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寫書不容易,為了給作者增加主站人氣,以後的更新都會有所延遲。頂點 23S.更新最快

如果你喜歡本書,請移駕,為新人作者增加點選和投免費的推薦票。有經濟條件的請儘量支援訂閱正版,初級vip訂閱每千字才三分錢;沒經濟條件的,也可以投免費推薦票,僅需一個賬號而已。

或許大神們不會差你手中的這一票,但對於一位新人來說,你手中的這一票卻是最寶貴的!每一個點選,每一張推薦票,都是作者堅持不懈的動力。寧可雪中炭,不為錦上花!

傳送門:

有條件的吧友們,希望你們可以到支援訂閱正版。謝謝!

本書群號:101449455。鄉親們有空加下。   “這山上怎麼這麼多的桐子樹?”一邊走著,謝桃忽然出聲問道。

楊站長一聽,就樂呵呵的把關於鳳凰山的傳聞說了一遍,獸醫在村裡其實是一個相當全面的職業,這醫生分了什麼小兒科,外科,內科,神經科……但在村裡醫家畜,無論啥病,有獸醫一人足矣,而獸醫們多半會有些另外的技藝在身,其中比較普遍的一項就是跌打,學名骨科,跌打醫院貌似在沿海一帶比較流行。

如方文當初給謝桃“足氣”的腳腕抽惡血等等,都算是獸醫技藝的演變,還有如獸用的青黴素,土黴素等等藥物,人也可以用,一般老獸醫也略通中醫學,算是一通百變了。當然如果論“閹割技藝”,也是站在顛峰的,怕只有古代的“宮廷技師”才能比肩吧。

另外獸醫因為常年奔波在各個村戶家裡,又常和屠夫等接觸,這些三教九流的人接觸頻繁,往往都略懂玄學,恩,也就是迷信接觸也多,楊站長其實也算是個偽陰陽先生,村民稱呼獸醫也是稱呼:“老師!”

此時楊站長正說道:“你們看這下面的山脈,剛好有五個脈絡分支,從上往下看,就猶如一個巴掌,又似爪,傳聞這是鳳凰常年棲於山上的梧桐樹,演變而出的山脈。”

頓了下又說道:“古語有鳳凰非梧桐不棲之說!古人常把鳳凰和梧桐聯絡在一起,所以很多殷實之家常會在院前栽種梧桐樹,但梧桐樹即便成材也不能用來做傢俱,只是作為祥瑞的象徵而已。不過在剛建國的時候,因為咱們國家缺乏石油,村民們都用梧桐子榨出油來點燈,桐子油也作為村裡的生活必須品,所以咱們這片山溝的桐子樹比較多,這鳳凰山上就更多了,以前很多人靠榨桐子油出售為生計,還有發了小財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方文依稀記得一些影子,到十幾歲的時候村裡也經常停電,或是用不上電,晚上都靠點煤油燈照明,不過關於桐油燈到是記不太清楚了,不過桐子到是見過,猶如放大了幾倍的無花果。其實也不用幻想,這會桐子樹上就掛滿了桐子呢,只是還有些青澀,要入冬後才能徹底成熟,變黑後掉落下來,現在已經無人去揀了。

楊站長這話閘子開啟了就停不下來,猶如一個經驗豐富的“導遊”,正在給一群遊客們吹噓這山上的景點一般,方文不由想到,以後如果真開發出旅遊專案來,那楊站長正適合專門培訓一群“鄉村導遊來。”

梧桐樹高大,也並不好攀爬,方文也就沒提議摘桐子把玩了,正打算招呼大夥繼續上路。…,

忽然楊站長又說道:“這鳳凰山還有一處景點,名為神仙的腳印。”

薛鎮長兩女雖然疑惑,怎麼今日老楊變得這麼能說呢,此時還提到“景點”,莫非還有當導遊的夢想不成,不過兩女也覺得這樣的氣氛比較好,正合遊玩的興致,大胃英出聲道:“楊站長,你說的神仙腳印是什麼啊?”

方文也比較好奇,接跟著說道:“是啊,我也沒聽說過?”

楊站長點了點頭解釋道:“在鳳凰山顛,有一塊巨石,很難攀爬,在那巨石之上有一個三丈長,一尺厚的巨大印記,形似腳印,但因為腳印太過巨大,也沒有人為雕刻的痕跡,又處在山顛,人見之難免會幻想成是神仙所留,傳說中這是因為神仙騰雲駕霧經過此地,見此山有鳳凰的氣息,故此神仙才落下在山顛頓足,留下了此如鬼斧神功般的印記。不過因為鳳凰山顛路途遙遠,山上又只有三戶人家,這則傳聞就沒有流傳出去,知道的人大多都上輩分了。”

“居然這麼神奇?”大胃英驚訝的出聲道。

謝桃跟著說道:“那我們去看看怎麼樣,也去沾點仙氣。”

這時連素芬和薛鎮長也有些意動,至於方文雖然也想去實地看看,但一想到這個路途,幾女怕是堅持不下來,也就不出聲。

楊站長點頭道:“其實每年爬到山顛上的人並不少,一般都是在巨石下面燒香火祭拜神仙以求保佑,不過都是一早就出發,要是你們現在要去看,那今日就只能住在山上了,一入夜山路可不敢走。”其實楊站長話沒說完,因為往些年從鳳凰山上摔下懸崖的人也不是沒有啊,不過都是因為走夜路造成的。

“那就住在山上啊。”大胃英無所謂的說道。

方文一聽,正想打趣幾句,沒想這個提議居然贏得了幾女的一致贊成,最後方文和楊站長只好無奈應下了,方文是因為沒有發言權,楊站長是因為沒辦法反駁鎮長大人,所以估計這次遊玩會多些波折了。

繼續行走,這山路卻修得相當不錯,足有一米來寬,雖不平整,卻很板實,兩邊的樹木種類繁多,和現代的松林不同,鳳凰山上的松木只佔了很少的一部分,這是老山脈,很多樹木早在建國前就已經存在了,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風景可謂這邊獨好。

當然“鋸巴葉”是少不了的,這是山林中的常見植物,至於學名不好查詢,這種植物初生時只有十幾釐米高的幾片,是“牛”比較喜歡吃的一種草料,生長幾十年後能長到一米多高,也從青色變成了暗紅,頂冠的枝葉茂密,但是下面的主幹卻只有很細的一條,還沒有一根“芹菜”粗,焚燒後可以用來做“香”用,但別看主幹很細,但因為枝葉茂密,又是成片成片的生長,相互纏繞起來,足以封路了,不說孩童即便是力氣小的女子也穿梭不過去。

不過這種植物成片生長形成的風景卻是相當漂亮,美得一言難盡,這在松林中不多見,只有在老山林才有,這不,幾女都拿出手機開始拍攝,就連見慣了的素芬也不能免俗,跟著拍攝起來。

方文見此,甚至有些邪惡的想到,要是把拍攝組拉到山上來,在鳳凰山轉悠拍攝一圈,這不是正好可以“注水”豐富節目內容嗎?也能起帶宣傳鳳凰山的目的,這一想還真是覺得可行,只是可惜這會眾人已經在山上了,也罷,先好好遊玩一番,也好回去跟程工忽悠一場。…,

這會是正午,鳥雀到是不多見,鳥雀在清晨喜歡逗留於農戶房屋附近,中午就會消失,而在下午又會出現在山間,所以這抓鳥什麼的,中午時鐵定會悲劇,因為根本尋不到蹤跡。

“那是什麼樹,好奇怪啊。”這會謝桃又出聲問道。

這次不用楊站長解釋了,方文開口就道:“那是卷子樹,鳥雀喜歡落在上面嬉戲!”

不過方文沒把話說完,因為烏鴉也喜歡落到卷子樹上,上年份的卷子樹幹彎曲,模樣奇特,到是不錯的風景樹木。至於桉樹這些村裡的常見樹種,一般是單獨栽種,不太可能成片生長,村裡一般栽種在房屋附近,桉樹因為比較高大,樹幹筆直,比較適合作為房梁來用。

村民也種植白揚樹,用來作為鋤頭和扁擔用,和松木一起,算是村民經常會用到的樹木吧,另外就是竹子了,這是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當然還有柏樹,用來熏製臘肉香腸等,橘子樹燻臘肉味道也別有一番風味。

還有一種很難成材的“杉樹”,具香味,材中含有“杉腦”,能抗蟲耐腐朽,村民一般作為棺材板子用,當你二十歲時種植下杉木,等你七八十歲的時候,估計這衫木就能用來做棺材用了,呵呵。

當然這裡的杉木指的是“土”杉樹,二十年份也長不到碗口粗,大面積種植就是個悲劇,就如松木分為“土松”和“鎂國松”一樣,現在的松木傢俱全是“鎂國引進的松木”,生長速度是土松木的n倍。

土松木和土杉木,在村裡都是屬於奢侈品了,只能偷偷上老林子裡砍伐。

如果論現在的優良品種,松木更適合做傢俱,杉木更適合做門,因為杉木比松木更好加工造型,良種杉木高大樹幹粗,生長速度塊,算是低端木材,和土杉木根本沒法比,川內的土杉木,十年份也長不到五米高,樹幹只比手臂粗一點而已,極難成材。

而土松木的情況也差不多,不過比杉木長得要快點,上二十年份大概能長到碗口粗,但這時候也生長不動了,但是做成傢俱那質量沒得說,好比加工成桌面,滾燙的盆子放在上面也燙不出一點痕跡,至於劃傷幾乎不可能,除非動刀尖子,如果用老土松木做一套辦公傢俱,絕對會爽番了。

村裡有膽子大的也幹過偷老林子的土松木,不過被抓住就悲劇了,沒被抓住絕對會發財,至於村民偶爾偷一棵扛回家做傢俱,這個一般不會有人說閒話,但是老林子的木松木也不多啊,已經很難找到了。至於上年份的銀杏樹,那就是個傳說,因為太值錢,早就被挖光了。

想著想著,方文的眼睛也有些紅了,這鳳凰山上絕對有土松木和土杉木,砍伐之後,土松木做傢俱,土杉木做棺材,人生追求不過如此啊。

而且這山中理論上已經免費承包給他使用了,村裡砍一棵自己種的樹只需交幾毛錢的稅收,現在他砍伐一棵鳳凰山上的樹,就算政府在黑,一棵最多交個幾十塊錢吧,相比價值來說,這簡直沒有比較性。在說可以偷偷砍伐啊……

他這邊才剛起壞心思,結果薛鎮長當先就開口了,石破天驚的問道:“楊站長,這山上有什麼名貴一點的樹木沒有,馬上要搬新居了,正好做一套傢俱來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