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鎮旁一座小山頭上,在倭軍臨時指揮部觀戰的東鄉八郎、秋登輝與一眾倭奴軍高級將領臉上被激烈的戰況刺激得全部變了顏色——自由軍投石機投射出的不是石塊,而是黑乎乎裝滿不知名液體的圓球,被火箭射中之後飛到倭軍陣地上空或落入陣中就會爆炸開來,將倭奴軍的前沿陣地化成一片火海,並且火勢經久不熄,水澆不滅!在不到半個時辰內,倭奴軍已被活活燒死一萬多人!

而倭奴軍的大型投石機限於距離太遠根本無法還擊,勉強換了小型石彈後,借居高臨下之勢投射到自由軍陣中,收到的效果卻微乎其微!只能眼睜睜著看著大火不停地往倭軍各處陣地中延伸,不幸被大火包圍的倭軍士兵縱然有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支撐,也耐不住烈火焚燒之苦,痛徹心腑的慘叫聲令人耳不忍睹!

烈日當空,戰場卻變成了人間地獄!

“哇呀八嘎!%……”東鄉八郎眼見己方只能捱打無法還手,氣得暴跳如雷,口中出一連串嘰哩呱啦的鬼叫。他得到現任倭皇也是他的外甥黑澤秀吉的支援,率軍身經百戰,將四國島上原有的六個大名全數降服,收為家臣,再舉全島之力,造水師戰船一千艘,精練水師十六萬,6軍七大師團二十八萬,成為倭國最具實力的六個大名之一,被譽為倭國名將之一,還從未吃過這樣的大虧!

倭奴立國的倭奴奴群島本身多山,時有火山地震生,物產不豐,養活五千萬人口已顯得極為困難。而倭國女子強盛的生殖能力和舉國**的習俗又使人口不斷增長,再過幾年只怕就會人滿為患。這些年來,倭國時常靠著派出軍隊僑裝浪人,流竄打劫新宋王國、大梁王國沿海地區,以及和一些華龍大6的不良商人交易換得些糧食、物資,才能養活如此多人口。加之處於茫茫無邊的魔鬼海之中,倭人時時都有一種不安全的島國意識滋生,對華龍大6和富饒的珍寶島的嚮往,完全深入到了倭人的骨子裡去!

東鄉八郎所在的四國島及附屬小島更是貧瘠,近五百萬人口造成的巨大壓力迫使他不得不另想出路。在他那個外甥倭皇的威壓下,他又不敢向其他的大名輕易興兵,就動起了珍寶島的腦筋。原來島上有玉龍軍的珍寶師團鎮守、秋肅水師聯隊鎮守東港城,東鄉八郎不敢大舉進攻,只是派少量軍隊偽裝浪人,在釣魚群島建立前沿基地,不時騷擾珍寶島沿岸,伺機而動——因為只要秋氏家族從本土派出軍隊增援,以泉港水師和玉龍軍戰力之強,加上華龍人天然的仇視倭人情緒,東鄉八郎實在沒有獲勝的把握。

好不容易盼到自由軍和魔教作亂,秋氏家族玉龍軍被重創且自顧不暇的良機,東鄉八郎趁機率大軍攻島。沒想到秋水波竟率玉龍軍徑自回了大6,魔教又如此不濟事,倭奴軍很快與自由軍正面對壘,先前東鄉八郎對剛崛起不過兩月的自由軍還不是十分重視,如今看來大錯特錯!

“登輝君,自由軍用火器只遠攻,我軍只能捱打不能還手,該當如何?”東鄉八郎此時才想起有個混血兒高參秋登輝在此,虛心求教,言語也更為客氣。

“東鄉君,現今只有兩策:一是馬上設法退兵回國,希望水師能夠獲勝,還有退路;一是趕快起衝鋒,靠近自由軍近戰,以我軍強大的近身戰鬥力和永不言敗的武士道精神摧垮自由軍,不成功則成仁。”秋登輝還想盡一分力,所獻上的兩策確是目前形勢下的最好選擇。若是像目前這樣只能捱打不能還手,傷亡逐漸增加,持續下去軍心士氣都會大受影響,那時更沒法作戰!

“退兵回國?那是不可能的。我大倭皇軍豈有不戰言退之理。傳令!向自由軍起衝鋒!傳令小院鎮駐軍前來增援,決一死戰!大神保佑,皇軍必勝!”東鄉八郎仍然堅持認為:只要倭奴軍能避開那些火彈近身肉博,就能殺敗成軍不過兩月的自由軍,畢竟以倭國將士的刀法武功,連對上最精銳的玉龍軍也能殺個難解難分……

“大神保佑,皇軍必勝!”十餘萬倭奴軍用倭語高呼鬼叫著,避開熊熊大火漫山遍野衝鋒,聲勢倒是十分哧人!

“沒腦子的倭奴鬼子!”華映宏立於高處,對戰場形勢瞭如指掌,口中不屑地罵了一句。這些天為準備作戰,看了很多有關倭奴國的資料,這個世界的倭奴鬼子與那個世界的某個民族一樣荒淫無恥,對華龍大6及華龍人的所作所為令人指,從東港附近的小鎮逃到順和鎮的難民口中也知道甚多。即使將眼前的倭奴軍全數殺光,華映宏也不會皺一下眉頭——至於“刀聖”候幕白所囑少作殺戮、恐傷天和之言,華映宏不以為然:倭奴鬼子也稱得上是人麼?

倭軍被逼得離開有利地形,反而向自由軍布好的陣地衝鋒,正中華映宏下懷!若是東鄉八郎果斷率軍後撤,大型投石機移動費力費時,自由軍在追擊運動戰中沒有了“魔龍血彈”的遠端攻擊,難免會有大量死傷,那不是華映宏願意看到的結果——每一名自由軍戰士的性命,都是珍貴的。自由軍戰士當然也會戰死,但一定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死得有價值!

“神機營準備!射日箭手準備!”霸天的特戰隊另外執行特珠任務,但僅僅以目前手中掌握的三大正規師團,就裝備有新式神機弩一萬二千具,加上近兩萬練過射日心法、最強者已能在一百二十步揮極強殺傷力的射日箭手,更遠還有投石機投射的“魔龍血彈”,三個層次的強大防禦,足以令倭奴軍在靠近自由軍本陣前就所剩無幾!

這是一場目前所知最先進的戰爭理念——遠端攻擊和最先進的戰爭利神機弩、“魔龍血彈”以及射日箭的組合,與尚處於落後的拼武功、拼陣法階段的倭奴軍之間不公平的戰鬥,或是叫做一場大屠殺——

投石機已準備好的“魔龍血彈”沒有再次射,蓄勢待。衝近自由軍前陣一百二十步的倭奴軍先遭到射日箭手的第一波攻擊,六千多枝貫注真氣帶著異嘯的箭破空飛射!

“哇呀!哇呀!哇呀!—*%¥¥%%#哇呀!……”前陣的倭奴軍像割稻草一般倒下一大片!倭國物產貧乏,四國島尤缺鋼鐵金屬,倭奴軍大多以特製藤盾護身,身披軟甲,防護常見的望空拋射、自由下落的弓箭不成問題,但自由軍弓箭手以“射日箭法”射出的箭路幾乎筆直,還貫注小有所成的烈陽真氣,穿透力較拋射何止大上一倍,其勢銳不可擋,穿透倭軍的藤盾之後仍能貫穿軟甲,將其射死射傷!

“呼!呼!呼!……”看準時機之後,上千架大型投石機再次將“魔龍血彈”投射而出,早有準備的三千射日箭手依舊用火箭將其射中起火,這次卻是集中投射在倭奴軍的後陣,燃起一片火海,截斷了大批倭奴軍的退路,將六七萬倭奴軍封在約三里多寬,約一里遠的包圍圈中!

倭奴軍受“武士道”之毒已深,其悍不畏死恐怕比之玉龍軍猶強三分,毫不因處於危局心怯,仍舊震天鬼叫著繼續衝鋒!

受邀站在華映宏旁邊觀戰的順和鎮玉龍軍主將秋思明臉色亦是大變——不是為倭奴軍的瘋狂進攻而失色,而是為自由軍的強大攻擊力心驚——在那些會爆炸引大火、出難聞氣味的“魔龍血彈”、一萬餘名弓箭手的攻擊下,倭奴軍被燒死、射死者不計其數,而最前方能衝進七十步以內的倭奴軍,也被“神機營”戰士手中似弩非弩的奇特軍械連續不斷射出的弩箭射倒在地,根本無人能衝近三十步內!

箭雨過於密集的時候,哪怕是鋼製盾牌能起到的效果也會減弱——任何一種軍用盾牌都只能防住身體最要害的部位,貫注真氣的射日箭衝擊在倭軍為數不多的一萬多鋼盾之上時,一兩支還能抵擋,多上幾枝就會將倭人持盾牌的手震得軟甚至盪開,接下來的結果自然必死無疑!

開戰至今,除了因倭奴軍投出的小型石彈和進攻時不時射出的強弓勁箭造成數百死傷外,自由軍幾乎沒有什麼損失。這不是戰爭,純粹是一場單方面的大屠殺!就像當年玉龍軍屠殺手無寸鐵的高山族人一樣。儘管倭奴軍有刀、有劍、有盾,許多武士還有極高的武功身手,仍然逃不過自由軍密集的箭雨攻擊。在十幾萬人的大規模會戰中,個人武功再強,也不過如滄海一粟而己。

設若包圍圈中的的是玉龍軍?秋思明不禁打了一個寒戰:今日所見所聞一定要如實向上稟報,非到萬不得己,最好不要與自由軍為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天氣並不熱,東鄉八郎臉上卻不停流下大滴汗珠!不僅如此,渾身都是大汗淋淋!數萬倭奴軍彷彿遇到地獄冒出的魔鬼,被自由軍像殺雞一般屠宰,在起衝鋒不過一刻多功夫,三四萬倭奴軍又倒在地上,在火圈之外,自己手下的倭軍僅剩下三萬餘人,包圍圈內此時剩下不過三萬多人!

“東鄉君!趕緊下令撤退,保存實力要緊!”秋登輝急忙出言催促道。

“撤退!”東鄉八郎不愧倭國名將之一,拿得起放得下,立即鳴金退兵。此時他已在考慮如何逃回四國島的問題,以及損失了大量的軍隊、如何應付其他大名可能趁機起的攻擊問題……

東鄉八郎想得太多太遠了,只因馬上就有火燒眉毛的訊息傳來——“報!一萬自由軍已從山區突破我軍和忍者防線,直逼小院鎮!”

“報!東港城自由軍已向武宮師團陣地起進攻!”

“什麼!”東鄉八郎臉色再度大變!新場鎮扼住自順和鎮通往東港城的唯一官道,另外南部山區僅有一條羊腸小道可通,東鄉八郎派了三千倭奴軍和兩千餘名武功高強、最擅長山區伏擊戰的忍者扼守,其中足以和華龍六品以上高手抗衡的中忍、上忍就有數百名,還有幾名能和華龍聖品高手相抗的聖忍,應當萬無一失才對,怎會被輕易突破呢?

“命令板恆師團急回防小院鎮!命令武宮師團堅守東港城外,戰至最後一人也要保證金蘭灣安全!命令金蘭灣作好一切撤退準備!特急傳令水師做好護航準備!……”自由軍的胃口奇大、想要全殲倭奴軍的圖謀已昭然若揭,東鄉八郎立時反應過來,作出了最快的應對——

板恆師團就是駐守小院鎮策應的倭軍師團,師團長板恆正樹用兵沉穩,尤擅防守,東鄉八郎便令其駐守小院鎮,以便萬一在新場兵敗,也有第二道防線作退路。剛才急調板恆師團前來增援,此時其大部已離新場鎮不過五里,而僅三千人留守小院鎮,若被自由軍攻下,後路被斷,只怕有全軍被殲的可能,但願還來得及!

東港城外,此時僅有武宮太郎所率一個師團,以自由軍新場這邊的攻擊力看來,恐怕武宮師團未必能敵得住。若是東港南面倭奴軍登6的金蘭灣被奪,只怕守住小院鎮也遲早要全軍覆滅——自由軍和那個叫什麼“自由之子”華映宏的可怕,令東鄉八郎似懷中捂了一塊萬年寒冰,從前心涼透後背——

“快撤!快撤!”在一陣雄渾的戰鼓聲中,在“驅隊倭奴、揚我天威”的喊殺聲中,自由軍已向包圍圈中倭軍起反衝鋒,殘餘的倭軍被殺盡只在早遲之間,再不撤走,真的就來不及了!

請看下章《揚威海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