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磚瓦廠的另一個大主顧正是興旺飼料廠,興旺飼料廠這幾個月一直沒有停止過基礎建設,他們一直在擴建廠房和倉庫,對磚瓦的需求量一直非常大,磚瓦廠給飼料廠送的磚,除了抵銷了制磚機的貨款之外,還收到了一大筆貨款。

現在磚瓦廠也在擴大生產規模,他們又從都安市機械廠購買了兩臺制磚機,而原來沒有的圍牆和廠房也蓋起來了。

磚瓦廠這幾個月給公社財政貢獻了上萬元的利稅。

而飼料廠貢獻的利稅就更多了,他們開辦四個多月以來,經過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每個月的銷售收入都在上漲,到80年底為止,他們已經實現了銷售收入近百萬元,實現利稅十萬多元,在這個年代,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數字,這筆收入足夠讓羅家灣公社靠財政收入吃飯的所有人過一個肥年了。

江一帆也明確說了,過年之前會給所有在去年表現出色的幹部們發一筆豐厚的獎金,作為過年費,這讓公社所有幹部都歡呼雀躍。

對於普通幹部來說,他們更看重實實在在的收入,所以,誰給他們多發錢,他們就會擁護誰,因此,江一帆馬上成了羅家灣公社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書記。

1月10號,羅顯國的養豬場的那一百頭豬終於出欄了,還是黃元良,他幫羅顯國找到了一個大買主—江城市肉聯廠,江城肉聯擔負著向江城幾百萬人民供應豬肉的艱鉅任務,現在能找到這樣一個大戶他們同樣非常高興,他們不但將羅顯國的豬全部吃下,而且還跟他簽訂了長期供銷合同,這也就是說,羅顯國的豬以後都不愁銷路了。

這一百頭豬出欄時的平均體重達到了二百八十六斤多,大大超出了羅顯國原先的預估,他高興的說,這是吃了興旺牌飼料的原因,這句話也被聞訊前來採訪的童軍寫進了文章,這無疑是幫興旺牌飼料做了一個最好的廣告。

羅顯國只賣了九十八頭豬,留了兩頭,他說這兩頭要留著殺年豬,今年要好好過一個肥年,不過這九十八頭豬也賣了將近兩萬元。

在1981年,豬肉的價格已經漲到了九毛八分錢一斤,毛豬價格在七毛錢一斤左右,羅顯國的養豬場也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江城肉聯的採購人員將羅顯國的豬一一經過檢疫、稱重之後趕上了大貨車,然後將近兩萬元新嶄嶄的大團結交到了羅顯國手上,童軍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了《都安日報》的一名正式記者,隨同他前來的還有一名攝影記者,這名攝影記者很及時的捕捉下了羅顯國手捧著一大堆大團結,笑得異常燦爛的鏡頭,拍下了一張在這一年非常著名的一張相片。

羅顯國生豬出欄的這一天,沙陽縣委書記以周東平以下的數名縣委常委、以江一帆為首的羅家灣公社的一干領導都來了現場,他們每個人都笑著跟羅顯國握了手,估計羅顯國一輩子也沒有經歷過如此的榮耀!

沙陽縣也一下子出名了,童軍的這一篇報道作為系列報道的最後一篇,第二天就出現在了《都安日報》上,在《都安日報》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篇跟領導無關的報道會刊登得如此迅速,據說,是地委書記姚茂勳親自發話說要儘快刊登這篇報道。

這篇報道給了都安人巨大的衝擊,而最具衝擊力的無疑是那張照片,那麼一大堆大團結啊!普通人什麼時候能見到?可是現在捧著它們的卻只是一個農民,一個一年多前還衣不裹體,食難果腹的農民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幾天之後,《H省日報》再次轉載了這篇報道,自此,關於沙陽縣羅家灣公社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的三篇系列報道全部被《H省日報》轉載了,而這一篇無疑是引起反響最大的一篇,可以說是轟動全省,而這也達到了童軍做這個系列報道的最初目的。

羅顯國成為了沙陽縣、都安地區乃至整個H省的第一個萬元戶,而那張手捧大堆大團結的照片繼續衝擊著全省人民的視覺神經,從此,“萬元戶”這個稱號成了整個H省最熱門的詞彙,幾乎人人都在提著“萬元戶”這個詞語,無數人燃起了成為“萬元戶”的夢想。

隨後,《人民日報》再次轉載了這篇報道,這是讓童軍、江一帆、江海等人都沒有想到的,《人民日報》同樣將羅顯國的那張照片當做了題頭照片,這篇文章也同樣轟動了全國,而沙陽縣、羅家灣、紅星大隊這幾個名字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內屢次出現在了《人民日報》上,這也讓無數人將視線投向了這個地方。

沙陽縣徹底火了,而最火的還是興旺飼料,現在農村的養殖業方興未艾,本來前幾個月圍繞著興旺飼料廠的大辯論已經讓它的名字響徹了全國,而羅顯國那一句他的豬長得肥是因為吃了興旺飼料的原因,無疑又是為它的質量做了一個最好的廣告,全省乃至全國的供銷社都蜂擁而來,要購買興旺飼料,甚至在沒有現貨的情況下,他們願意先付貨款,等到有貨的時候才提貨。

興旺飼料如此火爆就連江海都始料未及,不過好在他未雨綢繆,提前做了準備,不但提前擴建了廠房、倉庫,訂購了多臺機器,招收了數十名工人,而且提前儲備了數千噸各種原料,這也幸好是沙陽縣是一個產糧大縣,一來全縣大部分面積都是平原地區,全縣耕地近百萬畝,又緊靠著長江,灌溉非常方便,所以糧食產量很高,要不然飼料廠想要收購原料還很不方便。

另外,飼料廠還買了兩輛卡車和數臺拖拉機,卡車用做長途送貨所需,而拖拉機可以用來收購糧食原料和短途送貨之需,本來以為這幾臺交通工具已經夠用了,可是看現在的架勢,還需要繼續購買,因為這個時候,並不是每個買主都有車輛來拖貨的,所以必須要有送貨能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