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章節(16點)

第193章烤紅苕、竹筒飯(上)

此地距離盛產野山椒的新店鎮也就兩個小時的車程,而新店鎮已經是屬於隔壁市的範圍了,此市最出名的就是鹽,在古代被稱為鹽城,川內自然沒有大海,這個鹽指的是井鹽。

在古代鹽商是超級富裕的,而這些鹽商都以擁有一把宮扇為榮,這種宮扇是用竹子編制,所用竹絲比頭發絲還要細上五倍,一個女工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編制出一把小巧的宮扇。

川內連如此jīng制的宮扇都能編制出來,一是因為竹子實在太多了,看著竹子就會想辦法利用來;另外就是傳統編制手藝普及得很廣泛,村裡的老人大多會編制揹簍、籃子等等竹用工具,還有編制藤椅等等。而婦人們一般會納鞋底,剪裁些家用衣服,織毛衣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二叔手巧,妹妹雖然沒有接替,但手藝也是相當不錯,眾人圍成一圈落坐後,妹妹就開口說道:“現在要用小刀把竹筒破開,約莫五毫米寬就可以了……”

說了一會方文就聽懂了,他之前就已經見過,只是時間太久都很忘了,現在回憶起來,到是上手最快。

其辦法用簡單,就是竹筒的一邊節頭砍掉,然後切面上破成五毫米的小條子,因為另外一邊的節頭還在,這邊破成了小條子,一掙開後就猶如一把小雨傘,接著從節頭處開始往上編制,編制的時候可以根據送關的鳥兒大小來決定縫隙的寬度,接著一直編制到頂上,這就變成了一個半成品了,猶如一個小朵兒,這時候還需要編制一個圓底出來,然後用竹子皮攪編到上面的朵兒,自然還要在側面留一個小門出來,想要jīng巧就編制一個可以下上活動的小門。

最後在有節頭的那邊頂上打一個孔,穿一個繩子或是鐵絲進去,這就可以提在手裡了。只要不是太笨,有是教,很快就能學會,但要編制得jīng巧可就不容易了,這是個水磨的功夫,必須要經常練習才可以。

方文現在工作就是破竹子條,破完後還去劃整根的竹條,在把裡面一層給破掉,最後就成了十來米的長軟條子,每個女孩發上兩根,讓幾女拿著編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過多久,幾女就在妹妹的解說下認真的編制起來,還別說,或許女人天生就有編制的細胞,這手巧或許都是天生的,雖然幾女才剛剛編制,卻偏偏都比方文編制的好看。

方文看著手上醜得不行的籠子頂,有些無語的輕輕放下了,鬱悶的說道:“你們慢慢編,我去給你們搞點吃的來。”

幾女頭也不抬的回道,“快去吧,別在這邊礙事”

得了,合著他一把東西準備完就成多餘的了,地的蔬菜到不用管,傍晚李大嘴和長青他們就會來挑下去。

想了想,在村裡也沒什麼好吃的,現在嫩玉米也沒了,沒辦法做玉米粑兒,水果也沒啥好吃的,另外方文廚藝只能算一般,也沒什麼能拿得出手來,在加上也沒有商店出售零食,方文有不想太麻煩專門跑鎮上去。

最後靈光一閃,乾脆去弄點紅薯粑兒算了,很多是吃過烤紅薯,煮紅薯,但這個紅薯粑兒還真沒吃過,其實這個東西味道真的很不錯,就是做起來有些麻煩而已。

現在自然還沒到挖紅薯的季節,不過村民家的苕窖裡都有一些存貨,方文拿了一個籃子就上了山頭,走了沒多久就看見了一個苕窖,把外面的門開啟,往裡面一看,真是運氣了,裡面還有很多紅苕,輕輕跳了下去,很快就挑選了十幾個白皮紅苕,就是用來烤來吃那種,接著一想,又拿了十幾個紅皮紅苕,之後就連忙爬了出來,雖然拿幾個紅薯也沒什麼,但別人看見了影響也不好嘛

出來後左右一看,又跑別人家的玉米地裡,摘了幾個遲玉米,也就是如果在收穫玉米的時候,發現其中有一些長得慢沒有成熟的,村民就會留下來,一般在土地裡都會留下幾株下來,等徹底長成熟後這才摘回去,不過數量都很少。

摘完玉米,方文也不忘把玉米稈子給踩斷了,這樣免得浪費土地的肥料嘛,到此方文就趕緊閃人了,提著籃子鬼鬼祟祟的跑回了家裡。

網路上偷菜的遊戲之所以那麼火暴,當然不是偷的菜能換金錢,主要是這種在偷的過程那種心理變化帶來的快感啊。

到了家裡,幾女雖然疑惑他怎麼帶了個籃子,臉sè也有些不對勁,不過也沒多問,全都專心的編著小籠子呢,而且幾女還突發奇想,想在籠子上面編制一些小動物的圖案,如小豬,小羊啊,正在熱鬧的討論著呢。

方文也沒在意,一口氣衝進廚房,拿出白皮紅苕,把皮給削了,然後就開始燒開水,水上面放上一個笆簍,把紅苕都放在裡面,第一個步驟就是把紅苕蒸熟,不能用水煮,不然裡面的水分就太多了。

在灶孔裡燒了幾根大木棒子,蒸的時候又蒸汽就可以了,時間長,也不用大火來。

忽然一想,其實可以做點紅薯幹來吃,這玩意兒幾乎所有人都吃過,製作起來也是相當簡單,加上現在正是夏季大太陽,正好。

又連忙選條幾個大紅苕,切成條,然後把裡面的鍋裡燒上水,水開後就把紅苕放進去,煮十五分鍾左右,然後撈起來用米篩把水漏幹,這時候拿出去曬就可以,幾個太陽rì就OK了,這是最簡單的辦法。

如果要想紅苕幹有嚼勁,就是咬起半天都扯不動,到是越是咀嚼就越香,辦法就是把紅薯蒸到五成熟,然後在曬乾,這是這樣曬的時間就比較長了,只適合在夏季製作。

另外就是切成條子後直接曬,這樣曬得時間就更長了,而且曬乾後要吃還需要在蒸一次,而上面的辦法,還可以反覆的蒸曬,那樣味道就會全出來,吃起來很糯口。

不過各地辦法不一,在這邊村裡除了煮好後曬,另外就是用鍋加熱弄幹,這樣熱幹後,比較脆,吃起來味道也更好。

方文自然沒有用鍋熱幹的手藝,也懶得麻煩,索xìng煮熟後曬一下午就得了,到時候也可以吃了,只是裡面的分水還沒完全蒸發掉,味道要差一些,不過也無傷大雅。

做紅苕幹,一般都選白皮紅苕,就是裡面是紅的那種,這種紅苕一般用來人吃,味道比較甜,就不用在放糖了,不然會破壞紅薯原本的天然味道。

把白皮紅苕全部用光後,裡面鍋的紅苕條子還要煮一會,方文索xìng拿起剩下的紅皮紅苕,這種紅苕很粉,村裡山上種植的也比較甜,也就板栗紅苕,意思就是味道可以和炒板栗比肩。

產量很大,是村裡餵豬的主流糧食,汗……其實人吃也是可以的嘛。

這些紅皮紅苕,方文打算用來烤來吃了,白皮紅苕是橢圓,這種紅皮紅苕就是長的,大點的有二十釐米長呢,尋常孩子吃一個就飽飽的了。

村裡人吃紅苕可謂是可傷心了,到了現在還喜歡吃的紅苕的還真不多,小孩子除外,當年那會,村民們端著碗吃飯,上面是白米飯,可下面就是爛紅苕。

真正的烤紅苕,需要把外面的一層全部烤焦,裡面的味道才霸道,而現在城裡那種烤紅苕其實不衛生,除非是木炭烤出來的,但往往很多烤紅苕的大筒子,裡面都是放的蜂窩煤加熱,在村裡即便是老農都知道用煤炭烤出來的不能吃,有毒

而木炭有個特xìng,就是裡面的煙霧之前已經紅明火燒掉了,所以煙霧的毒xìng降到了最低,燒烤起來對身體也沒什麼毒害了。不過即便是木炭,裡面也有微量的毒氣,所以燒烤還是要少吃啊。

一邊想著,方文就拿著壩子邊上,要烤紅苕,就不用洗了,也不需要削皮,因為外面一層都會燒焦。

找來兩塊耐火青磚,這是以前用來修房子用的,質量相當好,一塊磚頭有五六斤重,雖然用火怎麼燒都不會有裂痕,用青磚搭了一個長方形的框子在地上,留了一邊沒放磚,這是用來加柴火的。

藍子的紅苕正放在一邊,這會他就要去找柴火了,紅苕要好吃,就要用明火烤,其實在村裡可以直接放進灶孔裡面烤,等把菜炒好後,接著用灶孔裡面的火星子把紅苕埋起來,等吃了飯後,這紅苕也好得差不多了,不過也可以直接把紅苕燒成了焦碳,或是燒火的時間太短,紅苕烤不好。

所以方文乾脆在外面直接燒算了,而且也可以他自己的時間啊,不然五個女孩在家裡,他也不外出,恩,出去也沒啥事,這幾天比較悠閒。

在外面用明火烤最好是用細木條子,以桉樹的乾枯枝條最合適,一小捆就OK了,烤出來還有一絲桉樹特有的味道呢。

等他撿了一捆小枝條回來後,忽然發現幾女正墩在青磚旁邊發呆呢,得了,看來幾女都是靜不下來的啊,這鳥籠子今兒怕是編不成了。

“方文哥,你是要烤地瓜嗎?”。恩,紅薯又叫紅苕,也叫地瓜。

方文見小美女撲閃的眼睛,忍不住笑道:“是啊,這不是給你們搞零食嗎,你們的鳥籠子編得怎麼樣了?”

“不怎麼樣呢,小晴說讓我們休息一下在編。”小美女撅著嘴回道。

妹妹在旁邊卻是一臉的鬱悶,現在不是她提議要休息的。

方文搖了搖頭,笑道:“那就一起過來烤紅薯吧。”說著就把柴火放下,然後讓幾女把枝條粗壯一些挑選出來,接著整齊的擺在青磚框子上面,原理就是,好比青磚擺出了房子的筐架,而這些木條就是上面的房頂。

幾女頓時興趣大起,素芬也跟著瘋了起來,看得方文一愣一愣的,他就不信了,難道素芬之前沒烤過紅薯,估計也是現在這個氣氛吧。

鄉村的生活,能讓人遠離城市的喧鬧,暫時忘卻所有的煩惱,心安寧下來,呼吸著大自然的空氣,入眼青水綠水,周圍是稻田、土地……耳邊響起的是知了聲、鳥叫聲、蛙鳴聲、蟲叫聲……

心寧靜了下來,jīng神自然就放鬆了,隨著感覺走,敞開心房,不用去管頭髮是否凌亂,領帶是否打正,皮鞋上是否有灰塵,什麼都不要去管,徹底的放鬆下來……

一段時間,甚至只需要一天就夠了,就算到時候你又回到喧鬧的城市,進入繁忙的工作,身邊的煩惱也接連而來,但這時候因為你所以的壓抑都在之前的鄉村生活中釋放了,現在所有的一切就可以繼續坦然面對。

這個道理和外面的遊子一樣,心累了就要回家待上幾天,然後又回重拾動力,家是避風港,是療傷的地方,而村裡的生活也有這種功效……

“恩,把木條擺好後就把紅薯放上了,一人一個人,選六個大點的放上去。”方文解說道,看幾女那叫一個仔細啊,比著長度在那裡掰枝條,雖說慢工出細活,但也要看場合嘛,換著方文來幾把就能搞定,不過他是走的粗狂派路線,現在和幾女的流派不同。

一看這情況,索xìng就回到廚房,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在外面灶孔加了幾跟大竹棒子,接著就把裡面煮好的紅苕條子撈了出來,用米篩漏了漏水,就到外面壩子邊曬了起來。

專心弄柴火的幾女到是沒注意到這邊的情況,方文也不出聲提醒,不然估計這還沒開始曬呢,就會幾女給搶來吃了。

這時候方文又走了過去,看幾女也放得差不多了,就拿起一把稻草引火,稻穀草有個特點就是非常容易燃燒,但又燒得超級快,實在不適合用來煮飯,消耗不起啊,不過用來引火卻是好東西,村裡們收割完稻穀,一般會把稻穀草保留下來,用來每天煮飯的時候生火。

“好了,開始引火了。”烤紅薯用的所有柴火都是乾枯的枝條,這樣火燒起來全是明火,也就是全部都是火焰,裡面的煙霧很少,和用木炭一個道理,但明火更猛,能把紅苕外面烤焦,味道自己就不一樣了。

六個人圍在一起還真不好施展,方文也是好不容易擠在一角,彎著身子往裡面點火,面對五雙期待的眼神,表示壓力很大啊,很多年沒烤過紅苕,希望這次千萬別失手,不然就成千古罪人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93章烤紅苕、竹筒飯(上)

第193章烤紅苕、竹筒飯(上,到網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