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章節(24點)

第172章菩薩證道rì(下)

[感謝書友(鏡中界虛)的打賞萬分感謝]

一邊和幾個孩童胡扯,這車速卻是不降,沒多久就上了盤上公路,川內的這種鄉村公路有個特點,那就是是盤山路其實比下面平整的公路好走,蓋因即便下雨天,盤山路上也不會有水坑出現,一點小雨連公路都打不溼,即便是下大雨,水流也很快就流走了,沒辦法,水往低處流啊,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

當然這裡指的鄉村路必須要鋪過石籽的,如果光是泥土路面的盤山路那就悲劇了,非常容易出車禍。

上了盤山路這人就更多了,村裡人雖然這天都會燒香火,但是裡面的勤勞的人也很多,一般天不見亮也出門上山,等燒完香火回到家裡還能趕上煮中午飯的時間。而這一趟幾乎不消費,走路去,在山上的寺院也不買東西吃,香火是自家帶來的,因為山上太貴了,最多就是往功德箱裡放幾塊錢零錢而已。

所以山上寺院裡的出家人rì子也相當的苦,全靠偶爾遇見一個出手闊綽的土豪,或是某些上山還願的村民們接濟。

也就是好比,家長門帶著來年畢業的孩子上山,許下願望,如:“保佑自家孩子考上高中或是大學等等,只要考上了不敢忘了菩薩的功勞,來年就給菩薩送上香火錢。”村民們這還願的香火錢最多也不過兩百塊錢左右而已。

還是得靠出售闊綽的土豪啊,方文在這邊胡思亂想,卻不知道上山的和尚們早就在盤算著他今兒上山要出手多少了呢,得了,其實他現在也是別人心中的土豪。

到了現如今,當然不可能出現什麼女子不得入寺廟的情況了,而且這些佛廟裡面還有不少老年婦人在裡面,真正的大和尚相當之少,只要你誠心信佛,又小有身家,這廟宇你想住多久就能住多久,當然你窮困潦倒,也可以到廟宇去幹些煮飯,打掃衛生等等雜活,這樣就可以住在廟宇中了,當然這是沒有工資的,吃點素菜還是沒問題滴。

沒辦法,大家都是誠心嚮往的佛,這談工資不就是對佛不忠心了嗎,所以這些香錢還是留給主持幾個安排吧……

村裡最常見的就是土地菩薩兩口子,俗稱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這種土地菩薩小廟一般相當簡陋,不會有專門的殿堂廟宇,大多是在公路邊上打一個石頭窟,約莫半個平米就OK了,或是在某某山道旁邊打個小洞,又或是在某某土地旁邊堆砌一個小屋子,裡面放著泥土塑造的土地菩薩。

這些土地菩薩放置的位置雖然偏僻,但只有你走近就會看見蠟燭紙錢燃燒後的痕跡,香火還是不缺的。村民從山道小路上去,最先祭祀的就是土地菩薩。

沒過多久,這車就是鐵佛寺廟的山腳下,到這裡就沒有路上去了,走到山頂還需要步行半個小時,不過路途中的各種廟堂太多了,讓人留連往返,逛下來幾個小時也花費了出去,也只有勤勞的村民才會一路燒香火上山,然後匆忙就走了。

這時候也不過上午十點而已,山道上早已經是人山人海,這種節rì裡,川內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涼粉,恩,這山村也沒有傷心涼粉一說,雖然說川人喜歡吃辣,但年齡大的老人其實都吃得比較清淡。

涼粉、涼麵、涼糕、涼蝦……所販賣的全是小吃,一大碗也就幾塊錢,都是這山上附近的村民在過來販賣,當然也有鎮上專門跑過來做生意的,當然炒菜是沒有的,因為不可能在佛門聖地買肉食吧,誰真跑來賣,鐵定血本無歸。

這種節rì裡,自然不能缺了要錢的人,這種事在城裡因為實在太多了,往往一天下來生意慘淡,但這個時間點,在村裡的寺廟往往生意還不錯,雖然村民一般都只給一塊或是五毛,但人口基數太大了,掙得也不少啊。

當然還有擺晚騙錢什麼,也就是三個碗,一個小棋子在碗裡移動,最後讓你猜一個,這都是騙人的把戲,但偏偏老實巴交的村民就是容易上當,雖然不多,但這些騙子也能掙幾個錢,也算是佛陀給心有貪yù的人一個jǐng鍾吧,汗……

而另外一個特sè產品就是竹筍蟲,這東西別說村裡的小孩,就是城裡的小孩玩過的也不少,用一個楠竹枝條把筍子蟲穿在上面,筍子蟲張開翅膀一飛就猶如一個小風扇一般,縣裡來孩童都會要求家長買上一串把玩,生意到還不錯。

村裡的孩子也偶爾會抓筍子蟲用油炸來吃,竹筍蟲是以吸取竹筍的養分為生,到也乾淨衛生,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好了,叔給你們一人發二十塊錢,不過你們可別亂跑,懸崖邊上可不能去,不然下次就沒有零花錢了。”方文認真的說道。

“文叔你快發錢吧,我會看好小寶他們的。”大軍雙眼放光的叫道。

方文搖了搖頭,道:“小寶就交給我帶著,大軍你可得把戲點,把幾個弟弟帶好了,不然看我回頭怎麼收拾你,好了,這是一百塊錢,拿好了,掉了可沒得補。”

說著拿了張紅票子出來,大軍幾個都十來歲,到是不擔心,小寶才五六歲,跑丟了可就大發了。

大軍幾人一走,方文就把可憐惜惜的小寶放到了肩頭,這是九老爺家的孩子,爺爺一輩的兄弟有十五個,家裡的親戚真的太多了,多到方文很多都不認識,不過和大軍天天混在一起玩的幾個孩童到是都認識。

“走了,小寶,叔偷偷給你買好吃的,不告訴大軍他們。”方文笑呵呵的說道。

肩膀上的小寶吧唧了小嘴,弱弱的說道:“那要是大軍哥知道了,以後就不和小寶玩了。”

素芬提著零食笑道:“那小寶就不要跟大軍他們說啊。”

小寶想了想,頓時堅定的點了點頭,然後就嚷嚷道:“文叔我要吃涼粉,涼粉。”

“好嘞,我們這就上去。”

一路上,風景其實很慘淡,人太多了,廟宇雖然很多,也很古老,但廟宇外面全是坡坎,被幾千人踩得寸草不生,如果是青石板還好,但現在這些爛地一露出來多少破壞了些美感,可村民天天在山村裡,根本沒有心思欣賞風景啊,這麼多年下來,廟宇也仍然沒有花錢修繕的意思。

一路往上走,先後給菩薩們上了香火,有就是:千手觀音菩薩、十八位羅漢菩薩、玄奘法師、彌勒佛、大rì如來佛、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送子觀音等等等等,實在太多了,數不甚數。

正走著,忽然見路口一個買燒餅的和一個村婦吵了起來,看熱鬧是大眾心理,方文也不能免俗,走上前一看,這才知道原因就是因為一個燒餅。

燒餅五毛一個,一個相當蛋疼的價格,有人認出了這是在鎮上小學門口經常賣燒餅的陳三皮。

爭吵的原因也很簡單,胖胖的村婦拿出一塊錢買了一個燒餅,過了一會兒,又拿出五毛錢,說是有零錢,讓陳三皮把一塊錢找給她。

好吧,陳三皮忽然想到,這五毛錢不正是他剛剛找給婦人的嗎,怎麼現在又要把一塊錢給拿回去了。

婦人給他一塊,他找五毛,忽然又有了零錢五毛,找回一塊,他還給了一個燒餅,這左右一算,陳三皮就糊塗了,其實他自己也沒怎麼想明白,反正就是覺得不該把一塊錢還回去,而且收到的五毛錢好象也不該退回去啊,這不是給了一個燒餅嗎,越想越是糊塗。

好吧,婦人也是個潑辣的主,頓時就開罵了,一邊罵還不忘一邊啃一口燒餅,反正堅持要陳三皮還她一塊錢。

“老孃一開始以為沒有零錢才給你一塊買燒餅,現在有五毛零錢了,大夥說說他是不是該把一塊錢找給我。”

陳三皮急了,“我不是給你了一個燒餅嗎。”

婦人高聲叫道:“一個燒餅五毛錢,我這不是給了你五毛嗎,那剛才拿給你的一塊錢就該還給老孃了啊。”

“不對,不對,我還給了你五毛錢呢。”陳三皮急了。

婦人又狂喊道:“什麼五毛,這五毛錢是老孃給你的,你就該還給老孃一塊錢。”

“還是不對,你都吃了我一個燒餅了。”陳三皮抓了頭髮,看著袋子裡的燒餅糰子,腦子更亂了。

“老孃是吃了你一個燒餅,可老孃不是給了你五毛錢嗎。”婦人說著,就真的開罵,各種粗話都出來了,其聲能傳到八里開外,把陳三皮給罵得目瞪口呆,在場圍觀的人也呆滯了。

好吧,方文都跟著搞糊塗了,忽然想到了本山大叔的小品買拐,這才發現婦人還是個人才啊,這麼一吵鬧就想白混一個燒餅來吃,這忽悠功力也是相當強悍啊。

素芬忽然小聲說道:“方文,你聽明白了嗎?”。

得了,方文搖了搖頭,出聲道:“沒呢,我也沒聽明白了,好了,我們繼續往山上走吧,去找找黃狗兒他們去。”

素芬跟著出聲道:“恩,可是我覺得那一塊錢應該還給那個娘娘呢。”

方文腳下一個趔趄,明明很簡單的事情,怎麼大夥就跟著糊塗了呢,連素芬也一樣,汗……

又繼續往山上走,就如娥眉山有一個金頂一樣,一般大點的廟宇都是會有這個一個頂廟,兩人一路衝上去,又見很多人站在懸崖邊上的大石頭上往下午扔石籽。

素芬忽然出聲道:“方文,我們也去扔石籽吧。”

方文一笑,“我就不用了,李老師給我算過了,我以後會有很多兒子呢。”

“那可不一樣,走吧,去試試。”素芬嚷嚷道。

好吧,那邊懸崖有一個小洞,傳聞如果扔中了以後就能有兒子,如果石籽扔不進去,就可能生女兒了。這個小洞,村裡人稱為:打兒洞。

兩人好不容易搶到了位置,素芬先扔了幾個石籽,還真是巧了,居然全都扔了進去。

方文一看,也愣住了,不會這麼巧合吧,好奇之下,也去買了幾個石籽,好吧,這石籽是要花錢買的,兩毛錢一個,汗……

一連扔了五個,沒想也全都扔了進去,這下兩人頓時都有些臉紅了。

“好了,我們繼續往山上走吧。”

芬小聲應了一聲。

山頂上的面積也不大,大概有半畝地大小,有一個木頭製造的古樸小閣樓,但是很雅緻,而這裡就是求符紙的地方了,也有大和尚坐鎮。

而這裡也可以點燈,兩塊錢一盞,相當便宜,點完後,大和尚會隨口解說幾句,一般都是好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另外就有一個功德箱,這是在等待土豪往裡面扔錢了。

爺爺nǎinǎi他們也正在和大和尚說話,狗兒卻跟著黃文兵在旁邊的點燈堂裡面。

“nǎinǎi,這是孫子給您準備的香火錢,您放進去吧。”方文一上去,就從揹包裡拿出一萬塊錢來。

大和尚忽然出聲道:“這位施主面相好奇特,一看就知道是大富大貴的人啊。”

nǎinǎi頓時接話道:“富貴啥啊,就是今年運氣還不錯而已。”

大和尚又接話道:“話可不能這麼說,您孫子這面相可是這些年我見過最好的,您老以後就安心享福吧。”

好吧,大和尚這話不管真假,但nǎinǎi聽著舒心啊,當下就把手上的一萬塊錢放進了功德箱裡面。

大和尚又出聲道:“老人家你不是要問這位小施主的因緣嗎,還請到內堂細說。”

“好,是該好好給看看。”

爺爺nǎinǎi樂呵呵的和大和尚去內堂了,方文見此也只有無奈的搖了搖頭。

隨後,快到中午的時候,大和尚也會來事,帶著方文一行到廚房去安排了一桌子素菜宴席。

恩,這寺院吃飯相當便宜,三塊錢一個人,飯菜隨便吃,當然只有素菜,算下來,一個村民也就賺上塊把錢而已,村民們也樂得在廟宇裡吃飯。

當然如果是專門的素菜宴席就另外說了,一桌至少有一百塊錢,幾百塊錢一桌的也有,真要賺錢還是要靠土豪啊。

不過這素菜宴席的味道真的很不錯,也不知道怎麼做出來的,一家人吃得滿意,方文又往功德箱裡面放了一千塊錢,這下連廚房裡的人也跟著樂了起來,皆大歡喜,都心想,這桌子菜整得值啊,雖然花了不少心思,當現在回報不是來了嗎。

這大大小小,十來個廟宇,到處都是功德箱,方文隨後又撒出了幾百大元,恩,這一趟上山成本價也不低啊,全當散財免災吧,話說,他最近事情也太順利了,還真怕什麼時候就忽然倒黴起來。

等下山的時候,沒想正好碰見了剛才那個為了燒餅爭吵的胖婦人,只見那個胖婦人忽然高聲叫道:“怎麼回事,我的包裡怎麼多了五毛錢呢?”

方文一聽,差點撲倒在地,感情不是胖婦人要忽悠一個燒餅來吃,而是別人自己都沒搞清楚狀況啊,這都老半天了才反應過來剛才是她騙了一個燒餅來吃。

素芬也是一臉的目瞪口呆,怎麼事情會是這樣的呢?

——————————————————

翌rì一大早,這節rì的氣氛還沒過去,方文卻不得不先忙碌起來了,先是讓周先生幫著購買七輛中巴車回來,一輛中巴車的價格大概在十萬到十五萬。

七輛中巴車,這邊金堂鄉里放三輛,也完全足夠了,剩下四輛,從鎮裡出去另外兩個方向各放兩輛,這也完全足夠了。

城裡的公交車之所以收費便宜,一是因為人口眾多,二是全都改裝成了燒氣,都不燒油,這樣就會節約成本,三是zhèng fǔ會補貼一部分,不然仍然可能會虧本。

方文也沒想那麼多,這七輛中巴車上路後,虧本就虧本吧,一個月也虧不了多少,而且等以後酒廠開始營業後,就會有大量的稅收交到鎮zhèng fǔ,說不定到時候zhèng fǔ也會開通補貼公交車呢,如果zhèng fǔ富裕了,方文自己也會跑去說道說道,現在zhèng fǔ本來就窮,所以他這才自己花錢搞客運。

而他把鎮上的老店,如麵館、魯肉店的秘方買到手,這出於私事,這就要說到妹妹的那個理想了,索xìng花點錢在外面開一個飯館送給妹妹吧。

這去學秘方的人自然是二叔去最合適,可二叔也不知道怎麼的就是鐵了心要好好把澱粉場辦起來,說是過兩個月就要挖紅薯了,到時候忙不過來,在說二叔也不願意進城裡。

反到了二孃來了興趣,開口說要去學秘方,到讓方文驚愕無比,心想,難道這個理想也會遺傳?不過這也好,當下就讓二孃到鎮上幾家店去學秘方,至於買秘方的錢,並沒有八卦出來的N萬,不過總共也花了兩萬塊錢,這還是約定好了學會秘方後不能在鎮上開店,當然也是看在方文不可能為了這點小錢搶生意,別人這才肯把秘方賣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如妹妹心中的那家麵館,建國之前就有了,足有近百年的歷史,其麵湯肉汁的秘方要價毫五千,這還是看在方文的面子上,不然上萬塊錢也不肯賣出來。

滷肉店花了六千,不過這八千花得值,豆花冷盤店也花了三千,羊肉湯館子也花了六千,四家店,剛好兩萬塊錢。

這真的只能算成本價,就拿豆花冷盤店來說,三千塊錢,要不了一個月別人就能在鎮上賺回來,完全沒必要買祖傳的秘方出來。

而且方文還半忽悠的說道,等以後他城裡做成了品牌店可以讓街村幫的免費掛牌子經營,這多少有點畫餅的意思了,如果換著了他自己的想法還真沒心思賣什麼麵條,完全是為了妹妹的理想啊,恩,現在還要加上二孃的理想了。

而關於私立高中事,這也就是一說,現在他根本拿不出錢來,只能等酒廠開始營業賺錢了在說。

而酒廠招工人的事情,也是周先生在忙活,方文到是不管,不過最後肯定會安排親戚進去,沒辦法,人只要活的,這人情就是無法避免的。

教育基金的事情,到是現在就啟動了,其實總共也花不了幾個錢,村裡每年有幾個能考上大學?這裡說的大學是硬考本科以上,現在要考大專太容易,只有花錢,成績在爛也能讀大專,這個口子一開,方文可就頂不住了,所以不光是要考慮村裡的家庭困難,孩子們的成績也要考慮啊。

小醫院的事情還要過段時間才能定下來,有肖老兩人在忙活,他到是不用管理,等最後在計算金錢問題就可以了。

現在他要開始忙的就是這種植野果的事情,這個也沒什麼,關鍵是又要和專家組打交道了,一想到又要天天開會討論他就是頭疼。

可離了這些專家偏偏還不行,只能含淚一大早就往公社而去,黃狗兒到是歡快的去找張老師學習去了,是個好孩子啊,因為薛鎮長給他的公務員考試資料早被他不知道扔什麼地方去了,一次也沒翻動過。

而楊支書最近可謂是紅光滿面,有小道消息傳出,很可能在這一屆楊支書就能提到鎮上去了,最不及也能拼出一個黨委委員來,這也很正常,鎮上現在是八個黨委,在加上一個也是可以的嘛。

一到公社,等推開那兩扇古樸的牙樹大門,方文這心理就拔涼拔涼的,還沒等他緩口氣,就見幾個專家正在壩子裡鍛鍊身體呢。

當下,王曉燕的外公金老爺子就高聲叫道:“方小子你來得正好,老規矩,我們這就開會討論吧,這幾天積累的問題也有點多了。”

“老哥,你還是饒了我吧,要不我們還是直接下地去吧。”方文近乎哀求的說道,實在是被整怕了。

老爺子以前就在方文家裡住過一段時間,還幫照顧了一段時間的農作物,還偷偷拿發光後的米粒檢測過,奈何這米粒已經脫了穀子殼了,不能在培育出秧苗出來,在加上覺得方文很可能以後就是他的外孫女婿,這個秘密一直放在心裡,誰也沒張口說道。

消失的這兩個月,也是回去搞研究去了,當然也帶了不少其它農作物的種子走,最後檢測的結果讓他目瞪口呆,可偏偏最後啥也沒研究出來。

如果方文知道這事,只能嘆息一聲,老哥你白忙活了,這些種子只能在村裡方圓百里才有效果啊,您老不懂風水瞎忙活啥啊。

雖然啥也沒研究出來,可這完全不影響老爺子的熱情,也不知道怎麼的就知道了這邊需要專家進村,索xìng就混了進來,恩,以他的資歷當個專家也完全沒問題。

老爺子想到這兒,就出聲道:“那好,今天就不開會了,直接下地考察吧,正好,現在也正在收玉米了,早點把地規劃下來也好。”

這是要規劃野果種苗地了,按說其實用稻田最好,因為比較寬闊平整,可稻穀要等月底才能收穫,耽擱的時間太長了,索xìng規律一片玉米地來用也行。

方文一聽頓時大喜,“好,那我們這就出發吧。”

老爺子笑道:“你急什麼,對了,不知道你那裡還有沒有好點的種子?”

方文現在把龍珠也吞了,毫無壓力的說道:“有啊,還真有不少特別的種子,不過沒帶出來啊。”

“這有什麼,走,去你家裡吧,正好把早飯吃了,對了你和曉燕怎麼樣了?”老爺子樂呵呵的說道,他之所以這麼不客氣,完全是把方文當成外孫女婿了,在說也想通了,只搞研究,絲毫沒有要難為方文的意思。

方文一聽,頓時苦笑道:“不怎麼樣?”

“什麼,快說說怎麼回事。”老爺子有些激動的說道,旁邊三位老專家這時候也來了八卦興趣,紛紛湊上前來靜等著下文……

PS:今天有點卡文了,明天爭取寫得jīng彩一些,這個月每天都是萬字更新,還真容易卡文,汗……(。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72章菩薩證道rì(下)

第172章菩薩證道rì(下,到網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