大6局勢扼要向長老會簡述,驚心動魄之處,引得眾長老也大多躬身傾聽,只有丁春秋和兩三名長老仍是表情如故——眾人修為高下,由此便可窺一斑。

“如今,我丁氏與斷絕歸路的後唐西南軍團對峙,猶如與身處籠中的困獸猛虎正面相抗。困獸之鬥,雖可戰而殲之,但卻正好中了玉龍王司馬遠驅虎吞狼之計,白白損耗我丁氏兒郎的寶貴性命。”

“請問家主召開臨時族老會,議題究竟為何?”說話的正是丁氏最大的旁支大宗的宗主丁自若,與丁自行同輩。

“自若兄請勿著急。”丁自行繼續言道:“司馬遠以七王子司馬朗率中央軍團為出征後唐主將,加上預備軍和水師,足有四十萬大軍,若能與金龍水師聯手、與大梁軍夾擊殲滅後唐南湖軍團,佔穩南湖郡,以南湖郡的富庶,且人口眾多,司馬氏的勢力將急劇擴張。我丁氏就會處於司馬氏、秋氏的四面包圍之中。若兩家有意聯手,恐怕我丁氏將面臨南湖郡風氏之禍,為期不遠。”

丁自若不禁問道:“如今司馬氏數十萬大軍在外,治下羅蘭郡、武陵郡、玉龍郡所剩兵力僅有近衛軍三個師團和御林軍,近衛軍第二、第三預備師團已東進接收了秋氏百羊郡天水、東莞兩府,豈非我丁氏趁虛而入的好時機?”

“自若兄有所不知,司馬遠和司馬成老奸巨滑,豈會予人可趁之機。我族可以用明四暗四之計擴充八個預備師團,司馬氏豈不會以明暗之法大肆擴充?據家族情報,此時司馬氏在三郡之中,暗中實還有九個預備師團三十六萬人分散於各地訓練。若我丁氏貿然動,幾天之內就可以集結,非但勝算極少,只怕正好給司馬氏落下叛亂口實,藉機大舉征討。以我族目前加上水師在內,不過五十二萬人,要面對後唐西南軍團、司馬氏和大梁王國龍飛揚在清遠府、順德府的幾方壓力,連南湖郡的司馬氏大軍也隨時可在水師支援下回攻,滅族之禍將立即臨頭!”丁自行心中暗歎,司馬氏得正統之利和獨佔三郡之優勢,加之十年來百夷王國歲歲納貢不入國庫,只獻玉龍王,司馬氏的潛力實在難以估量。

“那究竟家主召集臨時族老會,有何主張?”丁自若被丁自行一番時好時壞的形勢分析弄得有些糊塗,只得回到原題。

“今日之會,只有一個議題:請族老會授予我審時度勢,隨時動用‘春秋無極令’之權!”丁自行幾乎出費了半天功夫分析形勢的最後目的!

這一下的震懾效果,連那幾名閉目養神的長老也睜開眼來!

請看下章《十字良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