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小野貓把蛇拖走,方文這才處理起自己買回來的東西,幾包種子,防疫資料,一些零碎用品,還有用紙箱子裝著的十隻小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早些年村裡的小雞都是自家孵化的,在方文的記憶裡,偶爾有半夜的時候小雞要破殼了,一家人全都起夜守著,看著一隻只小雞掙扎著啄碎殼爬出來,抖動著小腿,那種生命綻放的奇妙的感覺,也只有體會過才能明白。

沒幾日,老母雞護著唧唧喳喳的小雞,不時在草地裡扒拉一番,一群小雞連忙跑用小嘴啄著,也不知道母雞扒拉出了什麼寶貝,孩童們就在不遠處玩著老鷹捉小雞的遊戲,這些畫面一一閃過,在回首,卻是在也找不回來了……

關於土雞的理解,各地不一,廣義的說,只要不喂飼料的雞都叫土雞,這純粹是扯淡!

也有不少人打著跑山雞蟲山雞的旗號在外面買,其實真要說到正宗的純土雞,真的不多,就算外面有人來村裡高價收土雞,估計也購買不了多少。

一隻土雞的生長週期,快的要半年左右五斤重,慢的要一年,母雞長大後超過六斤算重的了,就算公雞也很少能超過十斤重,村民一般開村就買來雞仔餵養,過年過節殺來吃一些,等到了過年後,也就只剩下幾隻留著下蛋的老母雞而已。

山村裡的土雞,不僅僅不餵養飼料,就連糧食也很少餵養,最多每天喂一些糠穀子殼,或是用煮紅薯拌一點玉米粉子餵養,然後這雞就放養出去,漫山遍野的啄著昆蟲,草籽,泥沙……

餵養土雞其實也要看運氣,運氣好的買十隻回來能養活八隻,運氣不好可能十不存一,所以村裡人鮮有一戶養雞數量二十只的,十幾只雞就算多了,除非家裡真的很窮或是捨不得吃,這才會把土雞往市場去賣。不過成年雞一般很少會發病自然死亡,如果不幸遇到,很可能會一窩全死光。

而孕婦在產後調養身體最佳的子母雞是最難買的,子母雞也就是剛剛要生蛋的母雞,養大半年,眼看就要生蛋了,誰捨得賣出去啊。

村裡純天然的土雞蛋,賣出去都是論個算,不論大小,一個蛋一塊二毛錢,前兩年,弟媳婦生孩子的時候,母親為了在村裡購買二百個正宗的土雞蛋都廢了好大的功夫。

所以,如果你在大城市裡,買的土雞蛋沒超過一塊五一個,絕對是不正宗的,就算買到所謂的高價土雞蛋,也絕對是養雞場產的蛋,最多生蛋的母雞沒喂飼料而已,糧食肯定管夠。

“唧唧~~”

把小雞關進豬圈裡,防止亂跑,抓了些玉米粉子放進去,十隻小雞靈動的啄了起來。

安頓好小雞,這時候的天色還早,方文就去尋放在廚房裡面鋤頭,村裡把鋤頭一般分為三種,月鋤,挖鋤,平鋤。

顧名思義,尖是月齒形的叫月鋤,這種鋤頭是山地翻土的主力,鋤身比較長,入土深,厚重威力大,對使用者要求很高。

平鋤,這是一把新手用的鋤頭,大多是半大孩子,或者是體力不足的老人在用,對力量要求不高,尖平,鋤身短,新手使用兩個小時後手裡才會起水皰。

挖鋤,這種寬達二十多釐米,厚重非凡的鋤頭,一般是用來挖農田的,典型的男人用具。

村裡並不是所以的農田都用耕牛,好比你能把牛牽到山峽谷裡專門為你耕一塊田?還有一些旱田,或是一天下來牛耕不完的農田,村裡牛少,大家都在排隊呢。這時候剩下的一些田,村民就自己出手了,抗鋤頭去挖農田,這是一個人和牛比力氣的活計,不是壯漢幹不下來。

選一把月鋤往後面山走去,先鋤一塊比較肥沃的土地出來,用來培育種苗,麥子是直接把種子點在坑裡就行,但是玉米,稻穀,紅薯,都需要單獨培育苗種,這是個細緻活,沒實際操作過根本學不來。

方文雖說不算是一個種地的老手,可在農村長大,耳聞目染之下,也基本都會了。

屋後一片梯土都是自家的土地,還有一部分分佈在後面山各處,全部檢視下來,也要花近一個多小時的路程。

就在屋後選了一塊,四月初,正是雜草繁盛的季節,廢了些功夫拔出一塊地來,這時候就開始翻土了,第一次使用鋤頭的人,你會發現所有的泥土會自然的往你腳下跑,挖出來成一堆堆的,一點也不平整。

如果你仔細檢視一個老農挖土,絕對是一種藝術的享受,鋤頭舉過頭頂,輕巧的落進土裡,在輕輕一拉,泥土鬆散騰了一下,這時候抽出鋤背翻動,或側身,或翻轉,靈巧的敲在大塊的泥土,起起落落,如蜻蜓點水,等回味過來時,老農早已經腳步前,繼續挖掘前面的泥土了。

遮陽的草帽,滴答的汗水,番轉的鋤頭,泥濘的膠鞋,不遠處一個鐵製水壺,幾個粗碗,蛐蛐聲,螞蚱聲,風聲,針葉唰落聲……這才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完美演義。

人每天幹活會累,土地也是如此,開春種玉米,紅薯,油菜,但在秋收之後,這土地就要空閒下來,讓其慢慢恢復,而村民在冬季就要把土地翻動出來,或施肥料,或撒草灰,或乾脆直接淋糞便,這樣開春後種出來的糧食才會豐收。

如果你連土都難得翻動,直接挖了小坑就種,這後果就是別人收穫一千斤,你可能連三百斤糧食都不到。土地也會越來越貧瘠……

鋤禾日當午,汗滴河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培育玉米種苗的土地要求更高,翻動之後,要用手把泥土細細撮成粉末,施肥料,在用豬尿均勻的淋在土,這之後還要光腳去把土踩得稀爛,一直到隨便抓起一坨都能來捏小人為止,然後用刀在土地劃出小格子,在每個小格子裡放兩三粒的玉米種子,撒完種子後,還要用竹條和塑料薄膜支起一個小帳篷,也就是小型的溫室出來。

等玉米苗長到十來釐米左右高,就用灰矬子連根帶土一起鏟出來,這才能往其它土地裡種去。

種糧食容易,可要想豐收,真不是個容易的事,多數年輕人不願意種地或許跟這方面也有關係!

撮了撮手,多年不幹農活,這手都起了,想當年,那雙全是老繭的手就是抓帶刺的滕條也不會疼,由簡入奢易,從奢入簡難啊!

把土地搗騰完,天已經漸黑了,這肚子還不餓,索性把玉米種子拿出來,今天晚就忙完,明日接著去山翻土。

玉米種子買了三斤,足夠種植自家的幾畝山地了。

等全部忙活完,天完全黑了下,方文滿意了看了又看,種下玉米,有了收成,就可以大量養殖家畜。

“疑!”

這時,掛在胸口的“珠子”忽然白光大盛,照亮了周圍幾個平米的地方,白光覆蓋之下,玉米種子竟有些不一樣了,彷彿在回應一般,也漸漸冒出微弱的白光,黑夜中,猶如落在土裡成片的熒火蟲……

這是怎麼回事?方文看著發光的玉米種子,心下駭然……

:昨晚臨時有事,沒時間碼字,今天補更!純鄉土,求收藏支援!晚至少還有兩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