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秦王雖然建立我大唐威信,豎立我大唐威嚴,但是一念之差險些釀成大禍。所以今日秦王封地特封為洛陽!洛陽行宮為大都督府,由秦王入駐,從此洛陽軍政由秦王自行負責,不需向朝廷稟報!欽此!”李雲飛才隨著太醫將自己手臂上的傷治好,可是卻得到一個這樣的聖旨,這明顯的是趕自己出京城麼?李雲飛也是一陣黯然,不過當聽到洛陽軍政都由自己決定的時候,又開始高興起來,這不是讓自己做一個土皇帝麼?只是想想洛陽的局勢李雲飛冷靜了下來,洛陽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這麼簡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世民這道聖旨一下,頓時滿朝譁然,這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谷、四周群山環抱,中為洛陽平原,伊、洛、瀍、澗四水流貫其間,既是形勢險要,又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自古以來,先後八朝建都於此。

所謂河陽定鼎地,居中原而應四方,洛陽乃天下交通要衝,軍事要塞。

而楊廣即位後,於洛陽另選都址,建立新都。新皇城位於周王城和漢魏故城之間,東逾瀍水、南跨洛河、西臨澗河,北依邙山,城周超過五十裡,宏偉壯觀。楊廣又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出一條南達杭州,北抵涿郡,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連接起來,洛陽更成天下交通商業的中心樞紐。

現在倒好皇上將秦王李雲飛的封地封到洛陽,這也太不可思議了一些,其實很多時候洛陽是被當做陪都來著,只是唐朝現在還沒開始而已。畢竟洛陽在隋朝時發展的很快,那裡的勢力盤踞的很是厲害,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接收完的。李雲飛被封洛陽,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喜的自然是李承乾、李泰等一干皇子了,李雲飛出京之後很難對他們的地位造成影響。

而憂的卻是長孫無忌這個深謀遠慮的人,皇上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說是李雲飛被貶,可是卻掌管了洛陽的軍政大權,這是何等的魄力,這以後李雲飛也就可以培養自己的班底,而且朝中還有這麼多的老人為他說話,可以說李雲飛的影響力已經從中央開始影響地方了。長孫無忌可沒有被眼前的事情這點所矇蔽,他知道李雲飛並不會因此而變得影響力薄弱,反而對帝位的威脅更大了,“皇上你對他也太好了!”長孫無忌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李世民不由憤憤地想到。

“兒臣謝父皇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雲飛聽到聖旨的內容心中有些迷糊,自己就這樣變成一個封疆大吏了,真是有種做夢的感覺啊!

這也不怪李雲飛迷糊,他剛來這個社會只是想融入社會,然後做一個逍遙自在的小王爺,現在自己卻成了一個封疆大吏,恐怕以後自己很難逍遙了。不過這樣也好,畢竟天高皇帝遠了,以後自己想要怎麼做還不是自己說了算?李雲飛還是有些想的太好了點,現在的洛陽可不是他想象的這麼太平,這麼的好,不過現在李雲飛手下干將齊集,就是沒有什麼治理人才以後的事情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祿東贊上前聽旨!”隨著李雲飛的事情告一段落,今天的主角又轉移到了祿東贊的身上,這次祿東贊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沒有帶回大唐的公主,反而將吐蕃第一勇士拱手讓人,這種強大的落差讓祿東贊有種想要大哭的衝動。

“臣!聽旨!”祿東贊上前一步趕忙跪倒,現在的祿東贊哪裡還有剛來時的那種傲氣?彷彿鬥敗了的攻擊一般,耷拉著腦袋一副不敢見人的樣子,“這一次回去還不知道怎麼交代呢!唉!希望吐蕃王不要殺了自己才好!這一切的發展也不是自己所能料到的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吐蕃使臣祿東贊,我大唐是禮儀之邦,雖然不能和吐蕃沒有結為秦晉之好,但是我大唐依然會是吐蕃堅定的盟友。為了彌補吐蕃王的好意,我大唐決定贈送上好玉露泉百壇!上好絲綢百匹!上好瓷器百件!玻璃制品百件!並且有我大唐聖僧入吐蕃傳播文化,另送佛教真經,以及我大唐文化書籍各百部!為了加深大唐與吐蕃的文化交流,另派大唐千名儒生入吐蕃!。。。。。。”隨著太監的的話,祿東贊的眼睛越來越亮,這麼多的東西,這次來已經賺了,而且吐蕃王不是要大唐文化麼?現在好了不僅有書籍,就是人也帶回去了好幾百,以後還會陸陸續續的過去,這次回去自己不僅沒有過,反而有功勞才是。祿東贊已經被自己的耳朵所震驚住了,這麼多的東西,尤其是玉露泉與玻璃著實讓他驚歎。

“謝!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祿東贊現在可謂是喜笑顏開,他沒有想到自己最後竟然真的又完成了任務,其他大臣也很是不解李世民此舉為什麼這麼反常。按理說李世民差點死於吐蕃的箭下,他應該很恨吐蕃才對,可是現在倒好,不僅送東西而且還送人,這是不是太好了一點。

李雲飛一聽李世民宣佈的事情頓時樂了,這一次可以說自己的這為父皇完全是按照自己與他商量好的東西給的,先不說前面的都是些奢侈品,對於吐蕃的國力絲毫沒有提升。反而會讓吐蕃的上層沉迷其中,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也是變相的消弱吐蕃的能力,而且最恨的要數佛教入吐蕃了,恐怕這就是思想上的奴役,到時候吐蕃人都信佛了,還怎麼和大唐相抗?

要知道佛教雖然能夠教人向善,但是有些教義卻是顯得很消極,講究輪迴因果,想想以後當敵人將屠刀伸過來的的時候,你卻將脖子湊過去讓別人砍,嘴裡還念著輪迴因果,想想都讓人恐怖。大唐還好一些,最起碼有本土道教以及儒家思想與之相抗,現在中土信佛之人也不是很多。

李雲飛曾經和李世民討論過佛教的優劣,這下倒好李世民將大部分佛教精英子弟外送,讓他們去感化四周蠻夷去了,不知道這對佛教是好事還是壞事,不過總體來說對大唐是一件好事。可能李世民以後也知道佛教只能附屬不能尊崇,每每有國家前來進貢,李世民都是大方的送出一些佛教子弟用來傳播文化,就這樣佛教在大唐四周倒是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李世民更是成為了佛教發展的代表,被佛教刻上金身在寺廟裡供奉,這是李世民與李雲飛沒有想到的。

“父皇!兒臣有本啟奏!”李雲飛從剛開始的喜悅中恢復過來,他意識到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婚期快要到了,而且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所以他想結過婚之後再去洛陽上任,不過這也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所以他要請教李世民才行,不然的話到時候可就不好辦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