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鍾後,方文到了鎮,此時天色還早,他也摸不準畜牧站什麼時候班,以往也沒打過交道,只是見過村裡以前的老獸醫!

找了家老店,吃了豆花飯,連飯一起四塊錢,算是相當便宜了!

此時街道的行人也漸漸多了起來,龍洞鎮雖然偏僻,但是鎮子的面積卻不小,以小鎮為中心,周圍散佈著幾十個村莊,戶籍人口應該能破五萬,只是現在常住人口比較少而已。

即便如此,隔一天的趕集日,鎮的行人也非常多,不過穿著時尚的並不多見,村裡人趕集,大多揹著小揹簍,或是提著大口袋。

既然打算回家種地,也準備養殖一些家畜,方文就決定到菜市場去看看,瞭解下現在村裡家畜的價格問題。

一路問下來,發現村裡的除了小菜要便宜一些,肉食品的價格竟是與外面城市裡相差無一,最多也就一兩元的差距而已。

今年豬肉的價格降了,從原來的平均十六元,降到了現在的十三元錢,村裡的養豬戶也遭受了重創,這麼說,除開高價買來的小豬,還有消耗的糧食,可能連自己養豬的人工費用都掙不出來,純粹白忙活,幫人養豬了。

去年村裡小豬的顛峰價格是十三塊錢一斤,按六十斤算,一頭小豬成本價要七八百塊錢,現在毛豬七塊錢一斤,按成年豬兩百斤算,賣價一千四百塊錢,看起來貌似一頭豬掙了七百多呢,可除掉一塊錢一斤的玉米,幾毛錢一斤的紅薯,各種蔬菜無數,消耗的碳火錢,一頭豬養殖六個月。好,說是養得越多,虧得越慘,這話還真的沒說錯。

十幾年來,豬肉價格時常大起大落,先後經歷了福爾馬林肉,禽流感,豬流感,瘦肉精,注膠肉……豬肉市場經常遭受重創,低買高賣掙了錢的絕對有,但是大部分都是高買低賣,農民兄弟被忽悠了N次之後,一怒之下,咱老百姓不養豬了行不行。

村民都不養豬的後果就是,豬肉短缺,豬價又猛漲了,好,咱接著養豬,有搞頭了啊,大家都買豬來養,好,幾個月後,豬肉過剩,價格飛降,又是一次重創,端的是一個惡性循環。

方文不清楚其它地方,但是龍洞鎮願意養豬的人家真的不多了,即便養,一年也就養個兩頭豬,賣一頭賺回小豬成本價,另外一頭自己過年殺來吃了,咱養來不賣自己吃總行了!

就拿方文二叔家裡來說,這五年加起來養的豬也抵不以前一年養的數量。

走著走著,到了糧站門口,這是以前換糧票油票的地方,地址也保留了下來,從新裝修過,現在還做糧油的生意,也賣農作物的種子。

白菜,黃瓜,紅薯什麼的種子一般村裡自己就可以留種,但是稻穀、玉米什麼的種子只能在外面購買。

詢問了一會價格,買了些小菜的種子,稻穀今年是趕不了,自己田裡還是荒草,紅薯苗可以找村民買一些,一般村民家裡都有多餘,買的玉米種子到是能趕季節,回去培育出苗種,五月農忙的時候種在地裡就行,不過他也得趕緊把山的幾畝地挖出來,施肥料。

玉米,紅薯,稻穀,川內三大主流農作物,至於麥子,川內對麵粉的需求不是很大,想吃的時候購買一些就行,已經鮮有人家還在種子麥子。

把要買的東西購買好,背在包裡,看了看時間,差不多該去畜牧站了,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情形,這村動物防疫員的活計是不是真的很輕鬆。

問了幾個過往的行人,總算找到畜牧站的地址了,一個老舊的四層樓房下面,地方到是臨街,樓下有兩個鋪面,門口掛著龍洞鎮畜牧防疫站,另外也有幾個牌子。

鋪子裡顯得很簡約,一張靠牆的大桌子,一張長條的木椅子,一些零碎放在牆角,這就是畜牧站?

方文看著有些意外,這也顯得太簡單了,而且鋪子大開,裡面一個人也沒有,旁邊的鋪子是一個中藥鋪子,走前開口問道:“你好,畜牧站是不是在這裡。”

中藥鋪子裡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青瘦女子,聽他一問,笑著說道:“你找楊站長,他去市場了,要不你在旁邊等一會,他應該快回來了。”

方文一聽,原來是這樣,禮貌的謝了女子,點支菸,在旁邊鋪子裡坐了下來。

這才發現,鋪子裡牆壁到是貼了不少東西,一張如何分辨有病豬肉的圖片,幾張畜牧站的職責條列,方文正看得津津有味,一個中年人走進了鋪子裡。

“你是?”中年人看見他,出聲問道。

方文估計這應該是畜牧站的工作人員了,連忙站起來,“你好,我是小河村的,報名防疫員,村長開了條子,叫我今天來報道。”

中年人一聽,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你就是方文,你們村長昨天給我打電話說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您是。”方文遞煙問道。

“呵呵,我就是畜牧站的楊站長,和你們楊支還是親戚呢。”中年人解釋道,然後親切的招呼他入座。

“情況你都知道了,正好,資料我都給你準備好了,等會你跟我去辦公室填個入職表,工資就從今天開始算,資料你帶回去看看,一個星期後,站裡會安排下鄉去抽血檢查疫情,到時候你也去,有什麼不懂的實際看看就會了。”中年人娓娓道來。

方文覺得這個中年人還真是不錯,不僅沒有架子,說話也讓人很有好感,“恩,謝謝楊站長,我一定會努力做好工作的。”

“好,你這就跟我到樓辦公室去。”中年人招呼道。

兩人一前一後就往旁邊的樓道走去,路,楊站長介紹道,鎮幾十個村的獸醫雖然有十來個,不過都是在村裡班,只有每月五號到鎮領工資開會而已,畜牧站常駐人口也就三個人,另外有幾個臨時工在守鋪子賣些飼料什麼的。

整棟樓有一半是屬於畜牧站,四樓是辦公室,一樓是鋪面,二三樓是住房。

樓辦公室到是裝修得不錯,白色地磚,辦公用具雖然不高檔,但也比較新潮,還有兩臺電腦,看鍵盤比較乾淨,應該是常用的。

“資料有些多,因為你以前沒接觸過防疫工作,除了一些面發下來的檔案,以前訂閱的雜誌我也整理了出來,你一快帶回來,也不用還回來了。”楊站長說著就指了指辦公桌的一角。

好傢伙,這些資料加起來,起碼能裝滿一個蛇皮口袋了,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資料。

方文掃了一眼,看見了中國畜牧業的封面,也有些一些裝訂在一起的4紙檔案,這麼多,一個星期就要看完?一想到要讀,方文就有些頭疼,恩,算是職業病,讀讀出來職業病,呵呵。

“你的工作服下個星期一起領,還有一套獸醫用的工具也一起給你,工資方面,你每月五號到站裡面來領,午要開會,中午站裡安排吃飯……”楊站長詳細交代了一番。

方文點頭應了下來,心想,這畜牧站班還是挺不錯的嘛。

“還有,這是站裡的電話表,你有事就打前面三個人的手機號碼,我和另外兩個副站長的。”

“明白了。”

交代完,楊站長到也熱情的留他吃飯,不過方文真的還有事,就推辭掉拿著資料走了,用一個大帆布包裝著,起碼有三十來斤。

把資料裝摩托車停在橋頭,有人專門在守車,沒辦法,騎摩托車趕集的村裡人比較多,這也變相在鎮裡產生了停車收費業務,一輛車一塊錢。

忙完這些,時間仍然很早,方文只好找了家茶館混了一個多小時,快到中午,這才給王曉燕掛了個電話過去……

:三更完畢,求收藏,推薦票!中是以四川農村為背景,如果與其它各地農村不符合,望見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