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歷九九四年十月十三日。

震驚華龍大6的事件再度生——原本在珍寶島的玉龍軍平亂大軍和珍寶師團加上預備軍共計一十三萬五千人,竟然被神不知鬼不覺運到大梁南海郡的陽江府海岸,趁夜登6。其中四萬人由秋長河率領,急行軍六十餘裡,趁夜佔領了僅有一萬預備軍和少許地方警衛隊的茂名城;其餘九萬五千人急行軍六十餘裡,偷襲僅有四萬大梁預備軍駐守的南海郡府所在陽江城。在成功全殲陽江城守軍、控制全城後,秋浩然率一個師團四萬人強行軍八十餘裡北上,兵臨韻原郡府所在湛江城,一萬精銳騎兵在秋氏家族的內應開啟湛江城的南城門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入城中,奪下南城區的控制權,隨後三萬步兵蜂湧而入,殲滅駐守的大梁軍預備師團,收降兩萬多人,一舉佔領湛江全城!

幾乎同時,在百羊郡處於全面守勢的玉龍軍也突然力——

原駐守在與百羊郡天水府相鄰的玉龍郡玉龍府的近衛軍第三師團和秘密調動的百夷特編師團揮師東進天水府、連同秋氏在天水城新建的預備師團共十二萬人,向東莞府、昌隆府大舉進軍!

騰龍港玉龍水師預備師團經過秋水流的短期強化訓練,已能憑險據守,和水師聯隊一道,抵擋住大梁水師的進攻。秋水流所率直屬師團兩個精銳聯隊在騰出手後,開始主動出擊,襲擾大梁軍在清遠府的後勤補給線。

駐守江漢郡南江府的丁氏北部軍團第三師團,也奉玉龍王旨向順德府方向機動,將大梁韻原郡順德府新建不久的預備師團壓得不敢動彈。丁氏家族在江漢郡四府的四個預備師團已初經訓練,並且在資江鎮的後唐軍並未增兵施加更大的壓力,是以能抽出部分機動兵力威脅大梁軍的後方順德府,與秋水波形成呼應之勢!

百羊城外,大梁軍帥營。

華龍大6四大名將之一的龍飛揚一臉凝重之色,強壓住心頭的鬱悶之感,審視著巨大的軍用地圖,仔細分析著戰局形勢——

華龍大6目前的爭戰,主要以搶佔人口稠密的重鎮、進行城池爭奪戰為主。通常情況下,控制了各府的府城或重要的中心城市,再奪取周邊城鎮便易如反掌。

韻原郡北臨玉龍江,分為三府,自西向東分別為順德府、湛江府和梅江府。順德府與江漢郡的南江府、百羊郡的清遠府都有交界相鄰,湛江府居中,梅江府北面、東面都臨玉龍江。南海郡在韻原郡正南方,南面臨海,也分為三府,自西向東分別為茂名府、陽江府和百泉府。最西的茂名府與清遠府交界。

在秋水波突出奇兵之前,百羊城和清遠城這兩大主戰場,大梁軍原本是以優勢兵力圍攻的局面:

二十多天來,百羊城下集中了大梁西部軍團直屬師團、第三、第四師團十二萬人及東海軍團十六萬人、總共二十八萬人進行強攻。僅以兩個直屬師團聯隊和四萬私兵、八萬預備軍守城的秋浩宇靠著百羊城近七丈高的城牆和完備的防禦設施,竟能力保百羊城不失。起初的血戰中,訓練不足的預備軍在大梁軍猛烈攻擊下傷亡較大,幾乎是二比一的傷亡比率。但經過數日激戰後,百羊城的預備軍就在實戰中迅成長起來,退役將士不斷歸隊令百羊城守軍越戰越強,大梁軍攻城的難度越來越大,傷亡大增!在損失三萬人之後,龍飛揚只得改變策略以十六萬人四面圍城,分兵數路奪取周圍城鎮,控制了昌隆府、清遠府以及東莞府的大片地區,大大減輕了後勤補給的壓力。

清遠城戰場方面,龍飛揚將茂名府四萬警衛隊也改編成預備師團,前往增援攻城的第一、第二師團。但為時已晚——清遠城在最初的措手不及之後,秋水霸動城內的力量,召集退役將士和民眾,補充整軍後兵力達到六萬人,大梁軍以十二萬人屢次強攻,除折損萬餘兵力外,勞而無功。

龍飛揚在戰略上沒有錯誤:直取百羊城確實是擊在秋氏家族的七寸要害,但名將在戰術執行上卻犯下了大錯——如果等東海軍團齊至在秋氏家族深藏的戰爭潛力尚未揮出來之時,一舉以二十多萬正規軍展開突襲,哪怕強攻百羊城也能一舉突破。兵力分次投入,令秋氏臨時動員起來的力量越戰越強,是最大的失著!

即便如此,龍飛揚原本也有勝算:在僵持之局形成後,龍飛揚已飛報大梁王廷同意,啟動了戰時緊急體制,大梁西部軍團所轄的兩郡六府地方警衛隊全部改為預備軍,共計二十四萬人,龍氏經營下退役的將士也被徵召歸隊,只待稍作訓練就可調往百羊郡參戰,以絕對優勢兵力將秋氏壓垮!此時百羊郡的局勢總體上仍是大梁軍佔優,就像處於平衡狀態的天平秤,只需在一方加上最後一根稻草,就可能取得全面壓倒性的優勢!

龍飛揚最大的失算,便是錯估了珍寶島的局勢和秋氏家族的決心與圖謀:在他的估計中,秋水波所率的平亂玉龍軍與自由軍、與佔領基隆的魔教光明軍、圍攻東港的倭奴軍形成糾纏之局,無論如何在短期內不可能脫身。即便能夠分兵回援大6戰局,也最多不過一個師團四萬人,加上還要從東港城抽調水師、運輸船,只要事先能得訊息,早作準備,對大局沒有多大影響。

秋氏與自由軍達成“君子之約”,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連秋浩然師團也全部撤出珍寶島,這是龍飛揚以一代名將的頭腦也無法想象的匪夷所思之舉!借自由軍的戰船、運輸船之助,以及強硬之極的戒嚴令和保密手段,秋水波率十三萬玉龍軍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以奇襲方式佔領陽江城、湛江城、茂名城,等若一舉控制了原屬龍氏的三個府,更重要的是完全切斷了龍氏兩大軍團與大梁王國後方之間的聯絡,全面扭轉了整個戰局!如此氣魄、如此奇計,四年前龍飛揚主導的如同一轍的偷襲行動簡直變成了兒戲!

珍寶島的大梁情報組織連續幾天都未能傳回例行的情報,竟然未能引起龍飛揚的足夠重視——這是龍飛揚作為名將的最大敗筆!

問劍傳人“凌波仙子”水心月選擇拜訪的第秋氏家族,最後自由軍,看似沒有理由,卻又顯示出問劍閣獨到的眼光和對大6局勢的把握——可惜之前未引起大梁王國、包括他龍飛揚本人足夠的重視。

戰爭之中,沒有什麼不可能生!比起一舉拿下三府,改變整個戰局,甚至可能在全殲龍飛揚所率大軍之後,一舉奪下韻原、南海二郡,秋氏以放棄珍寶島為代價千值萬值!只懂軍事而對政治心機估計不夠,恐怕便是龍飛揚作為一代名將的最大缺憾。

“傳令!清遠城各部不計代價強攻,務必拿下清遠城!……”

“傳令!酉時四面強攻百羊城……”

“急報王都亞京,建議務必啟動全國戰時體制!”……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一道道指令自龍飛揚口中不停下達。秋水波的致命一擊,令大梁西部軍團和東海軍團已陷入可能全軍覆滅的危機之中。若應對不當,只怕不僅大梁王國在玉龍江以西的韻原、南海兩郡會全部丟失,全國都可能因為兩大軍團三十多萬精銳戰力的全軍覆沒而招致面臨亡國之危!

金龍軍、後唐軍分別在武陵郡常陰府、江漢郡資江鎮取得初步戰果後就按兵不動,顯然違背了最初共謀玉龍王國的密議,這裡面會不會有貓膩呢?作為四大名將之一,龍飛揚面臨前所未有的極端不利局面,真不知還能如何施展妙手迴天之術……

基隆城。近日來春風得意的華映宏卻也遇到了煩心事——

大6上,百羊郡秋氏家族與大梁軍的形勢逆轉,在他的意料之中。秋氏在“君子之約”中以退出整個珍寶島為代價,若不能取得相應的回報,豈不是得不償失?只是秋水波以數千人的代價幹淨利落地伏殲光明軍第一師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取大梁茂名府、陽江府、湛江府,戰果之大,多少有些出乎華映宏的意料。

十年前,秋氏在與龍氏的爭奪中失去了茂名府,並不等於失去了對茂名府以及整個南海郡、韻原郡的影響力。軍情司傳回來的訊息,玉龍軍攻陷這三座重鎮大城,都有秋氏家族潛伏的內應事先攻佔城門。三路大軍夜行數十裡奇襲而未被大梁王國的情報組織“錦衣衛”和龍氏家族的情報組織現示警,這也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秋水波偏偏做到了!

對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所掌握的龐大潛力,華映宏有了更深的瞭解!

秋水波,絕對是一個令華映宏惺惺相惜的潛在對手,但這不是他目前擔心的事。軍事形勢一片大好,也不值得華映宏擔心。

送走玉龍軍那一夜,自由軍與光明軍之間的較量根本未能檢驗出自由軍的戰鬥力!

“碧雪劍”莫問天率領到金沙橋防守的兩萬光明軍,在自由軍東進的兩大師團抵達金沙橋後,根本不敢動彈。在計無謀的協助下整頓好基隆城內防禦、又得知“多情公子”徐逍遙突圍東逃之後,華映宏命令特戰總隊和第一師團第一聯隊兩萬人出擊,切斷了莫問天的後路。雪纖纖以桃花宮宮主、光明教長老的身份出面,要求光明軍中教眾忠於聖教、而非忠於陰冥派,窮途末路的光明軍基層士兵本就不滿意主帥的無能,又得知基隆城被佔,後路已斷,群起響應!“碧雪劍”莫問天率死忠於陰冥派的數百核心弟子向自由軍衝擊,在特戰總隊神機弩和射日箭的密集打擊下,只有少數幾人能衝到陣前,不過已經是無用的垂死掙扎。

華映宏親自出手,將“碧雪劍”莫問天斬於“破天三氏”之下——光明軍餘眾近兩萬人全部棄械歸順,接受自由軍的整編。

就在佔領基隆城的次日,自由軍兩大主力師團和霸天的特戰總隊便馬不停蹄直撲順和鎮,剛剛逃到順和鎮與“修羅刀”談應笑所部會合的“多情公了”徐逍遙再遭打擊——早就對徐逍遙和光明軍的高層無能極度不滿的基層將士一萬多人在自由軍的強大壓力和桃花仙子雪纖纖的感召下,集體譁變投誠。徐逍遙、陰冥二老、史恆等人和數百核心弟子武功雖高,殺得數百人,卻敵不住譁變士兵人多勢眾和桃花宮高手的圍攻,最後僅有徐逍遙、陰冥二老、史恆、談應笑五人憑著高強武功望北面逃走,不知所蹤——這還是桃花仙子雪纖纖終究有些礙於同為聖教一脈的身份,未便出手斬盡殺絕之故。否則,這五人能否逃走還得大打問號!

按照秋水波下達的命令,順和鎮的玉龍軍兩個大隊將控制權移交給自由軍,暫時駐紮在順和鎮附近。待自由軍解除了東港城倭奴軍之圍,便隨玉龍水師一起返登大6,屆時“君子之約”的主要內容便履行完畢。

至於南面的寶南城,自由軍只派出了兩個大隊就將只有三千警衛隊駐守的寶南城控制權接收過來!面對自由軍的強勢,沒有人願意作一心求死的傻子!何況這些地方警衛隊呢?

任誰都能看得清楚明白:以自由軍現在的強大軍力,驅除倭奴、統一珍寶島不過指日可待之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卻沒有人知道,華映宏會因為這強大的軍力而犯愁……

(請看下章《無米之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