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清遠血戰

清遠城,這是一座多災多難的城市。

在華龍大6混戰尚未爆的相對和平時期,作為戰略上的要地,清遠城就曾多次成為秋氏家族旗下玉龍軍與龍氏家族旗下大梁軍的交戰之地。

自珍寶島局勢大變引的大戰爆以來,經過秋水霸、龍飛揚先後進行的守城之戰,足足有二十多萬人命喪於清遠城內城外的爭戰之中!

華龍歷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晨。因自由盟昨日黃昏“不經意”的出一紙對秋氏家族單方面停戰的通告,使曾經被無數鮮血染紅的清遠城下大地,再一次迎來了鮮血的洗禮——

龍嘯天所率從茂看名府趁夜馳援清遠城的六萬大梁騎兵,在離清遠城南門外二十多裡的地方,一頭栽進了秋氏旗下玉龍軍騎兵所設的伏擊圈!

在此之前,在茫茫夜色下,秋氏家族派出大量家族高手、軍情系統高手和龍飛揚新設的軍情系統高手在茂名府至清遠府官道沿途大小城鎮進行了一場場上千人級別的武林高手大規模激戰,結果是在清遠府和昌隆府經營多年,潛勢力根深蒂固的秋氏家族佔得上風,龍飛揚在清遠府內的軍情系統基本被摧毀殆盡!

在未獲準確情報的情況下,龍嘯天率六萬大梁精騎,進入了秋氏與司馬氏聯軍共十四萬騎兵的大包圍圈。黑暗中,雙方都未起大規模的激戰,龍嘯天率騎兵依託一個無名小山丘就地組織起防禦,負責指揮清遠戰局的上任家主秋浩宇也不急於在黑夜中起總攻,只是將龍嘯天所率的騎兵團團圍住,收緊包圍,紮緊口袋,以待天明決戰。

昌隆府百羊城以北與丁氏江漢郡南江府相鄰的地方,有一條山勢不太高、卻綿延兩百多裡的昌隆山脈,將昌隆府與南江府隔開。山脈南側有一片方圓兩百多餘里一直延伸至東莞府的昌隆大平原。

秋氏家族鑑於百羊郡四府多為矮丘平原地區,盛產水稻穀物,還有珍寶島作為糧倉,糧食無憂,反是旗下玉龍軍的機動性能對保證地勢低平的百羊郡安全十分重要,索性將昌隆大平原退耕還牧,蓄養牧草,又引進玉龍關外大草原的優良種馬,多年來形成了眾多大小不一的養馬場,不僅足以自用,還大量賣與司馬氏、丁氏,以賺取鉅額的金幣。

因此之故,秋氏家族旗下玉龍軍的騎兵比例是玉龍國幾大勢力中最高的,幾乎達到驚人的五成!龍飛揚大軍圍住百羊城時,也曾派兵前往昌隆大平原掠奪馬匹,但秋氏家族當時早已將大量的馬匹驅入百羊城中或向西驅往東莞府、天水府,剩下的少數馬匹在大平原上只要不被團團圍住,就極不易俘獲,龍飛揚所獲極為有限。

秋水波雖遠在湛江府,對此次再攻清遠府的作戰計劃卻仔細推敲,遠遠遙控:先是在百羊城一帶暗中整好兵馬,待與自由軍秘密談妥條件,宣告對秋氏停戰後立即出動,趁夜先於大梁軍出擊清遠府!

秋水波對名將龍飛揚的用兵之法研究甚深,對龍飛揚肯定會派大軍救援的反應也盡在估計之中,先行起情報系統的交戰,不惜代價摧毀大梁軍的情報系統,再以百羊城一線秋氏和司馬元軍中的所有騎兵集中使用,率先趕往預定地點,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將龍嘯天來援的六萬騎兵盡數圍困,尋求在堅城外決戰的機會!

在清遠城下,秋水波還部署有四萬騎兵負責阻擊清遠城可能派出的接應兵馬——這一著明攻堅城、實為打援的計策並不鮮見,關鍵在於三點:一是攻在龍飛揚必救之處、令其不得不火增援;二是在於秋氏旗下有如此大量機動性極強的騎兵,作為設計的關鍵;三是摧毀大梁軍的情報系統,令龍嘯天所率大梁軍在黑夜中不知情況,成為聾子瞎子。否則若龍嘯天知曉有兩倍於己的玉龍騎兵在設套等候,只需停下待攜帶有大量遠攻利器、輜重、防御能力極強的步兵趕到增援,就不會輕易落入包圍!

這三個關鍵條件缺一不可,而秋水波的部署和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無愧“自由之子”華映宏也將他列為最危險的敵手之一!

天色已明,晨曦漸亮,以習武有成的高手強的目力,在開闊之地的視線已經遠達十幾裡。

龍嘯天策馬立於無名山丘頂上,極目遠眺,面色冷峻。在他的身後是龍氏家族最精銳的四百名龍騎衛,六萬大梁騎兵分別在圍繞小丘的四周,其中四個聯隊在外圍列成衝鋒之陣,兩個聯隊在內圍,各由五千騎列成後陣,隨時作為預備隊投入戰局。

這六萬騎兵幾乎是大梁軍西部軍團的所有騎兵!如果在一般的戰場對壘時,這樣的騎兵陣容足以將準備不足的十幾萬步兵摧垮屠殺!但誰也想不到,如今在更為強大的十幾萬玉龍騎兵的包圍中,這六萬騎兵竟要被淪為被殲滅的物件!

一場規模空前的騎兵大決戰即將打響,或許這將是決定秋氏家族和龍氏家族在韻原郡、南海郡生死命運的大決戰!

據“千里影”帶來的訊息,大梁軍步兵正從茂名府趕來增援,時間對雙方而言都是考驗!

遠處終於響起了玉龍軍的鐵騎聲,無數黑盔黑甲的玉龍騎兵以整齊劃一的步伐緩慢推進到大梁軍前陣約兩裡處停下,似乎連空氣都凝結起來,陣地前沒有絲毫風,旌旗都下垂著,所有人都等待那決戰的一刻到來。

“咚!咚!咚!……”沉重的戰鼓聲由輕至重、由緩至急地擂響,昭示著一場空前的騎兵大決戰正式開始——

就像閘壩決堤一般,西線方向足有兩萬玉龍軍騎兵的洪流陡然前衝,馬刺猛磕馬腹,吃痛的戰馬驟然加捲起漫天塵暴,洶湧席捲而至,短短兩裡地不過數息之間就到了大梁軍近前一百多步……

“嗖!嗖!嗖!……”一萬大梁軍騎兵整齊劃一地射出漫天箭雨,落在身披鋼甲的玉龍軍身上,出丁丁鐺鐺的亂響,數百名騎兵不幸被箭雨射中防護未周之處落馬,失去主人的戰馬仍然嘶叫著,仍然被騎兵的洪流夾裹著衝向大梁軍的陣地……

“嗖!嗖!嗖!……”玉龍軍騎兵在疾馳中也射出一波猛烈的箭雨還擊,收效卻比大梁軍要強,竟有近千名騎兵被射落馬下——

“殺!”在射完第一輪箭雨後,大梁軍的戰鼓開始擂響,前面的萬人騎兵陣形向玉龍騎兵疾馳迎騎兵作戰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靠戰馬的衝刺借力,若再射箭攻擊,等玉龍騎兵衝提再靠近一些,就沒有了大梁騎兵衝刺的距離,那實在與等死無異!

“殺!”兩支急賓士的騎兵撞到一起,頓時掀起腥風血雨!

雙方每個騎兵戰士都面目猙獰,瞪著血紅的眼珠,刀槍閃耀奪目的寒光,口中出瘋狂的吶喊,血霧瀰漫,肢體飛濺,人喊馬嘶,兵刃撞擊聲、屍體落地聲、刀槍入體聲、咒罵吶喊聲、慘叫悲鳴聲……在這一刻同時爆出來。同樣是輕甲騎兵,長刀、長槍、鋼盾……你死我活的騎兵大戰拉開了序幕……

從士兵的素質和戰場殺技上,玉龍軍與大梁軍幾乎無分高下。但在騎兵的數量上,秋氏家族一方的騎兵佔據了絕對優勢,秋氏與龍氏多年的仇怨都在這一刻洩出來,根本無需作任何動員。與攻城戰要靠大量遠攻器械不同,雙方都是大量騎兵作戰,唯一可依靠的就是實力。

雙方將士此時心中只有殺死對方才是唯一的目標,慘烈的搏殺讓分別在雙方後陣高地觀戰的秋浩宇和龍嘯天的心神都提至嗓子眼,久久未能放下……

血肉與人命此時成為最不值錢的東西,甚至比泥土還不如!戰場上已經看不到泥土,只有無數人馬屍身和血海肉泥,前面的人馬倒下,後面的又一浪接一浪的湧上……

由於二比一的數量懸殊,先期投入作戰的雙方騎兵很快就見出了分曉:雖然大梁騎兵表現出了足夠的勇氣和膽魄,但數量上差距並不是依靠勇氣膽魄就能彌補的,一個聯隊騎兵很快就急劇減少為大約六千餘騎,其餘皆化作了屍體倒在已經被血液浸成了暗褐色的大地上,而秋氏玉龍騎兵的傷亡卻不足三千騎!絞殺在一起的戰場中的雙方已快變成三比一!

龍嘯天令旗一揮,命令西線後陣的預備隊五千騎加入戰局,勉強維持著局面不致兵敗如山倒——而北面通往清遠城的方向,一萬大梁騎兵主動向圍困的玉龍軍騎兵陣線起了猛烈衝擊!

清遠城南門外十里處,同樣是喊殺之聲震天。

接到龍嘯天被困後出的命令,駐守清遠城中的西部軍團第一師團長龍嘯雨只留下一個預備師團守城,其餘四萬騎兵和四萬步兵盡數出城前往救援。

在廣闊的平原大地上,四萬大梁軍步兵中間以一萬餘名長槍兵為前陣挺進,連移動相對較為容易的數百具小型投石機和石彈運輸車也夾在陣中向前推進,四萬騎兵從左、右、後三面保護。秋氏家族用以牽制的四萬騎兵無機可乘,勉強動幾次衝鋒,在長槍兵的堅強方陣和兩翼大梁騎兵的壓力下,很快損失了三千多騎,傷亡甚重,只能節節後退……

清遠戰局的形勢對秋氏玉龍軍也不是完全有利:被包圍的龍嘯天也並未完全絕望——只要清遠城的八萬大軍順利突破牽制的秋氏騎兵防線,威脅北面玉龍軍包圍圈的後陣,那他就可以集中力量衝擊玉龍軍的北面防線。

秋氏騎兵雖然數量較多,但為防止龍嘯雲集中力量衝破一個方向逃走,將兵力平均分散在四個方向包圍,每個方向其實只有一個師團四萬騎,作為主攻方向的西面則另有兩萬司馬氏騎兵作為後備——但除非大梁軍呈現明顯的敗相,只需趁勢掩殺攫取勝利果實,否則司馬元肯定不會將自己的騎兵投入絞殺戰中,無數次聯軍的“合作”中,各自心懷鬼胎的歷史都證明了這一點……

若能堅持到與龍嘯雨會師那一刻,龍嘯雲甚至有可能反敗為勝——東北面順德府出的兩萬騎兵,已趕到了秋氏大軍包圍圈後的東南側翼,隨時可投入戰場作決定性的一擊。隨後的一個東海軍團的步兵師團也可在今晨即趕到投入戰場。

清遠府戰局的突然大變,令原本欲從容擴充軍力的大梁軍不得不在清遠府曠野中與秋氏家族提前進行一次大決戰:

龍飛揚已命令順德府大梁軍東海軍團放棄北部順德府地區,全線退守至順德城。留下一個正規師團和一個新組建的預備師團共八萬步兵守城,其餘四萬騎兵與十四萬步兵已連夜啟程向清遠府趕來,最遲巳時騎兵就可以抵達,未時步兵可抵達;茂名府內,龍飛揚也僅留下一個新募師團守城,兩個精銳師團的兵步連夜動身正向清遠府趕來,差不多也是未時可達。

只要龍嘯天能堅持到未時,先後投入清遠府大決戰的大梁軍將可達到四十六萬人!放棄北順德府的大片土地和無數城鎮,換取殲滅秋氏家族的有生力量,這對名將龍飛揚來說,絕對是一場只許勝不許敗的大決戰!大梁軍勝,則秋氏家族將一厥不振;大梁軍敗,則龍氏家族將會徹底退出韻原郡、南海郡的爭戰舞臺!

時間對於交戰中的雙方來說,都至關重要的——秋氏家族若能在龍氏大批步軍趕到之前殲滅龍嘯天所率六萬大梁騎兵,再將大梁軍的各路援軍各個擊破,則將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若是讓龍嘯天堅持到援軍抵達仍未消滅龍氏的騎兵,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最終浴血奮戰的肯定將只有秋氏家族的三十二萬大軍,毫無疑問:司馬元旗下的兩個師團定會自尋生路!

一場大規模會戰、一場你死我活的空前大血戰在清遠府的平原上展開……

第一百二十七章你死我活

“報!清遠城裡出援的大梁軍已推進至北面防線後五里!”

對於清遠大決戰的交戰雙方來說,獲勝的關鍵都在於時間。一個時辰快過去,從西面主攻的兩萬秋氏騎兵在經過血腥絞殺,先後殲滅近萬大梁騎兵後,自身也僅剩下一萬二千餘騎,並且一個個顯得疲憊不堪。

龍嘯雲又投入了五千預備隊騎兵加入戰局,近萬大梁騎兵與玉龍騎兵纏戰成一團,殺聲震天!

不知道秋浩宇葫蘆中賣的是什麼藥,明明佔據了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仍然不動聲色看著混亂的戰局,遲遲不下令起總攻。

此時是最考驗戰最役統帥意志和神經堅韌程度的時候:如果北面的玉龍軍防線抵擋不住大梁軍的兩面夾擊,龍嘯天就能得到數萬人的增援,步步與騎兵結合,防線會更加堅固,再要想快殲滅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凌軍團長,你看此戰水波的計謀如何?”秋浩宇好整以暇地問起全副武裝、顯得英武不凡的新任百羊軍團長淩統——秋氏家族第一次將軍團長的高位授予一名家將出身的子弟,正是新任家主秋水波用人唯賢、欲令天下人才歸心的一個大膽嘗試。

若再固步自封,拘泥於將領的血統,與廣納人才、任人唯才的自由盟相比,秋氏將沒有絲毫優勢可言——變革是唯一的出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稟家主,少主乃不世奇才。此戰之後,屬下相信龍飛揚將從四大名將中除名!”“猛虎”凌統一臉恭敬地答道。作為一名家將之後,能得到一名軍團長之高位,可謂百年不遇,前所未有之事。

但凌統卻不是因為感激新任家主秋水波的提攜作出違心之言,實在是因為秋水波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到目前為止,龍飛揚旗下大梁軍的一切反應皆在他的事前計算之中,連戰場的東北角從順德府趕來伺機而動的六萬大梁軍也早已安排下應對之策,只等最後的決戰時刻到來!

“凌賢侄,我已卸下家主之位,此戰之後連東部軍團的軍團長之職也要卸任,你不必再叫家主。我與你父凌戰這麼多年來兄弟相稱,以後叫我一聲宇叔就是了。”秋浩宇有些感慨地道:“一輩新人勝舊人,今後我族全靠水波和你們這些年輕人支撐大局了。”

“是!侄兒謹遵宇叔教誨,定會盡心輔佐家族成就大業,粉身碎骨在所不辭!”淩統仍是神色恭敬地應道:“情報顯示,自由軍大量陳兵在清遠府南部與茂名府的交界處,動向不明。觀其態勢,既可北上加入清遠戰局,又可東進茂名府,不知會否令此次大戰產生變數?”

“那自由之子華映宏用兵向來變幻無方,無法臆測。不過以水波的預計,自由軍新近整軍不過幾天,訓練未精,配合未熟,不會冒然加入支援任何一方。應該是等著機會接收茂名府吧?”秋水宇嘆道:“那華映宏以一群奴隸、平民練成一支百勝之師,慣用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利益,水波曾言我族最大的敵人將是此人,以前尚未盡信,如今看來仍是低估了此子的謀略和智慧。”

“宇叔也不必擔心,少主之智,不在華映宏之下,”淩統勸慰道:“此戰之後,只要有一段時間休養生息,以家族龐大的潛勢力,絕不弱於自由盟。何況,自由盟冒天下之大不韙,所行之策矛頭直指世家大族,為天下公敵,並非沒有隱憂。”

“這倒也是。”秋浩宇點點頭。正說話間,一騎疾馳而來——

“報!清遠城龍嘯雨派出的援軍已推進至我軍北面防線三里。東北角順德府趕來的大梁援軍已向我軍東面與北面防線的結合部起進攻!防線告急。”

“是時候了!”秋浩宇精神一振,戰局演變至此,所有的一切都與秋水波戰前的推算九成九以上相符,此仗看來想敗都難!

“傳令!依照戰前部署行事!”一道亮麗的煙火訊號隨即升空…….

“敵軍來襲,加強戒備!”

清遠城南門城牆上,大梁守軍遠遠地看見西南面昌隆府方向數里外,漫天沙塵滾滾而來,盡皆以為是秋氏家族玉龍軍前來攻城,提起了十二萬分的緊張,準備迎戰秋氏大軍攻城,不料只見滾滾煙塵繞道直向東面順德府方向行去,並未向清遠城靠近。

“報!”一組哨探飛騎回到城門之前,“玉龍軍足有十幾萬人繞城向東面去了!”

“糟!玉龍軍肯定是抄順德府援軍後路去了!”守門的大梁軍預備師團長也是個熟讀兵法之人,立即猜知了玉龍軍的意圖,急聲下令道:“快煙火訊號示警!”

“哧!”城牆上一組告警的煙火訊號沖天而起!

清遠城出的警告訊號已經太遲了——接到秋浩宇的命令,包圍圈北面防線的數萬騎兵假作不支地敗逃向兩側,讓龍嘯雨率領清遠城援軍進入了包圍圈之內與龍嘯天會合,連同東北角猛攻的順德府援軍也一併衝破阻礙,進入了包圍圈!

但訓練有素的玉龍騎兵敗而不亂,裡應外合突破包圍圈的大梁軍無法擴大戰果。玉龍騎兵迅迂迴,再次組織起一個更龐大的包圍圈,將大梁援軍一併圈入,只是北面、東北面的包圍圈防線延伸了足有十里!

除去開戰以來的損失,包括新到援軍在內,包圍圈中現在還有不下十萬大梁騎兵、六萬多大梁步兵。而玉龍軍方面,連同司馬氏的兩萬騎兵在內,原有十八萬騎兵,在大戰損失之後也只不過十五萬多騎兵!

只要龍嘯天能夠迅就地組織好防禦體系,玉龍軍這樣的包圍圈太過脆弱,極易被再次突破殺散,秋浩宇將極可能重蹈秋水霸在清水嶺包圍自由軍反遭慘敗之覆轍!

但就在三支大梁軍會合引起短暫的混亂,龍嘯天還未來得及組織起有效防禦體系的關頭——幾乎在無人注意的情況下,包圍圈西面作預備隊的一萬秋氏輕騎兵向兩側讓開寬達一里的一條通道,隱藏在其後的一萬重灌騎兵悄悄掩殺了上來,緊隨其後的是兩萬司馬氏近衛師團的騎兵,讓開通道的一萬輕騎兵再度緊隨——

重灌騎兵!這一萬重灌騎兵是秋氏家族專門為加強平原作戰的正面突破能力配備的,用一萬重灌騎兵作為撕開敵人防禦圈的利刃,用三萬生力軍騎兵作為跟進擴大戰果的後盾——這就是秋浩宇為此戰預留的殺手鐧!

在將敵人的大批援軍一起納入包圍圈之後,就是重灌騎兵出擊破敵之時,勝敗的關鍵在此一舉!

仍在激戰中的幾千秋氏輕騎兵突然脫離戰局,閃開一條通道,就在久戰之後疲憊不堪的大梁軍騎兵剛喘了一口氣,還未明白是怎麼回事之時,一隊黑壓壓的重灌騎兵帶著就像洪荒巨獸踏足大地時震天憾地的悶響出現在大梁騎兵的眼簾之中!

華龍大6重灌騎兵的出現是仿效當年入侵的歐巴大6重灌騎兵組建而成。重灌騎兵的盔甲由鋼質甲葉用甲釘連綴而成,屬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幾乎達到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札甲通常由一千八百枚左右甲葉組成,總重量達七十八斤,同時可透過增加甲葉的數量來提高防護力,只是重量將進一步上升!

因受到多重限制,如一名重灌騎兵至少要配三匹訓練用馬、鋼甲過沉需要身材高大非常強壯之人才可使用、遇到雨天戰場泥濘將會造成馬足深陷影響戰力、進攻準備好的陷坑絆馬也會損失慘重、在對付機動力強、有閃避空間的輕騎兵作用不太大……況且,訓練和維持一名重灌騎兵的費用至少為輕騎兵的三倍,步兵的十倍!因而不是每個勢力都會有條件組建重灌騎兵,隨著戰爭方式的演變,重灌騎兵在華龍大6近二十年來的爭戰中已極為少見!在大6多山川河流的南方地區,重灌騎兵更是聞所未聞!

然而重灌騎兵正是秋氏家族根據百羊郡、南海郡、韻原郡的地形秘密訓練的殺手鐧,此次為徹底擊敗龍氏,秋氏將重灌騎兵的保密做到了極點:一萬重灌騎兵和裝備都利用密封的馬車秘密運至前線,在開戰前才著好裝備隱於輕騎兵陣後,只等最佳時機出現!

重灌騎兵的作用在這場清遠大會戰中揮到了極限!一丈二尺長的重灌騎兵鋼槍在陽光下閃耀著點點寒光,全身披著厚實的鋼葉甲連同士兵面部也被護具遮掩得嚴嚴實實,只留下一雙嗜血的眼睛暴露在外,跨下戰馬比周圍的輕甲騎兵的戰馬要高上半頭,從頭至尾的鋼葉甲一樣將馬匹全身遮蓋,彷彿來自洪荒莽原中的恐龍巨獸,挾帶著無匹的氣勢狂衝而來!

這一刻龍嘯天的血液幾乎凝結!在開闊的平原上,原本輕騎兵不懼怕重灌騎兵,輕騎兵的度和靈活性是重灌騎兵望塵莫及的,但在四周被圍困的封閉空間中,重灌騎兵是輕騎兵、輕步兵的天然剋星和噩夢!

西面戰場上的大梁軍輕騎兵、正在結成防禦陣形的長槍步兵幾乎在同一時刻看到了同伴眼中的恐懼神色。他們可以面對輕騎兵,因為長槍和箭矢都可以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傷害,但面對重灌騎兵,普通的箭矢根無毫無用處,而長槍的攻擊能力也會大打折扣,缺乏厚實甲冑的輕騎兵和步兵根本無法抵擋這種具有恐怖殺傷力的鋼鐵怪獸,這樣極不對稱的對抗根本沒有任何懸念!

沒有更多時間容許龍嘯天和大梁軍多想了!重灌騎兵的高頭戰馬每一次揚蹄都捲起陣陣塵浪,隨著巨大的鋼槍高高掄起猛然向下狂揮,度帶來的巨大慣性連帶著衝擊力,第一排的大梁輕騎兵口吐鮮血帶著手中長槍一道飛上了半空……如同一具鋒利的鐵犁輕鬆犁開鬆軟的泥地,又像一把閃著黑亮寒光的匕剖開魚腹……

大梁輕騎兵的陣形很快被勢不可擋的秋氏重灌騎兵撕開了一個大口子,而尾隨而來的司馬氏兩萬精銳近衛師團的騎兵和一萬秋氏輕騎兵立即恰到好處的切入,將已經開始出現混亂的大梁軍防線撕開——在大梁軍敗局已定之時,司馬元不介意付出一點小小的代價換取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和隨之而來的戰果瓜分,畢竟前面的連續敗仗已嚴重影響了司馬氏旗下將士的軍心和士氣……

龍嘯天已來不及作出任何反應了——西面的口子越撕越大,並迅向北面和南面延伸,前陣的潰爛影響到了整個防禦陣形尚未完整的大梁軍十幾萬將士的運作,士兵們淒厲的慘嚎和躲避著重裝騎兵、輕騎兵追殺的行為使大梁軍全線陷入了無可逆轉的混亂!在如此浩瀚的兵潮中,這種混亂局面令戰場指揮官根本無法及時地下達指令,控制局勢,此戰已經回天乏術!

“傳令!全軍突圍撤向茂名府!傳令順德府的增援部隊退守順德城!命令茂名府的增援部隊就地構築防線接應!龍騎衛隨我殺出血路!”龍嘯天見敗局已定,北面的清遠城雖近,但得到示警有十幾萬玉龍軍在構築第二道包圍,只有拼死向著茂名府突圍才能儲存一點實力,以待來日!

下完命令,龍嘯天一馬當先馳下無名小丘向混亂不堪的南線戰場衝去!

“殺!”四百龍氏旗下西部軍團精銳部隊中最精銳的“龍騎衛”暴出震天喝聲,緊隨龍嘯天身後,旋風一般衝下!

秋浩宇的總攻擊令已經下達,方圓十里內盡皆成了廝殺的戰場——儘管處於極端不利的局面,大梁軍輕騎兵和步兵仍然表現出了足夠的勇氣和膽魄,以血肉之軀體抗拒著玉龍軍騎兵大軍的衝擊,一次次試圖組織起有效的防禦,但一次次被重灌騎兵和輕騎的組合打散、圍殺……

龍嘯天率領四百名龍騎衛左衝右突,龍氏家族的絕學“龍象功”從龍騎衛手中鋼槍中爆出一條條怒吼的真氣狂龍,所到之處勢不可擋,連重灌騎兵也禁不住強大的真氣狂浪,被殺得人仰馬翻!一處處原本被割裂分散的大梁軍騎兵和步兵被迅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個獨立的戰鬥團體,邊戰邊退,向南方移去!

“凌軍團長,是白金衛出擊的時候了!”秋浩宇皺了皺眉頭,名揚天下的“龍騎衛”果然名不虛傳,為了減少普通將士的傷亡,秋氏家族的王牌戰力也不能再雪藏了。

“榮耀!即吾命。殺!”“猛虎”淩統長槍高舉,率領四百名“秋風白金衛”向龍嘯天的龍騎衛衝去!

第一百二十八章覆手為雨

正午的陽光照在清遠府屍山血海的戰場上,掩不去那地獄一般的悲慘之狀:到處是橫七豎八的人馬屍體,爛泥血肉,空氣中充滿濃烈得令人不敢呼吸的血腥味,成千上萬重傷垂死的戰馬出一聲聲悲鳴長嘶,令久經戰陣、打掃戰場的秋氏玉龍軍老兵也忍不住一陣陣欲作嘔的噁心感。

“一將功成萬骨枯”!在清遠大會戰的戰場上,任何人都會對戰爭的殘酷出如此的感懷嗟嘆!

清遠大會戰中,龍氏家族大梁軍一方直接投入戰場的有二十萬兵力,在順德府增援的十四萬兵力未趕到前,主戰場已經生大潰敗!

在龍嘯天果斷下令突圍後,順德府趕來的援軍無可奈何又向順德府方向退回,而茂名府增援的兩個師團八萬步兵則奉命迅就地依託小山丘,挖掘壕溝、壘起土牆,設好投石機陣,構築起一條臨時防線,以接應龍嘯天向茂名府方向突圍的敗軍!

戰爭就是如此,別勝負往往就在瞬息之間。如果秋氏沒有秘密的殺手鐧——重灌騎兵,並且在最適合其揮的時機、地點和形勢下動致命一擊,若等龍嘯天整固好防禦陣地之後,陷入僵持,隨著大批大梁援軍的來到,也許最終失敗的將會是秋氏家族!

至巳時末,主戰場的激戰已經基本平息。秋氏家族十六萬步兵和司馬氏近衛第三師團、百夷特編師團六萬步兵切斷了順德府援軍、清遠城與主戰場的聯絡,在北、東、西三面構成第二道包圍圈。只是尚未合攏南面的包圍圈時,龍嘯天已率戰力強悍的龍騎衛和大梁輕騎兵強行突破了一道口子,大梁輕騎兵剩下近五萬人馬向著南面奔逃。“猛虎”淩統率領秋風白金衛和十二萬玉龍輕騎兵緊追不捨,欲趁勝將大梁軍騎兵全殲於清遠府內!

突入包圍圈的大梁軍八萬步兵和負責斷後的兩萬多騎兵卻無法突圍而出,頑強抵抗。在傷亡二萬多步兵、一萬多騎兵,掩護騎兵主力成功突圍之後,近五萬人大梁步兵、一萬輕騎兵在玉龍軍一片“降者不殺”的呼喊聲中棄械投降:在五倍於己的玉龍軍包圍圈中,在重灌騎兵與輕騎兵的聯合衝擊之下已陷入混亂的情勢下再作抵抗,只是增加無謂的傷亡而已!

當然,多數龍氏家族嫡系的大隊長以上將領幾乎在下達投降令之後,就以送死式的攻擊或自殺了結了性命,表達對龍氏家族的忠心……

幾乎未受到多大損失的秋氏、司馬氏步兵聯軍再度圍困清遠城。秋浩宇出一刻鍾不投降就攻城、且不再接受投降的最後通碟。

外有大軍壓城且再無援兵、內有清遠城充滿仇恨的民眾為患,留守大梁軍預備師團長在絕望之中得到秋浩宇不殺降軍的保證,下令開門投降後就在城樓上自殺身亡,久經血火洗禮的清遠城重新落入秋氏家族的控制之中!

秋浩宇留下一個步兵師團在清遠城處理善後,率二十多萬大軍並未進城休整,而是向東北面的順德府趕去——那裡,或許還有一場惡戰……

順德府。

秋水波連夜率領南海軍團和湛江府招募的一個預備師團二十萬大軍西進順德府,但並未直撲順德城,而是以八萬輕騎快搶在丁氏家族大軍之前,進入了龍氏旗下大梁軍果斷放棄的順德府北部大片地區,隨後兩個師團步兵跟進,阻住丁氏大軍南下必經之

既然丁氏家族出動兩大軍團卻不肯出手與大梁軍打硬仗,那就不要想獲得多大的利益——秋水波此舉,顯示出對清遠大會戰必然獲勝的強大自信,和對整個玉龍王國局勢甚至華龍大6形勢判斷的強大自信!

丁自行能看到武陵郡兵力空虛的機會,以秋水波之智,自然也能夠看到:玉龍王司馬遠仍然健在之時,丁氏家族或許有師出無名、叛上作亂的顧忌。但若是司馬遠有何意外變故,丁氏家族肯定會按捺不住取而代之、入主司馬氏控制下三郡的野心!

春秋正盛、修為甚高的司馬遠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暴亡,在防備森嚴之下若要行刺也難若登天。但若是有限的幾人有意為之,難免也會防不勝防——玉龍王的正妃丁婕妤、“護國公”司馬成、“玉貴妃”厲如玉,以及深得玉龍王寵幸的秋水韻都是這樣有數的幾人之一……

秋水韻是為了家族而犧牲自己的幸福,嫁與司馬朗為妻的。豪門世族的子女在表面無限風光的同時,背地裡也有自己的辛酸:相貌才情普通平庸者還好,大多能按自己的選擇或娶或嫁,總能夠有比較合適之人,得到一份平凡的幸福。而若是稍微特出者,作為世家大族的子女就多數要為了家族的利益迫不得己作出犧牲,通常與某個可以鞏固或者擴大家族勢力的物件聯姻!

據秋水波所知:三年前妹妹秋水韻曾經有過傾心相戀的愛人。因為“華龍第三美人”之名傳遍華龍大6,秋水韻為了秋氏家族的利益嫁入司馬氏,更為了一個長遠的目標揹負了天下共知的“蕩女”之名——秋水波在繼任家主之後,才知道自己手中還有秋水韻這張底牌!

只要秋氏家族願意,以玉龍王司馬遠對秋水韻的寵幸,她可隨時在床第之上以“奼女功”第九重的“吸陽**”將司馬遠置於死地!在秋氏家族需要的時候,這將是引玉龍王室和整個王國混亂的一記殺手!

故而秋水波並不怕丁氏家族會挑起與秋氏家族的戰爭——因為若是玉龍王司馬遠身死,丁氏家族在西面緊鄰江漢郡的武陵郡甚至玉龍郡、羅蘭郡有著更大的利益,絕不會為了順德一府之地樹下秋氏家族這個強敵。且不論王位會傳給誰人,七王子司馬朗手握中央軍團及預備軍團、水師共數十萬大軍,佔據了後唐帝國的煙波府、江陰城,絕不會輕易放棄在秋氏家族的支援下爭奪王位的機會。而江陰城、煙波府均與江漢郡不過一江之隔,丁氏家族無論如何都沒有幾線同時作戰的實力!

只是秋水波也沒有料到:用不著他傳下密令,玉龍王司馬遠已真的死於秋水韻身上,不過是死在“護國公”司馬成與“寒冰仙子”厲如玉的合謀之下!司馬遠暴死的訊息此時雖尚未傳出,但卻無礙秋水波對局勢的正確判斷!

黑夜中,丁氏家族的南江軍團、北江軍團尚在猜測大梁軍突然撤離會否是誘敵之計時,秋水波的南海軍團已佔據了各處交通要道。南江軍團長丁自康已得到家主丁自行與宇文智會面的結果通報,果然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放棄了順德府北部誘人的大片土地……

通常,付出與收益總是成� �比的。丁氏家族既然不願意付出代價真刀實槍地助秋氏家族攻擊龍氏的東海軍團,這個“漁翁”空耗了數十萬大軍的糧草,至少在順德府未能得到多少利益

秋水波安排好北順德府的防務,如同視丁氏家族如無物一般,僅留下兩萬正規騎兵、四萬預備役駐防北順德府廣大地區,南海軍團的其餘十四萬人馬緩緩向南面的順德城挺進——這裡,或將是又一個大戰場!

清遠府騰龍城北面二十五裡,清河鎮。

清河鎮是騰龍港與清遠城之間官道必經之地,原是一個平靜的小鎮,連周邊村落在內只有七八萬人口,低矮的房屋,連鎮牆都殘缺不全。

自清河鎮西面,清遠府與昌隆府相鄰交界之處有一座當地人稱黑龍山的小山,黑龍山腳下湧出一泓清泉匯成方圓不過兩裡的黑龍潭,溢位黑龍潭的水望東流成一條清澈的小河,清河鎮也因這條河曲曲折折地流經全鎮而得名。

清遠府內持續數月的戰亂,大軍數次來回易手,使原來清河鎮的住民早已逃得七七八八,僅剩下幾千膽大的、或是逃不動的人留在鎮上。

自由軍佔領騰龍港之後,將防線推進到清河鎮一線,其時剛剛解圍的龍氏大梁軍就派出了騎兵阻止自由軍再向北推進。按照元帥華映宏的命令,海天青水師與穆山柱預備師團停止了北進,就在清河鎮一線開始加緊構築工事和防線,這些天來已頗具規模。

海天青當時不知華映宏命令在地形相同低平、防守不易的清河鎮構築一道人防線有何用意,如今卻現這又是華映宏深謀遠慮的一招暗棋!

冬日的陽光照在身上,既有些暖意又不會令人感到灼熱難當,懶洋洋地甚是舒服。

華映宏愜意地躺在清河鎮側一座最高的小山坡一片枯草地上,完全沒有半點大軍統帥的樣子。自從晉入先天聖品境界以來,煉化海龍丹氣、靈慾雙修及他獨特的練功之法使他的修為與日俱增,進境之快只能以一日千里來測度,無需刻意修練“混元訣”,他就可隨時與天地元氣保持一種和諧的聯絡,達至“我即天地、天地即我”的神奇境界。

柳雨菲和柳蘭一左一右坐在華映宏身邊,女兒家畢竟要保持些形象,二女卻不敢像華映宏一般肆無忌憚地躺下完全放鬆。華映宏的“魔手”分別在二女的一條**上輕輕揉捏。

冬日的寒氣對修為已高的柳雨菲、柳蘭幾乎沒有影響,隔著薄薄的褲裙,入手處即有動人無比的奇異美妙滋味,“桃花摧情手法”令二女鳳眼迷離,如痴如醉,卻又不敢出嬌呤之聲,只得強忍著享受愛郎偷偷地施為、令人嬌羞無比的輕薄

侍衛方詩呤與十八侍衛在十餘丈外四面八方佈下一道嚴密的警戒線。元帥華映宏在“自由一號”戰船上再度遇刺,令方詩呤等人作為貼身侍衛一個個顏面無光,也受到莫大的刺激!經過在船上搏殺陰冥派刺客之戰,十多天來勤修苦練,加上華映宏慷慨地輸送大量海龍丹氣和混元真氣相助,方詩呤和十八侍衛的功力再度大進,最弱的四人也已晉入七品級數!

但方詩呤和侍衛每天陪華映宏試招之時,卻感到愈來愈困難:七八人聯手也開始吃力,有時在華映宏有意放出的強大氣勢下,甚至有遞不出招的感覺——也許真若遇到強大的刺客,應該受保護的反是他們這些侍衛!在這樣的感覺下,無需任何人督促,方詩呤等人練功之勤自不在話下。

“來了!”十數裡外,無數戰馬奔騰揚起的煙塵直上雲天,大地似乎也在馬蹄下顫抖。華映宏摟住柳雨菲和柳蘭的纖腰,坐起身來。二女又羞又喜,愛郎從不在乎旁人的眼光,無論在人前人後對她們毫不掩飾的親暱,在華龍大6絕對是異數。

“報!大梁軍騎兵近五萬人已逃至我軍防線北面十二裡外!”傳令兵急匆匆報告。

“菲兒、蘭兒,我們走吧!”華映宏摟住柳雨菲的柳腰,輕飄飄上了丈許外一匹毛色純白、骨相神駿的高頭戰馬。

柳雨菲卻“嚶嚀”一聲,送上一個香吻,掙脫他的懷抱飄身上了另一匹神駿的黃馬,拍馬便跑,口中嬌呼道:“哥!我們來賽馬,看誰先到!預備開始!”要她當著十幾萬自由軍將士與華映宏共騎一馬,畢竟還是有些臉嫩。

只見黃馬瞬間就疾馳出十幾丈,柳雨菲一襲紫衫、無限嬌好的婀娜身姿令華映宏幾乎看呆了。“菲兒,搶跑犯規不算!”華映宏口中朗笑著,策馬急追!

“嘻嘻!我可是喊了預備開始的!”柳雨菲回眸展顏嬌笑,那一笑的無限風情直似漫山遍野頓時綻放無數嬌豔鮮花一般,令華映宏心神動盪——眼前的菲兒,因自由盟的形勢大好和華映宏的愛戀情深,幾乎已忘卻昔日國滅家破的傷痛,回覆快樂開心的少女本色。另一個世界的“菲兒”,如今卻是怎樣呢?

與“菲兒”的相識,就是一次在圖書館不經意的邂逅,同樣是這樣風情萬種的回眸一笑,令華映宏無法自拔……

先用一紙通告,翻手為雲,將背約棄信的龍飛揚狠狠算計了一把。如今卻又要覆手為雨,助龍氏家族保留一些實力,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之勢……連華映宏自己都感覺是否自己有點過於陰險……

第一百二十九章漁翁得利

近五萬大梁騎兵蹄聲震天,揚起漫天沙塵,沿著官道和兩側的平原滾滾向南……

龍嘯天率殘餘的近五萬大梁騎兵突圍後,身不由己地直馳向主戰場南面三十裡多外的清河鎮。因為十幾萬玉龍輕騎兵以鉗形之陣從西面、北面、東面窮追不捨,返回茂名府之路已被切斷,除了拼命向地南逃竄外,龍嘯天已沒有別的路可以選擇。

突出重圍之前,遠在茂名城的龍飛揚十萬火急地以“千里影”傳信:自由軍允許大梁軍逃入其南面清河鎮以南的自由盟控制區。

儘管龍氏家族此次清遠大敗就因自由軍突出的一紙通告引起,但龍嘯天卻也是能屈能伸之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無論自由軍將有何等苛刻的條件,這五萬騎兵是犧牲了十幾萬大梁軍步兵、騎兵換來的精銳戰力,只要能平安逃脫,只要人在,龍氏家族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知恥近乎勇。在此經歷過清遠血戰的洗禮和大敗之後,仍能倖存的這些大梁騎兵將是龍氏家族未來的中堅力量!

清河鎮北四裡處,自由軍鮮豔的浴火鳳凰旗迎風招展,八個黑甲紅衣的五千騎兵方陣一線排開矗立,馬不嘶人不言,整齊肅穆,軍容鼎盛,透出一股不可戰勝的森嚴氣勢。

自由軍騎兵陣的兩旁,向東西延伸一直看不到邊的是縱橫交錯的溝壑,一排排弓箭手、弩手和長槍兵在高高的土牆上肅立。在一些特意留出的空地間隙上,部署了無數殺傷力驚人的巨型投石機和級神臂弩。

自由軍陣形的中間留出了寬達一里半、可容三四百騎並行的通道。數十組十騎一組的自由軍哨探騎隊高舉著迎風獵獵的浴火鳳凰旗,以華龍大6通行的旗語示意龍嘯天所率大梁騎兵隨後行至安全的地方。

以龍嘯天的眼力,自由軍足足有四萬騎兵和不下十六萬步兵構築了一道堅固的防線。以這樣的陣容進行有準備的防禦,配以無數重型軍械,身後緊追的十幾萬玉龍騎兵若敢強行衝陣,只怕全部喪命在這裡也未必能衝破防線——換言之,只要到了自由軍佈下的陣線後方,大梁騎兵就安全了!

“鳴號整軍!”龍嘯天向身側下達命令。

儘管打了空前的大敗仗,但若是大梁騎兵一窩蜂亂糟糟如同喪家犬一般逃到自由軍的陣線之後,縱然苟且偷生,也失去了一支軍隊最重要的東西——戰敗不可怕,失去軍隊應有的尊嚴才真正可怕!在斷後部隊的全力阻擊下,玉龍騎兵的前鋒離大梁騎兵後隊還有五六裡的距離,已經足夠訓練有素的大梁騎兵結成陣形……

“見過柳盟主、華元帥!”龍嘯天單人獨騎疾馳向前,雙手抱拳向並騎於自由軍獨立騎兵師團前列的柳雨菲、華映宏施禮道:“多謝仗義援手!”

龍氏家族與自由盟之間的恩怨確實難以計算:最先是華映宏與秋水波的“君子之約”造成龍氏大梁軍極為被動,然而在龍飛揚在清遠城最為危急之時,華映宏與龍歌訂立“十日之約”,毅然出擊秋氏家族老巢昌隆府,助龍氏將局面全盤逆轉,反將秋氏家族置於全面危機之中!接下來龍飛揚以卸掉軍職毀約,立即就遭到自由軍一紙可抵數十萬大軍的通告反擊,造成龍嘯天在清遠府大會戰大敗!如今又要靠自由軍庇護五萬騎兵敗軍的安全……

這是一筆糊塗帳,誰被利用、誰被算計都搞不清楚。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自由盟從這一系列變化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昌隆府和清遠府的南部地區甚至茂名府,都會納入自由盟的控制,而龍氏家族絕對是失敗的一方……

美貌如花、高貴典雅的前唐公主、“自由女神”柳雨菲固然令龍嘯天驚豔,貌不驚人卻氣度從容的“自由之子”華映宏更令龍嘯天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一種不可能戰勝的感覺……

“龍將軍不必多禮!”柳雨菲的小兒女之態只有在愛郎華映宏的面前才會表現出來。在更多的人眼中,她是一個風華蓋世、高貴無比的天之驕女,自有一種令人不敢直視的雍容氣度。

華映宏沒有答話,而是以一種行動來表示——只見他右手握拳,重重敲擊在左胸之上,口中低沉地喝道:“致禮!”

這樣的軍禮是他參考另一個世界古羅馬帝**禮的獨創,是一種表示由衷敬意而又剛勁有力、展現軍人雄健陽剛之氣的軍禮。一支初經大戰失敗,在最短的時間內仍然能夠以整齊的四列共兩百騎橫隊從容向自由軍防線後移動、在大敗仗後仍然能夠維護尊嚴的軍隊,值得他莊重地致以敬意!

“致禮!”三千自由鐵衛整齊劃一地施禮。

“致禮!”連同常勝秋在內,四萬自由軍獨立師團的騎兵整齊劃一地同樣表達敬意。

“致禮!”十幾萬自由軍將士在防線各處相繼效仿行禮——縱然是失敗者,真正的英雄也值得尊敬!

“一位無敵統帥,一支無敵雄師!”這一刻,龍嘯天心中只有這樣一聲慨嘆,彷彿明白了為何自由軍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如此迅崛起的真正原因。

“停下!——”隨著“猛虎”凌統一聲中氣十足的暴喝,疾馳中“秋風白金衛”和玉龍軍騎兵硬生生停下馬來,前面不足半里,高舉著浴火鳳凰旗的自由軍騎兵已從兩側合攏,將大梁騎兵的後隊擋在身後,宣告玉龍騎兵的追擊行動已告失敗!

新任家主秋水波的命令是要在清遠大會戰中全殲大梁軍的騎兵,但更為嚴厲的命令是不得主動進攻自由軍的防區——或許這樣衝過去能夠將自由軍僅有的一個師團騎兵殲滅,但由此惹怒自由軍帶來的後果,誰也無法預料,“猛虎”淩統擔不起這個責任和壓力!或許,連家主秋水波在此時也擔不起!

“凌將軍!上天有好生之德,殺戮過甚,有傷天和。請轉告水波兄,華某願作中人,止息紛爭,煮酒言歡。”華映宏中正平和而又清越的聲音似龍呤九天,壓過了無數馬鳴和蹄聲,十幾裡方圓之內皆可聽見!

華映宏並不懼怕玉龍騎兵主動動進攻,此處他一共部署了火鳳軍團兩個師團、水師尚未配夠戰船的兩個師團、加上騎兵獨立師團、特戰師團共二十四萬人。儘管新近整編,訓練和配合不足,難免戰力受到影響,但若是“猛虎”淩統膽敢主動進攻,他倒不介意犧牲大一點,依託堅固的防線將這十幾萬玉龍騎兵滅掉——幾乎用腳背也可以想出:剛剛大敗的龍嘯天,絕對會樂意與自由軍聯手幹掉玉龍騎兵!

“華元帥的好意,凌某定會轉告家主。撤!”淩統是拿得起放得下之人,以低沉的聲音回應之後,一聲令下,玉龍騎兵後隊變前隊,緩緩向北撤去……

清遠大會戰,無疑以秋氏家族的勝利告終。

這場大戰中,秋氏家族奪回了重鎮清遠城,一舉殲滅大梁軍十九萬人,其中生俘和降者十餘萬人,尤其是殲滅大梁騎兵近七萬人,令龍氏家族失去了以大規模騎兵主動出擊的機動能力,幾乎鐵定退出了南海郡、韻原郡爭霸的舞臺。秋氏家族在這次大會戰中只傷亡了四萬餘人馬,相對於巨大的戰果而言,代價實在算不上太大。

流過血之後,各方都需要**傷口,醫治戰爭的創傷。唯一掌握主動權、有能力繼續動戰爭的自由軍卻主動提出了和平協議,令參戰的秋氏、司馬氏、龍氏均求之不得,幾乎沒有辦法提出任何異議——

先屈服的是龍飛揚。作為戰敗的一方,形勢最為不利的一方,龍氏家族沒有過多討價還價的籌碼。況且作為受庇護的條件之一,五萬大梁騎兵被自由軍解除了武裝和戰馬。整個茂名府只有十二萬步兵,其中還有四萬是新編幾天的預備役。順德城龍嘯天的二十多萬大梁軍也被秋氏、司馬氏三十多萬大軍圍困,在淩統隨後率騎兵趕到順德府之後,圍城大軍更增至四十多萬人馬,龍飛揚實在沒有任何理由不屈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在清遠大會戰的當天下午,火鳳軍團有六萬人騎上了龍氏家族騎兵的戰馬和清遠大會戰中向南奔逃、落入自由軍之手的無主戰馬,與常勝秋的騎兵獨立師團一道,進軍茂名府,接收了全府大小城鎮的管轄權。柳雨菲、華映宏和霸天的特戰師團則與火鳳師團剩下的兩萬人一道,前往茂名城從龍飛揚手中接收了這座幾次易主的城市統治權。

令人吃驚的是:對於自由軍的到來,茂名府的民眾大多表現出歡迎的態度——自由盟治下的珍寶島“人間樂土”之名早在民眾中廣為傳揚,並且就在自由軍中,就有不少人是當初從茂名府逃避戰亂到珍寶島之人,如今不少人習武有成,已升任大隊長甚至聯隊長之職,算得上榮歸故里。隨後當一些柳菊特意組織的茂名籍內政署官員接管內政時,這種融洽的關係變得更加明顯起來,有誰不希望生活在一個強大安定的政權之下呢?

六王子司馬元的要求出人意料的少:只需要由秋氏家族提供足夠的戰馬,而自由軍讓近衛師團和百夷特編師團剩下的七萬多人透過控制區返回玉龍郡即可,當然沿途是在自由軍的監視之下!這個條件並不過份,秋水波和華映宏都表示同意——直到幾天後,才明白為何司馬元趕回玉龍城的心情如此急迫!

秋氏家族作為勝利的一方原本要求很多,譬如:順德城大梁軍棄械投降,龍氏家族割讓梅江府和百泉府,並賠償秋氏家族的損失五百萬金幣等等。但龍飛揚不知是否因與秋氏家族仇怨太深,還是因得到了華映宏的支援,態度十分強硬,只答應旗下的大梁軍撤出順德府,承認秋氏家族接管湛江府、百江府,否則寧願再戰一場,拼個玉石俱焚!

幾方派出的代表在茂名府北部僅次於茂名城的信宜城談了半天均無法作主,最後事前得到華映宏授意的自由盟代表、新任外貿司司長宮俊(亦即南宮俊)表示:“為維護茂名府北部地區的安全,自由軍決定增派兩個師團進駐!”

話未挑明,彷彿也與談判無關,但聰明絕頂的秋水波很快就授意談判代表同意了龍氏家族的條件——仔細讀自由軍的通告,只答應兩個月內不進攻百羊城,卻無片言隻字提到不進攻清遠城、順德府、百江府、湛江府等地區。若是再堅持下去,只需自由軍與龍氏家族重新聯手,秋水波縱然有通天的本事,也無法支撐下去!

一切的主動權,都掌握在“自由之子”華映宏的手中,形勢比人強,這一點不服不行!不過正因如此,各家勢力私下對自由盟、對“自由之子”華映宏的忌憚,加深了許多……

接下來的幾天,龍飛揚的順德城東海軍團、茂名府西部軍團、加上龍嘯天的五萬已名不符實的“騎兵”三十多萬大軍就在自由軍的“護送”下,分批乘運輸船透過珍寶海峽返回東面百泉府玉龍江口的重鎮泉港城。

整個局勢中,自由軍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但對於霸天、葉知秋、海天青等人提問為何不趁機滅了龍氏旗下的兩大主力軍團,或是乾脆與龍氏家族聯手滅了秋氏,華映宏只是淡淡答道:“形勢,只能利用,不能依靠。關鍵仍要靠自己的實力。這個問題可以作為兵法培訓班的討論話題。”

隨著自由盟成為清遠之戰收穫最大的得利漁翁,百羊郡、南海郡、韻原郡的局勢,再度變成一種微妙均衡。但相對廣闊的華龍大6爭霸舞臺而言,這裡仍只是一隅之地,更大的風暴已醞釀到了臨界點!

第一百三十章玉龍新王

華龍大6歷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晨。玉龍王廷。

玉龍王司馬遠已連續四天未上早朝,除“護國公”司馬成和“寒冰刀聖”厲星海之外,也未接見任何臣子,這是近十年來從未有過之舉。

玉龍王司馬遠雖然秉性風流,好色如命,但即便是在有了最寵幸的美人秋水韻之後,也從未荒唐至“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地步,相反每天還是相當勤勉地上朝處理政事。

這樣前所未有的情形,加上御林軍的軍團長、大將軍司馬康突然被玉龍王頒下王旨解去軍職,抄家滅門,暫由兵部尚書、“護國公”司馬成代管御林軍,如此的大變故令稍有頭腦的文臣武將都知道定是生了驚天大事!

究竟生了什麼科事?群臣紛紛在心中各自猜測,但文官之、左相慕容明未出面話、一幹文臣自然不敢聲張;而武將之、玉龍王最為信任的兄弟“護國公”司馬成只是這樣解釋——王兄司馬遠身體欠安,二十八日定然會早朝。

只有鬼才會真正相信這樣的解釋:玉龍王登位二十年來,憑著好歹晉入九品級數的修為和獨門“種玉功”,連感冒風寒都未曾有過,哪會身體突然欠安?

消息靈通的臣子,自然知道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清遠府大會戰的結果。畢竟作為參戰獲勝一方,理應取得相應的利益,但六王子司馬元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實質性要求,只索要了大批戰馬,出人意料地風風火火急趕回玉龍城,如此舉動,更令群臣心中生疑。

昨夜玉龍城東城門大開,從不輕易出動的御林軍和近衛第一師團共出動了四萬精銳騎兵,與三天兩夜時間內日夜兼程急趕了一千多裡六王子司馬元所率近衛第三師團、百夷特編師團的七萬多騎兵內外夾擊,將東門外陰冥軍第三軍團連綿十幾裡的營盤硬生生撕開一條通道,全數接應入城!隨後六王子司馬元與“護國公”司馬成連夜入宮,徹夜未出……一切都將在今日早朝之時見分曉!

辰時將至,群臣議論紛紛,大殿裡像多了一群蒼蠅一般,又似煮沸了一鍋粥,唯有左相慕容明閉目不語,幾部尚書也不動聲色,靜靜等待——

“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內宮方向傳來九聲悲鳴似的沉悶喪鐘,等候早朝的群臣臉色大變,齊齊跪倒!

“陛下!嗚!嗚!嗚!嗚!——”群臣如喪考妣,頓時紛紛伏地痛哭者、以頭頓地……一片不知有多少真、有多少假,呼天搶地的悲號之聲響遍大殿!

九聲喪鐘,只有在玉龍王駕崩之時才會鳴響!

“護國公”司馬成、六王子司馬元與禮部尚書司馬仲、掌印大臣司馬達邁著沉重的步伐自偏門走進,一個個面容悲慼,雙眼紅腫,一看就知道是大哭過一場!尤其是六王子司馬元最為誇張,雙眼紅腫得像兩個大桃子一樣,顯然是對父王司馬遠的暴亡傷心之極!

禮部尚書司馬仲當眾宣讀了一篇“文成武德、千秋功業”之類的諡文之後,掌印大臣司馬達宣讀了玉龍王司馬遠親筆簽署的遺旨,宣佈新玉龍王繼任人選——六王子司馬元!

“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幹大臣先看到“護國公”司馬成向司馬元大禮參拜,幾乎所有人立即明白:持續幾年明爭暗鬥的王位爭奪戰第一階段已告結束,出乎大多數人意料,此前最不為眾人所看好的六王子居然獨佔鰲頭,取得了朝中軍方第一號人物司馬成的支援!

接下來,文官之左相慕容明也大禮參拜,文官系統自然也大多隨之附翼,跪倒一片……

吏部尚書丁自力、工部尚書秋浩蒼等支援其他王子的重臣原本不情願,但眼角略一掃,即知大殿外面上此時已有上千名大內高手虎視眈眈,再聯想到城中最精銳的幾大戰力——大內侍衛、御林軍、近衛軍、玉龍密諜、武陵軍團甚至私兵都控制在“護國公”司馬成的手中,實在是好漢不吃眼前虧,只能暫時屈服!

“眾卿家平身!”戴上沖天冠與皇帝無異的司馬元欣然接受著群臣三跪九叩之禮朝拜。

新王不等喪禮到結束就如此迅登位,實於禮制不合。但在戰亂之時一切從簡,登位後再補葬禮也算說得過去,關鍵是要造成既成事實,要不司馬元千里迢迢第一個趕回玉龍城作甚?

控制了玉龍城,戴上了沖天冠,掌握了玉龍王大印,佔據了大義名份——司馬元自此成為新一任玉龍王!

“封司馬成為護國王,封地武陵府……陳玄禮為驃騎大將軍,忠信候,兼任御林軍團長……司馬相如(原近衛直屬師團長)為近衛軍團長,武勝候……慕容勃為武陵軍團長,忠義伯……”

司馬元登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除了有強大勢力作後盾的丁、秋、李三族代表外,其餘素來與其他王子過從甚密的臣子大多被貶為偏職或罷職,由司馬成、慕容明早就物色好的人選代替。

玉龍王朝的政壇重新進行了洗牌。率十二萬人進王都護駕、死忠於司馬遠的原武陵軍團長司馬長空因察覺異樣,被司馬成派出的軍中高手與玉龍密諜高手秘密刺殺,倒是便宜了一直無法插手軍權的慕容家族。老奸巨滑的慕容明腳踏兩條船,在關鍵時候選對了新主,又一次在政治風浪中安然過關,且為家族取得了巨大利益……

新王繼位的王旨很快以十萬火急令行遍了整個玉龍王國,而未等早朝完畢,無數信鴿早在九聲喪鐘敲響之際已飛向四面八方……

玉龍城外。光明軍東門大營的帥帳內。

“玉面郎君”徐少鵬俊美無匹的臉上佈滿煞氣,寒著臉聽取昨夜玉龍軍突襲之戰的結果彙報:

“…我軍死四萬六千四百人,傷三萬三千五百人;玉龍軍騎兵死八千六百人,無一傷者…”如此戰報令徐少鵬臉色更加不快,負責東門外駐防的陰冥軍第三軍團長魏無邪也鐵青著臉。

“傷亡比例接近十比一,這就是我陰冥派日月旗下號稱戰無不勝的光明軍?”徐少鵬強壓著心頭的怒氣道:“若以此推算,如今玉龍城中至少有過四十萬玉龍軍,莫非要四百萬大軍來攻城才夠?”

誰都知道這是氣話。陰冥派自十五日舉事以來,陰冥軍在“玉龍郎君”徐少鵬指揮下,越戰越順,橫掃了整個玉龍郡四府,所到之處玉龍軍大多聞風而逃,或是望風而降!就連玉龍城四周的四座衛城,徐少鵬軍威所及,也在陰冥派內應的裡應外合下,輕易攻佔,數十萬玉龍軍窩在城高河寬的玉龍城中,根本不敢出城接戰!

陰冥派起事以來,唯一的大仗就是第三軍團進攻石燕城,也未付出多大代價就攻下,無形中助長了陰冥軍上下將士的驕氣,認為玉龍軍簡直不堪一擊!

如今的形勢,陰冥軍共計四個半軍團七十二萬大軍四面圍困玉龍城,還有大量預備軍佔領了玉龍府各處城鎮作為後援,只等大量的攻城器械製造出來,決戰破城應該只在早晚之間。

這些天來,儘管“玉面郎君”徐少鵬三令五申要求各部加強訓練,嚴明軍紀,但在光明教率性而為的教義影響下,素來無拘無束、散漫已慣的陰冥軍將士自上而下大多不以為然,尤其是那些派中元老所率軍隊,更是倚老賣老,不聽軍令,終於遭致昨夜十萬餘玉龍騎兵馬踏連營的慘敗!

若非玉龍軍急於接應六王子司馬元入城,“玉龍郎郡”徐少鵬聞報率精銳騎兵前來來援,只怕已經炸營的第三軍團的損失更為慘重!

“少鵬息怒!老夫馭下不嚴,自當嚴加處置,自請處分。”長鬚長、形如冬烘先生的魏無邪系陰冥派中的元老重將,更是“陰冥神拳”徐陵的結拜義弟,一身功力深不可測,在陰冥派的門主繼承人一事上歷來支援徐陵的獨子“多情公子”徐逍遙為正統。

“只是事突然,措手不及。司馬元七萬多騎兵連夜自天水府奔襲三百多裡,我軍的情報系統竟無反應,只怕也難辭其咎。”魏無邪隨後補充道。

“魏老說得極是,少鵬已下令將軍情處昨夜值守失職人員全數處置,斬四十五人,廢去武功逐出本派者七十八人。”徐少鵬對自己直接管理的軍情系統失職大為震怒,此前的戰事過於順利,令陰冥軍所有人都喪失了警覺。

經過迅調查,昨夜玉龍府潛伏的大批玉龍密諜高手大舉出動,襲擊天水府至玉龍城的陰冥軍情報系統,加之竟有三組負責中轉訊號的哨探不在崗位,而是徹夜召妓淫樂,導致了沿途駐軍和陰冥派情報人員現司馬元騎兵的訊號不能及時接力傳至徐少鵬手中——若不動真格殺雞駭猴,表面上風光無限的陰冥軍終有一敗塗地之日!

其實徐少鵬還有一點不好直說:由於“多情公子”徐逍遙先後與桃花宮反目、以及刺殺自由之子華映宏的愚蠢之舉,使原本對桃花宮的情報系統十分依賴的陰冥派根本就無法在自由軍控制區立足,陰冥派的人手絕大多數被撤出,留下的少量情報人員也被自由軍軍情司、桃花宮、萬梅山莊等捕殺殆盡。

司馬元從順德府啟程時尚有陰冥派的眼線飛鴿傳訊,但一進入自由軍控制區後,七萬多大軍竟音訊全無,連徐少鵬本人也未預料到六王子司馬元為了繼承王位日夜兼程趕得如此之快!

“少鵬相信老夫會給你一個交待!”魏無邪聽聞“玉面郎君”徐少鵬動了真格,自己若對麾下人員的處理太輕只怕說不過去。

昨夜一戰的結果的確表明,第三軍團的軍紀應該大力整肅,否則陰冥軍根本無法爭雄天下!不管支援誰做陰冥派的繼承人,都不能損害陰冥派的根基——“飄血劍”魏無邪對這一點十分清楚。

“魏老一向公正,少鵬自是相信。昨夜第三軍團損失的人馬我會徵調預備役儘快補上,請魏老多多費心訓練,加固防禦工事,提高警覺。民心不可失,士氣不可洩。若再吃敗仗,於我聖教的千秋大業極為不利,相信魏老也不願見到那樣的局面。”徐少鵬有些動情地說道。

“是啊!老夫如今方知戰爭之道,不是一群農民、平民拿起刀槍弓箭光靠人多就可與正規軍抗衡。”魏無邪昨夜親眼看見玉龍騎兵的強大戰力,教中眾多武功高強的核心弟子其實個體戰力不比玉龍騎兵差,但卻因為各自為戰被對方有組織的衝擊殺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一名武林高手或許可以憑籍武功招法擊殺五名正規軍,一千名武林高手卻未必能戰勝一千名正規軍,一萬名拼湊的武林高手與一萬名訓練有素的正規軍對戰,結果麼,在正規軍遠攻近戰和配合熟練的軍陣衝擊下,或許武林高手被悉數絞殺之後,正規軍的傷亡不會過五千人!在大規模的作戰中,個休的力量無論再強,都顯得微不足道。

“那就請魏老多多費心了!處理的結果,少鵬將會通報全軍,以儆效尤!”徐少鵬向魏無邪拱手作禮,率銀衛隊告辭出帳而去!

“若你是大哥的親兒子就好了!”魏無邪望著“玉面郎君”徐少鵬遠去的背影,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他對徐少鵬沒有成見,相反十分欣賞徐少鵬的武功才識、為人處世及治軍之術,奈何他再能幹,也只是義兄徐陵的義子,“多情公子”徐逍遙再膿包,畢竟是徐陵的嫡子。在注重血統的人看來,這便有了本質上的區別……

玉龍王宮交泰殿內,秋水韻身著幾乎透明的輕紗,躺在寬大而舒適的玉床上,仍是顯得那樣優雅、高貴、美豔、迷人,那誘人的姿態足以令男人為之怦然心動、趨之若鶩。

在“護國公”司馬成和“寒冰仙子”厲如玉的設計下,玉龍王司馬遠終於在秋水韻的美妙玉體上風流而死,結束了一段不倫之緣。為了家族的利益和最深愛的戀人付出的巨大犧牲,居然以這樣一種荒唐的方式結束,令秋水韻不知是喜是悲——

或許是因玉龍王司馬遠臨死前的懇求,或是顧忌秋氏家族作為強大後盾,或許要取靠秋水韻來取信文武百官,證明司馬遠確是縱慾過度而死,或許是嫁禍秋氏的需要……總之這幾天司馬成並沒有為難秋水韻,只是每天定時都有兩名聖品級數的供奉高手將她的大**封住,令她無法運轉真氣,無法施展半點武功。

只有一點是“護國公”司馬成和“寒冰仙子”厲如玉都沒有料到的:在司馬成的計劃中,秋水韻此時應被厲如玉用獨門手法和秘藥調理得神智不清,只能聽從擺佈,萬一有重臣質詢玉龍王死因真相之時好大加利用——卻不知秋水韻修習媚功有成,對厲如玉迷亂神智的手法和秘藥有極強的抵抗力,短暫昏迷之後,此時神智仍然清醒無比!

殿外有不少大內侍衛在看守,殿內也有三名侍衛監視,令此時手無縛雞之力的秋水韻沒有機會脫逃——不過她必須設法逃走,為此她不惜犧牲一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